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三峽同步測試(有參考答案)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高二 來源: 高中學(xué)習(xí)網(wǎng)
《長江三峽》同步練習(xí)
【夯基達(dá)標(biāo)】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
A. 啟碇(diàn) 絳(jiàng)紫  雋(jùn)秀 秭(zǐ)歸
B. 夔(kuí)州 瀲滟(yàn)   婀娜(nuó) 離弦(xián)
C. 縹緲(miǎo) 汨(bì)羅   崆(kōng)嶺 澎湃(pài)
D. 拋錨(miáo) 跋涉(shè)   瞿(qú)塘  對峙(zhì)
★解析:A 啟碇(dìng)  C 汨(mì)羅  D 拋錨(máo)
答案: B
2.下列詞語書寫無誤的一項是…………………………………………………( )
A. 吸攝 峭壁 寒喧 莽莽蒼蒼 B. 疊嶂 山巒 廖廓 峨冠博帶
C. 恪守 迷惘 寰宇 美髯白皙 D. 顫栗 雷霆 漩渦 神奇怪涎
★解析:A 寒暄  B 寥廓  D 神奇怪誕
答案: C
3.依次填入下列橫線上的詞語最準(zhǔn)確的一項是…………………………( )
(1)這一天,我像在一支雄偉而瑰麗的交響樂中 。
(2)起來看了一下,峰巒剛剛從黑夜中 出一片灰蒙蒙的輪廓。
(3)船越駛越近,漸漸看清有一高峰亭亭 于紅霧之中,漸漸看清那紅霧原來是千萬道強(qiáng)烈的陽光。
(4)峽中,強(qiáng)烈的陽光與乳白色云霧 一處,數(shù)步之隔,這邊是陽光,那邊是云霧,真是神妙莫測。
A. 飛翔 透露 矗立 交融 B. 翱翔 顯露 矗立 交織
C. 飛翔 顯露 筆立 交織 D. 翱翔 透露 筆立 交融
★解析:飛翔:盤旋地飛。翱翔:在空中回旋地飛。 透露:泄漏或顯露(消息、意思等)。顯露:原來看不見的變成看得見。矗立:高聳地立著。筆立:筆直地挺立。交織:錯綜復(fù)雜地合在一起。交融:融合在一起。
答案:C
4.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使用不恰當(dāng)?shù)囊痪涫恰ā  。?br>A. 這時,遠(yuǎn)遠(yuǎn)的前方,無數(shù)的層巒疊嶂之上,迷蒙云霧之中,忽然出現(xiàn)一團(tuán)紅霧。
B. 上面陽光垂照下來,下面濃霧滾涌上去,云蒸霞蔚,頗為壯觀。
C. 市場經(jīng)濟(jì)信息萬變,時不我待,只有及時掌握信息,才能抓住機(jī)遇,取得社會效益和經(jīng)濟(jì)效益的雙贏。
D. 外出旅游,異地的風(fēng)物固然讓人迷醉,可是在商場購物時遇到的導(dǎo)購的勸說,卻常常使人不厭其煩,興味索然。
★解析:不厭其煩: 不嫌煩瑣與麻煩。這里應(yīng)為”不勝其煩”, 煩瑣得使人受不了。
答案:D
5.下列各句中有語病的一項是…………………………………( )
A.如果說瞿塘峽像一道閘門,那么巫峽簡直像江上一條迂回曲折的畫廊。
B.船隨山勢左一彎,右一轉(zhuǎn),每一曲,每一折,都向你展開一幅絕好的風(fēng)景畫。
C.十點,江面漸趨廣闊,急流穩(wěn)渡,穿過了巫峽。
D.江流剛奔出巫峽,還沒來得及喘息,卻又沖入第三峽西陵峽了。
★解析:C 項成分殘缺,應(yīng)在”急流穩(wěn)渡”之前加上”我們的船”之類的詞語。
答案:C
6.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句意明確的一句是………………………………(   )
A.誠信教育已成為我國公民道德建設(shè)的重要內(nèi)容,因為不僅誠信關(guān)系到國家的整體形象,而且體現(xiàn)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質(zhì)。
B.以“和諧之旅”命名的北京奧運火炬全球傳遞活動,激發(fā)了我國各族人民的愛國熱情,也吸引了世界各國人民的高度關(guān)注。
C.今年4月23日,全國幾十個報社的編輯記者來到國家圖書館,參觀展覽,聆聽講座,度過了一個很有意義的“世界日”。
D.塑料購物袋國家強(qiáng)制性標(biāo)準(zhǔn)的實施,從源頭上限制了塑料袋的生產(chǎn),但要真正減少塑料袋污染,還需消費者從自身做起。
★解析:A項主要是詞序不當(dāng)和主語不一致。“因為不僅誠信……”,應(yīng)該為“因為誠信不僅……”,讓“誠信”作復(fù)句的主語,但這又與前一句的主語不一致了。建議修改為“誠信已經(jīng)成為我國公民道德建設(shè)中重要的教育內(nèi)容”。B項是搭配不當(dāng),“吸引”不能與“關(guān)注”搭配。C項是歧義,“全國幾十個報社的編輯記者”可作兩種理解:“全國/幾十個報社/的編輯記者”,“全國/幾十個/報社的編輯記者”。
答案:D
7. 文中引用了不少傳說、民謠、古詩,對其作用分析不正確的一項………………( )
A.形象地突出三峽的險要。
B.增強(qiáng)文章的知識性、趣味性。
C.增強(qiáng)文章的抒情氣息,開拓作品的思想意境
D.渲染作品的藝術(shù)氣氛,啟發(fā)讀者展開豐富的想像。
★解析:不是突出三峽的險要。
答案:A
8.下面一段文字中畫橫線的詞語,有的必須刪去,有的不能刪去,有的可刪可不刪。請將必須刪去的和不能刪去的找出來,把各自序號分別寫在相應(yīng)的橫線上。
為了感謝廣大讀者朋友們長期以來對本刊的支持,進(jìn)一步地提高本刊的質(zhì)量,更好地滿① ② ③ ④
足大家的要求,現(xiàn)本刊擬決定開展讀者調(diào)查活動,讀者意見已附在本期中,本刊希望廣⑤ ⑥ ⑦ ⑧
大讀者認(rèn)真地填寫讀者意見,并及時寄回本刊編輯部。
⑨ ⑩
(1)必須刪去的是:
(2)不能刪去的是:
答案:(1) ①⑥⑧ (2) ②⑤
【能力提升】
(一)課內(nèi)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9—13題。
瞿塘峽口,為三峽最險處,杜甫《夔州歌》云:“白帝高為三峽鎮(zhèn),瞿塘險過百牢關(guān)!惫艜r歌謠說:“滟?大如馬,瞿塘不可下;滟?大如猴,瞿塘不可游;滟?大如龜,瞿塘不可回;滟?大如象,瞿塘不可上!边@滟?堆指的是一堆黑色巨礁。它對準(zhǔn)峽口。萬水奔騰一沖進(jìn)峽口,便直奔巨礁而來。你可想象得到那真是雷霆萬鈞,船如離弦之箭,稍差分厘,便會撞得個粉碎。現(xiàn)在,巨礁雖早已炸掉,但瞿塘峽中仍激流澎湃,濤如雷鳴,江面形成無數(shù)漩渦,船從漩渦中沖過,只聽得一片嘩啦啦的水聲。過了八公里的瞿塘峽,烏沉沉的云霧突然隱去,峽頂上一道藍(lán)天,浮著幾小片金色浮云,一注陽光像閃電樣射在左邊峭壁上。右面峰頂上一片白云像銀片樣發(fā)亮了,但陽光還沒有降臨。這時,遠(yuǎn)遠(yuǎn)的前方,無數(shù)層巒疊嶂之上,迷蒙云霧之中,忽然出現(xiàn)一團(tuán)紅霧,你看,繹紫色的山峰,襯托著這一團(tuán)霧,真美極了。就像那深谷之中向上反射出紅色寶石的閃光,令人仿佛進(jìn)入了神話境界。這時,你朝江流上望去,也是色彩繽紛:兩面巨巖,倒影如墨;中間曲曲折折,卻像有一條閃光的道路,上面蕩著細(xì)碎的波光;近處山巒,則碧綠如翡翠。時間一分鐘一分鐘過去,前面那團(tuán)紅霧更紅更亮了。船越駛越近,漸漸看清有一高峰亭亭筆立于紅霧之中,漸漸看清那紅霧原來是千萬道強(qiáng)烈的陽光。八點二十分,我們來到這一片晴朗的金黃色朝暉之中。
9. 選段開頭引用了杜甫《夔州歌》和古時的歌謠,目的是什么?
答:
★參考答案:說明瞿塘峽口自古以來一直是三峽的最險處,更渲染了瞿塘峽之險。
10. 文中畫線的“突然隱去”“像閃電樣”,是因為什么?
答:
★參考答案:因為船行得特別快,而且陽光是“一注”,所以陽光像閃電樣射下并且烏云突然隱去。
11. “迷蒙云霧之中”為什么會出現(xiàn)“一團(tuán)紅霧”?為什么江流的中心有一條曲折的“閃光的道路”?
答:
★參考答案:因為云霧在層巒之上,陽光可以照到,在日光的映照下顯出紅色。長江兩岸山峰高聳,擋住了光線,因此只有中間山峰遮不到的地方才有光亮。山峰又高低不一,所以留下的光路也曲曲折折的。
12. 指出下面語句中所用的修辭手法,并分析其表達(dá)效果
峽頂上一道藍(lán)天,浮著幾小片金色浮云,一注陽光像閃電樣射在左邊峭壁上。
答:
★參考答案:比喻的手法,閃電般的陽光,形象地襯托了峭壁的險峻。
13. 簡析這一段文字采用的寫作手法。
答:
★參考答案:這一段的,先總括瞿塘峽的雄奇,繼之引古詩古諺為佐證,后直接,有古有今,古今對比,有虛有實,有聲有色,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的感情浸透在字里行間。
(二)拓展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題。
滟?堆賦。ü(jié)選) 
蘇軾
世以瞿塘峽口滟?堆為天下之至險,凡覆舟者,皆歸咎于此石。以余觀之,蓋有功于斯人者。夫蜀江會百水而至于夔,彌漫浩汗,橫放大野,而峽之大小,曾不及其十一。茍先無以齟齬于其間,則江之遠(yuǎn)來,奔騰迅快,盡銳于瞿塘之口,則其險悍可畏,當(dāng)不啻于今耳。因為之賦,以待好事者試觀而思之。
14. 翻譯:
(1)世以瞿塘峽口滟?堆為天下之至險,凡覆舟者,皆歸咎于此石。
譯文:      
(2)因為之賦,以待好事者試觀而思之。
譯文:      
★參考答案:(1)世人都認(rèn)為瞿塘峽口的滟?堆是天下至險,只要是翻了船的,都將原因歸結(jié)在此處。
(2)我于是寫了這篇賦,留給對此感興趣的人看并思考它。
15. 蘇軾一文的寫作對象也和長江三峽有關(guān),結(jié)合蘇軾在文中所說的創(chuàng)作緣由,說說此文和《長江三峽》在寫作方式和寫作內(nèi)容上的不同。
答:
★參考答案: 蘇軾一文以議論說理為主,寫作對象集中在滟?堆;而劉白羽一文是日記體散文,寫景為主,兼有抒情。
16. 奔騰不息的三峽水,既哺育了世世代代的炎黃子孫,也給了歷朝歷代的詩人以不盡的靈感,比如三峽附近的白帝城便有“詩城”之稱,請你列舉出幾則和三峽有關(guān)的詩文。
答:    
★參考答案:①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李白《早發(fā)白帝城》)②上有萬仞山,下有千丈水。蒼蒼兩崖間,闊峽容一葦。(白居易 《出入峽有感》③巴東三峽巫峽長,猿啼三聲淚沾裳④一自高唐賦成后,楚天云雨盡堪疑。(李商隱?《有感》)⑤巫山夾青天,巴水流若茲。巴水忽可盡,青天無到時。三朝上黃牛,三暮行太遲。三朝及三暮,不覺鬢成絲。(《上三峽》,李白)⑥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云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yīng)無恙,當(dāng)驚世界殊。(毛澤東 《水調(diào)歌頭?游泳》)
【語言運用】[來源:學(xué)?。網(wǎng)]
17. 請從下面這則消息中分條概括出泰坦尼克號遇難的“不可思議”之處。
合眾國際社倫敦1912年4月20日電 北大西洋上發(fā)生了一件不可思議的事件:“不會沉沒”的泰坦尼克號在船身破了一道大裂口后載著1000多人沉入大海。午夜時分,該船與一座冰山正面相撞,享有盛譽的防水艙卻無濟(jì)于事。事故發(fā)生時,泰坦尼克號正以21海里的時速在有冰海域快速前進(jìn)——有人也許會說是在大搖大擺、威風(fēng)凜凜地前進(jìn)著。數(shù)小時后,這艘世界上最大最豪華的客船在樂隊若無其事的伴奏聲中從海面上消失了。
“不可思議”處:  
★參考答案: ① “不會沉沒”的泰坦尼克號沉沒了 ②享有盛譽的防水艙卻無濟(jì)于事 ③船沉?xí)r樂隊還在若無其事的伴奏
18. 下面是有關(guān)“書”的對聯(lián),請選擇其中一題對出下聯(lián)。
第一題:藏書樓上百花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題:學(xué)海闊千里絕無缺志人敢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閱覽室中四季春 書山高萬仞唯有勤奮者能攀
19. 根據(jù)下面語句的格式,仿造兩句,使之成為一組排比句。
例句:如果說人生是一首優(yōu)美的樂曲,那么痛苦則是一個不可缺少的音符。
答:  
★參考答案:如果說人生是一望無際的大海,那么挫折則是其中一朵驟然翻起的浪花。
如果說人生是湛藍(lán)的天空,那么失意則是天際一朵漂浮的白云。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er/73265.html

相關(guān)閱讀:雨霖鈴?fù)綔y試(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