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議論文寫作三法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考復習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高考議論文寫作三法 來源:網(wǎng)絡收集作者:學習方法網(wǎng)

分元前630年秦穆公幫助晉文公攻打鄭國,危急之中鄭國派燭之武出使秦國。燭之武運用曉以利害法化險為夷促使秦、晉退兵。燭之武見到的秦穆說自己不是為救國而來,而是為秦國而來,因為:“秦在西方,鄭在東方,中間隔著個晉國。鄭一旦滅亡,得利的是晉國,你們不可能越過晉國而把鄭國作為自己的領土。晉強大了,相比之下,秦國力量不就削弱了嗎? ”秦穆公豎起耳朵認真聽著。燭又說:“如果保存鄭國,讓我們做東方路上的主人,途經(jīng)的 秦國使者凡缺少費用與物資,由鄭國供應。這樣,對秦國不僅無害而且有利。”秦穆公覺得有理。燭隨即岔開話題道:“晉國貪得無厭,是個不講信用的國家。早年晉國內(nèi)亂,晉惠公逃到秦國,是您出力幫他回國獲得君位。晉惠公曾答應回國后要把焦、瑕兩座城池割給秦國,作為報答。可是,回去后一切許諾都賴掉了,難道您忘了嗎”提起這事,穆公大為惱火。燭之武又推波助瀾道:“晉國獲得東邊鄭國土地,就會設法擴大西面境界。西面就是秦國,他不侵奪秦國土地又向何處擴展?望君王看遠些,要防備晉國。”“說得有理”穆公大悅,命令退兵。晉國失去盟軍,只好撤退。

還如,戰(zhàn)國時期魯哀公大興土木,規(guī)?涨。公宣子第一次勸阻:“房舍過大,多住人則喧鬧,少住則空曠,望酌量。”哀公不聽。第二次勸阻:“魯國弱小而住室很大,百姓知道了,會怨恨我君;諸侯知道了,又會輕視嘲笑我國。”哀公仍建造不停。公宣子第三次勸阻道:“左邊右邊都是先祖之廟,在中間興建又多又大的房舍,恐怕有害于吾君。”哀公一聽,馬上命令拆除筑板停止興建房舍。

為什么公宣子前兩次沒有成功,而第三次成功了呢?因為前兩次提出的理由以魯哀公來說無關痛癢,什么喧鬧、空曠,什么百姓、諸侯,然而第三次卻不同,因為古人最害怕先人之廟作崇,這事關重大,怎能不聽?當然下令停止興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kao/146948.html

相關閱讀:湖北2014年高考大綱英語科補充說明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