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綜怎么有效快速提分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考復習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要告訴大家的是,文綜什么時候?qū)W都不晚,就怕不想學。只要你從今天開始肯下功夫看書,那就不會晚,你現(xiàn)在的努力都將在成績上回報你。下面是精選的一些文綜有效快速提分方法和技巧,加油!

1

高考文綜選擇題解題技巧

文綜選擇題解題技巧:尋找周剝皮

1、尋題眼

題眼就是一道選擇題的中心詞,即動詞,題眼提供的是解題的方向和思路,也就是偵查敵情的環(huán)節(jié)。找對題眼很簡單,難的是很多人沒有想到去找。新課標注重能力。舉例而言,如果題目中有“表明”“反映”等詞,這就告訴我們,這是一道有關“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的題”。如果題目中有“由于”“”原因“等一類詞,那么你要用背景分析(時間空間,政經(jīng)教科文等)。建議你看一下近幾年課標一的選擇題的題眼,再看自己是否做錯了。

2、找時代

歷史不會脫離時代而存在,一個時代有其大致的時空觀,課堂學習也正是讓我們構造這一時空觀,比如慈禧那個時代沒 原子彈,但有來復槍啊。比如17世紀上半葉荷蘭崛起。比如今天云計算,未來 虛擬現(xiàn)實,這些都有 個時代印跡。一個時代我產(chǎn)只能有粗淺的感覺,做題時也要有這種粗淺的感覺。當然,世事無絕對,比如所有的書都告訴你我們中國的資本主義萌芽發(fā)生在明晚期江南地區(qū),但如果有材料告訴你戰(zhàn)國時期就有了資本主義萌芽,或者說中國從來沒有過資本主義萌芽,這就需要睦材料,是否值得信服,堅持”論從史出“,時代大致明白就可以,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主題。

3、周圍看(不是讓你們作弊額)

這個也叫題干題支對照法,也就是通過題目和選項來確定自己的思路 答題范圍。高考考場,寸秒寸金,多快好省是我們一致的追求。一上題目的組成部分就是題干和題支,所有的信息只有這么多。而題支里有3個都是錯的或者說是不恰當?shù)摹V挥幸簧鲜钦_的(廢話)。前后對照會讓我們飛快地在大腦這個數(shù)據(jù)庫中定位,通過快速精確的檢索,可以將題目的思考角度得出。而在對照中我們也可以排隊掉不相干的選項。這是一件很酷炫的事情,一切都都可以在一秒鐘之內(nèi)完成,讓你避開陷阱,直搗黃龍。

4、剝主謂

這回歸到我們對語言 學習,請看這么一句話:

今天拉風的我匆匆忙忙吃了 個又大又圓的香蕉。

我承認這太?嗦,就像選擇題的題干,我們必須學會刪繁就簡,這個句子去掉冗余后就是“我吃香蕉”。

好吧,很簡單,沒有概括什么東西。來一道新課標一的真題:

唐高祖李淵自認為是老子后裔,規(guī)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則天時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來唐武宗又大規(guī)模地”滅佛“。這反映出唐代:

A.皇帝的好惡決定宗教興亡

B.道教的社會影響最大

C.儒學的政治地位最為穩(wěn)固

D.佛教的社會基礎薄弱

這是一道論從史出題,你可以想像自己是一各歷史學者,找到了材料里而提及的三段材料(史實),然后要分析出來一個歷史結論。

我們把材料用自己的話概括,要求做到把枝葉去除,人名去死。概括后就是:

佛道地位的變化反映出:

A.皇帝的好惡決定宗教興亡

B.道教的社會影響最大

C.儒學的政治地位最為穩(wěn)固

D.佛教的社會基礎薄弱

就像做連線題一樣逐個分析吧。佛道地位的變化反映出皇帝的好惡決定宗教興亡嗎??皇帝提倡讓一個宗教可 興盛,但皇帝厭惡不一定能讓一個宗教消亡。佛道地位的變化反映出道教的社會影響最大嗎?好像不是,武則天就不利用道教而是打壓。佛道地位的變化反映出儒學的政治地位最為穩(wěn)固嗎?穩(wěn)固這個詞隨你怎么理解,但事實是不是沒有滅儒興儒的活動呢?沒有史實,好吧,確實穩(wěn)固。至于佛教的社會基礎,材料中并沒提到,材料中提到的都是帝王家的事。

所以本題剝主謂后選C.

5、皮毛去(排除法)

四選一,有三個肯定不選,有三個都是有問題的,如果實在不會,就選擇感覺特別高級的,看不懂的,答案基本就是它了。一般而言,我們可以排除2個,在剩下的兩個選項中糾結,然后有50%的概率做對。

好吧,歷史基本都是二選一,而且很難選對,因為要有區(qū)分度,天啊,唐僧和悟空呆在一起那么久,出來個六耳獼猴照樣分不清,我又不是佛祖……好吧,雖然我們注定成不了佛祖,但成為聽諦(不懂的自行百度)還是可能的。那就悟唄。

要分出李逵和李鬼也不難,區(qū)別就在于李鬼身上總有多余的東西,比如:

1926年,有報紙評論說,“自從蔣介石抬出三民主義,大出風頭以后,許多我都覺得主義是值錢的,于是乎孫傳芳標榜三愛(愛國愛民愛敵),東三省有人主張三權(民權國權人權)。聽說四川有些軍人到處教人替他產(chǎn)想個主義玩玩!边@種現(xiàn)象反映了當時

A.政治宣傳促使各界思想趨同

B.標榜主義成為軍閥自保的主要手段

C.民主思想已經(jīng)成為社會潮流

D.各地軍閥對三民主義理解存在差異

a在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材料在有諷刺的意味在,排除。D也可以排除,三民主義為中山系所推崇的。孫傳芳和張作霖是北洋系的。然后在Bc里糾結。B里面有個“主要”,從論從史出角度來看,就直接可以排除,但不能高估學生啊。需要邏輯,因為c似乎和題干相差甚遠。千人千面的東西,民主可以有很多種理解,孫張都提到了民,這也就是說各界勢力對民主和民生很關注,至少在輿論上。

1

文綜怎么才能學好

關于歷史的學習方法

1.要“吃透”書本??多翻書、巧看書,這就要求你能安下心認真的去記,除了課堂上老師教授的知識、書本上的正文知識外,小材料、插圖等都要熟悉,做到隨便拿出來一塊內(nèi)容,你都能馬上反應出來這段知識是在書上的哪一部分,書上的哪一頁哪一個角落出現(xiàn)的。這個“記”沒有訣竅只能是自己多看書,我高三最后階段因為經(jīng)常月考的關系,所以幾乎每一次月考前我都會翻一遍書,到高考前我可以說我至少翻過不下20遍書;

2.熟悉了書以后,接下來就是一個理解的過程了,很多人都認為文科就是個死記的過程,我并不這么認為!文科的基礎知識雖然是靠背的,但是試卷上的問題并僅僅是一問一答的關于基礎知識的設問,答題里面經(jīng)常為問一些學生自己理解的東西。所以,學習歷史的時候,基礎知識打好基礎了就要拔高到理解上了。答題也是這么個思路“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地點、背景、原因、影響、意義、教訓等等”,基礎知識讓你知道了前四點,后面的四點才是學習歷史的真正目的,也是歷史成為國民教育中重要組成的原因。因此,從現(xiàn)在開始,不要簡單的去做題,做題的時候多想想上述的幾個要點。你會發(fā)現(xiàn)更多有意思的東西,學起來也就不會枯燥了!

3.擴大自己的題型見識量??每天都讓自己做兩套卷子(量不在多,貴在堅持),不管是選擇還是答題,考察的知識點一樣,但是問法不一樣,很容易讓人誤解,因此多看一點才能更加胸有成竹。我當初是一般只做選擇題,答題會把答題思路寫上去,然后比照答案,看看是否遺漏,以及標準答案的寫法等。

關于政治的學習方法

我只能說我遇到了一位好老師,她將政治分為三大塊,唯物論、方法論、辯證法,每個大塊下面分為多個知識點,每個知識點下面又有很好的注釋,簡單的說就是知識的網(wǎng)絡被梳理的很清楚,我要做的除了背好這些東西,用的時候只要從這個庫里面往外拿著用就可以了。再者就是多做一些題,多跟老師請教不理解的部分。

另外,要注意的是政治答題,不是說遇到一道題就在上面胡寫一通,有的沒的都寫上,反倒讓批卷老師反感,所以答題的時候首先要審清題目,要你用的是哪部分的理論來解釋,如若沒有給定范圍,再把你知道的都寫上。其次,是要注意答題的規(guī)范,政治答題是有一定規(guī)范的,先把知識點寫上,再結合材料展開回答才是完整的答題模式。

1

終極秘笈:高考文綜如何快速提分

首先要做的工作是花半天的時間,把近五年來陜西省高考真題的選擇題部分全部做一遍,把做錯的和蒙對的題目全部標記下來。特別需要關注的是,把做對的題里面的錯誤選項也全部思考一遍,確保搞清楚它為什么是錯的,是因為本身的定義或表述不正確,還是因為和題目所問不相關或不匹配,如果不清楚,也一定要標記下來。然后把所有標記的題目一一回爐進行小專題復習。這樣做的好處有兩個,一是可以用真題檢驗出同學們基礎知識的一些漏洞,使同學們可以有針對性的復習,二是可以讓同學對近五年選擇題考點分布進行一個了解。關于考點的分布,我這里要特別告訴同學們一個規(guī)律,一般而言,2010年不會對2009年考查過的考點進行重復考查,甚至不會和2008年的重復。但是,考點的重復率其實也是很高的,尤其是政治,想在保證一定難易度的前提下完全不重復幾乎不可能,這就是讓同學們對題目中的錯誤選項也加以研究的原因,因為某個錯誤選項今年可能是作為干擾項出現(xiàn),明年還是考查這個點,但他把曾經(jīng)的干擾項變成了正確項,甚至直接對曾經(jīng)的干擾項所涉及的知識點進行考查,在考生眼中,就都變成了全新的一道題。

最后的時間里,我們絕對不能為了提高基礎知識而抱著課本或者教輔書反復閱讀記背,而是要堅決采用真題進行檢驗和分析,找出知識漏洞為目的之一,對命題點進行深層次的布陣準備為目的之二。如果沒有做過近五年陜西省真題的同學一定要放下手頭所有的模擬卷和外省市真題,如果已經(jīng)做過的,可直接按照上面的方法進行研習。注意,如果你只愿意花最少的三天時間來快速提文綜的話,針對選擇題的這一復習過程不要超過一天半,如果愿意花四五天來提文綜,那么這一過程不要超過兩天。對于選擇題的提分技巧,再最后總結性的囑咐大家一遍:長時間來的文綜選擇題復習中,我們關注的大多是正確選項,對錯誤選項往往一帶而過,對自己做對的題目中的錯誤選項基本不會再看第二眼。部分同學認為做近年真題的效果不大,認為考過的不會再考,所以熱衷于做模擬題甚至是一些所謂的預測押題卷,殊不知,錯過真題,錯過對真題里的每一個選項的分析,就是錯過可能唾手可得的分數(shù)。這項工作雖然繁瑣,但用者必受益,希望選擇題部分得分不佳的同學們依計而行,最后面對考卷時你也許會發(fā)現(xiàn)許多你剛剛看完不過兩三天的知識點。

快速提高二卷簡答題分數(shù)的技巧。得一卷者得天下,得二卷者為王者。廣大文科考生對文綜考試最頭疼的應該就是二卷了。我們首先來分析二卷得分低的原因是什么,這里不談審題方法、答題格式和規(guī)范等技巧方面的不足,只談最根本的原因,我認為主要有兩個:一是基礎知識漏洞太多,答題時完全不知道該寫什么,無話可說;二是基礎知識還不錯,一卷也做的很好,定義、原理也背的比較扎實,但答題時候總是不知道該選用哪個定義,踩不到得分點,最后說了一大堆得分卻很可憐。

很多同學對文綜大題心懷恐懼,尤其是基礎知識薄弱的同學更是認定短期內(nèi)難以提升大題技巧,其實是大家沒有找到訣竅,下面的方法大家學習運用后,必有奇效。

首先先花半小時學習一下技巧方面的問題,類似的技巧相信大部分同學已經(jīng)掌握不少了,我這里簡單提幾個:比如做歷史、政治大題時一定要先看問題再根據(jù)問題去看材料,此順序切莫顛倒;再比如問題中如要求結合材料作答,就一定不要忘了對材料中相關部分進行縮寫式的提煉,如要求舉例作答,則直接從材料里找事例,不要自己另想……等等。未掌握的同學可以通過教輔書、網(wǎng)絡等渠道學習或者詢問任課教師,對于技巧的學習可以解決一部分同學答題速度慢的問題。

第二步要做的還是拿出近五年真題,但請注意,這次不用同學們進行作答,這次需要同學們做的事情是直接拿出二卷的答案來看。是的,你沒有看錯,最后三天中,千萬不要再去做文科的大題,因為我們已經(jīng)沒有時間去全方位提高基礎知識和整體水平,你再怎么做也是低分,而且會繼續(xù)加深你對原先低分答法的印象和習慣。最后三天中,我們要讓正確答案時刻環(huán)繞在眼前,只看正確答案,達到“不會作詩也會吟”的效果,對正確答案進行分析、提煉,達到“用答案學答案”的最高境界。

我們以政治大題為例,看看怎樣“用答案學答案”。政治科目中的政治生活每年必出一道大題,分值在8到12分之間。做過真題的同學會發(fā)現(xiàn),政治生活中最愛考的就是政府職能,幾乎年年考,從不落空,變的只是提問方式和材料事例。

看過政治答案時要注意,千萬不要直接背答案,而是要總結出相似考點不同問法的答案共性。比如這兩道題問的其實都是政府職能,答案看起來也有很多不同,但其實稍加分析就可以總結出一套自己的答題模板。

我們可以看到,不管題目怎么問,只要是讓你結合材料用政治生活常識說明政府的某個行為,那一定是要考你政府職能,而政府職能這個知識點并不復雜,大家都應該知道政府有四大職能,分別是政治、經(jīng)濟、文化和公共服務四個方面。

總結答題模板:當碰到考政府職能題時,先看題目除了問政府職能還有沒有問政府職責,如有,則答“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 ;回答政府職能的時候,可以用以下句式作答??政府具有XX職能,這是指政府在進行XX建設中要怎樣怎樣,為了……政府……

這樣一來,我們縮短了學習過程,即“學書?總結?記背?做題?分析”這一常規(guī)過程,而且把原本復雜的定義解構開來,不用把老師或教輔書給我們列出所有的重點一一背過,而是直接總結出自己的答題模板,且只用很少幾個字,大大節(jié)省我們的時間,增加快速提分的可能性。

凡是被我們總結到的考點,無論再怎么出題,我們都不會害怕了。因為答題模板在手,我們就會避免出現(xiàn)背了很多定義原理寫了一大堆卻不得分的尷尬狀況,因為你只需按模板上有的點和句式作答就可以,不用自己再去搜腸刮肚亂搬概念;那些基礎很薄弱的同學也不用害怕無話可說,因為你基礎哪怕再差,短時間內(nèi)記這些答題模板和定義的關鍵詞還是不成問題的,答題時實在不行你就把這些干點寫上去,你會發(fā)現(xiàn)分數(shù)也上去了?赡苡型瑢W會有疑問說,我們背的全是幾個字,到時候擴展不開怎么辦?大家要明白,讓你只背幾個字是最后幾天內(nèi)的“終極方法” ,我們的目標不是拿滿分,而是多拿分,我們文綜改卷時是踩點給分,答某個點時,哪怕你不能擴充、不能具體闡釋,但老師看到你寫到了這個點就會給你相應的分數(shù)。

用一天半到兩天的時間基本可以完成對五年真題二卷部分這樣的分析,總結出十幾套自己的模板。按照經(jīng)驗,政治用這種方法復習效果最為顯著,200分左右的同學,做好這兩步工作,光政治一科就可以提升將近20分;歷史也可以這樣做,篇幅有限實難詳述,比如你可以總結出歷史大題中關于戰(zhàn)爭、政策、思潮、變革等多個類型的答題模板,比如關于戰(zhàn)爭的原因、影響和意義一般是從哪幾個方面作答的,那么你在最后三天里就不用再去挨個總結那么多戰(zhàn)役了,而是找到他們的共同點,再用幾個字背一下特殊的點,答題時候即便知識運用一般,但判卷老師會反而會發(fā)現(xiàn)你分析有條理、邏輯性強,他哪里知道你是幾天前才從參考答案里總結出模板,他更不會想到,再給你換多少類似的題,可能你也都只會這一種答法……但即便他想到了,分,也必須判給你,一般而言,歷史提10到15分完全有可能;地理相對史政快速提分的難度大一些,但也不是不可能,人文地理是一個突破口,全世界值得一考的地方并不很多,人文狀況更是可以分類而治的。

1

文綜有效快速記憶的方法

歷史:用時間串聯(lián)事件

一模成績:60分 高考成績:91分

高考歷史是一門頗費力氣的學科,古今中外,縱橫上下五千年,涉及的事件、人物繁多,記得住人名和事件,卻不記得誰干過什么,各種起義孰先孰后,有什么意義?

只有將歷史事件串成線,對應起來記憶理解。

中國古代史以哪個朝代開始,到哪個朝代結束;世界近現(xiàn)代史的每個階段都發(fā)生了什么,第一次工業(yè)革命和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動力和帶來的變化是什么;中國近現(xiàn)代史從何時開始,中間經(jīng)歷了什么,以什么結束……以一個關鍵詞為中心,就能牽出許許多多的人事和個中聯(lián)系,畫成思維導圖或是時間表,只要自己喜歡,清晰就好。

特別要說說中國古代史,本來就難,而且占分高,應為復習的重點?梢砸阅甏鸀榫索,聯(lián)系中外,看看在同一天,中國和外國各發(fā)生了哪些歷史事件,以此加深記憶。

將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串成線之后,還要去了解每個歷史事件的意義,重點從經(jīng)濟、政治、文化這三個方面去考察,看看每個大事件對歷史的意義何在。

做好以上內(nèi)容之后,就要多看、多背,在理解中記憶。

另外,在復習的時候還要注意一些小細節(jié),例如課本中的小字、注解也是揭示歷史事件意義的重要材料,這些不需要背下來,但要做到起碼有印象。因為高考有時候就是考到這些細節(jié),很有可能問題會從課文正文中出,答案卻是取材自小字和注釋部分。

政治:研究多類型題的答題模式

二模成績:75分 高考成績:95分

經(jīng)濟常識部分:弄清幾個重點的主體,如國家、政府、公民、銀行等,按照主體的性質(zhì)與地位,理解它們各有什么行為,起到哪些作用等。一般在答題的時候,都要從這些主體出發(fā)去探討應該怎么做。

政治常識部分:和經(jīng)濟常識一樣,按照主體、行為、結果的思路答題,在答題的時候,一定要從各個主體出發(fā)思考一下,可以防止主體遺漏扣分。

哲學常識部分:要分清唯物論,辯證法,并且日常生活中,一定要結合時事熱點,思考這些熱點對應什么哲學知識。

最后,不妨總結答題套路和一些“萬能用語”,多翻翻真題的標準答案,你很容易發(fā)現(xiàn)其中的規(guī)律和答題模式。

當然,平時考試的答案也要分析。可以自備一個小本子,碰到萬能用語就記下來,一再總結提煉。要知道,一個標準規(guī)范的答題模式,是很能減輕改卷老師的閱卷負擔的??為閱卷老師“著想”,他們當然也會為你“著想”。

地理:文科中的理科,就用理科思維去學

二模成績:73分 高考成績:94分

如果說生物是理科中的文科,那么地理就是文科中的理科,它需要你用理科思維去學習。

地理有很多圖表結合分析題和運算題,表述題也需要很強的邏輯思維。課本里并沒有明確列出一些常用公式和規(guī)律,這需要靠課后好好研究參考書和注意老師總結的規(guī)律。

畫圖是一個能強化地理知識的方法,我曾把課本(包括小學、初中高中所有地理書,地圖冊)里的圖都默畫一遍,班上最強的地理高手甚至能畫出世界地圖,標出港口、洋流、高低壓地區(qū)、大洲大洋分界線、地震版塊、世界大河,甚至還有溫度帶、植物帶、動物帶劃分等。有樂趣,還能幫助記憶。

如果你也能成為這樣的人,不拿高分,誰拿?

1

文綜有效快速提分經(jīng)驗

對于歷史:

1.夯實基礎知識的根基,知識是能力的載體,能力是知識的運用。

2.專題復習,也就是圍繞某一個問題縱向歸納并深層次分析。

3.突破習慣思維的定勢,教材并非“絕對權威”,需要突破某些方面的思維定勢。

4.深化教材的重點知識。對重大歷史事件、歷史現(xiàn)象的背景、起因、性質(zhì)、特點、實質(zhì)、意義和歷史概念的內(nèi)涵,要深力發(fā)展,力求全面準確地理解和表述。

對于地理:

基礎知識查漏補缺很重要。做一些比較新穎的題,仔細做仔細看,對地理圖像的重視。

第一輪

基礎知識的掌握是所有一切發(fā)展的前提,那么從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到區(qū)域地理這樣一個從頭到尾的知識點的覆蓋的復習這是非常必要的,而且你要把知識點掌握的非常的牢固。

第二輪

針對命題的特點,比如說能力立意,比如說新情境下解決新的問題,這個時候要努力的去提高自己這方面的解題的水平。

對于政治:

1.歸納錯題

2.看一些重大的新聞,比如說看看新聞聯(lián)播也是個調(diào)劑,看看國內(nèi)、國際重大的時事,參與一些有益的社會活動。高考最后的重點事實上是社會的這個熱點加上學習的基礎知識重合點,就是社會的熱點給我們所學的課本重合的部分就是考試的重點.

3.重視對基本概念的記憶和理解,對重點知識的整合和重組,真正做到融合貫通,注重政治概念的敏銳性。

4.在分值上,重點提高第Ⅱ卷(非選擇題)的得分率。

在知識層面上,重點掌握好能體現(xiàn)政治學科思想和反映高考本質(zhì)要求(選拔性)的重點知識。

在能力上,重點提高解題的四項基本能力能力--獲取 和解讀信息、調(diào)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討問題的能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kao/1028862.html

相關閱讀:高考政治估分技巧:估分要認真把握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