不如將開放進行到底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高中學習網

開放型的高考命題,不僅有利于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也有利于指導教學,再大一點說起來,有利于新課程的進一步推進。但是,對于這類試題的命制不僅要有科學性的素材和對材料的準確把握,而且要在科學的基礎上推測各種可能的答案,絕不能題目開放,答案限制。以下是對09年安徽理綜一試題的思考。

 

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安徽卷理科綜合生物試題第29題第一題原題如下:

 

Ⅰ現有等量的A、B兩個品種的小麥種子,將它們分別置于兩個容積相同、密閉的棕色廣口瓶內,各加入適量(等量)的水。在25 ℃的條件下,瓶內O2含量變化如圖所示。請回答:

 

(1)在t1--t2期間,瓶內O2含量的降低主要是由種子的     引起的,A種子比B種子的呼吸速率     。A、B種子釋放CO2的量的變化趨勢是                    。

 

(2)在0-t1期間,廣口瓶內的CO2有少量增加,主要原因可能是             。

 

對于“A、B種子釋放CO2的量的變化趨勢是”原題所給的答案是“先遞增后遞減”,此種提法值得商榷。按照字面上理解為“二氧化碳釋放量”,而按照答案去理解應該問的是“二氧化碳釋放速率”。這里就來討論一下真實的“二氧化碳釋放量”和“二氧化碳釋放速率”情況:

 

題中的“小麥種子”理解為“干種子”,干種子含水量低,代謝緩慢,其呼吸方式主要為無氧呼吸??產生酒精和CO2(曾出現在2007全國生物聯賽試題中)。在加入適量的水之后,種子吸水,代謝加快,呼吸方式也由無氧呼吸逐漸轉變?yōu)橛醒鹾粑,耗氧速率逐漸加快,CO2的釋放速率也逐漸加快。然而,題中所給的條件為“密閉”的廣口瓶,那么隨著氧氣的不斷消耗,氧濃度的會逐漸下降,有氧呼吸速率肯定也會下降。當氧氣濃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時,無氧呼吸又會出現,產生CO2和酒精,而且隨著氧濃度進一步下降,無氧呼吸逐漸加強。CO2的釋放速率和氧濃度之間的關系如下圖所示:

 圖中①代表二氧化碳釋放總速率

 

②代表有氧呼吸消耗氧氣速率(以糖類為底物時,耗氧速率等于二氧化碳釋放速率)

 

③無氧呼吸釋放二氧化碳速率

 

P點表示二氧化碳釋放速率最低

 

但不管怎么說,A、B種子二氧化碳的釋放是一直發(fā)生的,因此從各實驗裝置中CO2總量的變化來看,應該一直增加。

 

從CO2的產生速率來看,應該是:先逐漸加快(由無氧呼吸轉變?yōu)橛醒鹾粑,且最初氧濃度高,有氧呼吸速率快);然后逐漸減緩(隨著氧氣的消耗,氧濃度下降,有氧呼吸速率減慢??可以推測某一氧濃度下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強度均較弱,此時CO2的釋放速率最低);接下來,當氧濃度進一步降低時,無氧呼吸強度逐漸加大,CO2的釋放速率又會有所加快(最終肯定會高于干種子的CO2釋放速率)。

 

題中限定為“t1-t2期間”是否一定可以保證A、B種子的有氧呼吸到t2為止,氧氣濃度一直高于或不低于P點所代表的氧濃度呢?要知道題中氧氣含量隨時間變化曲線僅僅只能作為定性的描述。如此看來,不如就讓答案進一步開放:①先遞增后遞減(當t2時氧濃度不低于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總量最低時的濃度);②先逐漸加快然后逐漸減緩又逐漸加快(當t2時氧濃度低于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總量最低時的濃度)。當然,題目還是應該問清楚“二氧化碳釋放總量”還是“二氧化碳釋放速率”。

 

    本題的第二小題是一個探究性的實驗,可以通過學生對探究性設計及實驗結果的預測很好地考查學生實驗能力。原題如下:

 

Ⅱ.某生物興趣小組調查發(fā)現,在黃瓜幼苗期噴灑一次乙烯利溶液(100~200mg· L-1),可促進多開雌花,提高黃瓜產量。但乙烯利濃度低于或高于這個范圍時,其作用效果尚不清楚。請設計實驗,探究乙烯利濃度對黃瓜開雌花數量的影響。

 

材料用具:2~3片真葉的盆栽黃瓜幼苗若干、乙烯利溶液(300mg·L-1)、蒸餾水、噴壺……

 

方法步驟:

 

(1)將黃瓜幼苗平均分成A、B、C、D四組。

 

(2)                                。

 

(3)                                 。

 

(4)連續(xù)觀察6周,記錄并統(tǒng)計         。

 

實驗結果預測:(請在圖中將預測的結果以折線的形式表示)

 

本題看上去考查的是必修3第3章植物激素調節(jié)的有關知識,實際上與本章知識關系不大,重要的是對學生實驗能力的考查。

 

題中所述“黃瓜幼苗期噴灑一次乙烯利溶液(100-200mg·L-1),可能促進多開雌花,提高黃瓜產量。但乙烯利濃度低于或高于這個范圍時,其作用效果尚不清楚”。所以就要根據題目中所給的材料乙烯利溶液(300 mg·L-1)來配制高于(100~200 mg·L-1)的濃度和低于(100~200 mg·L-1)的濃度兩種乙烯利溶液來對照來處理黃瓜的幼苗,來觀察其效果。結果是“促進”還是“抑制”是相對自然條件下而言的,因此必須用蒸餾水做空白對照。依據這樣的原理,實驗設計步驟就不成問題了。而“乙烯利濃度低于或高于這個范圍時,其作用效果尚不清楚”,因此,結果的預測可能有多種情況:

 

1、用不同濃度的乙烯利溶液作用效果相同,都比蒸餾水處理(空白對照)的開雌花的多;

 

2、低濃度的效果和高濃度的效果都比(100~200 mg·L-1)的濃度的差(這里還有低濃度與高濃度作用結果相對高低的問題);

 

3、低濃度的作用效果不好,高濃度的和中間濃度的作用效果一樣;

 

4、高濃度的作用效果不好,低濃度的與中間濃度的一樣;

 

5、高濃度的作用效果不好,低濃度的作用效果最好;

 

6、隨著濃度的增加,作用效果越來越好(低濃度的作用效果不好,高濃度的作用效果最好)。

 

那么,把預測結果轉換為曲線必須反應的一點是:中間濃度的作用結果(坐標點)必須高于空白對照????折線與縱坐標的交點。至于此點前后各一點(低濃度與高濃度作用效果)的位置可有多種變化。

 

但是,原題所給的答案僅有如下三種:

 

 

毫無疑問,這樣的答案既不完整,沒有體現開放型試題的特點和優(yōu)勢?梢哉f答案限制了題目的開放性。

 

新課程是一種理念,是一個不斷探究的過程,這里涵蓋了教育、教學、命題等等的點點滴滴。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er/72938.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