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科目考試的實施和不斷深入,推動了教育教學的改革,也要求廣大綜合科教師改變觀念重塑自我。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思想,不斷調(diào)整教學策略,實現(xiàn)教學過程中主體角色的轉變,要改變那些習慣了的,自以為是的經(jīng)驗認識,代之以全新的教學方式、方法。本文結合兩年來的理綜復習實踐,談一下理綜復習考前知識儲備、訓練技巧和答題策略,供老師指導同學們復習參考。
一、立足三科教材,突出《考試說明》的指導作用。
理綜考試考查的內(nèi)容都是中學階段三科最基本和最常用的知識,絕大部分都源于教材,幾乎每個題放到平時教學都不是難題,高考完之后,學生對理綜考試的情況普遍感覺很好,但成績一旦揭曉,往往與自己想象的出入較大,這種情況在某些智力很好、難題“專家”的同學反映尤為突出,這兩年考試成績理綜最優(yōu)秀的同學并不是理、化、生競賽獲獎的同學,也不全是級部的名角,之所以出現(xiàn)這些情況,是因為相當一部分同學重難點,輕基本點;重做題,輕教材;重速度,輕表達;重結論,輕過程。這些輕重不分,實質(zhì)是對教材和“雙基”認識上偏差,對理綜《考試說明》心中沒數(shù)所致。
理綜復習的過程中、二輪應以三個學科的學科內(nèi)綜合為主,適當增加一些綜合卷的訓練。以三科教材為立足點,對課本詳細讀、仔細品、深刻悟。借助《考試說明》明確三科教材的每一個知識點、能力點,弄清教材的編排體系,進而形成各章節(jié)的知識網(wǎng)絡(一定是學生自己總結的)真正弄明白概念、原理、定律建立的背景、推導過程、適用的范圍、應用的條件等,確實做到內(nèi)涵挖的深淺有度,外延寬廣有邊,逐步做到每堂課、每個專題學什么、記什么、如何學、怎樣用、能解決什么問題,都能做到心中有數(shù),使知識上不遺漏,內(nèi)容上又不做無效勞動,使學習效果達到最優(yōu)化,而做到這一些,教材是本,《考試說明》是綱,“雙基”是根本,形成恰到好處的知識體系和形成優(yōu)良的思維品質(zhì)是最終目標。
二、強調(diào)概念、原理的復習和理解,養(yǎng)成良好的做題的習慣
對概念、原理的理解要從做題開始,題做錯了,一般都是概念的理解錯誤,或者理解錯了,或者概念模糊,要弄清楚概念,要把概念搞清楚,錯了一道題,要知道到底錯在什么地方?只有這樣艱苦的思索的過程,學習才能有所提高。所以平時做題,不要匆匆忙忙做,對于典型的題目,過去高考代表性的題目要很好的思考,看看概念以及規(guī)律怎么用,哪些地方對,哪些地方不對,只有這樣才能把概念搞清楚。要認真的理解自然科學的各個概念,包括物理、化學、生物學的概念。做了一千道題,如果沒有真正的領悟到自然科學的概念,到一千零一道題仍然是錯的。所以,要提高做題的質(zhì)量,就要養(yǎng)成良好的做題的習慣,先定性分析再進行定量分析,再看看適應哪些公式,每次做完試卷,要分析自己做的題的對錯在什么地方,不能簡單的理解馬虎或者粗心大意。根本的問題還是對概念的理解和運用的不夠,現(xiàn)在理綜考試,強調(diào)考的是用知識,而不是死記硬背,要把知識活學活用,才能解好這個題。
三、重視規(guī)律總結,研究
平時練習題的種類有是為了理解概念、定律,有些是為了總結規(guī)律,一部分是為了應用規(guī)律,一部分是為開發(fā)智力,而每一個題目的練習無不閃爍思維的光輝,在做每一個練習題時,應該先讀題,明確題目的已知條件和待求的問題,審題時要全面、準確、敏捷,然后聯(lián)想該題與哪些知識點有關(找準題目的根),解決該類目有哪些方法,解題思路和技巧。(這是解題的關鍵)該類問題怎樣回答,如何表達,有什么規(guī)范性的要求(這也是解題的重要方面),通過三點思考,將題目先做出來,根據(jù)教師的講解或參考答案尤其是評分標準,審視做題結果,校正自己的長處和不足,最后將該題的一些技巧和方法上升到規(guī)律,豐富自己的知識網(wǎng)絡、問題思路,進而應用,其解決該類知識點的其他題目。上述解題過程的訓練實際是思維程序和方法的訓練,因此高質(zhì)量的練習題是思維訓練的前提。事實證明,歷年的高考題以其典型性、技巧性和難易適中,及科學性,備受高考命題專家的青睞,重視各科的高考題,先做之,再研究之,定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強化思維能力,注意方法的總結
理化生這三門學科在認識和研究問題的一些方法上具有共性, 這三門學科研究的微觀領域和角度不同,但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十分密切,甚至有一些知識是重疊的。都有建立理想化模型的方法。宏觀問題微觀解釋的方法;微元的方法;顯微觀察以放大空間,過程分析以放大時間的方法;近似計算的方法、做選擇題時的正推法、反推法、正推反推并用法、排除法、綜合分析法等。這些方法都是科學研究的一些具體方法,因此也是綜合考試要考的內(nèi)容。理、化、生三科有許多相同或相通的概念和自然界中一些普遍適用的規(guī)律。如質(zhì)量、溫度、密度、比熱、功和能等。特別是能量的轉換和守恒定律不但貫穿于學科始終,而且作為紐帶和橋梁把一個學科的各個部分和不同的學科聯(lián)系在一起,因此這些相同的概念和規(guī)律往往是綜合考試的切入點。
五、明確試卷結構,選擇合理程序,減少失分因素
理綜考試試題的特點:I卷全部為單選題,每小題6分,若失誤一個選擇題,損失很大,因此做題時應慎之又慎,讀題要全面,要細致,選擇要準確(注意積累單選題的一些做法),在保證準確率的前提下,再談速度的問題。一般情況下一套理綜試題,優(yōu)秀的學生應努力做到選擇題全對,失誤一個正常,失誤兩個還能接受,失誤三個以上是絕對不行的。II卷多以填空、問答、實驗設計等形式,以某一背景材料為基礎,從不同角度考查學生,對主干知識的掌握情況。相對于第I卷第II卷更側重對學生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實驗能力、自學能力,以及分析綜合能力的考查,對學生各方面的素質(zhì)考查的更全面、更深刻,區(qū)分度更高。復習做模擬試卷時應注意,在完成第II卷時:
<一>要注意合理的做題程序。1、一般按試卷三科的編排順序做題的程序應該沒問題,一時間段應集中處理某一學科的題目,防止思維跳躍過大,產(chǎn)生思維障礙。但時間不要均分,應有所側重,爭取生物和化學上少失分,物理上盡可能的多得分,在有限的考試時間達到得分的最大化。2、從宏觀上按試卷的順序做沒問題,但每一科的不同題目難度又有所不同,應遵循先易后難的原則,難易的確定可瀏覽一遍試題,根據(jù)題目的熟悉度、知識點、層次性等確定。一旦確定做應集中時間將之完成,切莫東刨一下,西刨一下,導致哪個題都做了,哪個題都沒做好,得分效率太低。
<二>要注意,準確審題:1、讀透題干、問題,尤其是關鍵字,必要時關鍵字詞要勾劃出來,把題目的信息收集全。2、在讀透題的基礎上,找出題干與問題的聯(lián)系點,調(diào)動大腦貯存的知識點和方法,與該題目結合,既不可掉以輕心,忽略細節(jié)、詞語的含義,也不可憑思維定勢曲解題意。3、理清題目信息的全面性、干擾性、隱蔽性等后,對癥下藥,把信息用足、用全、用實,使每一步思維有理有據(jù),切莫想當然解題,答非所問。
<三>要注意書寫和表達,每一個問題的解答落實在卷面,要達到:字體工整,字跡清晰,表達清楚、完整而不羅嗦,簡潔而不跨步,用語符合各學科的特點,專用名字不準出現(xiàn)錯別字,同時注意格式的規(guī)范性,單位使用的正確性,求解的徹底性、準確性,力求完成的每一個題達到“會就對,對就全,全且美”的境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kao/109189.html
相關閱讀:提前填報高考志愿要把握好三個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