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課后習題及答案整理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一.判斷題

 

1.表現(xiàn)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一定相同。( × )

 

2.D和D,D和d,d和d都是等位基因。( × )

 

3.兔的白毛與黑毛,狗的長毛與卷毛都是相對性狀。( × )

 

4.隱性性狀是指生物體不能表現(xiàn)出來的性狀。( × )

 

5.純合子的自交后代中不會發(fā)生性狀分離,雜合子的自交后代中不會出現(xiàn)純合子。( ×)

 

6.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shù)目減半發(fā)生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 √ )

 

7.玉米體細胞中有10對染色體,經(jīng)過減數(shù)分裂后,卵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為5對。( × )

 

8.每個原始生殖細胞經(jīng)過減數(shù)分裂都形成4個成熟生殖細胞。( × )

 

9.人的精子中有23條染色體,那么人的神經(jīng)細胞、初級精母細胞、卵細胞中分別有染色體46、46、23條,染色單體0、46、23條。( × )

 

10.同一個生物體在不同時刻產(chǎn)生的精子或卵細胞,染色體數(shù)一般是相同的。( √ )

 

11.同一個生物體在不同時刻產(chǎn)生的精子或卵細胞,染色體組成一般是不同的。( √ )

 

12.一個卵細胞一般只能同一個精子結合,形成受精卵。( √ )

 

13.果蠅體細胞中有8條染色體,那么,控制果蠅性狀的所有基因應該平均分布在這8條染色體上。( × )

 

14.位于同源染色體上相同位置的基因控制同一性狀。( √ )

 

15.非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 × )

 

16.位于X或Y染色體上的所有基因,在遺傳過程中總是連在一起傳遞,其相應的性狀表現(xiàn)總會與一定的性別相關聯(lián)。( √ )

 

17.位于性染色體上的基因,在遺傳中不遵循孟德爾定律,但表現(xiàn)伴性遺傳的特點。( × )

 

18.染色體是生物體的遺傳物質,DNA也是生物體的遺傳物質。( × )

 

19.真核生物細胞中的遺傳物質都是DNA,病毒中的遺傳物質都是RNA。( × )

 

20.遺傳信息是指DNA中堿基的排列順序。( √ )

 

21.DNA和基因是同一概念。( × )

 

22.DNA是遺傳物質,遺傳物質是DNA。( × )

 

23.DNA復制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新合成的兩條子鏈形成新的DNA雙鏈。( × )

 

24.在細胞有絲分裂的中期,每條染色體是由兩條染色單體組成的,所以DNA的復制也是在這個時期完成的。( × )

 

25.基因是DNA分子攜帶的遺傳信息。( × )

 

26.基因與性狀之間是一一對應的關系。( × )

 

27.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生物體的所有性狀。( × )

 

28.中心法則總結了遺傳信息在細胞內的傳遞規(guī)律。( √ )

 

29.基因突變是廣泛存在的,并且對生物自身大多是有害的。( √ )

 

30.基因突變一定能夠改變生物的表現(xiàn)型。( × )

 

31.基因重組可以產(chǎn)生新的性狀。( × )

 

32.體細胞中含有兩個染色體組的個體就是二倍體。( × )

 

33.用秋水仙素處理單倍體植物后得到的一定是二倍體。( × )

 

34.先天性心臟病都是遺傳病。( × )

 

35.單基因遺傳病是由一個致病基因引起的疾病。( × )

 

36.人類基因組測序是測定人的46條染色體匯總的一半,即23條染色體的堿基序列。( × )

 

37.由環(huán)境引起的變異是不能夠遺傳的。( × )

 

38.基因中脫氧核苷酸的種類,數(shù)量和排列順序的改變就是基因突變。( √ )

 

39.基因重組發(fā)生在受精作用的過程中。( × )

 

40.人工誘變所引起的基因突變或染色體的變異都是有利的。( × )

 

41.細胞中含有兩個染色體組的個體稱為二倍體。( × )

 

42.人類的大多數(shù)疾病與基因有關,也與生活方式和環(huán)境有關。( √ )

 

43.將兩匹奔跑速度快、耐力持久的種馬交配,所生小馬一定能繼承“雙親”的特征,不僅跑得快,而且耐力持久。( × )

 

44.選擇育種是一種古老的育種方法,它的局限性在于進展緩慢,可選擇的范圍有限。( √ )

 

45.人工誘變是創(chuàng)造動植物新品種和微生物新類型的重要方法,它突出的優(yōu)點是可以提高突變率,加速育種工作的進程。( √ )

 

46.對于基因工程或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向外排放轉基因細菌等必須嚴加管制。( √ )

 

47.發(fā)生在生物體內的基因突變,有可能使種群的基因頻率發(fā)生變化。( √ )

 

48.兩個種群間的生殖隔離一旦形成,這兩個種群就屬于兩個物種。( √ )

 

49.物種大都是經(jīng)過長期的地理隔離,最后出現(xiàn)生殖隔離而形成的。( √ )

 

50.一個物種的形成或絕滅,會影響到若干其他物種的進化。( √ )

 

51.物種之間的共同進化都是通過物種之間的生存斗爭實現(xiàn)的。( × )

 

52.生物多樣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種不斷形成的過程。( × )

 

53.人的某一器官用的越多,就會越發(fā)達,反之就會退化;由于使用的多少而引起的變異是可以遺傳的。( × )

 

54.生物受環(huán)境影響而產(chǎn)生的變異都是不能遺傳的。( × )

 

55.在環(huán)境條件保持穩(wěn)定的前提下,種群的基因頻率不會發(fā)生變化。( × )

 

56.物種的形成必須經(jīng)過種群間的隔離。( √ )

 

二.選擇題

 

1.下列性狀中屬于相對性狀的是(   )

 

A.人的身高與體重 B.兔的長毛與短毛   C.貓的白毛與藍眼 D.棉花的細絨與長絨

 

2.人眼的虹膜有褐色的和藍色的,褐色是由顯性遺傳因子控制的,藍色是由隱性遺傳因子控制的。已知一個藍眼男人與一個褐眼女人(這個女人的母親是藍眼)結婚,這對夫婦生下藍眼女孩的可能性是(   )

 

A.1/2    B.1/4    C.1/8    D.1/6

 

3.假如水稻高稈(D)對矮稈(d)為顯性,抗稻瘟。≧)對易感稻瘟。╮)為顯性,兩對性狀獨立遺傳,F(xiàn)用一個純合易感稻瘟病的矮稈品種(抗倒伏)與一個純合抗稻瘟病的高稈品種(易倒伏)雜交,F(xiàn)2中出現(xiàn)既抗倒伏又抗病類型的比例為(   )

 

A.1/8    B.1/16     C.3/16   D.3/8

 

4.在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實驗中,性狀分離是指( )

 

A.純種顯性個體與純種隱性個體雜交產(chǎn)生顯性的后代

 

B.雜種顯性個體與純種顯性個體雜交產(chǎn)生顯性的后代

 

C.雜種顯性個體與純種隱性個體雜交產(chǎn)生隱性的后代

 

D.雜種顯性個體自交產(chǎn)生顯性和隱性的后代

 

5.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與aaBb個體雜交,F(xiàn)1的表現(xiàn)型比例是( )

 

A.9:3:3:1 B.1:1:1:1   C.3:1:3:1   D.3:1

 

6.一對雜合黑豚鼠產(chǎn)仔4只,4只鼠仔的表現(xiàn)型可能是( )

 

A.三黑一白    B.全部黑色    C.二黑二白     D.以上三種都有可能

 

7.南瓜的果實中白色(W)對黃色(w)為顯性,盤狀(D)對球狀(d)為顯性,兩對基因獨立遺傳。下列不同親本組合所產(chǎn)生的后代中,結白色球狀果實最多的一組是( )

 

A.WwDd×wwdd B.WWdd×WWdd   C.WwDd×wwDD D.WwDd ×WWDD

 

8.與有絲分裂相比,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最顯著的變化之一是( )

 

A.染色體移向細胞兩極    B.同源染色體聯(lián)會 C.有紡錘體形成    D.著絲點分開

 

9.下圖所示的細胞最可能是(   )

 

  

 

A.精細胞    B.卵細胞 C.初級精母細胞        D.次級精母細胞

 

10.下列關于基因和染色體關系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染色體是基因的主要載體    B.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 

 

C.一條染色體上有多個基因    D.染色體就是由基因組成的

 

11.下列關于基因和染色體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行為變化的描述,錯誤的是(   )

 

A.同源染色體分裂的同時,等位基因也隨之分離   

 

B. 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之間也發(fā)生自由組合

 

C.染色單體分開時,復制而來的兩個基因頁隨之分開

 

D. 非同源染色體數(shù)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組合的種類也越多

 

12.下列關于性染色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性染色體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別   B.性別受性染色體控制而與基因無關  

 

C.女兒的性染色體必有一條來著父親   D.性染色體只存在于生殖細胞中

 

13.由X染色體上隱性基因導致的遺傳病可能具有的特點是(   )

 

A.如果父親患病,女兒一定不患此病    B. 如果母親患病,兒子一定患此病

 

C.如果外祖父患病,外孫一定患此病    D. 如果外祖母為患者,孫女一定患此病

 

14.在下列4個圖中,只能由常染色體上隱性基因決定的遺傳。▓D中黑色表示患者)是( )

 

 

 

A                   B                    C                   D

 

 

 

15.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每個四分體具有:

 

A.4個著絲點   B.2條姐妹染色單體   C.4個DNA分子   D.2對染色體

 

16.精子形成過程中出現(xiàn)聯(lián)會現(xiàn)象時,DNA分子數(shù)與染色體數(shù)之比是( )

 

A.1:1          B.1:2                C.2:1            D.4:1

 

17.男性患病機會多于女性的隱性遺傳病,致病基因很可能在( )

 

A.常染色體上    B. X染色體上   C.Y染色體上    D. 線粒體中

 

18.下列關于X染色體上顯性基因決定的人類遺傳病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患者雙親必有一方是患者,人群中的患者女性多于男性

 

B. 男性患者的后代中,子女各有1/2患病

 

C. 女性患者的后代中,女兒都患病,兒子都正常         

 

D. 表現(xiàn)正常的夫婦,性染色體上也可能攜帶致病基因

 

19.XY型性別決定的生物,群體中的性別比例為1:1,原因是( )

 

A.雌配子:雄配子=1:1             B.含X的配子:含Y的配子=1:1  

 

C.含X的精子:含Y的精子=1:1     D.含X的卵細胞:含Y的卵細胞=1:1 

 

20.在原核生物中,DNA位于( )

 

A.細胞核         B.核糖體            C.細胞質          D.蛋白質

 

21.赫爾希和蔡斯的工作表明( )

 

A.病毒中有DNA,但沒有蛋白質      B.細菌中有DNA,但沒有蛋白質

 

C.遺傳物質包括蛋白質和DNA        D.遺傳物質是DNA

 

22.已知1個DNA分子中有4000個堿基對,其中胞嘧啶有2200個,這個DNA分子中應含有脫氧核苷酸的數(shù)目和腺嘌呤的數(shù)目分別是( )

 

A.4000個和900個 B.4000個和1800個 C.8000個和1800個D.8000個和3600個

 

23.下列各圖中,圖形           分別代表磷酸、脫氧核糖和堿基,在制作脫氧核苷酸模型時,各部件之間需要連接,下列連接中正確的是( )

 

 

 

A                   B                  C                     D

 

24. 將單個的脫氧核苷酸連接成DNA分子的主要的酶是( 。

 

A.DNA連接酶 B.DNA酶  C.DNA解旋酶  D.DNA聚合酶

 

25.1條染色單體含有1個雙鏈的DNA分子,那么,四分體時期中的1條染色體含有(  )

 

A.4個雙鏈的DNA分子 B.2個雙鏈的DNA分子  

 

C.2個單鏈的DNA分子 D.1個雙鏈的DNA分子 

 

26.下列有關基因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可以準確地復制       B.能夠存儲遺傳信息  

 

C.是4種堿基對的隨機排列   D.是有遺傳效應的脫氧核苷酸序列

 

27.基因是指( 。

 

A.有遺傳效應的脫氧核苷酸序列      B.脫氧核苷酸序列 

 

C.氨基酸序列              D.核苷酸序列

 

28.在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中,下列對噬菌體衣殼蛋白質合成的描述,正確的是( 。

 

A.氨基酸原料和酶來自細菌      B.氨基酸和原料來自噬菌體 

 

C.氨基酸原料來自細菌,酶來自噬菌體 D.氨基酸原料來自噬菌體,酶來自細菌

 

29.決定氨基酸的密碼子指(  )

 

A.DNA上的3個相鄰的堿基      B.tRNA上的3個相鄰的堿基 

 

C.RNA上的3個相鄰的堿基     D.基因上的3個相鄰的堿基

 

30.下面是關于基因、蛋白質和性狀三者間關系的敘述,其中不正確的是( 。

 

A.生物體的性狀完全由基因控制        B.蛋白質的結構可以直接影響性狀

 

C.基因控制性狀是通過控制蛋白質的合成來實現(xiàn)的D.蛋白質的功能可以影響性狀

 

31.已知一段雙鏈DNA分子中,鳥嘌呤所占的比例為20%,由這段DNA轉錄出來的RNA中,胞嘧啶的比例中( 。

 

A.10%    B.20%   C.40%     D.無法確定

 

32.一條多肽鏈中有500個氨基酸,則作為合成該多肽鏈的RNA分子和用來轉錄RNNA的DNA分子至少有堿基多少個?

 

A.1500個和1500個     B.500個和1000個   

 

C.1000個和2000個     D.1500個和3000個

 

33.某轉運RNA的反密碼子為CAU,它所轉運的氨基酸是( 。

 

A.纈氨酸(GUA)   B.組氨酸(CAU)   C.酪氨酸(UAC)   D.甲硫氨酸(AUG)

 

34.DNA決定RNA的序列是通過( 。

 

A.RNA的密碼         B.DNA的自我復制   

 

C.堿基互補配對      D.tRNA的轉運

 

35.人的胰島細胞能產(chǎn)生胰島素,但不能產(chǎn)生血紅蛋白,據(jù)此推測胰島細胞中( )

 

A.只有胰島素基因     

 

B.比人受精卵基因要少   

 

C.既有胰島素基因,也有血紅蛋白基因和其他基因      

 

D.有胰島素基因和其他基因,但沒有血紅蛋白基因

 

36.下列屬于可遺傳的變異的是( )

 

A.由于水肥充足,小麥出現(xiàn)穗多粒大的性狀     

 

B.紫外線照射使人患皮膚癌   

 

C.在棕色獼猴的棕色種群中出現(xiàn)了白色獼猴      

 

D.人由于曬太陽而是皮膚變黑

 

37.同無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產(chǎn)生的后代具有更大的變異性,其根本原因是( )

 

A.基因突變頻率高     B.產(chǎn)生新的基因組合就會多   

 

C.產(chǎn)生許多新的基因    D.更易受環(huán)境影響而發(fā)生變異

 

38.下列有關基因重組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基因重組是生物變異的根本   B.基因重組能夠產(chǎn)生多種基因系   

 

C.基因重組發(fā)生在游行生殖的過程中  D.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發(fā)生重組

 

39.秋水仙素誘導多倍體形成的原因是( )

 

A.誘導染色體多次復制      B.抑制細胞有絲分裂時紡錘體的形成  

 

C.促使染色單體分開,形成染色體 D.促使細胞融合

 

40.下列哪種情況能產(chǎn)生新的基因(   )

 

A.基因的重新組合      B.基因突變  

 

C.染色體數(shù)目的變異         D.基因分離

 

41.雜交育種所依據(jù)的主要遺傳學原理是( )

 

A.基因突變           B.基因自由組合  

 

C.染色體交叉互換         D.染色體變異

 

42.據(jù)你所知道雜交選育新品種之外,雜交的另一個結果是獲得( )

 

A.純種           B.雜種表現(xiàn)的優(yōu)勢  

 

C.基因突變          D.染色體變異

 

43.下列表述哪一項不是拉馬克的觀點( )

 

A.生物的種類是隨時間的推移而變化的          

 

B.生物的種類從古至今是一樣的  

 

C.環(huán)境的變化使生物出現(xiàn)新的性狀,并且將這些性狀傳給后代          

 

D.生物的某一器官發(fā)達與否取決于用于不用

 

44.下列生物群體中屬于種群的是( )

 

A.一個湖泊中的全部魚         B.一個森林中的全部蛇   

 

C.臥龍自然保護區(qū)中的全部大熊貓  D.一間屋中的全部蟑螂

 

45.某一瓢蟲種群中有黑色和紅色兩種體色的個體,這一性狀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黑色(B)對紅色(b)為顯性。如果基因型為BB的個體占18%,基因型為Bb的個體占78%,基因型為bb的個體占4%。基因B和b的頻率分別是( )

 

 

 

A.18%、82%   B.36%、64%   C.57%、43  D.92%、8%

 

46.一種果蠅的突變體在21℃的氣溫下,生存能力很差,但是,當氣溫上升到25.5℃時,突變體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這說明( )

 

A.突變是不定向的               B.突變是隨機發(fā)生的   

 

C.突變的有害或有利取決于環(huán)境條件  D.環(huán)境條件的變化對突變體都是有害的

 

47.地球上最早出現(xiàn)的生物是( )

 

A.單細胞生物,進行有氧呼吸        B.多細胞生物,進行有氧呼吸   

 

C.單細胞生物,進行無氧呼吸           D.多細胞生物,進行無氧呼吸

 

48.下列哪項對種群的基因頻率沒有影響?( )

 

A.隨機交配        B.基因突變   

 

C.自然選擇        D.染色體變異

 

49.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形成的原因可以概括為( )

 

A.基因突變和重組   B.自然選擇  

 

C.共同進化         D.地理隔離

 

三.畫概念圖

 

1.

 

 

2.

 

 

3.以概念圖的形式總結可遺傳的變異包括哪些內容。

 

 

 

4.在下圖中空白框和問號處填寫適當?shù)拿~。

 

 

四.簡答題

 

1.水稻的非糯性和糯性是一對相對性狀,非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為直鏈淀粉,遇碘變藍黑色,而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是支鏈淀粉,遇碘變橙紅色。現(xiàn)在用純種的非糯性水稻和糯性水稻雜交,取F1花粉加碘液染色,在顯微鏡下觀察,半數(shù)花粉呈藍黑色,半數(shù)呈橙紅色。請回答:

 

(1)花粉出現(xiàn)這種比例的原因                                                。

 

(2)實驗結果驗證                                                          。

 

(3)如果讓F1自交,產(chǎn)生的植株中花粉有    種類型。

 

2.觀察羊的毛色遺傳圖解,據(jù)圖回答問題。

 

(1)毛色的顯性性狀是        ,隱性性狀是        。

 

(2)白毛羊與白毛羊通過有性生殖產(chǎn)生的后代中出現(xiàn)了黑貓羊,這種現(xiàn)象在遺傳學上稱為

 

               。產(chǎn)生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                                       。

 

3.某農場養(yǎng)了一群馬,馬的毛色有栗色和白色兩種。已知栗色和白色分別由遺傳因子B和b控制。育種工作者從中選出一匹健壯的栗色公馬,擬設計配種方案鑒定它是純合子還是雜合子(就毛色而言)。

 

(1)在正常情況下,一匹母馬一次只能生一匹小馬。為了在一個配種季節(jié)里完成這項鑒定,應該怎樣配種?

 

                                                                        

 

(2)雜交后代可能出現(xiàn)哪些結果?如何根據(jù)結果判斷栗色公馬是純合子還是雜合子?

 

                                                                       

 

4.孟德爾說:“任何實驗的價值和效用,決定于所使用材料對于實驗目的的適合性!苯Y合孟德爾的雜交實驗,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5.除孟德爾的雜交實驗外,你還能舉出科學研究中運用假說-演繹的實例嗎?

 

6.豌豆子葉的黃色(Y)對綠色(y)為顯性,圓粒種子(R)對皺粒種子(r)為顯性。某人用黃色圓粒和綠色圓粒的豌豆進行雜交,發(fā)現(xiàn)后代出現(xiàn)4種類型,對性狀的統(tǒng)計結果如圖所示,據(jù)圖回答問題。

 

(1)親本的基因組成是          (黃色圓粒),          (綠色圓粒)。

 

(2)在F1中,表現(xiàn)型不同于親本的是            、           ,它們之間的數(shù)量比為          。F1中純合子占的比例是        。

 

(3)F1中黃色圓粒豌豆的基因組成是          。如果用F1中的一株黃色圓粒豌豆與綠色皺粒豌豆雜交,得到的F2的性狀類型有     種,數(shù)量比為                       。

 

 

 

7.純種的甜玉米與純種的非甜玉米實行間行種植,收獲時發(fā)現(xiàn),在甜玉米的果穗上結有非甜玉米的種子,但在非甜玉米的果穗上找不到甜玉米的子粒,試說明產(chǎn)生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提示:甜與非甜是胚乳的性狀,胚乳是由胚珠中的極核和精子結合發(fā)育來的。)

 

8.下圖表示的是1335只某種蝴蝶的性狀。哪些性狀是顯性的?哪些形狀是隱性的?對圖中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解釋你的答案。                                                     。

 

 

9.舉出身邊一種生物遺傳現(xiàn)象的事例,分析說明這一現(xiàn)象是否符合孟德爾的遺傳規(guī)律。

 

10.根據(jù)2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分析,討論分析3~n對相對性狀的遺傳結果,用數(shù)學式表示出來。

 

11.識圖作答

 

(1)若下圖所示細胞正在進行細胞分裂,看圖回答問題。

 

  

 

①    這個細胞正在進行哪種分裂?為什么?                         

 

②    細胞中有幾條染色體?幾條染色單體?                         

 

③    細胞中有幾對同源染色體?哪幾條染色體是非同源染色體?                         

 

④    細胞中哪些染色體是姐妹染色單體?                         

 

⑤    這個細胞在分裂完成后,子細胞中有幾條染色體?                         

 

⑥    畫出這個細胞的分裂后期圖。

 

                           

 

(2)下圖是某動物細胞分裂的一組圖像,看圖回答問題。

 

 

①    這個動物體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是      條。

②     

③    圖中屬于減數(shù)分裂的細胞是         ,含有染色單體的細胞是          。

④     

12.經(jīng)過減數(shù)分裂形成的精子或卵細胞,染色體數(shù)目一定是體細胞的一半嗎?有沒有例外?出現(xiàn)例外時會造成什么后果?請選擇你認為最便捷的途徑尋找答案。

 

13.從配子形成和受精作用兩方面,簡要說明遺傳多樣性和穩(wěn)定性的原因。

 

14.正常人有23對染色體。有一種叫“21三體綜合征”的遺傳病,患者智力低下,身體發(fā)育緩慢。對患者進行染色體檢查,發(fā)現(xiàn)患者的21號染色體不是正常的1對,而是3條。你能從精子或卵細胞形成的角度推測這種病的病因嗎?

 

15.生物如果丟失或增加一條或幾條染色體,就會出現(xiàn)嚴重疾病甚至死亡。但在自然界中,有些動植物的某些個體是由未受精的生殖細胞(如卵細胞)單獨發(fā)育來的,如蜜蜂中的雄峰等。這些生物的體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雖然減少一半,但仍能正常生活。你如何解釋這一現(xiàn)象?

 

16.人的體細胞中有23對染色體,其中第1號~第22號是常染色體,第23號是性染色體,F(xiàn)在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第13號、第18號或第21號染色體多一條的嬰兒,都表現(xiàn) 嚴重的病癥。據(jù)不完全調查,現(xiàn)在還未發(fā)現(xiàn)其他染色體多一條(或幾條)的嬰兒。請你試著做出一些可能的解釋。

 

17.人的白化病是常染色體遺傳,正常(A)對白化(a)是顯性。一對表現(xiàn)型正常的夫婦,生了一個既患白化病又患紅綠色盲的男孩。

 

(1)這對夫婦的基因型是怎樣的?

 

(2)這對夫婦的后代中,是否會出現(xiàn)既不患白化病也不患紅綠色盲的孩子?試寫出這樣的孩子的基因型。

 

18.按照遺傳規(guī)律,白眼雌果蠅(XwXw)和紅眼雄果蠅(XWY)交配,后代雄果蠅都應該是白眼的,后代雌果蠅都應該是紅眼的。可是有一天,摩爾根的合作者布里吉斯(Bridges)發(fā)現(xiàn)白眼雌果蠅和紅眼雄果蠅雜交所產(chǎn)生的子一代中出現(xiàn)了一個白眼雌果蠅。大量的觀察發(fā)現(xiàn),在上述雜交中,2000~3000只紅眼雌果蠅中會出現(xiàn)一只白眼雌果蠅,同樣在2000~3000只白眼雄果蠅中會出現(xiàn)一只紅眼雄果蠅。你怎么解釋這種奇怪的現(xiàn)象?如何驗證你的解釋?

 

 

 

19.下圖是某家庭紅綠色盲遺傳圖解。圖中除黑色代表的人為紅綠色盲患者外,其他人的色覺都正常。據(jù)圖回答問題。

 

  

 

(1)圖中III代3號的基因型是          ,III代2號的可能基因型是          。

 

(2)IV代1號是紅綠色盲基因攜帶者的可能性是            。

 

20.下圖是抗維生素D佝僂病家系圖,據(jù)圖回答問題。

 

 

 

(1)科學家已經(jīng)確定這種病是顯性基因控制的疾病,你能根據(jù)家系圖找出依據(jù)嗎?

 

(2)如果圖中II代的6號與正常女性結婚,要想避免后代出現(xiàn)患者,可以采取哪種優(yōu)生措施?

 

(3)III代的5號和6號是否攜帶致病基因?

 

21.1961年首次報道性染色體為3條的XYY男性,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是舉止異常,性格失調,容易沖動,部分患者生殖器官發(fā)育不全。你認為這種病是父母哪一方、在減數(shù)分裂的哪個階段出現(xiàn)異常引起的?

 

22.設計表格,并填表比較減數(shù)分裂與有絲分裂的主要相同點和不同點。

 

23.“牝雞司晨”是我國古代人民早就發(fā)現(xiàn)的性反轉現(xiàn)象。原來下過蛋的母雞,以后卻變成公雞,長出公雞的羽毛,發(fā)出公雞樣的啼聲。從遺傳的物質基礎和性別控制的角度,你怎么解釋這種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可能原因?雞是ZW型性別決定,公雞的兩條性染色體是同型的(ZZ),母雞的兩條性染色體是異型的(ZW)。如果一只母雞性反轉成公雞,這只公雞與母雞交配,后代的性別會是怎么樣的?

 

24.從細菌到人類,性狀都是由基因控制。是否所有生物的基因,都遵循孟德爾遺傳規(guī)律?為什么?

 

25.T2噬菌體感染大腸桿菌時,只有噬菌體的DNA進入細菌細胞,噬菌體的蛋白質外殼留在大腸桿菌細胞外。但當大腸桿菌裂解后,釋放出大量的噬菌體卻同原來的噬菌體一樣具有蛋白質外殼。請分析子代噬菌體的蛋白質外殼的。

 

26.結合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和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分析DNA作為遺傳物質所具備的特點。

 

 

 

27.下面是DNA分子的結構模式圖,請用文字寫出圖中1-10的名稱。

 

 

 

1.                     2.                     3.                    

 

4.                     5.                     6.                  

 

7.                     8.                     9.                    

 

10.                  

 

28.你能根據(jù)堿基互補配對原則,推導出相關的數(shù)學公式嗎?推導后,嘗試進一步總結這些公式,從中概括出一些規(guī)律。

 

∵A=T G=C ∴A+G=T+C   ∴

 

 也可以寫成以下形式:

 

規(guī)律概括:在DNA雙鏈中,任意兩個不互補堿基之和     ,并為堿基總數(shù)的        。

 

 

 

29.在DNA分子中,由于組成脫氧核苷酸的堿基有4種(A、G、C、T),因此,構成DNA分子的脫氧核苷酸也有4種,它們的名稱是:         ,        ,       和        。

 

30.從DNA分子的復制過程可以看出,DNA分子復制需要     、      、     和      等條件。DNA分子的   結構能夠為復制提供精確的模板,通過    保證了復制能夠正確地進行。

 

31.雖然DNA復制通過堿基互補配對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復制的準確性,但是,DNA復制仍有約10-9的錯誤率。請根據(jù)這一數(shù)據(jù)計算,約為31.6億個堿基對的人類基因組復制時可能產(chǎn)生多少個錯誤,這些錯誤可能產(chǎn)生什么影響?

 

32.請分析DNA為什么能夠作為遺傳物質?

 

33.下面是有關DNA與基因相互關系的認識,你同意這些觀點嗎?你認為DNA與基因有哪些區(qū)別與聯(lián)系?

 

1).基因是DNA的片段,基因與DNA是局部與整體的關系。

 

2).基因在DNA上,DNA是基因的集合。

 

3) .基因與DNA都是描述遺傳物質的概念;騻戎孛枋鲞z傳物質的功能,DNA主要反映遺傳物質的化學組成。

 

34.識圖作答題:下圖是DNA分子的局部組成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

 

 

 

1).圖中有  種堿基,有  個完整的脫氧核苷酸單位,有   游離磷酸基。

 

2).從主鏈上看,兩條單鏈方向    ;從堿基關系看,兩條單鏈    。

 

3).圖中的①、②是    ,③是    ,④、⑤是   ,⑥是     。

 

35.DNA分子雜交技術可以用來比較不同種生物DNA分子的差異。當兩種生物的DNA分子的單鏈具有互補的堿基序列時,互補的堿基序列就會結合在一起,形成雜合雙鏈區(qū);在沒有互補堿基序列的部位,仍然是兩條游離的單鏈(如圖)。形成雜合雙鏈區(qū)的部位越多,說明這兩種生物的親緣關系越近,這是為什么?

 

 

36.如果DNA分子一條鏈的堿基排列順序是……ACGGATCTT……,那么,與它互補的另一條DNA鏈的堿基順序是           ;如果以這條DNA鏈為模板,轉錄出的RNA堿基順序應該是        。在這段RNA中包含了  

 

個密碼子,需要  個tRNA才能把所需要的氨基酸轉運到核糖體上,這些氨基酸的種類依次是           。

 

37.假設編碼亮氨酸的密碼子CUA中的一個堿基發(fā)生了改變,可能的變化是:第1個堿基C變成了U、A或G;或第2個堿基U變成了C、A或G;或第3個堿基A變成了U、C或G。請分析在這9種可能的變化中,哪幾種變化確實引起了氨基酸的變化。通過這個實例,你認為密碼的簡并對生物體的生存發(fā)展有什么意義?

 

38.你能根據(jù)肽鏈的氨基酸順序,如甲硫氨酸-丙氨酸-亮氨酸-甘氨酸,寫出確定的RNA的堿基序列碼?你認為遺傳信息在從堿基序列氨基酸序列的傳遞過程中,是否有損失?如果有,又是如何損失的?

 

39.形成果蠅紅眼的直接原因是紅色色素的形成,而紅色色素的形成需要經(jīng)歷一系列生化反應,每一個反應所涉及的酶都與相應的基因有關,因此,紅眼的形成實際上是多個基因協(xié)同作用的結果。但是,科學家只將其中一個因突變而導致紅眼不能形成的基因命名為紅眼基因。請你根據(jù)上述事實,分析紅眼的形成與紅眼基因的關系。

 

40.摩爾根通過白眼這一異常性狀發(fā)現(xiàn)了控制果蠅眼色的基因。還有許多科學家也是從生物體的異常性狀入手,研究相關基因的作用。想一想這是為什么?

 

41.填表題

 

根據(jù)蛋白質合成中遺傳信息的傳遞過程,在表格的空白處填入相應的英文字母。

 

DNA雙鏈

1

 

 

 

2

 

 

 

RNA

 

 

 

tRNA

 

 

 

氨基酸

丙氨酸(GCA)

 

 

 

 

 

 

42.下圖代表兩個核酸分子的一部分,請根據(jù)下圖回答問題。

 

  

 

(1)DNA分子復制時,圖中①處的變化是    ,條件是需要    和   。

 

(2)以乙鏈為模板合成丙鏈,丙鏈上的堿基排列順序自上而下應是     ,這種遺傳信息的傳遞叫     。

 

(3)在甲、乙、丙三鏈中,共有密碼子  個。

 

(4)從圖中所示過程分析,DNA是通過      原則決定丙鏈的堿基序列的。

 

43.四環(huán)素、鏈霉素、氯霉素、紅霉素等抗生素能抑制細菌的生長,它們有的能干擾細菌核糖體的形成,有的能阻止tRNA和RNA結合。請根據(jù)以上事實說明這些抗生素可用于一些疾病治療的道理。

 

44.某種蛋白質由1251個氨基酸組成,其中一段肽鏈的氨基酸序列時:-丙氨酸-絲氨酸-甲硫氨酸-亮氨酸-甘氨酸-絲氨酸-。

 

1).請推測編碼這段肽鏈的DNA雙鏈的堿基序列。

 

2).用這種方法推測基因的堿基序列可行嗎?這種方法有什么優(yōu)越性?

 

3).推測能夠替用測序儀進行的基因測序嗎?為什么?

 

45.遺傳密碼的破譯是理論推導和實驗論證的結晶,你還能舉出其他實例,說明理論與實驗在科學發(fā)現(xiàn)中各自的重要作用及其相互關系嗎?

 

 

 

46.癌細胞的特點之一是能進行無限增殖,醫(yī)學上通常使用一定量的輻射或化學藥劑對癌癥病人進行放療或化療。請分析這種治療方法的原理及可能產(chǎn)生的副作用。

 

47.具有一個鐮刀型細胞貧血癥突變基因的個體(即雜合體)并不表現(xiàn)鐮刀型細胞貧血癥的癥狀,因為該個體能同時合成正常和異常的血紅蛋白,并對瘧疾具有較強的抵抗力。鐮刀型細胞貧血癥主要流行于非洲瘧疾猖獗的地區(qū),請根據(jù)這一事實探討突變基因對當?shù)厝松娴挠绊憽?/p>

 

48.填表

 

填表比較豌豆、普通小麥、小黑麥的體細胞和配子中的染色體數(shù)、染色單體數(shù)、染色體組數(shù),并且注明它們分別屬于幾倍體生物。

 

生物     比較項目

種類

體細胞中的染色體數(shù)

配子中的

染色體數(shù)

體細胞中的

染色體組數(shù)

配子中的

染色體組數(shù)

屬于幾倍

體生物

豌豆

7

2

普通小麥

42

3

小黑麥

28

八倍體

 

49.人們平常食用的西瓜是二倍體。在二倍體西瓜的幼苗期,用秋水仙素處理,可以得到四倍體植株。然后,用四倍體植株作母本,用二倍體植株作父本,進行雜交,得到的種子細胞中含有三個染色體組。把這些種子種下去,就會長出三倍體植株。

 

下面是三倍體無子西瓜的培育過程圖解。

 

 

 

請回答下列問題。

 

1).為什么以一定濃度的秋水仙素溶液滴在二倍體幼苗的芽尖?

 

2).獲得的四倍體西瓜緣何要和二倍體雜交?聯(lián)系第1問,你能說出產(chǎn)生多倍體的基本途徑嗎?

 

3).三倍體西瓜為什么沒有種子?真的一顆都沒有嗎?

 

4).每年都要制種,很麻煩,有沒有別的替代方法?

 

50.列表總結遺傳病的類型和實例。

 

51.白化病是一種隱性遺傳病。已知一位年輕女性的弟弟患了此病,那么她自己是否也攜帶了白化病的基因?她未出生的孩子是否也可能患白化?如果你是一位遺傳咨詢醫(yī)師,你將如何向她提供咨詢?

 

52.識圖作答題

 

根據(jù)果蠅染色體組成的示意圖,填充下列空白。

 

 

 

1).該果蠅為    性果蠅,判斷的依據(jù)是         。

 

2).細胞中有     對同源染色體,有   染色體組。

 

53.一對夫婦,其中女方由于X染色體上攜帶一對隱性致病基因而患有某種遺傳病,男方表現(xiàn)型正常,這對夫婦想知道他們的胎兒是否會攜帶這個致病基因。你能夠幫助這對夫婦進行分析嗎?

 

54.野生型鏈孢霉能在基本培養(yǎng)基上生長,而用X射線照射后的鏈孢霉卻不能再基本培養(yǎng)基上生長。在基本培養(yǎng)基中添加某種維生素后,經(jīng)過X射線照射的鏈孢霉又能生長了。請你對這一實驗結果作出合理的解釋。

 

55.下圖表示人體內,苯丙氨酸的代謝途徑。請根據(jù)圖示討論下列問題。

 

 

 

1).哪種酶的缺乏會導致人患白化病?

 

2).尿黑酸在人體內積累會使人的尿液中含有尿黑酸,這種尿液暴露于氧氣會變成黑色,這種癥狀稱為尿黑酸癥。請分析缺乏哪種酶會使人患尿黑酸癥?

 

3).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基因、營養(yǎng)物質的代謝途徑和遺傳病這三者之間有什么關系?

 

56.60Co是典型的γ放射源,可用于作物誘變育種。我國運用這種方法培育出了許多農作物新品種,如棉花高產(chǎn)品種“魯棉1號”,在我國自己培育的棉花品種中栽培面積最大。γ射線處理作物后主要引起        ,從而產(chǎn)生可遺傳的變異。除γ射線外,用于誘變育種的其他物理誘變因素還有       、       和         。

 

 

 

57.假設你想培育一個作物品種,你想要的性狀和不想要的性狀都是由隱性基因控制的。試說明培育方法,畫遺傳圖解,并說明這種方法的優(yōu)缺點。

 

58.細菌和人是差異非常大的兩種生物,為什么通過基因重組后,細菌能夠合成人體的某些蛋白質呢?

 

59.如果你是一個生產(chǎn)基因工程產(chǎn)品的農場的經(jīng)營者,你將如何向客戶解釋你的產(chǎn)品,并讓他們放心地購買你的產(chǎn)品呢?

 

60.設計并制作一則關于轉基因作物和轉基因食品安全性的公益廣告,形式不限。

 

61.人工誘變常用的處理手段    C.輻射

 

雜交育種利用             D.基因的自由組合原理

 

62.列舉生產(chǎn)實踐中用雜交育種、誘變育種和基因工程育種改良農作物或禽畜品種的實例。有條件的話,請調查這些育種方法的經(jīng)濟效益或增產(chǎn)效果。

 

63.既然基因工程與傳統(tǒng)的雜交育種和誘變育種相比有許多優(yōu)勢,為什么現(xiàn)在仍有許多人搞雜交育種和誘變育種的研究呢?

 

64.各種各樣的抗生素對治療細菌感染造成的疾病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一種抗生素使用一段時間后,殺菌效果就會下降,原因是細菌產(chǎn)生了抗藥性。試用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解釋細菌產(chǎn)生抗藥性的原因,并分析這一解釋有什么不夠完善之處。

 

65.人類對瀕危動物進行保護,會不會干擾自然界正常的自然選擇?

 

66.“人們現(xiàn)在都生活在各種人工環(huán)境中,因此,人類的進化不再受到自然選擇的影響!蹦阃膺@一觀點嗎?寫一段文字闡明你支持或發(fā)對的理由。

 

67.如果沒有突變,進化還能夠發(fā)生嗎?為什么?

 

68.舉出人為因素導致種群基因頻率定向改變的實例。

 

69.如果將一個瀕臨絕滅的生物的種群釋放到一個新環(huán)境中,那里有充足的食物,沒有天敵,這個種群將發(fā)生怎么的變化?請根據(jù)所學知識做出預測。

 

70.大約1萬年前,一條河流將生活在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的Abert松鼠分隔成兩個種群,其中生活在峽谷北側的種群在體色和形態(tài)等方面都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人們叫它Kaibab松鼠。至于Kaibab松鼠是一個獨立的物種還是一個亞種,目前還沒有定論。請詳細說明這兩個種群發(fā)生明顯分歧的原因,并預測它們的進化趨勢。

 

 

 

71.你聽說過獅虎獸或虎獅獸嗎?它們的父母分別是什么動物?如果它們發(fā)育到成年,彼此能進行交配并產(chǎn)生可育的后代嗎?在自然界,獅和虎是不可能相遇的。在動物園里,一般也將這兩種動物分開圈養(yǎng)。近年來才出現(xiàn)將它們的幼崽放在一起飼養(yǎng)的做法,目的是獲得有觀賞價值的雜交后代,你對這種做法有什么看法?

 

 

 

72.為什么說有性生殖的出現(xiàn)加快了生物進化的步伐?

 

73.假如生物物種之間沒有一定的關系(如親緣關系和相互影響),也不隨時間二改變,那么我們的生物學觀點會發(fā)生怎么的變化?生物學是更容易學習還是更難學習?

 

74.用一個學者的話說,共同進化就是“生態(tài)的舞臺,進化的表演”(The ecological theater and evolutionary play)。根據(jù)本節(jié)所學內容,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75.植物學家在野外調查中發(fā)現(xiàn),在一片草原上有兩個相鄰的植物種群,它們的植株形態(tài)并不相同,花的顏色也不一樣,但是,在這兩個種群相遇處,它們卻產(chǎn)生了能育的雜交后代。你認為這兩個不同的植物種群屬于同一個物種嗎?

 

76.在20世紀40年代,DDT開始被用做殺蟲劑,起初非常有效。若干年以后,人們發(fā)現(xiàn)它的殺蟲效果越來越差。人們的解釋是昆蟲產(chǎn)生了抗藥性。請你運用本章所學知識,對昆蟲產(chǎn)生抗藥性作出進一步的解釋。

 

77.科學家對某地一種蟹的體色的深淺進行了研究,結果如圖所示。不同體色個體的數(shù)量為什么會形成這樣的差別呢?請?zhí)岢黾僬f進行解釋。

 

 

 

78.在進化地位上越高等的生物,適應能力越強嗎?請說明你的觀點和證據(jù)。

 

79.與同種或類似的野生種類相比,家養(yǎng)動物的變異較多(例如狗的變異比狼多)。對此你如何解釋?

 

80.有關資料稱孟德爾曾經(jīng)給達爾文寫過一封信,信中說明了自己通過豌豆雜交實驗所得出的結論。但是,這封信沒有引起達爾文的重視,他甚至都沒有將信封拆開。假如達爾文拆閱了這封信,并接受了孟德爾的理論,他會對自己的自然選擇學說做怎樣的修改?設想你就是當年的達爾文,請給孟德爾寫一封回信。

 

 

 

 

 

必修2課后習題 整理 參考答案

 

一.判斷題

 

1-5:×××××   6-10:√×××√ 11-15:√√×√×   16-20:√×××√ 21-25:×××××

 

26-30:××√√× 31-35:××××× 36-40:××√×× 41-45:×√×√√ 

 

46-50:√√√√√   51-56:×××××√

 

二.選擇題

 

1-5:BBCDC 6-10:DBBDD   11-15:BCBCC   16-20:CBACC    21-25:DCBDB  26-30:CAACA 31-35:DDACC   36-40:CBABB   41-45:BBBCC   46-49:CCAC

 

三.畫概念圖

 

1.基因型 表現(xiàn)型 染色體 顯性

 

2.DNA  轉錄 含有  屬于  RNA  rRNA  編碼  翻譯 蛋白質 氨基酸

 

3.

 

 

4.自然選擇 導致 導致 物種形成

 

四.簡答題

 

1.(1)在F1水稻細胞中含有一個控制合成支鏈淀粉的遺傳因子和一個控制合成直鏈淀粉的遺傳因子。在F1形成配子時,兩個遺傳因子分離,分別進入不同配子中,含支鏈淀粉遺傳因子的配子合成支鏈淀粉,遇碘變橙紅色;含直鏈淀粉遺傳因子的配子合成直鏈淀粉,遇碘變藍黑色,其比例為1∶1。

 

(2)孟德爾的分離定律。即在F1形成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發(fā)生分離,分離后的遺傳因子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

 

(3)2

 

2.(1)白色;黑色。

 

(2)性狀分離;白毛羊為雜合子,雜合子在自交時會產(chǎn)生性狀分離現(xiàn)象。

 

3.(1)將被鑒定的栗色公馬與多匹白色母馬配種,這樣可在一個季節(jié)里產(chǎn)生多匹雜交后代。

 

(2)雜交后代可能有兩種結果:一是雜交后代全部為栗色馬,此結果說明被鑒定的栗色公馬很可能是純合子;二是雜交后代中既有白色馬,又有栗色馬,此結果說明被鑒定的栗色公馬為雜合子。

 

4.提示:選擇適宜的實驗材料是確保實驗成功的條件之一。孟德爾在遺傳雜交實驗中,曾使用多種植物如豌豆、玉米、山柳菊做雜交實驗,其中豌豆的雜交實驗最為成功,因此發(fā)現(xiàn)了遺傳的基本規(guī)律。這是因為豌豆具有適于研究雜交實驗的特點,例如,豌豆嚴格自花受粉,在自然狀態(tài)下是純種,這樣確保了通過雜交實驗可以獲得真正的雜種;豌豆花大,易于做人工雜交實驗;豌豆具有穩(wěn)定的可以區(qū)分的性狀,易于區(qū)分、統(tǒng)計實驗結果。

 

5.提示:凱庫勒提出苯分子的環(huán)狀結構、原子核中含有中子和質子的發(fā)現(xiàn)過程等,都是通過假說—演繹法得出結論的。19世紀以前科學家對遺傳學的研究,多采用從實驗結果出發(fā)提出某種理論或學說。而假說—演繹法,是從客觀現(xiàn)象或實驗結果出發(fā),提出問題,作出假設,然后設計實驗驗證假說的研究方法,這種方法的運用促進了生物科學的研究,使遺傳學由描述性研究進入理性推導和實驗驗證的研究階段。

 

6.(1)YyRr;yyRr。

 

(2)黃色皺粒,綠色皺粒;1∶1;1/4。

 

(3)YyRR或YyRr;4;如果是YyRR與yyrr雜交,比值為黃色圓!镁G色圓粒=1∶1;如果是YyRr與yyrr雜交,比值為黃色圓!镁G色圓!命S色皺!镁G色皺粒=1∶1∶1∶1。

 

7.因為控制非甜玉米性狀的是顯性基因,控制甜玉米性狀的是隱性基因。當甜玉米接受非甜玉米的花粉時,非甜玉米花粉產(chǎn)生的精子中含有顯性基因,而甜玉米的胚珠中的極核含有隱性基因,極核受精后發(fā)育成胚乳,胚乳細胞中顯性基因對隱性基因有顯性作用,故在甜玉米植株上結出非甜玉米;當非甜玉米接受甜玉米的花粉時,甜玉米花粉產(chǎn)生的精子中含有隱性基因,而非甜玉米的胚珠中的極核含有顯性基因,故在非甜玉米植株上結出的仍是非甜玉米。

 

8.由于顯性基因對隱性基因有顯性作用,所以在生物長期的進化過程中,如果沒有自然選擇作用,一般在一個群體中顯性個體數(shù)多于隱性個體數(shù)。根據(jù)圖中提供的信息可知,蝴蝶的綠眼個體數(shù)多,并且綠眼∶白眼接近于3∶1;同樣蝴蝶的紫翅個體數(shù)多,并且紫翅∶黃翅接近于3∶1,所以判斷蝴蝶的綠眼和紫翅是顯性性狀,白眼和黃翅是隱性性狀。

 

9.提示:一對皮膚顏色正常的夫婦,生下白化病患兒,說明白化病屬于隱性基因控制的疾病。同時調查統(tǒng)計結果表明,攜帶白化病致病基因且表現(xiàn)型正常的夫婦,其后代是白化病患者的幾率為25%。以此可以判斷,人類正常皮膚與白化皮膚這對相對性狀的遺傳符合孟德爾的分離定律。

 

10.

 

孟德爾的自由組合定律具有普遍性,因為2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可分解為每1對相對性狀遺傳結果的乘積,即2對相對性狀遺傳產(chǎn)生的性狀組合類型數(shù)為2×2=22,性狀比例為(3∶1)2;故n對相對性狀遺傳產(chǎn)生的性狀組合類型有2n,其比例為(3∶1)n。

 

11.(1)① 這個細胞正在進行減數(shù)分裂。因為該細胞中出現(xiàn)了四分體。

 

② 該細胞有4條染色體,8條染色單體。

 

③ 該細胞有2對同源染色體。其中染色體A與C,A與D,B與C,B與D是非同源染色體。

 

④ 細胞中a與a′,b與b′,c與c′,d與d′是姐妹染色單體。

 

⑤ 該細胞分裂完成后,子細胞中有2條染色體。

 

⑥參見教科書P17圖2-2。

 

(2)① 4條。② B,D;B,C。

 

12.提示:不一定。若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發(fā)生異常情況,比如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時聯(lián)會的同源染色體,有一對或幾對沒有分別移向兩極而是集中到一個次級精(卵)母細胞中,再經(jīng)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產(chǎn)生的精子或卵細胞中的染色體數(shù)目就會比正常的多一條或幾條染色體。再如減數(shù)分裂過程(無論第一次分裂還是第二次分裂)中,染色體已移向細胞兩極,但因某種原因細胞未分裂成兩個子細胞,這樣就可能出現(xiàn)精子或卵細胞中染色體加倍的現(xiàn)象。

 

如果上述現(xiàn)象出現(xiàn),則受精卵中染色體數(shù)目就會出現(xiàn)異常,由該受精卵發(fā)育成的個體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也不正常。由于染色體是遺傳物質的載體,生物體的性狀又是由遺傳物質控制的,那么當該個體的遺傳物質出現(xiàn)異常時,該個體的性狀也會是異常的。例如,人類的“21三體綜合征”遺傳病患者就是由含有24條染色體(其中21號染色體是2條)的精子或卵細胞與正常的卵細胞或精子結合后發(fā)育成的。

 

13.提示:配子形成過程中,由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的四分體時期,非姐妹染色單體間可能互換部分遺傳物質;中期時,同源染色體隨機排列在細胞赤道板兩側,導致了配子中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因此,配子中染色體組成是多樣的。受精作用又是精子和卵細胞的隨機結合,因此,后代的性狀表現(xiàn)是多樣的。

 

由于減數(shù)分裂是有規(guī)律的正常的細胞分裂,在減數(shù)分裂的過程中,染色體只復制一次,而細胞連續(xù)分裂兩次。這樣每個物種正常的雌、雄配子都含有該物種體細胞染色體數(shù)目一半的染色體,并且都是一整套非同源染色體的組合。而受精作用時精卵結合使受精卵及其發(fā)育成的個體體細胞中又可以恢復該種生物的染色體數(shù)目。性狀是由染色體中的遺傳物質控制的,生物前后代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的恒定,保證了前后代遺傳性狀的相對穩(wěn)定。

 

14.提示:在形成精子或卵細胞的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如果由于某種原因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時兩條21號染色體沒有分離而是進入了同一個次級精(卵)母細胞,再經(jīng)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就會形成含有2條21號染色體的精子或卵細胞;如果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正常,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時21號染色體的著絲點分裂,形成了2條21號染色體,但沒有分別移向細胞兩極,而是進入了同一個精子或卵細胞。這樣異常的精子或卵細胞就含有24條染色體,其中21號染色體是2條。當一個正常的精子或卵細胞(含23條非同源染色體,其中只含有1條21號染色體)與上述異常的卵細胞或精子結合成受精卵,則該受精卵含47條染色體,其中21號染色體為3條。當該受精卵發(fā)育成人時,這個人的體細胞中的染色體數(shù)目就是47條,含有3條21號染色體。

 

15.這些生物的體細胞中的染色體雖然減少一半,但仍具有一整套非同源染色體。這一組染色體,攜帶有控制該種生物體所有性狀的一整套基因。

 

16.提示:人體細胞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會嚴重影響生殖、發(fā)育等各種生命活動,未發(fā)現(xiàn)其他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的嬰兒,很可能是發(fā)生這類變異的受精卵不能發(fā)育,或在胚胎早期就死亡了的緣故。

 

17.(1)AaXBXb(婦),AaXBY(夫)。  

 

(2)既不患白化病也不患紅綠色盲的孩子的基因型:AAXBXB,AAXBXb,AaXBXB,AaXBXb,

 

AaXBY,AAXBY。

 

18.提示:雌果蠅卵原細胞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在2 000~3 000個細胞中,有一次發(fā)生了差錯,兩條X染色體不分離,結果產(chǎn)生的卵細胞中,或者含有兩條X染色體,或者不含X染色體。如果含XwXw卵細胞與含Y的精子受精,產(chǎn)生XwXwY的個體為白眼雌果蠅,如果不含X的卵細胞與含Xw的精子受精,產(chǎn)生OXw的個體為紅眼雄果蠅,這樣就可以解釋上述現(xiàn)象?梢杂蔑@微鏡檢查細胞中的染色體,如果在上述雜交中的子一代出現(xiàn)的那只白眼雌果蠅中找到Y染色體,在那只紅眼雄果蠅中找不到Y染色體,就可以證明解釋是正確的。

 

19.設紅綠色盲基因為b,那么(1)XbY;XBXB,XBXb。     (2)1/4。

 

20.(1)表現(xiàn)型正常的夫婦,后代均正常;夫婦一方是患者,子女有1/2為患者。 

 

(2)選擇生男孩。

 

(3)不攜帶。一對等位基因中,只要有一個是顯性致病基因,就會表現(xiàn)為患者(真實遺傳)。

 

21.是父方,可能是在減數(shù)分裂第二次分裂中,復制的Y染色體沒有分開,產(chǎn)生了含有YY的精子。

 

22.

減數(shù)分裂

有絲分裂

(1)染色體復制一次,細胞連續(xù)分裂兩次。

(2)同源染色體在第一次分裂中發(fā)生聯(lián)會(并且出現(xiàn)四分體及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互換)。

(3)分裂后形成4個精子或1個卵細胞。

(4)分裂后,子細胞中染色體的數(shù)目減少一半。

(1)染色體復制一次,細胞分裂一次。

(2)無同源染色體聯(lián)會等行為。

(3)分裂后形成2個體細胞。

(4)分裂后,子細胞中染色體的數(shù)目與母細胞的相同。

相同點

(1)在細胞分裂過程中都有紡錘絲出現(xiàn)。

(2)染色體在細胞分裂中都只復制一次。

 

23.性別和其他性狀類似,也是受遺傳物質和環(huán)境共同影響的,性反轉現(xiàn)象可能是某種環(huán)境因素,使性腺出現(xiàn)反轉現(xiàn)象的緣故。子代雌雄之比是2∶1。

 

24.否。孟德爾遺傳規(guī)律的細胞學基礎是減數(shù)分裂中染色體的分配規(guī)律,該規(guī)律只適用于真核生物

 

25.提示:實驗表明,噬菌體在感染大腸桿菌時,進入大腸桿菌內的主要是DNA,而多數(shù)蛋白質留在細菌外面。因此,大腸桿菌裂解后,釋放出的子代噬菌體是利用親代噬菌體的DNA,以大腸桿菌的蛋白質為原料來合成其蛋白質外殼的。

 

26.提示: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和噬菌體感染大腸桿菌的試驗證明,作為遺傳物質至少需要具備以下幾個條件:能夠精確復制自己;能夠指導蛋白質合成,從而控制生物的型號鉆桿和新陳代謝;具有儲存遺傳信息的能力;結構穩(wěn)定等。

 

27.(1)胞嘧啶 (2)腺嘌呤 (3)鳥嘌呤 (4)胸腺嘧啶 (5)脫氧核糖 (6)磷酸(7)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 (8)堿基對 (9)氫鍵 (10)一條脫氧核苷酸鏈的片斷

 

28.A+G/A+G+C+T=T+C/ A+G+C+T=50% 也可寫成 A+G/T+C=T+G/A+C= T+C/ A+C=……=1 規(guī)律概括為: 恒等 , 50%  

 

29.腺嘌呤脫氧核苷酸、鳥嘌呤脫氧核苷酸、胞嘧啶脫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

 

30.模板、原料、能量、酶;雙螺旋,堿基互補配對

 

31.人類基因組共有堿基為31.6億對×2=6320000000個,錯誤率為10-9,所以可能產(chǎn)生的錯誤的堿基個數(shù)約為 6320000000×10-9 =6個。

 

可能影響會很大,如果此錯誤堿基剛好是轉錄鏈中決定一個密碼子的第一個或者第二個堿基,就可能造成對應的密碼子上氨基酸種類發(fā)生了改變,進而可能造成蛋白質結構和功能的改變。

 

也可能沒有影響。如果此錯誤堿基剛好是轉錄鏈中決定一個密碼子的第三個堿基,根據(jù)密碼子具有的簡并性,對應的密碼子上決定的氨基酸種類沒有發(fā)生任何改變,進而蛋白質結構和功能也和原來完全相同。

 

32.作為遺傳物質它必須具備這樣的條件:(1)能夠準確的復制;(2)能夠控制性狀;(3)能夠貯存大量的遺傳信息;(4)結構比較穩(wěn)定。而DNA就具備這樣的特點,所以它可以作為遺傳物質。

 

33.1).提示:并非任何一個DNA片段都是基因,只有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才是基因。

 

2).提示:DNA包括基因與非基因的堿基序列。

 

3).提示:這一觀點是有道理的。但在日常生活中,如報刊、雜志、廣播等傳播媒體常將基因與DNA這兩個概念等同使用,因此在具體情況中,要留意區(qū)分。

 

34.1).2;4;2   

 

2).反向平行;互補 3).磷酸基團;脫氧核糖;堿基;脫氧核糖

 

 

 

35.解析:生物之間親緣關系越近,它們的DNA上的脫氧核苷酸的排列次序越相似,反之,則越不同。在進行DNA分子雜交實驗過程中,兩個雜合鏈雜交區(qū)越多,就說明它們之間的脫氧核苷酸的排列次序越相似,也就是它們的親緣關系越近。

 

36.…TGCCTAGAA…     …UGCCUAGAA…   3; 3; 半胱氨酸、亮氨酸和谷氨酸。

 

37.查密碼子表可知以下九種密碼子所決定的氨基酸

 

從中可以看出,共有5種變化引起了氨基酸的變化。通過這個實例可知一種氨基酸可由多個密碼子決定,61種決定氨基酸的密碼子共決定20種氨基酸,這種密碼子的簡并保證了基因某一個堿基改變以后,控制合成的蛋白質中的氨基酸有可能沒有發(fā)生變化,蛋白質的結構性質也不會發(fā)生變化,這就保證了生物遺傳性狀的相對穩(wěn)定性,對于保持物種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這個實例說明密碼子的簡并性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由于堿基的改變而導致的遺傳信息的改變。

 

38.提示:因為幾個密碼子可能編碼同一種氨基酸,有些堿基序列并不編碼氨基酸,如終止碼等,所以只能根據(jù)堿基序列寫出確定的氨基酸序列,而不能根據(jù)氨基酸序列寫出確定的堿基序列。遺傳信息的傳遞就是在這一過程中損失的。

 

39.這里涉及邏輯學中的“必要而非充分條件”概念,紅眼基因正常是形成紅眼的必要而非充分條件。紅眼基因正常,并且其他涉及紅眼形成的基因也正常時,果蠅的紅眼才能形成;如果紅眼基因不正常,即使所有其他涉及紅眼形成的基因都正常,果蠅的紅眼也不能形成。

 

40.生物體內的基因的數(shù)目多、作用方式復雜,難以單獨對其進行研究,生物體的異常性狀為科學家研究相關基因的作用提供了一個突破口,使科學家能夠從異常性狀入手,分析性狀異常的個體的基因是否存在區(qū)別,存在哪些區(qū)別,從而建立起性狀與基因的對應關系。因為性狀是由基因控制的,如果某一性狀的基因發(fā)生了異常,并且能穩(wěn)定遺傳,說明控制該性狀的基因發(fā)生了突變。根據(jù)異常性狀的遺傳方式,還可以分析出控制該性狀的基因是位于性染色體上還是常染色體上,是顯性還是隱性,并且可以預測這一性狀將來的遺傳規(guī)律。這類似于數(shù)學中的反證法。

 

41.C G T;G C A;G C A;C  G  U

 

42.(1)氫鍵斷裂 解旋酶 ATP (2)ACUCAA 轉錄 (3)2 (4)堿基互補配對

 

43.提示:由于核糖體是合成蛋白質的場所,tRNA和RNA的結合是蛋白質合成過程中翻譯過程,而四環(huán)素等抗生素能抑制細菌的生長,有的能干擾細菌核糖體的形成,有的能阻止tRNA和RNA結合,因此,對于細菌引起的疾病應用四環(huán)素等抗生素進行治療,能夠抑制細菌的生長和分裂,有益于治療疾病,另外,抗生素還能抑制癌細胞的分裂增殖,對治療癌癥也有一定的療效。

 

44.1).氨基酸序列:-丙氨酸-絲氨酸-甲硫氨酸-亮氨酸-甘氨酸-絲氨酸-

 

2).用這種方法推測的基因堿基序列只含有能編碼蛋白質的序列,而不含有不能編碼的蛋白質的序列。  

 

3).推測不能代替用測序儀進行的基因測序,因為測序儀能測出基因中所有的堿基序列,包括編碼序列和非編碼序列,更加準確真實地反映基因的結構。

 

45.提示:此題旨在引導學生搜集生物科學史的資料,通過科學發(fā)現(xiàn)的過程認識理論推導和實驗論證在科學發(fā)展中的作用。

 

46.放療或化療的作用是通過一定量的輻射或化學藥劑干擾腫瘤細胞和癌細胞進行DNA分子的復制,使其產(chǎn)生基因突變,從而抑制其分裂的能力,或者殺死癌細胞。放療的射線或化療的藥劑,既對癌細胞有作用,也對正常的體細胞有作用,因此,放療或化療后病人的身體是非常虛弱的。

 

 

 

 

 

47.鐮刀型細胞貧血癥患者對瘧疾具有較強的抵抗力,這說明,在易患瘧疾的地區(qū),鐮刀型細胞的突變具有有利于當?shù)厝松娴囊环矫妗km然這個突變體的純合體對生存不利,但其雜合體卻有利于當?shù)厝说纳妗?/p>

 

48.14 1 二倍體 21 6 六倍體 56 8 4 

 

49.1).西瓜幼苗的芽尖是有絲分裂旺盛的地方,用秋水仙素處理有利于抑制細胞有絲分裂時形成紡錘體,從而形成四倍體西瓜植株。

 

2).雜交可以獲得三倍體植株。多倍體產(chǎn)生的途徑為:秋水仙素處理萌發(fā)的種子或幼苗。

 

3).三倍體植株不能進行正常的減數(shù)分裂形成生殖細胞,因此,不能形成種子。但并不是絕對一顆種子都沒有,其原因是在進行減數(shù)分裂時,有可能形成正常的卵細胞。

 

4).有其他的方法可以替代。方法一,進行無性繁殖。將三倍體西瓜植株進行組織培養(yǎng)獲取大量的組培苗,再進行移栽。方法二,利用生長素或生長素類似物處理二倍體未受粉的雌蕊,以促進子房發(fā)育成無種子的果實,在此過程中要進行套袋處理,以避免受粉。

 

50.

人類遺傳病的類型

定義

實例

單基因 遺傳病

顯性遺傳病

由顯性致病基因引起的遺傳病

多指、并指等

隱性遺傳病

由隱性致病基因引起的遺傳病

白化病、苯丙酮尿癥等

多基因遺傳病

受兩對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的遺傳病

原發(fā)性高血壓等

染色體異常遺傳病

由染色體異常引起的遺傳病

21三體綜合征等

 

51.提示:該女性不一定攜帶白化病基因;她未出生的孩子可能患白化病。

 

由該女性的弟弟是白化病的事實可知其弟弟的基因型為aa,因而推測其父母的基因型為Aa,則該女性的基因型有兩種可能:AA和Aa,AA的概率為1/3,Aa的概率為2/3。該女性攜帶白化病基因的概率為2/3,根據(jù)她丈夫攜帶白化病基因的情況,其后代攜帶白化病基因和患白化病的可能性分為三種可能:(1)丈夫不含有白化病基因;(2)丈夫含有一個白化病基因;(3)丈夫是白化病患者。遺傳咨詢師需要根據(jù)該女性的丈夫是否是白化病患者,或者是否有家族遺傳病史來作出判斷,提供遺傳咨詢。

 

52.1).雌;含有兩條х染色體。    2). 4;2。

 

53.由女方X染色體上攜帶一對隱性致病基因患有某種遺傳病可知,該女性的基因型為XaXa 。由男方表現(xiàn)型正?芍浠蛐蜑閄AY。該夫婦生下患病胎兒的概率為1/2,如果生下的是男孩,則100%患有這種遺傳病,如果生下的是女孩,則100%攜帶有這種遺傳病的致病基因。

 

54.提示:野生型鏈孢霉能在基本培養(yǎng)基上生長,用X射線照射后的鏈孢霉不能在基本培養(yǎng)基上生長,說明X射線照射后的鏈孢霉產(chǎn)生了基因突變,有可能不能合成某種物質,所以不能在基本培養(yǎng)基上生長。在基本培養(yǎng)基中添加某種維生素后,X射線照射后的鏈孢霉又能生長,說明經(jīng)X射線照射后的鏈孢霉不能合成該種維生素。

 

55.1).酶①或酶⑤   2).酶③

 

3).提示:由這個例子可以看出,白化病等遺傳病是由某些缺陷基因引起的,這些基因的產(chǎn)物可能是參與代謝途徑的重要的酶;蚩梢酝ㄟ^控制酶的合成調控生物體內物質的代謝途徑,從而控制生物體的性狀。

 

56.基因突變;X射線;紫外線;激光。

 

 

 

57.提示:可采用雜交育種的方法,遺傳圖解可參考教科書插圖6—1繪制。優(yōu)點是育種的目的性較強,能夠獲得具有優(yōu)良性狀、淘汰不良性狀的品種。缺點是育種周期長,過程繁瑣。

 

58.提示:這是因為在基因水平上,人和細菌的遺傳機制是一致的。細菌和人的遺傳物質都是DNA,都使用同一套遺傳密碼子,都遵循中心法則。因此,通過基因重組,細菌能夠合成人體的某些蛋白質。

 

59.提示:例如,可以向客戶說明農場具備相應的安全檢測設施和措施,已經(jīng)領取了農業(yè)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產(chǎn)品中所含有的成分都是自然界天然存在的物質,產(chǎn)品經(jīng)過試用表明對人體無害等。

 

60.提示:例如,“轉基因土豆──肝炎患者的希望!!”等。

 

62.此題是一道開放性題目,答案從略。

 

63.提示:很多生物的基因組目前并不清楚,因此,尋找目的基因仍是十分艱巨的工作。此外,基因的提取、分離和轉移需要昂貴的儀器設備。而雜交育種和誘變育種作為常規(guī)育種方法,操作簡便易行,是基因工程技術所不能取代的。

 

64.按照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可以做如下解釋:細菌在繁殖過程中會產(chǎn)生各種可遺傳的變異,其中就有抗藥性強的變異。在未使用抗生素時,抗藥性強的變異不是有利變異,這樣的個體在生存斗爭中不占優(yōu)勢;使用抗生素以后,抗藥性弱的個體大量死亡,抗藥性強的個體有機會產(chǎn)生更多的后代,一段時間以后,抗生素的殺菌效果就會下降。這一解釋未能深入到基因水平,沒有說明基因突變在進化中的作用。

 

65.提示:在自然界,物種的絕滅速率本來是很緩慢的,人類活動大大加快了物種絕滅的速率,F(xiàn)在的許多瀕危物種之所以瀕危,很大程度上是人為因素造成的。因此,一般來說,人類對瀕危物種的保護,是在彌補自己對自然界的過失,不能說是干擾了自然界正常的自然選擇。當然,如果某一物種的瀕危純粹是由于這種生物適應能力的低下,或者源于自然災害,則當別論。

 

66.提示:人工環(huán)境與自然環(huán)境不可能完全隔絕,人也不可能離開自然界而生存,因此,人類的進化不可能完全擺脫自然界的影響。但是,人類畢竟早已遠離風餐露宿、“與狼共舞”的時代,工農業(yè)的發(fā)展和醫(yī)療水平的提高,使得人們的生活條件不斷改善,健康水平不斷提高,嬰幼兒死亡率顯著下降,平均壽命顯著延長,來自自然界的選擇壓力在變小,來自人類社會內部的選擇因素在增加。

 

67.突變和基因重組產(chǎn)生進化的原材料。如果沒有突變,就不可能產(chǎn)生新的等位基因,基因重組也就沒有意義,生物就不可能產(chǎn)生可遺傳的變異,也就不可能進化。

 

68.提示:如選擇育種和雜交育種。

 

69.提示:如果氣候等其他條件也合適,并且這個種群具有一定的繁殖能力,該種群的個體數(shù)會迅速增加。否則,也可能仍然處于瀕危狀態(tài)甚至絕滅。

 

70.生活在峽谷北側的種群發(fā)生了突變,由于突變的隨機性,同樣的突變沒有發(fā)生在峽谷南側的種群中。由于這兩個種群被河流隔開,彼此沒有交配的機會,也就是沒有基因的交流,所以兩個種群發(fā)生明顯的分化,有可能演變成兩個物種。

 

71.提示:雄虎和雌獅雜交生出的后代是虎獅獸,雄獅和雌虎雜交生出的后代是獅虎獸。目前還沒有虎獅獸和獅虎獸交配并生出可育后代的證據(jù)。

 

對人們讓虎和獅雜交生出更具觀賞價值后代的做法,學生可自由發(fā)表看法。

 

補充資料:1981年,世界首例獅虎獸誕生于法國,2001年病死。2002年8月22日,我國首例虎獅獸在南京紅山動物園降生,僅7 d就夭折了。2002年9月2日,在福州國家森林公園動物樂園降生了3只虎獅獸,僅1只成活。2003年3月27日,在湖南長沙世界之窗降生了1只虎獅獸。國內還有從國外引進獅虎獸進行飼養(yǎng)、供游人觀賞的事例。對于讓虎和獅雜交的做法,有專家認為這在科學研究上價值不大,但是在商業(yè)上具有一定價值。有專家認為,對待野生珍稀動物,人類最應當做的是進行保護,讓它們自然繁殖,而不是人為改變其自然繁殖體系。

 

72.有性生殖的出現(xiàn),使基因重組得以實現(xiàn),增加了生物變異的多樣性,因而使生物進化的速度明顯加快。

 

73.提示:假如那樣,生物界紛繁復雜的現(xiàn)象就很難用統(tǒng)一的觀點和理論來解釋,作為生物學基本觀點之一的進化觀點將難以建立,生物學就不可能形成現(xiàn)在這樣一個科學的框架體系,學習生物學將缺少基本觀點和方法的指導和統(tǒng)領。

 

74.提示:生態(tài)指的是生物與環(huán)境的相互關系,進化指的是生物界的歷史演變;如果把進化看做由各種生物表演的一部歷史劇,那么,上演這部歷史劇的舞臺就是生物與環(huán)境之間復雜的相互關系。物種進化的表演受舞臺背景的制約,舞臺背景也要與上演的內容相協(xié)調。

 

75.這兩個種群屬于同一個物種,因為未出現(xiàn)生殖隔離。

 

76.參見第1節(jié)對細菌抗藥性的解釋。

 

77.提示:中間體色可能與環(huán)境色彩較接近,這樣的個體不容易被捕食者發(fā)現(xiàn),生存并繁殖后代的機會較多,相應的基因型頻率較高。經(jīng)過長期的自然選擇,導致中間體色個體較多。

 

78.不一定。進化過程中出現(xiàn)的新物種,有些是靠開辟環(huán)境中新的生存位置來生存和繁衍的,不一定就比原來的物種適應能力更強。例如,海洋中的生物登陸后,形成許多新物種,開辟了新的生存空間,但是不能說這些新物種比海洋藻類的適應能力強。

 

79.與同種或類似的野生種類相比,家養(yǎng)動物的變異往往更多,這與人類根據(jù)自身的需要,采取的雜交育種等措施有關。

 

80.提示:假如達爾文接受了孟德爾的理論,他可能會摒棄獲得性遺傳的觀點,對遺傳和變異的原因做出較為科學的解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er/80420.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