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四川省綿竹中學 龔志華
近幾年的北京卷都注意以群文閱讀的形式考查學生的閱讀能力。我們來看一下2018年北京卷主客觀兼?zhèn)涞木C合閱讀題。
整個閱讀由三個材料構成。三個材料分別是《自助科技創(chuàng)新,催生“蛟龍”入水》《“蛟龍”潛水,世界關注》《“彩虹魚”,中國深潛新利器》。這三個材料圍繞我國的載人深潛技術來組元,形成彼此有聯(lián)系的連續(xù)性新聞材料群。
可貴的是命題人并沒有將三個材料各自分割開來,而是抓住彼此聯(lián)系進行綜合性考查。
第一個材料考查了兩個題:
1、根據(jù)“材料一”,下列對“蛟龍”號價值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使我國躋身世界掌握大深度載人深潛技術的少數(shù)國家之列
B、使我國首次獲取了7000米深海的動物影像和樣本
C、使我國具備了進行深海實地科學考察和研究的能力
D、使我國深海潛水器研發(fā)能力和水平全面領先其他發(fā)達國家
2、根據(jù)“材料一”,相比“新阿爾文”號,下列屬于“蛟龍”號獨有能力的一項是(2分)
A、長時間水下工作B、懸停作業(yè)
C、自動駕駛D、探測海底微地形地貌
這兩個題,屬于淺度考題。只需在整體把握基礎上將選項與相關信息句細心比較,就可選出,不正確的是D項,根據(jù)最后—段可知,“蛟龍”號在下潛深度、自動駕駛水平、聲通信功能、水聲功能、水聲通信傳輸圖像的能力和微地形地貌的探測能力等方面領先,并未全面領先。此項屬于無中生有。第二題,可看第四段,最后一句提到“‘蛟龍’號的自動駕駛水平、水聲通信功能也要略勝一籌,特別是水聲通信傳輸圖像的能力和微地形地貌的探測能力更是‘新阿爾文’號所不具備的”。由此可判斷選D。
第二個材料考了三個題:
1、根據(jù)“材料二”,下列對國外媒體關注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載人能力B.科技競爭力C.下潛深度D.深潛意圖
2、據(jù)“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對“蛟龍”號首次下潛到4000多米的時間的推斷,正確的一項是(3分)()
A.2019年B.2019年C.2019年D.2019年
3、F列對材料一、二中的的字詞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迅猛:“迅”字書寫的第一筆是“?”B.載人:“載”讀作zai
C.略勝一籌:比較起來稍微好一點兒D.堪比:難以與……相比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kao/1181625.html
相關閱讀:2019高考化學:生物柱狀圖解題有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