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其實不難。注重基礎、注重細節(jié),以課本為主。一些小的知識點,比如公式、周期表要背熟、要“吃透”,平時上課要認真聽講,注意歸納總結。還有,在答題時要講究格式、要點和技巧,在平常做題時就要注意。
下面給大家介紹三種行之有效的快速提高化學的學習方法:
一、“樹形圖”法
(1)列出大體的框架,然后按分枝細致地填充,分枝下又有分枝,直到全面、完整為止。這就要求復習時首先要圍繞課本,逐章梳理,系統(tǒng)細致地把握教材內容
(2)歸類整理知識,做到條塊結合、點面結合,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如果能夠做到前后對照,充分聯(lián)想,從各個角度去理解、記憶已學過的知識,就等于對所學的知識做了一次重新挖掘。
二、主線貫穿法
(1)弄清每節(jié)知識的基本特點和所講內容的實質,進行分析和總結從而找到它們互相聯(lián)系的部分,這就是聯(lián)系知識的“主線”了;
(2)按這個“主線”與各部分的關系,盡量列成圖表,加強記憶。
三、成語移植法
即借助成語來記憶化學反應。例如:“分解反應”、“還原反應”、“置換反應”和“化合反應”分別可以用“化整為零”、“破鏡重圓”、“吐故納新”和“水乳交融”四個成語來記憶。
由—種物質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他物質的反應,叫作分解反應。一般寫作AB→A+B。這不正是“化整為零”嗎?含氧化合物里氧被奪去的反應,叫作還原反應。含氧化合物中的氧被另一化合物奪去,之所以叫“還原”,是因為它本就屬那一化合物,所以才叫“破鏡重圓”。由一種單質跟種化合物起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叫做置換反應。一般寫作A+BC→AC+B,這不正是“吐故納新”嗎?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另一種物質的反應,叫作化合反應,一般寫作A+B=AB,這不正是“水乳交融”嗎?
以上三種方法各有所長,同學們可根據(jù)個人喜好加以運用。
來源:搜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kao/1306946.html
相關閱讀:2019屆高考分科備戰(zhàn)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