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量:150分鐘 滿分:150分 命題人:謝竹蘭 2013.11【注意事項】 1、考生務(wù)必將姓名、學(xué)號、班級寫于答題卡密封線內(nèi)。2、考生務(wù)必使用黑色水筆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3、考試結(jié)束后,只交答題卡。一、語言文字應(yīng)用(15分,每小題3分)1.下列加點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岑寂(cén) 休憩(xì) 矯首暇觀(xiá) 得魚忘筌quánB.悖論(bèi) 臺隍(huáng) 強近之親(qiǎng) 錙銖必較(zī)C.戧獸 (qiàng ) 泅水(qiú) 日簿西山(bó) 涸轍之鮒(gù)D.潦水(lǎo ) 惡夢(è) 白云出岫(yòu) 戰(zhàn)戰(zhàn)兢兢(jīng)1.B(解析:A、休憩“qì”,矯首“遐”觀;C、日“薄”西山,涸轍之鮒(hé);D、噩夢,白云出岫“xiù”)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dāng)?shù)囊痪涫牵?)A.某大學(xué)副教授認(rèn)為朱自清《背影》中父親的行為有違交通法規(guī),應(yīng)將《背影》“請”出中學(xué)教材,一時間人們議論紛紛,閃爍其詞!段鲙洝穼憰鷱堢钆c相國小姐崔鶯鶯在普救寺烏鳥私情,私下結(jié)為夫妻的愛情故事。C羅密歐與朱麗葉為了愛情,雙雙殉情。在兩人的靈柩前,不共戴天的兩個家族最終和解。這些“環(huán)保老人”利用晨練的機會,游客丟棄在景點的垃圾信手拈來,集中帶到山下,分類處理。甲:大啟爾宇,長發(fā)其祥。乙:交以道接以禮,近者悅遠(yuǎn)者來。丙:室有芝蘭春自永,人如松柏歲長新。A.甲送分店開張,乙送喬遷新居,丙送七十大壽。B.甲送七十大壽,乙送喬遷新居,丙送分店開張。C.甲送七十大壽,乙送分店開張,丙送喬遷新居。D.甲送喬遷新居,乙送分店開張,丙送七十大壽。4. D5.下列文學(xué)常識表述無誤的一項是 ( )A. A. 《莊子》是春秋中期思想家莊周及他的門人以及后學(xué)者所著,包括內(nèi)篇、外篇與雜篇,其《逍遙游》中有“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的句子,其中“晦”指每月初一,“朔”指月末最后一天。C. 《逍遙游》是《莊子》的代表篇目之一,文章闡述了莊子無所依憑的主張,追求精神世界的絕對自由,是一首苦悶心靈的追求之歌。D. 《陳情表》出自蕭統(tǒng)編訂的《文選》。“表”,是古代臣子向皇帝陳述己見的一種奏章。文中李密陳述了自己作為“亡國賤俘”不宜供事新朝的苦衷。5. C(解析:A “朔”指每月初一,“晦”指月末最后一天”有誤。)二、文言文閱讀(22分,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12分;翻譯題10分)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題。 李密,字令伯,犍為武陽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密時年數(shù)歲,感戀彌至,??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劉氏,躬自撫養(yǎng),密奉事以孝謹(jǐn)聞。劉氏有疾,則涕泣側(cè)息,未嘗解衣,飲膳湯藥必先嘗后進(jìn)。有暇則講學(xué)忘疲,而師事譙周,周門人方之游夏。 少仕蜀,為郎。數(shù)使吳,有才辯,吳人稱之。蜀平,泰始初,詔征為太子洗馬。密以祖母年高,無人奉養(yǎng),遂不應(yīng)命。乃上疏曰: 臣以險釁,夙遭閔兇,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憫臣孤弱,躬親撫養(yǎng)。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無伯叔,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nèi)無應(yīng)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吊。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湯藥,未嘗廢離。 …… 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后土,實所共鑒。愿陛下矜憫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幸,保卒余年。臣生當(dāng)隕首,死當(dāng)結(jié)草。 送帝覽之曰:“士之有名,不虛然哉!”乃停召。后劉終,服闋,復(fù)以洗馬征至洛。司空張華問之曰:“安樂公何如?”密曰:“可次齊桓!比A問其故,對曰:“齊桓得管仲而霸,用豎刁而蟲流。安樂公得諸葛亮而抗魏,任黃皓而喪國,是知成敗一也!贝螁枺骸翱酌餮越毯嗡椋俊泵茉唬骸拔羲、禹、皋陶相與語,故得簡雅;《大誥》與凡人言,宜碎?酌髋c言者無己敵,言教是以碎耳!比A善之。 出為溫令而憎疾從事嘗與人書曰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從事白其書司隸司隸以密在縣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內(nèi)轉(zhuǎn),而朝廷無援,乃遷漢中太守,自以失分懷怨。及賜餞東堂,詔密令賦詩,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緣。官無中人,不如歸田。明明在上,斯語豈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從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6.下列對各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躬自撫養(yǎng) 躬自:親自 ? ?B.慈父見背 見背:長輩去世 C.門衰祚薄 祚。焊7譁\薄 D.矜憫愚誠 矜憫:夸耀6.D(憐恤、同情) 7.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意義,不相同的一項是 ( ) A.密奉事以孝謹(jǐn)聞 密以祖母年高 B.有暇則講學(xué)忘疲 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 C.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 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 D.齊桓得管仲而霸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7.B(A項“以”譯為“因為”,介詞;B項“則”分別是“就”“卻”的意思;C項“之”是結(jié)構(gòu)助詞“的”;D項“而”譯為“因而”) 8.下列各項中為例句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出為溫令而憎疾從事嘗與人書曰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從事白其書司隸司隸以密在縣清慎弗之劾也A.出為溫令////////////////////////////?密有才能,常望內(nèi)轉(zhuǎn),而朝廷無援,乃遷漢中太守,自以失分懷怨。(4分)譯文: (2)李密很有才能,常常希望得到升遷。而朝廷里沒有為他說話的人,只能升任漢中太守一職。自己認(rèn)為朝廷沒有重用他,很有怨言。(得分點:“內(nèi)轉(zhuǎn)”“遷”“以”)譯文: (3)武帝忿之,于是都官從事奏免密官。(分)全詩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表達(dá)怎樣的情感?答:(2)全詩主要運用了對比(或反襯)的手法,用鳥稀花殘來突出幽竹的“不改清陰”之情志(2分),形象地表達(dá)了詩人對“幽竹”不畏春殘、不為俗屈、堅守節(jié)操的高尚品質(zhì)的贊美之情(2分)12.古詩文默寫。(6分)(1).悅親戚之情話,________________。農(nóng)人告余以春及,________________13.本文第二段給移動閱讀,從第三段起介紹移動閱讀的誕生和與傳統(tǒng)閱讀的不同,最后一段寫移動閱讀的。13.下定義利弊(弊端、或負(fù)面影響、或值得警醒的地方)14.下列表述不能支持“移動閱讀被稱為‘碎片化閱讀’”這一說法的一項是A.信息時代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加快,業(yè)余時間呈“碎片化”形態(tài),在這樣的時間里很難長時間地連續(xù)閱讀。B.人們通過移動閱讀很難從頭到尾完整地閱讀完一本書,甚至難以讀完一篇并不長的文章。C.人們通過這種閱讀所接受的信息完全是零碎的,而零碎的信息給人的教益是斷章取義的、不完整的,有害無益。D.這種閱讀是淺閱讀,閱讀的結(jié)果對人的思維方式、分析能力可能會產(chǎn)生負(fù)面影響,正所謂開“卷”未必有益。14.C(表述內(nèi)容絕對化,不能支持題干觀點。)15.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A.隨著3G無線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來臨,基于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的數(shù)碼終端技術(shù)的移動閱讀可能會朝著豐富化、個性化的方向發(fā)展。B.人們可以使用閱讀終端的書簽、筆記、分享功能,通過“微博”等社交工具與他人分享閱讀心得,隨時隨地以書會友。C.一些電子閱讀器因為采用了電子墨水技術(shù),使這類移動閱讀沒有輻射,不傷眼晴,效果逼真而被廣泛應(yīng)用。D.傳統(tǒng)閱讀時代的書房藏書“汗牛充棟”,而移動閱讀時代,一部普通的電子閱讀器就可以裝下成千上萬本書,書房中不可能再有大量藏書。15.B(A項原文中是“必將”。C項“沒有輻射”說法錯誤;“廣泛應(yīng)用”也缺乏依據(jù)。D項“書房中不可能再有大量藏書”說法無依據(jù)。)①寓樓的窗前有好幾株梧桐樹。這些都是鄰家院子里的東西,但在形式上是我所有的。因為它們和我隔著適當(dāng)?shù)木嚯x,好像是專門種給我看的。它們的主人,對于它們的局部狀態(tài)也許比我看得清楚;但是對于它們的全體容貌恐怕始終沒看清楚呢。因為這必須隔著相當(dāng)?shù)木嚯x方才看見。唐人詩云“山遠(yuǎn)始為容”。我以為樹亦如此。自初夏至今,這幾株梧桐在我面前濃妝淡抹,顯出了種種的容貌。 ②當(dāng)春盡夏初,我樂見新桐初乳的光景。那些嫩黃的小葉子一簇簇地頂在禿枝頭上,好像一堂樹燈,又好像小學(xué)生的剪貼圖案,布置均勻而帶幼稚氣。植物的生葉,也有種種技巧。有的新陳代謝,瞞過了人的眼睛而在暗中偷換青黃。有的微乎其微,漸乎其漸,使人不覺察其由禿枝變成綠葉。只有梧桐樹的生葉,技巧最為拙劣,但態(tài)度最為坦白。它們的枝頭疏而粗,它們的葉子平而大。葉子一生,全樹顯然變?nèi)荨?③在夏天,我又眼看見綠葉成陰的光景。那些團(tuán)扇大的葉片,長得密密層層。望去不留一線空隙,好像一個大綠幛,又好像圖案畫中的一座青山,在我所常見的庭院植物中,葉子之大,除了芭蕉以外,恐怕無過于梧桐了。芭蕉葉形狀雖大,數(shù)目不多,那丁香則要過好幾天才展開一張葉子來,全樹的葉子寥寥可數(shù)。梧桐葉雖不及它大,可是數(shù)目很多。那豬耳朵一般的東西,重重疊疊地掛著,一直從低枝上掛到樹頂。窗前擺了幾枝梧桐,我覺得綠意實在太多了。古人說“芭蕉分綠上窗紗”,眼光未免太低,只是階前窗下的所見而已。若登樓眺望,芭蕉便落在眼底,應(yīng)見“梧桐分綠上窗紗”了。 ④一個月以來,我又眼看見梧桐葉落的光景。樣子真凄慘呢!最初綠色黑暗起來,變成墨綠;后來又由墨綠轉(zhuǎn)成焦黃;北風(fēng)一起,它們大驚小怪地鬧將起來,大大的黃葉子便開始辭枝——起初突然地落脫一兩張來,后來成群地飛下一大批來,好像誰從高樓上丟下來的東西,枝頭漸漸地虛空了,露出樹后面的房屋來,終于只剩下幾根枝頭,回復(fù)了春初的面目。這幾天它們空手站在我的窗前,好像曾經(jīng)娶妻生子而家破人亡的光棍,樣子怪可憐的!我想起湖南省新田一中2013-2014學(xué)年高二上學(xué)期期中考試(教師命題比賽)語文試題(4) Word版無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er/83117.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