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經濟”和“國營經濟”解析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二學習指導 來源: 高中學習網

  國有經濟和國營經濟這兩個詞在學習建國初期的經濟建設時會碰到。很多同學認為兩者差不多,常;煜鼈兊挠梅,它們能否通用。下面為您解析這個問題,供大家參考。希望對高中學生學習有幫助。

  在學習建國初期的經濟建設時,會碰到“國有經濟”和“國營經濟”這兩個詞。那么二者能否互換呢?下面我們先來看看“國有”和“國營”的含義:

  國有:國家所有的(包括所有權和經營權)(《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語文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國營:由國家投資經營,在我國有中央經營和地方經營兩種形式。由中央各部門直接投資經營的叫中央經營,或單稱國營;由縣以上各級地方政府投資經營的叫地方經營。(《現(xiàn)代漢語詞典》修訂本,商務印書館1994年版)

  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國有”包括所有權和經營權,“國營”側重經營權。

  國營經濟:指由國家直接經營的經濟,其性質是由國家性質決定的。資本主義國家的國營經濟是資本主義性質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國營經濟是整個國民經濟的領導力量,是無產階級專政的經濟基礎(《新華詞典》,商務印書館,1981年版)。

  國有經濟:指生產資料歸國家所有的經濟類型。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國有經濟屬于全民所有制經濟,對經濟發(fā)展起主導作用(《現(xiàn)代漢語詞典》修訂本,商務印書館,1994年版)。

  比較“國營經濟”和“國有經濟”可以發(fā)現(xiàn):國營經濟注重國家直接經營,國有經濟注重國家所有。那么,國營經濟的所有權歸誰呢?國有經濟是不是由國家經營呢?二者的實質又是什么呢?

  通過分析生產資料所有制的歸屬發(fā)現(xiàn),不管國營經濟還是國有經濟,其實質都是全民所有制經濟。建國初期全民所有制經濟稱國營經濟;當今全民所有制經濟稱國有經濟,它反映的是我國經濟在兩個不同時期中的不同的指導思想以及體制。

  建國初期,我國經濟處于計劃經濟時期,當時的指導思想是:國家對全民所有制不僅具有所有權,而且還要進行具體的經營。即國營經濟中所有權和經營權同時并存。

  當前我國經濟已經進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期,指導思想是:國家對國有資產具有所有權、監(jiān)督權,但一般不進行具體經營。即國有經濟中所有權和經營權可以分離。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非公有制經濟的發(fā)展,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有所降低,但在關系國家命脈的重要行業(yè)和關鍵領域,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yè)均占支配地位。

  從建國初期到改革開放前 高中地理,我國經濟體制還處于計劃經濟體制階段。在此時期,全民所有制經濟的經營權和所有權是同時并存的。在“沒收官僚資本,建立社會主義性質的國營經濟”的表述中,如果僅從經營權和所有權歸屬的角度看,可以用“國有經濟”代替“國營經濟”,但考慮到兩個概念雖實質相同,但分屬不同的時期,體現(xiàn)的內涵不同,還是不宜替換。

  在整個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中,“國營經濟”和“國有經濟”體現(xiàn)了我國不同歷史階段的經濟體制和指導思想特征,所以不可輕易替換。特別指出,改革開放后,“國營經濟”的稱謂逐漸淡化了。我們談論較多的“國有經濟”則充分體現(xiàn)了現(xiàn)階段我國經濟的指導思想。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er/77947.html

相關閱讀:高二文理分科 興趣最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