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哪些行為會導致高考備考不順利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考復習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離2017年高考很近了,這時所有考生都有希望自己在高考中能取得高分的一個夢,可是回到現(xiàn)實中很多的考生就是拿不到自己想要的分數(shù),其中的有哪些因素導致自己不能拿到高分呢?具體的因素是因為心理,心態(tài),還是不努力,或者是祝福還不夠?這些對一些考生來講,也許都不是失敗的因素。盡管說考生高考中失敗的因素有多種,這篇文章也沒有辦法把各種因素都羅列一遍,可是有一重要的因素需要我們分析和面對,把這個問題解決了,可能對一些考生的備考還有幫助。

訓練中不順,考試中很難順利!

有的學生抱怨數(shù)學成績不好,或者抱怨其他科成績不好,那么仔細一問,原因是就很明了,就從訓練這個環(huán)節(jié)來說,他們?nèi)绻桓恼,下次考試也很難順利。例如有幾個學生很苦惱于自己的數(shù)學成績,甚至覺得每次考試總是數(shù)學拉分,這些學生智商上肯定不差,分析試卷之后,發(fā)現(xiàn)他們函數(shù)導數(shù)、解析幾何的題目甚至一些計算復雜的題目都沒有做到底,成績不理想的原因就很明確了:他們說平時訓練的時候,這些題目也沒有做到底,不想做,覺得復雜,于是就不想往下算了,F(xiàn)在的考試命題大的思路基本上是重思維輕計算,盡管有對數(shù)據(jù)處理能力的考查,可是整體上計算難度都不大。

造成這樣的情形還是有幾個方面因素決定的:

1.惰性。

很多學生怕麻煩,遇到稍微復雜的題目不想算到底,這樣形成了一種習慣,在考試中一些計算繁瑣的題目很自然就沒有拿到分數(shù),他們很多覺得這樣的題目很難,是因為題目難導致自己沒有考好,甚至他們覺得自己聰明程度不夠,不足以做出這樣難度的題目,其實不是題難,而是訓練不順,加上惰性決定的。

2.堅持、執(zhí)著、挑戰(zhàn)極限是一種品質(zhì)。

惰性只是一個方面,當然他們的訓練機制和培養(yǎng)機制中,缺少讓學生嘗試把一些復雜問題簡單話,讓他們堅持做到底的訓練,他們更多安于現(xiàn)狀,那么在考試中對那些大膽猜想的題目,他們很多可能束手無策,因為他們不會有打破僵局另辟奇徑的品質(zhì)。

3.整體性不強。

總是看著考不好,甚至每次考試都考不好這樣的現(xiàn)狀,可是在備考中,你是怎么做的,如果在備考中你去想一下,如果一些問題沒有得以解決的話,那么在考試中有可能出現(xiàn)哪些失分情況?這些他們沒有明確的思考,因此說訓練和考試不在一個整體體系上。

遇到這樣情況的學生很多,有的成績相對較好,但是某一科或者兩科限制住了他們的名次提升,在考前,一定要清楚:訓練不順利,高考很難順利!

這些道理家長應該都知道,就好比一個人學車一樣,在駕校的時候,你練習的都不順利,那么去真正上路呢?能順利?打球一樣如此,平時訓練的時候都沒有把戰(zhàn)術練的順利,那么在變化多端的球場呢?

道理都一樣,很多人總會說道理都懂,但是很多道理他們沒有去想,別人講了才明白,這樣的話,那是被動的懂得了。

眾多考生:一起共勉!!在訓練中追求最大化的順利,高考才可能順利一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kao/1039776.html

相關閱讀:北京高考數(shù)學角的單位制章節(jié)專題測試(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