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高考只有40天,在緊張的高考沖刺階段,本報已請來多位華附名師對高考所涉11科目中的9科提供過建議,今天,我們再到華附請出兩位資深教師,對政治、英語(2)兩科備考提出建議,給考生鼓勁。
據悉,今年的政治、英語(2)在題型和分值分布上都沒有明顯的變化,要想取得理想的成績,考生應適當對不同類型題作出應對策略的歸納,在應考做題時,要善于對癥下藥。
政治:克服心理慣性 調整做題次序
陳慧華,華師附中高三政治科教師
在保持穩(wěn)定的大環(huán)境中,政治科目的題型沒有太大的變化,以繼承為主,創(chuàng)新為輔。但有兩個趨勢考生要注意:一是知識背景上會緊扣廣東特色,二是南方日報、羊城晚報等主流媒體所報道的生產、生活熱點話題。同時,新、舊課標的變化也可能會體現(xiàn)在命題上。
這些趨勢分析起來主要包括了一系列熱點:十六屆四中全會、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科學發(fā)展觀、構建和諧社會、泛珠三角、綠色GDP、建設文化大省、生產和食品的公共安全、反分裂國家法、行政許可法以及現(xiàn)代公民教育等。其中,現(xiàn)代公民教育強音可能落在誠信政府、誠信社會建設上。
選擇題:相信第一感覺
在解答選擇題的時候,關鍵在于審題,可從四個方面考慮:順序性,要抓住題目的題干和題支;把握發(fā)散題支的總體性;注意簡單、仔細有所針對地反復審題以及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覺。
主觀題:答題要做到“四化”
主觀題的應考需要慢審題,看清楚題目設問的類型,對其限制還是發(fā)展型作出判定;其次要考慮知識角度的運用;再次對知識點進行特別圈定,作出一針見血的解答。
答題關鍵在于抓住“四化”:答案要點化、要點序號化、結構層次化和表述規(guī)范化。
從近幾年的命題來看,最后兩題的論述題并不是最難,在簡答題中容易出現(xiàn)設問比較隱秘、答案需要“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攔路虎”,考生答題時要綜觀整份試卷,看到有把握的題目,即使是靠后的論述題也可調整答題順序,保證得分。
做論述題一定要聯(lián)想、轉換,善用材料、圖表,找出與課本相對應的原理、觀點進行分析,觀點羅列要有層次。
英語(2):口語靠多聽多練
馮桂娟,華師附中高三英語科教師
今年英語(2)的考試題型仍與去年一樣,由于這一科的考試偏重對學生能力的測試,因此,成績很難在短期得到較大幅度的提高。但考生仍然不能放棄最后階段的備考,特別是比其他科目多出的口語環(huán)節(jié),更是考生需要注意的地方。
模仿朗讀:注意停頓和節(jié)奏
考試要求:考生先觀看配有字幕的英文短片,接著用1分鐘對照原文預行朗讀,然后再對照原文聽一遍錄音,最后對照無聲短片正式錄音。這部分主要考查語音、語調和語速。
備考策略:1.朗讀時語音語調要注意規(guī)范。2.要與畫面一致,不能使用任意的語速朗讀,超前或滯后都會影響成績。3.注意停頓和節(jié)奏。
角色扮演:使用規(guī)范英語
考試要求:考生觀看無字幕的英文短片,準備20秒后,根據中文提示向計算機提3個問題,計算機作出回答;然后考生再回答計算機提出的3個問題。每題可用時間為20秒。這部分考查考生對信息的獲取和英語口頭問答的能力,考查回答能力時側重回答信息的準確性。
備考策略:1.觀看英文短片時要留意涉及的人物、事物、時間、行為等相關信息,并適當做筆記,方便自己答題。2.注重從原聲中獲取信息。3.準確獲取信息后,考生要更留心使用規(guī)范的英語進行問答。
口頭作文:注重語言流暢
考試要求:考生先聽計算機用中文簡要講述故事情節(jié),接著觀看無字幕、無聲音的短片。1分鐘時間準備后,考生根據提示的中文情節(jié)和畫面內容進行口頭作文。
備考策略:1.考生在聽故事和看短片時,可用筆記錄相關的細節(jié)信息。2.粗略寫個發(fā)言提綱,以使敘述更清晰、具體。3.口頭作文要注重語言流暢,考生在描述同一場面時應連貫表達,使表達更加流利。4.考生各有1分鐘左右的時間準備和進行口頭作文,可充分利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kao/147757.html
相關閱讀:2014高考大綱解析:南方大雪可能成文綜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