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時間:90分鐘 試題分數(shù):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 H:1 C:12 N:14 O:16
卷Ⅰ(51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1個正確答案,共51分)
1.從化學學科的角度分析,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綠色植物光合作用過程中是由太陽能轉變成化學能
B.研制乙醇汽油技術,可降低機動車輛尾氣中有害氣體的排放
C.煤、石油、天然氣屬于可再生能源
D.利用太陽能等清潔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節(jié)約資源、保護環(huán)境
2.在中和熱測定的實驗中不需要用到的儀器是( )。
A 量筒 B 溫度計 C 環(huán)形玻璃攪拌棒 D 天平
3.已知在550℃時,一定容積的容器中發(fā)生反應:2SO2+O2 2SO3 △H <0,判斷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標志是( )。
A.SO2和SO3濃度相等 B.SO3的生成速率與SO2的消耗速率相等
C.容器中氣體的壓強不變 D.容器中混合氣體的密度保持不變
4.已知:①1 mol H2 分子中化學鍵斷裂時需要吸收 436 kJ 的能量
②1 mol Cl2 分子中化學鍵斷裂時需要吸收 243 kJ 的能量
③由H原子和 Cl 原子形成1 mol HCl分子時釋放 431 kJ 的能量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H(g) + Cl(g) = HCl(g) △H = +413 kJ/mol
B. H2(g) + Cl2(g) = 2HCl(g) △H = +183 kJ/mol
C. H2(g) + Cl2(g) = 2HCl(g) △H =-183 kJ/mol
D. H2(g) + Cl2(g) = HCl(g) △H =-183 kJ/mol
5.對平衡CO2(g)CO2(aq)△H=-19.75 kJ/mol,為增大二氧化碳氣體在水中的溶解度,應采用的方法是( )。
A、升溫增壓 B、降溫減壓 C、升溫減壓 D、降溫增壓
6.已知299 K時,合成氨反應 N2 (g ) + 3H2 ( g )2NH3 ( g ) △H = -92.0 KJ?mol-1 ,將此溫度下的1 mol N2 和3 mol H2 放在一密閉容器中,在催化劑存在時進行反應,測得反應放出的熱量為 ( )。
A.一定大于92.0 kJ B.一定等于92.0 kJ C.一定小于92.0 kJ D.不能確定
7.已知4NH3+5O2===4NO+6H2O,若反應速率分別用v(NH3)、v(O2)、v(NO)、v(H2O)表示,則正確的關系是( )。
A.4v(NH3)=5v(O2) B.4v(O2)=5v(NO)
C.2v(NH3)=3v(H2O) D.5v(O2)=6v(H2O)
8.250 ℃和1.01×105 Pa時,反應 2N2O5(g)=4NO2(g)+O2(g);△H=+56.76 kJ/mol,自發(fā)進行的原因是( )。
A、是吸熱反應 B、是放熱反應
C、是熵減少的反應 D、熵增大效應大于焓增大的效應
9、下圖是恒溫下某化學反應的反應速率隨反應時間變化的示意圖。下列敘述與示意圖不相適合的是( )。
A、反應達到平衡態(tài)II時,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相等
B、該反應達到平衡態(tài)I后,增大反應物濃度,平衡發(fā)生移動,達到平衡態(tài)II
C、該反應達到平衡態(tài)I后,使用催化劑,平衡發(fā)生移動,達到平衡態(tài)II
D、同一種反應物在平衡態(tài)I和平衡態(tài)II時濃度不相等
10、下表是一些物質(zhì)的標準燃燒熱,等質(zhì)量的下列物質(zhì)充分燃燒放出熱量最多的是( )。
燃料
H2
CH4
C2H2
C2H5OH
燃燒熱△H/ kJ.mol-1
-285.8
-890.3
-1299.6
-1366.8
A.H2 B.CH4 C.C2H2 D.C2H5OH
11.下列各組熱化學方程式程中,△H的絕對值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
①C(s)+O2(g)=CO2(g);△H1 C(s)+1/2O2(g)=CO(g);△H2
②S(s)+O2(g)=SO2(g);△H3 S(g)+O2(g)=SO2(g); △H4
③2H2(g)+O2(g)=2H2O(g);△H5 2H2(g)+O2(g)=2H2O(l);△H6 A.① B.② C.① ③ D.①②③
12.化學反應C(s)+H2O(g)CO(g)+H2(g);△H>0在密閉容器中達到平衡,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升高溫度,正反應速率增大,逆反應速率減小,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B.體積不變,充入氮氣使容器壓強增大,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C.加入固體碳,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D.減小壓強,體積增大,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13.下列關于熱化學反應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
A.HCl和NaOH反應的中和熱△H=-57.3 kJ/mol,則H2SO4和Ca(OH)2反應的中和熱△H=2×(-57.3)kJ/mol
B.CO(g)的燃燒熱△H=-283.0 kJ/mol,則2CO2(g)===2CO(g)+O2(g)反應的
△H=+2×283.0 kJ/mol
C.需要加熱才能發(fā)生的反應一定是吸熱反應
D.1 mol甲烷燃燒生成氣態(tài)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熱量是甲烷的燃燒熱
14.對于處于化學平衡的體系,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①化學反應速率發(fā)生變化,化學平衡一定發(fā)生移動
②化學平衡發(fā)生移動,化學反應速率一定發(fā)生變化
③平衡常數(shù)發(fā)生變化,化學平衡一定發(fā)生移動
④化學平衡發(fā)生移動,平衡常數(shù)一定發(fā)生變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在相同溫度和壓強下,對反應 CO2 ( g ) + H2 ( g )CO(g ) + H2O( g)進行甲、乙、丙、丁四組實驗,實驗起始時放入容器內(nèi)各組分的物質(zhì)的量見下表:
上述四種情況達到平衡后, n ( CO )的大小順序是( )。
A.乙=丁>丙=甲 B.乙>。炯祝颈
C.丁>乙>丙=甲 D.。颈疽遥炯
16.已知25 ℃、101 kPa下,石墨、金剛石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分別為( )。
C(石墨) + O2(g) === CO2(g) ΔH = -393.51 kJ ·mol-1
C(金剛石) + O2(g) === CO2(g) ΔH = -395.41 kJ ·mol-1
據(jù)此判斷,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由石墨制備金剛石是吸熱反應;石墨的能量比金剛石的低
B.由石墨制備金剛石是吸熱反應;石墨的能量比金剛石的高
C.由石墨制備金剛石是放熱反應;石墨的能量比金剛石的低
D.由石墨制備金剛石是放熱反應;石墨的能量比金剛石的高
17.某化學科研小組研究在其他條件不變時,改變某一條件對化學平衡的影響,得到如下變化規(guī)律(圖中P表示壓強,T表示溫度,n表示物質(zhì)的量):
根據(jù)以上規(guī)律判斷,上列結論正確的是( )。
A.反應Ⅰ:△H>0,P2>P1
B.反應Ⅱ:△H>0,T1>T2
C.反應Ⅲ:△H>0,T2>T1;或△H<0,T2<T1
D.反應Ⅳ:△H<0,T2>T1 或△H>0,T2<T1
卷Ⅱ(49分)
二、實驗題
18、(15分)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很多,某課外興趣小組用實驗的方法進行探究。
實驗一:他們利用Cu、Fe、Mg和不同濃度的硫酸(0.5 mol/L、2 mol/L、18.4 mol/L),設計實驗方案來研究影響反應速率的因素。
(1)甲同學研究的實驗報告如下表:
實 驗 步 驟
現(xiàn) 象
結 論
①分別取等體積的2 mol/L硫酸于試管中;
②分別投入大小、形狀相同的Cu、Fe、Mg。
反應快慢:
Mg>Fe>Cu
反應物的性質(zhì)越活潑,反應速率越快。
該同學的實驗目的是研究 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根據(jù)控制變量法,要得出正確的實驗結論,還需控制的實驗條件是保持 條件相同。
(2)乙同學為了更精確地研究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利用右圖裝置進行定量實驗。完成該實驗應選用的實驗藥品是
;
應該測定的實驗數(shù)據(jù)是 。
實驗二:已知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8H2O+10CO2↑,在高錳酸鉀酸性溶液和草酸溶液反應時,發(fā)現(xiàn)開始一段時間,反應速率較慢,溶液褪色不明顯;但不久突然褪色,反應速率明顯加快。
(1)針對上述實驗現(xiàn)象,某同學認為KMnO4與H2C2O4反應是放熱反應,導致溶液溫度升高,反應速率加快。從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看,你的猜想還可能是 的影響。
(2)若用實驗證明你的猜想,除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草酸溶液試劑外,還需要選擇的試劑最合理的是_______ 。
三、填空題
19.(12分)在火箭推進器中裝有強還原劑肼(N2H4)和強氧化劑(H2O2),當它們混合時,即產(chǎn)生大量的N2和水蒸氣,并放出大量熱。已知0.4 mol液態(tài)肼和足量H2O2反應,生成氮氣和水蒸氣,放出256.6 kJ的熱量。
(1)寫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 。
(2)上述反應應用于火箭推進劑,除釋放大量的熱和快速產(chǎn)生大量氣體外,還有一個很突出的優(yōu)點是 。
(3)又已知H2O(l)=H2O(g) ΔH=+44 kJ/mol。則16 g液態(tài)肼與液態(tài)雙氧水反應生成液態(tài)水時放出的熱量是 kJ。
(4)已知N2(g)+ 2O2(g)== 2NO2(g); ΔH=+67.7 kJ·mol-1,
N2H4(g)+ O2(g)== N2(g)+ 2H2O(g);ΔH=-534 kJ·mol-1。
根據(jù)蓋斯定律寫出肼與NO2完全反應有液態(tài)水生成的熱化學方程式
。
20.(10分)如圖所示,溫度不變時,把某容器分割成A、B兩部分,A容器體積固定不變,B有可移動的活塞,現(xiàn)在A中充入2 mol SO2和1 mol O2,在B中充入2 mol SO3和1 mol N2,在相同條件下發(fā)生可逆反應:2SO2+O22SO3。根據(jù)要求填空。
(1)固定活塞位置在3處不動,達到平衡時,設A中壓強為PA,B中壓強為PB,A中SO2物質(zhì)的量為nA,B中SO2物質(zhì)的量為nB,則PA PB, nA nB 。ㄌ睢埃尽薄埃肌薄埃健保
(2)若不固定活塞,達到平衡時:
活塞的位置處在 。ㄌ羁潭确秶。
A、B中SO3物質(zhì)的量,A B(填“>”“<”“=”)
A、B中的比值,A B(填“>”“<”“=”)
四、計算題
21.(12分) PCl5的熱分解反應如下:PCl5(g) PCl3(g) + Cl2(g)
(1)寫出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
(2) 已知300 ℃下,在容積為10.0 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2.00 mol PCl5,達到平衡后,測得容器內(nèi)PCl3物質(zhì)的量為1.50 mol。計算該溫度下的平衡常數(shù)及PCl5的轉化率。
(3)在500 ℃下,該反應PCl5(g) PCl3(g) + Cl2(g) 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K=1.00, 則ΔH 0。(填“>”“<”“=”)
2008-2009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
高二化學參與答案
一、選擇題
1-5 CDCCD 6-10 CBDCA 11-17ADBCAAC
二、實驗題
18.共15分
實驗一:(1)反應物本身的性質(zhì)對反應速率的關系;(2分)溫度相同;(2分)
(2)Mg(或Fe)和0.5 mol/L硫酸和2 mol/L硫酸;(3分)
測定一定時間產(chǎn)生氣體的體積(或者測定一定體積的氣體所需時間);(3分)
實驗二:(1)催化劑(或硫酸錳或Mn2+的催化作用);(3分)
(2)硫酸錳 (2分)
三、填空題
19.共12分
(1)N2H4(l)+2H2O2(l)== N2(g)+4H2O(g) ;ΔH=-641. 5 kJ·mol-1 3分
(2)生成N2和H2O,對環(huán)境無污染 2分
(3)408.75 kJ 3分
(4)2N2H4(g)+2NO2(g)== 3N2(g)+4H2O(l) ;ΔH=-1311.7kJ·mol-1 4分
20.共10分 (1)<。剑2)3-4之間 。尽。健∶靠2分
四、計算題
21.共12分
(1) 2分
(2)K=0.450 4分 PCl5轉化率為75.0% 4分
(3)> 2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er/75374.html
相關閱讀:湖南省普通高中化學學業(yè)水平測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