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學考語文如何突破?不放看看這四個建議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考復習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新一次語文高中學考就要來了,考前看一線教師為你分析考試特點,總結(jié)高效復習策略。

高考背景下的語文學考是對考生語文素養(yǎng)、技能的一次鑒定,而這種鑒定并非天馬行空,無跡可覓。考試時,考生或憑語感直悟,或憑理性分析,選擇題則快速選出正確答案,非選擇題則盡快形成完善的語言表達。

試卷特點

綜觀近幾年浙江省語文學考命題,試卷結(jié)構(gòu)分值基本保持穩(wěn)定,試卷秉承一貫的追求人文性之傳統(tǒng),內(nèi)容貼近社會生活,倡導主流價值觀,傳遞正能量,突出實用類文本閱讀與寫作,在語料選擇方面,重視經(jīng)典及名家作品,讓學生在答題的過程中得到經(jīng)典的浸潤和文化的熏陶。

語言基本知識與運用題,重視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考查,考查內(nèi)容注重實用類語料、論述類語料與文學性語料并舉,如語病、句子銜接、言外之意等。重視課內(nèi)知識的考查。不管是文言文還是現(xiàn)代文的閱讀,都是選取課內(nèi)的文章。現(xiàn)代文和古詩文閱讀的考查,在體現(xiàn)人文性的同時,貼近語言本身,強調(diào)語言運用能力。現(xiàn)代文閱讀理解偏向于非連續(xù)性文本的對比閱讀。作文重視論述文的寫作,考查學生思辨能力與說理能力。

設題有向高考卷靠攏的趨勢,顯得靈活有變化,有些題目用新的理論、從新的角度考查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實際應用能力。

復習建議

為改變低效的復習方式,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1。回歸課文

重點是復習好學考說明里規(guī)定的考試篇目。按照學業(yè)水平考試的要求,通讀文章,重視每一課的注釋,落實課文的關鍵字詞句,掌握相關知識點。返璞歸真,回歸教材,是學考的重要理念。全卷大部分材料,出自課文;不少題目,源于課文;有些題目,改編自課文;甚至有時作文題的題意也可從課文中覓得蹤跡。有的同學瞧不上課文復習,其實,許多課文文質(zhì)皆美,知識含量豐富,也是高考知識點考查的基礎。具體來說要重視:音形(運用好詞語手冊);文學常識;名句名篇的背誦與落實(要注意字的書寫,特別是難寫的字、句末虛詞等);課內(nèi)文言文(考題選自課內(nèi),落實學考規(guī)定的實詞、虛詞、特殊句式、翻譯、內(nèi)容理解與欣賞非常重要)。

我們來看一下2018年4月學考文言文《赤壁賦》的閱讀題。

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正襟危坐 危:高

B。舉匏尊以相屬 屬:勸酒

C。挾飛仙以遨游 挾:偕同

D。而卒莫消長也 卒:終究

A項中的“!,我們可以尋蹤覓跡,釋疑析理。古人用詞,往往一一對舉!罢笪W薄拔!弊峙c“正”字對舉,意為“端正地”;整一整衣服,端正地坐著,形容嚴肅或拘謹?shù)臉幼印=忉尦伞案摺币,則語義不通。所以選項為A!拔!弊,確實有“高”的意思,如“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魏征《諫太宗十思疏》),“!迸c“高”并舉!拔!边有別的意思,如“而境界危惡,層見錯出,非人世所堪!保ㄎ奶煜椤丁粗改箱洝岛笮颉罚拔!迸c“惡”對舉,為“危險”之意。

2。建立知識網(wǎng)絡

依托省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標準,利用教材及其他資源,形成有機的語文知識體系,能夠自我儲存,自我提取,自我運用,以達到尋蹤覓跡、剖析題理的目的。我們來看一下2019年10月學考第7題的理解遷移。

對下面一段文字的出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

A!墩撜Z》 B。《孟子》

C。《莊子》 D。《荀子》

本題屬基礎知識考點⑨,識記基本篇目涉及的有關文化常識。文段選自《孟子?梁惠王上:仁者無敵上》第五章,雖然沒有學過,但考生可以根據(jù)課內(nèi)知識來判斷課外材料的出處,由“地方百里而可以王”“施仁政于民”以及孟子的論說表達語體,可判斷出自《孟子》。當然,也有“孝悌忠信”等語句的干擾項,應該能夠辨別。答案:B。

3。建模答題方法

在做題時要善于尋找題目本身的答題指向,弄清楚每一個題目背后的出題意圖,善于從題目本身尋蹤覓跡。要有總結(jié)歸納意識,及時加以反思。在復習時,對自己答錯的題目要審視答題思路:是知識儲備的問題還是答題能力有缺陷;自己的答案和參考答案的不同點在哪里;自己是怎么思考的,不足在哪里。不僅看對錯,更要弄清楚。答題時,不僅僅寫下答案,還可寫下你思考的過程。只有當每一道題你都認真對待,認真思考,你才會真正有收獲。

做學考16道選擇題時不少題目不能單憑語感,而是要進入選項結(jié)構(gòu)內(nèi)部語言來加以分析,明確選項考查的目的。比如2019年10月的學考第5題。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處的語句,最恰當?shù)囊豁検?/p>

文學里若描寫山川的秀美,星月的光輝,那必是因它們曾給人的靈魂以力量;文學里若描寫華燈照夜的咖啡店,“為秋風所破的茅屋”,那必是因為人的靈魂曾為它們所騷擾;文學里若描寫人的“健飯”“囚首垢面”,那必是因為這些事有關于他的靈魂的歷史:總之,文學所要寫的,???______ 。

A。只是人的靈魂的小說,其余都是配角而已

B。只是人的靈魂的小說,其余都是背景而已

C。只是人的靈魂的戲劇,其余都是背景而已

D。只是人的靈魂的戲劇,其余都是配角而已

這道題要求填寫最恰當?shù)囊豁,屬基礎知識及運用考點⑦,語言表達得體、準確。答案為C。文段選自朱自清的文學評論《文學的一個界說》,他認為文學的內(nèi)容就是寫人的靈魂。文段運用排比的形式,以分總的結(jié)構(gòu)呈現(xiàn)。推斷的前半句是在“戲劇”與“小說”之間的選擇,“小說”的基本特征為虛構(gòu),而“戲劇”是對話和沖突,作者強調(diào)的是靈魂的沖突;再者我們往往說“戲劇”是人生的縮影,人生如戲。因此該選“戲劇”,為比喻句“人的靈魂的戲劇”。推斷的后半句是在“背景”與“配角”之間的選擇,“配角”對應的是“主角”,多多少少還算是人物,算是表現(xiàn)對象,費的筆墨為主角以及主題服務。而“背景”對應的是“主體”,在作者的心中,人的靈魂是主體,其余的就是用來映襯的背景了。答案應為“其余都是背景而已”。短短的一個文段,看似寫得不經(jīng)意,卻蘊含著作者對文學的深刻理解,傳遞出作者語言運用的嫻熟自如。

再如2019年4月的學考論述文閱讀題目,原題如下:

作者說“這方面最雄辯的證據(jù)是文字”,下列理由最有說服力的一項是

A。漢字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500年至前2000年大汶口文化晚期。

B。漢字系統(tǒng)沒有經(jīng)歷拼音文字或準拼音文字的出現(xiàn)這樣的變遷。

C。漢字相繼傳入朝鮮、日本等國,至今在東亞地區(qū)仍具有權(quán)威性。

D。漢字的流傳,對形成具有共同文化要素的中國文化圈起到重要作用。

這道題題干要求尋找理由最充分的一項,四個選項文中全部都有,而且也有一定的理由。答案:B。這樣的命題方式是命題的一個改變:對論述文內(nèi)容的理解是否全部辯證,對論點與論述之間的邏輯關系分析是否準確。這類考點在設置選項時,避免了脫離選文與閱讀思考可能推測的范圍,也就是不會設置與選文和閱讀完全無關的選項。這個變化,要求我們的答題思路也跟著變化,拋棄以往那種尋找無關項或錯誤項的做法,而要思考這些理由與觀點之間的距離關系。對論述文的閱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與閱讀的實質(zhì)相符合。

在非選擇題的現(xiàn)代文閱讀命題方面,浙江省已經(jīng)連著幾次采用非連續(xù)性文本的閱讀形式,在題目設置方面對考生的閱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2019年4月學考,老舍《想北平》和葉圣陶《藕與莼菜》的比較閱讀第18題,問:選文中兩位作者思念故鄉(xiāng)的原因各有不同,試作簡要說明。答案:前者是整個兒與我的心靈相黏合的一段歷史,它融在我血里,賜予我脾氣和性格;后者因為故鄉(xiāng)有我牽掛的親人、朋友,藕和莼菜。這樣的題目設置杜絕了“標簽式閱讀”。所謂“標簽式閱讀”,指根據(jù)閱讀材料背景知識和相對單一的閱讀方法(做題方法),不需要細讀文本就具有的“習慣性鏈接”反應,作家作品都被貼上了“標簽”,能“很有效率地”迅速作出閱讀理解判斷。這是一種粗放式的閱讀方法,不利于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因此在復習的時候,要“貼著文本”閱讀,關注文本的語言形式,懂得在語言形式的品析中體會作者意圖,把握作品內(nèi)涵,真正提高閱讀能力。

4。完善語體表達

在備考中,非選擇題,特別是作文,是一個難點。在人的發(fā)展中,語言表達特別是語體表達是很重要的一種能力。閱讀題的語體表達,要求條理清楚、層次分明、簡明扼要、邏輯性強。而作文的語體要求和文體要求越來越明確,“對這類現(xiàn)象,你有什么體驗或看法?寫一篇文章!薄皩Υ耍阌惺裁纯捶?請寫一篇論述類文章!薄白x了以上文字,你有什么聯(lián)想和感悟?請寫一篇文章!笨疾榈姆较蛟絹碓矫鞔_,就是重視論述類文章的寫作。論述類文章是指以闡釋、議論、論辯為主的說理文章。其寫作目的,是針對有爭議的問題、模糊不清的現(xiàn)象談認識,提出自己的立場、觀點,讓別人接受,批判某些社會現(xiàn)象,否定錯誤的觀點和看法,促使社會進步。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主編的《論述類文章精選精評》一書給論述文下了以下的定義:

◇要有明確的觀點;

◇論據(jù)確切、可信、有效;

◇要具備論證思維范式(歸納、演繹、因果、對比等);

◇整體結(jié)構(gòu)嚴謹有序;

◇論述能有效地將觀點和材料聯(lián)系起來,并豐富讀者的思想;

◇語言準確、清晰。

值得我們寫作時思考對照。

在作文備考中,要加強論述類文章的基本功訓練,圍繞中心論點,展開論述,力求語言清晰、思路清晰,將觀點明確表達出來。語言清晰是指將文字寫明,語言不能只是在感覺的表面滑行。比如考場作文《簡約而不簡單》一文的開頭:“大道至簡,大音希聲,世界紛繁雜亂,最好的也不過是那清清淺淺的一抹!边@句“清清淺淺的一抹”不符合論述文語言要求。思路清晰是指圍繞觀點展開,可以學會幾種論證的方法,比如并列式、對照式、層進式,學一點辯證分析的方法。在平時思維訓練中,學會運用這幾個詞語:“如果……”“但是(然而)……”“歸根到底(實質(zhì)上)(從根本上說)……”“盡管這樣……”。順著這幾個詞語,進行假設分析、轉(zhuǎn)折分析、原因分析、讓步分析,這幾個詞語背后支撐的論辯思維,會讓你的文章更深刻、更靈活。

每一位同學在作文備考中,須審視自己的不足與特長。有的同學可能會出現(xiàn)邏輯上的漏洞,觀點失之片面,不妨把觀點間的關聯(lián)補充完整。比如,“我的大部分思想開放的朋友都讀了很多書;我的大部分思想不那么開放的朋友就不是這樣。因此,閱讀使人思想開放!边@句話是片面的,如果在這句話里加入一些分析論述語句:“我的大部分思想開放的朋友都讀了很多書;我的大部分思想不那么開放的朋友就不是這樣。你讀得越多,你就越有可能遇到新思想的挑戰(zhàn),你對自己思想的堅持就會被削弱,這種說法是有道理的。閱讀還把你從日常生活中解放出來,向你展示生活的多樣性和多面性。因此,閱讀使人思想開放。”邏輯上順暢了,思維上更縝密了,把關聯(lián)補充完整,會讓我們的思考更嚴密,表述更清晰。

學考備考復習是整理、打磨、完善的過程,既要用細心和熱情梳理課文知識,又要用勇氣和信心踢好臨門一腳。溫故知新,天道酬勤,祝所有備考的同學一路前行,順風順水!

本文作者:方青稚 正高級教師 金皓月

原文刊載于《浙江考試》期刊2019年第10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kao/1211332.html

相關閱讀:2019高考物理備考策略,擺脫四類計算題“低分魔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