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下冊知能優(yōu)化演練試題(有參考答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一、語段
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
閩,故隸周者也。至秦,開其地,列于中國,始并為閩中郡。自粵之太末,與吳之豫章,為其通路。其路在閩者,陸出則?于兩山之間,山相屬無間斷,累數(shù)驛乃一得平地,小為縣,大為州,然其四顧亦山也。其途或逆坂如緣 ,或垂崖如一發(fā),或側徑鉤出于不測之溪上,皆石芒峭發(fā),擇然后可投步。負戴者雖其土人,猶側足然后能進。非其土人,罕不躓也。其溪行,則水皆自高瀉下,石錯出其間,如林立,如士騎滿野,千里下上,不見首尾。水行其隙間,或衡縮?糅,或逆走旁射,其狀若蚓結,若蟲鏤,其旋若輪,其激若矢。舟溯沿者,投便利,失毫分,輒破溺。雖其土長川居之人,非生而習水事者,不敢以舟楫自任也。其水陸之險如此。漢嘗處其眾江淮之間而虛其地,蓋以其?多阻,豈虛也哉?
1.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累數(shù)驛乃一得平地    累:連續(xù)、連接
B.非其土人,罕不躓也 躓:跌倒
C.豈虛也哉 虛:空虛
D.山相屬無間斷 屬:連接
解析:選C。虛:不真實,虛假。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列于中國,始并為閩中郡與吳之豫章,為其通路
B.不敢以舟楫自任也蓋以其?多阻,豈虛也哉
C.陸出則?于兩山之間或側徑鉤出于不測之溪上
D.其狀若蚓結其水陸之險如此
解析:選C。于:介詞,在。A項,成為/介詞,替。B項,憑借/因為。D項,代詞,它的/指示代詞,那。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作者開篇極力閩地山路水道艱險,以體現(xiàn)程師孟入閩任職“忘其遠且險”。
B.第一段作者用漢代將閩地的百姓遷徙于江淮之事,來強調這地方險狹多阻。
C.作者對于程師孟治郡的業(yè)績,單刀直入又紆徐和緩,將其政績曲折地展現(xiàn)出來,充分體現(xiàn)了曾鞏散文的藝術特色。
D.作者第一段寫閩地“遠且險”,分別從“陸出”和“溪行”兩方面入手,而各又分別從山路與“土人”、溪流與“生而習水者”兩部分落筆,條理清楚。
解析:選C!皢蔚吨比搿卞e。
4.將文中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至秦,開其地,列于中國,始并為閩中郡。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雖其土長川居之人,非生而習水事者,不敢以舟楫自任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到秦朝時,開拓它的區(qū)域,列于華夏統(tǒng)轄區(qū)域內,開始并為秦朝的閩中郡。
(2)即使是本地人,如不是一生下來就練習水上功夫,也不敢擔任起行船的職責。
二、語言運用
5.廣電總局近日向央視等媒體下發(fā)通知,要求在主持人口播、記者采訪和字幕中,不能再使用諸如NBA、GDP、WTO、CPI等外語和縮略詞。從4月起,央視體育新聞已經(jīng)在節(jié)目中開始規(guī)避“NBA”“CBA”“F1”等觀眾耳熟能詳?shù)目s略詞,取而代之的是“美國職業(yè)籃球聯(lián)賽”“中國男子籃球聯(lián)賽”“一級方程式賽車錦標賽”等中文全稱。
這一事件引起社會熱議,贊同、批評之聲此起彼伏。請表明自己的觀點,談談自己支持或反對的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支持。外文縮略詞并不具有普及性,未接受過外文教育的國人,尤其是老年人并不了解“NBA”“F1”等代表什么意思。同時可以借此校正不良的語言表達習慣,維護母語的純潔性。社會上,許多人語言表達摻雜外語,非中非西,不利于交流和漢語的良性發(fā)展。
(示例二)反對。許多縮略詞已經(jīng)深刻影響了百姓生活,其使用已經(jīng)成為了人們的表達習慣,如“WTO”“GDP”等基本沒有人不知道其意思。強令改變約定俗成的語言習慣,是違背規(guī)律的。同時,縮略詞的使用也有利于語言表達的便捷。
6.依照例句,以“熱愛”為話題,仿寫一句話。
只要熱愛生活,一方靜夜的星空,能讀出纏綿的詩意;一泓清漾的秋水,能品出空靈的畫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只要熱愛生命,一節(jié)傲然挺立的竹枝,能悟出錚錚的風骨;一枝隨風搖擺的楊柳,能引發(fā)幽深的思念。
一、基礎考查
1.下列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粵之太末(è)   ?于兩山(ài)  衡縮?糅(liú)
B.逆坂如緣 (yuán) 溝通潮汐(xī) 舟溯沿者(sù)
C.其激若矢(shǐ) 麓多桀木(jié) 巨麗相矜(jīn)
D.瑰詭殊絕(wēi) 鼎趾立(dǐn?) 輒破溺(nì)
解析:選C。A項中“粵”應讀作“yuè”;B項中“ ”讀作“?ēn?”;D項中“詭”應讀作“?uǐ ”。
2.下面各句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
A.其城之內外皆涂
B.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C.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
D.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解析:選C。A項“涂”通“途”,路途;B項“頒”通“斑”,須發(fā)半白;D項“知”通“智”,智慧。
3.下列句中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閩,故隸周者也      隸:奴隸
B.其途或逆坂如緣 坂:山坡,斜坡
C.非其土人,罕不躓也 躓:跌倒
D.又將抗其思于埃?之外 埃?:塵埃,塵世
解析:選A!半`”譯為“隸屬”。
4.下列各句沒有詞類活用現(xiàn)象的一項是(  )
A.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
B.三山者鼎趾立
C.草木行列,煙消日出
D.其瑰詭殊絕之狀,蓋已盡人力
解析:選D。A項“名”,名詞作動詞,命名;B項“鼎趾”,名詞作狀語,像寶鼎的足一樣;C項“行”,名詞作動詞,排列。
二、閱讀理解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8題。
福州治侯官,于閩為土中,所謂閩中也。其地于閩為最平以廣,四出之山皆遠,而長江其南,大海在其東,其城之內外皆涂,旁有溝,溝通潮汐,舟載者晝夜屬于門庭。麓多桀木,而匠多良能,人以屋室巨麗相矜,雖下貧必豐其居,而佛、老子之徒,其宮又特盛。城之中三山,西曰閩山,東曰九仙山,北曰粵王山,三山者鼎趾立。其附山,蓋佛、老子之宮以數(shù)十百,其瑰詭殊絕之狀,蓋已盡人力。
光祿卿、直昭文館程公為是州,得閩山??之際,為亭于其處,其山川之勝,城邑之大,宮室之榮,不下簟席而盡于四矚。程公以謂在江海之上,為登覽之觀,可比于道家所謂蓬萊、方丈、瀛州之山,故名之曰“道山之亭”。閩以險且遠,故仕者常憚往,程公能因其地之善,以寓其耳目之樂,非獨忘其遠且險,又將抗其思于埃?之外,其志壯哉!
程公于是州以治行聞,既新其城,又新其學,而其余功又及于此。蓋其歲滿就更廣州,拜諫議大夫,又拜給事中、集賢殿修撰,今為越州,字公辟,名師孟云。
5.下面各項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福州治侯官      治:以……為官署所在地
B.舟載者晝夜屬于門庭 屬:集中
C.其城之內外皆涂 涂:道路
D.佛、老子之徒 徒:……的人
解析:選D。徒:徒弟。
6.下列句中加點詞語與例句加點詞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例:漢嘗處其眾江淮之間而虛其地
A.麓多桀木,而匠多良能
B.人以屋室巨麗相矜,雖下貧必豐其居
C.不下簟席而盡于四矚
D.窮耳目之勝以自適也哉
解析:選B。B項與例句相同,“虛”和“豐”都是形容詞使動用法。A項,多:形容詞用作動詞,有很多。C項,盡:形容詞用作動詞,全部看到。D項,窮:形容詞用作動詞,盡情享受。
7.下面關于選段思想內容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
A.第二段寫福州的民居、廟觀等反映了居民安樂,間接地表現(xiàn)出程師孟的治郡政績。
B.第二段所介紹的福州地理環(huán)境和民俗風氣,為下文程師孟“余功又及于此”——建“道山之亭”的介紹做了鋪墊,思路縝密。
C.第三段程師孟建在城中道山之上的“道山之亭”的勝景,以表現(xiàn)“其志壯哉!”
D.末段先稱贊程師孟的政績,后介紹其輾轉任職的情況,看似閑筆,實則用意深遠,含蓄蘊藉。
解析:選C!霸诔侵械郎街稀闭`,據(jù)原文“可比于道家所謂蓬萊、方丈、瀛州之山”可知“道山”是道家之山。
8.將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人以屋室巨麗相矜,雖下貧必豐其居。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新其城,又新其學,而其余功又及于此。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人們競相夸耀自己房屋的大并且華麗,即使是下等貧苦的人也一定要使自己的住宅寬敞。
(2)既改造了城墻,又革新了學府,并且利用公事之余的時間又辦到了建亭這件事。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題。
李君山房記
蘇 軾
象犀珠玉怪珍之物,有悅于人之耳目,而不適于用。金石草木絲麻五谷六材,有適于用,而用之則弊,取之則竭。悅于人之耳目,而適于用;用之而不弊,取之而不竭;賢不肖之所得,各因其才;仁智之所見,各隨其分;才分不同,而求無不獲者,惟書乎!
自孔子圣人,其學必始于觀書。當是時,惟周之柱下史老聃為多書。韓宣子適魯,然后見《易象》與《魯春秋》。季札聘于上國,然后得聞《詩》之風、雅、頌。而楚獨有左史倚相,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士之生于是時,得見《六經(jīng)》者蓋無幾,其學可謂難矣。而皆習于禮樂,深于道德,非后世君子所及。
自秦漢以來,作者益眾,紙與字畫日趨于簡便,而書益多,世莫不有,然學者益以茍簡,何哉?余猶及見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時,欲求《史記》《漢書》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書,日夜誦讀,惟恐不及。近歲市人轉相摹刻,諸子百家之書,日傳萬紙,學者之于書,多且易致如此,其文辭學術,當倍蓰于昔人,而后生科舉之士,皆束書不觀,游談無根,此又何也?
余友李公擇,少時讀書于廬山五老峰下白石庵之僧舍。公擇既去,而山中之人思之,指其所居為“李氏山房”。藏書凡九千余卷。公擇既已涉其流,探其源,采剝其華實,而咀嚼其膏味,以為己有,發(fā)于文詞,見于行事,以聞于當世矣。而書固自如也,未嘗少損。將以遺來者供其無窮之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當?shù)檬且圆徊赜诩叶赜谄涔仕又岽巳收咧囊病?br />余既衰且病,無所用于世,惟得數(shù)年之閑,盡讀其所未見之書。而廬山固所愿游而不得者,蓋將老焉。盡發(fā)公擇之藏,拾其余棄以自補,庶有益乎?而公擇求余文以為記,乃為一言,使來者知昔之君子見書之難,而今之學者有書而不讀為可惜也。
9.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組是(  )
A.有適于用,而用之則弊   弊:壞
B.然學者益以茍簡,何哉 茍:馬虎
C.公擇既已涉其流,探其源 涉:渡過
D.將以遺來者,供其無窮之求 遺:贈給
解析:選C。涉:涉獵,研究。注意“其”指代的對象。
10.下列各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①有適于用,而用之則弊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B.①季札聘于上國,然后得聞《詩》之風、雅、頌②不求聞達于諸侯
C.①賢不肖之所得,各因其才②相如因持璧卻立
D.①而廬山固所愿游而不得者,蓋將老焉②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
解析:選D。A項,①轉折連詞;②順承連詞。B項,①表被動;②表范圍,在。C項,①介詞,憑借;②副詞,趁機。D項,皆為語氣助詞。
11.以下六句話分編為四組,全都說明李公擇“勤奮治學”的一項是(  )
①少時讀書于廬山五老峰下白石庵之僧舍
②山中之人思之,指其所居為“李氏山房”
③公擇既已涉其流,探其源,采剝其華實
④咀嚼其膏味,以為己有
⑤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其故所居之僧舍
⑥而公擇求余文以為記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解析:選A。②命名由來,⑤表明他的仁者之心,⑥是李公擇向“我”求文之事。
12.斷句與翻譯。
(1)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語句斷句。
將 以 遺 來 者 供 其 無 窮 之 求 而 各 足 其 才 分 之 所 當 得 是 以 不 藏 于 家 而 藏 于 其 故 所 居 之 僧 舍 此 仁 者 之 心 也。
(2)把文言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皆習于禮樂,深于道德,非后世君子所及。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余既衰且病,無所用于世,惟得數(shù)年之閑,盡讀其所未見之書。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盡發(fā)公擇之藏,拾其余棄以自補,庶有益乎?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將以遺來者/供其無窮之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當?shù)?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其故所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
(2)①對禮樂都很熟悉,在道德修養(yǎng)上也很深厚,不是后代的君子所能趕上的。
②我既衰弱又生病,沒有什么可被世人利用,希望能有數(shù)年的空閑,全部讀完那些未曾見過的書。
③全部打開(或“翻開”)公擇的藏書,拾取他丟棄的書來充實自己,或許有益吧?
參考譯文:
象牙、犀角、珍珠、寶玉等奇異珍貴之物,能讓人看了感到愉悅,然而不適于實用。金、石、草、木、絲、麻、五谷、六材,能適于實用,但用過就敗壞,索取就窮盡。能讓人看了感到愉悅,而又適于實用;用它而不壞,取它而不盡;賢和不賢的收獲,各憑他們的才華;仁者和智者的見解,各隨他們的天分;盡管才華天分各不相同,然而只要求取就沒有人無收獲的,只有書!
孔子這樣的圣人,他的學習一定從讀書開始。在這個時候,只有周朝的柱下史老聃掌管很多書。韓宣子到魯國,然后見到《易象》和《魯春秋》。季札被中原諸侯國邀請,然后才能聽到《詩經(jīng)》的風、雅、頌。而楚國只有左史倚相,能讀到《三墳》《五典》《八索》《九丘》。讀書人生在這個時代,能見到《六經(jīng)》的大概沒有多少,他們的學習可說是很困難的。然而他們對禮樂都很熟悉,道德修養(yǎng)都很深厚,不是后代的君子所能趕上的。
從秦漢以來,寫的人更多,造紙方法和文字筆畫一天比一天趨向簡便,而書也更多,世人沒有誰不擁有,然而學習的人愈加地馬虎不認真,什么道理呢?我還趕上看見老儒先輩,自稱他們年輕時,要想求取《史記》《漢書》而不能得到,僥幸得到了,都親手抄寫,日夜誦讀,惟恐來不及讀。近年書商輾轉翻刻,諸子百家的書,一天要流傳一萬張紙,書對學習的人來說,多而且容易獲取到這樣的地步,他們的學術,理應超過前人好多倍,然而年輕的科舉士子,都把書捆起來不讀,談吐沒有根底,這又是什么道理呢?
我的朋友李公擇,年輕時在廬山五老峰下白石庵的僧房中讀書。公擇離開后,山中人懷念他,把他住過的僧房命名為“李氏山房”,藏書共九千多卷。公擇涉獵其流,探索其源以后,吸取它們的精華,咀嚼它們的韻味,而轉化為自己的學養(yǎng),表述在上,落實在行動上,而在當代出名了。然而書還是和先前一樣,未曾稍有損壞。他將它贈送給后來之人,供他們無窮無盡地索求,而滿足不同才分的人各自相應的需求。因此不把書藏在家中,而藏在先前所居的僧房。這是仁者的心思啊!
我既衰弱又生病,沒有什么可被世人利用,希望能有數(shù)年的空閑,全部讀完那些未曾見過的書。而廬山本來想去游覽但不能成行,(如能成行)恐怕我將終老在那里了。我將全部打開公擇的藏書,拾取他丟棄的書來充實自己,或許有益吧?公擇要求我寫篇以作藏書記,于是替他寫了幾句,讓后來主人知道從前君子讀書的困難,而現(xiàn)在求學的人有書卻不讀是可惜的。
三、語言表達
13.下面一段文字,有三處存在著標點符號、語法方面的毛病, 請你從中找出并加以改正。
古今名人讀書的方法很多,但筆者最欣賞的是北宋卓越的文學家、史學家歐陽修的讀書“三上法”。所謂三上,就是指馬上、枕上、廁上。給人的啟示是人們讀書要善于利用零星時間,做到時時可讀書、處處能讀書、使讀書生活化。
學學歐陽修的“三上”讀書法,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勤讀書,讀好書,學以致用,只要堅持,就能成功。
①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所謂三上:“三上”加引號。②在“給人的啟示”前加主語“‘三上’讀書法”。③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話中的“、”改成“,”。
14.閱讀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在橫線上填入兩個相應木牌的內容。
某大學從宿舍樓通往餐廳的路邊有一長方形的園圃,不知從哪天起,沿著這長方形的對角線出現(xiàn)了一條小路,小路一天一天清晰起來。后來,小路的兩端多了幾塊木牌:
“世上本無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薄形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薄猒_______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薄猒_______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薄猒_______系
從內側超越,犯規(guī)!——體育系
解析:注意所寫的內容和后面的系的特點吻合。
答案:經(jīng)我們考證這絕不是先人的足跡 歷史
三角形的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 數(shù)學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er/731138.html

相關閱讀:高二下語文第二次月考試卷(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