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也就那么回事--高考狀元們看待考試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考復習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有人也許一看題目就會覺得我是在瞎說,誤導讀者。天地良心,現(xiàn)在這年代讀者是上帝,是衣食父母,我可不敢隨便擺弄。你如果還不信草民之言,那就容我慢慢道來。

  考試如戰(zhàn)場,怎能不把它當回事呢?那不兵敗滑鐵盧才怪呢!但你真把它當回事就能考好嗎?殊不知你越把他當回事,你越會緊張,甚至方寸大亂。偉大的毛爺爺曾經(jīng)怎么對待對手的——“戰(zhàn)略上藐視它,戰(zhàn)術上重視它”。什么叫戰(zhàn)略上藐視它,那就是毛爺爺說過的——“紙老虎”?荚嚲褪羌埨匣,雖然人們說很嚇人,高考是獨木橋,但每年也偏偏就有幾百萬考上大學了,率也高達50%。別人上得了,你難道上不了。所以要放下包袱,不能被紙老虎嚇倒了。

  下面就來聽聽我們那些專家學者以及們是怎么看待考試的:

  真刀真槍來演習

  北大元培計劃實驗班、高考數(shù)學考了147分的王文靜反復強調(diào):不論數(shù)學成績好與壞,應該注重“實戰(zhàn)訓練”?忌稍诩议L的幫助下,給自己創(chuàng)造一個完全“模擬高考”環(huán)境,找出前5年的數(shù)學考試卷,準確安排時間,也可以設想正式考試的情景,加強實戰(zhàn)訓練的效果。

  這可不是一家之言,1999年福建省理科狀元吳巍說“我選擇了實戰(zhàn)演習的方法,找去年的高考試卷或者是可信度大的6月份模擬題,讓自己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完成試題,并像真正的高考一樣涂好答題卡。接下來照著標準答案給自己打分。打分之后就開始分析試卷,記下自己的缺陷所在,找到了問題的癥結,就可以有針對性地彌補了!

  現(xiàn)在市場上的模擬試題魚龍混雜,很難辨別,特別是你要準備評估自己實力的時候,一定要做歷年。而且考試的場景也要設置好,時間限制、所帶物品、環(huán)境條件等最好都與考試一致,這樣既可以測出你的真實水平,又可以鍛煉臨場經(jīng)驗。

  集中優(yōu)勢兵力,各個擊破

  北京四中名師肖宇赫說,在第一輪復習的時候,要把所有知識點弄熟弄精,這還不急著綜合。高考不是越來越注重考查綜合能力嗎?這沒錯,解放戰(zhàn)爭也是以解放全中國為目標的,但毛爺爺不還是領著大家一個鄉(xiāng)村一個鄉(xiāng)村,一個城市一個城市解決的嗎?知識點都是基礎,不打扎實哪兒行啊。

  看看吳巍大哥如何談的:在高考沖刺階段,整個知識體系就像一部在高速運轉的機器,任何一個零件的缺失或者錯位都有可能帶來嚴重的后果。因此,我們要在機器轉起來之前先做一次周密的檢查。我的做法是這樣的:以《考試說明》和課本為依托,輔之以一本有質(zhì)量保證的總復習類參考書,對《考試說明》上的每一個考點我都在頭腦里將相應的內(nèi)容思考一遍。思路很清晰的就跳過去;弄不大明白的就找課本詳細地理解一遍;已經(jīng)忘掉的就在讀完課本之后依據(jù)參考書,通過做習題弄懂為止。這樣基本上就可以保證不忽略任何考點了。

  這說明無論是開始復習,還是結尾沖刺,都不能所有問題一把抓,而應該一個考點一個考點逐步抓,最終實現(xiàn)“共同富!薄

  復習的目標是:實現(xiàn)分數(shù)的最大化

  對于復習的目的有很多種看法,有的是弄懂各個知識點,有的是查漏補缺,有的是抓好弱勢科目,有的是熟練解題技巧,如此等等。但我認為復習的目標是——實現(xiàn)分數(shù)的最大化。這與前面那些目標不一樣嗎?當然不一樣。比如弄懂各個知識點,知識點好多啊,面也太廣了吧,特別是對于那些基礎不太好的。比如抓好弱勢科目,弱勢科目你要花多長時間抓得上來,比如英語、語文等,恐非一朝一夕。那么怎樣才能實現(xiàn)分數(shù)的最大化呢?高考招生最看重的是什么——分數(shù)的絕對值。所以復習的時候,你要思考哪科你最有提升分數(shù)的潛力,而不是哪科你最弱。比如你的數(shù)學平時可以拿到110分,英語平時只能拿到95分,這時你發(fā)覺在數(shù)學方面你學得還沒盡力,平時還很偷懶,估計努力的話可以在高考時拿到135左右,但是對于英語,你已經(jīng)實在拿它沒轍了,即使拼命最多才拿到100分。也就是說你通過同樣的努力,可以將數(shù)學提高25分,而英語只能提高5分。

  在實現(xiàn)分數(shù)最大化這個總的目標指引下,你得對自己的各項因素進行綜合分析:

  1、時間的總量

  2、各部分時間的效率

  3、提升潛力的科目排序

  4、提升潛力的考點排序

  5、提升潛力的應試技巧排序

  6、……

  根據(jù)你的分析結果,對自己的時間在各科目、各考點以及各技巧的復習訓練中進行有機地分配,把最合適的時間安排在最合適的地方,這樣就能得出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而不是那些專家狀元教的千篇一律的方法。但是如果你考的學校或有特別要求或者你的科目中有不及格的都不在此列。

  旁門左道

  Who怕Who——上了考場還緊張,這是考之大忌。反正已經(jīng)上了考場,沒學的,再急也急不來了;學了的,正好用得上。干嗎緊張,何苦來哉?況且比你差的人都敢來,你還怕誰呢;比你好的,說不定通過這次考試你就超過他了呢?至于考試結果,你緊張有用嗎?這不是考試時應該關心的事,況且關心也解決不了問題的。所以你實在沒緊張的理由,還Who怕Who。

  基礎為贏——考上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中國數(shù)學奧林匹克一等獎得主的張磊說:高考里面最基礎的題目在80%左右,這些算是送分的,考生肯定要掌握。剩下的10%~15%偏難,大約占15~30分左右,也就是最后的兩三道題。按湖北省的情況,數(shù)學打130分就算比較高了,也就是說,如果考生能把最基礎的題目全做對了就有120多分,難題不做也影響不大,而且難題靠的是平時的積累,現(xiàn)在臨考再抓也得不償失。

  化整為零和化零為整——碰到難題,有時甚至根本沒見過的題型就可以使用這種方法。高考中無論多難的題,基本都是將本來簡單的題多拐了幾個彎,或將幾個簡單的題組合包裝一下,如此就成了難題。所以,碰到這種題,尤其是理科類的解答題(因為是分步記分啊),可以像拆零件一樣的,化整為零,從最簡單或你最有可能解答的那步開始,說不定觸類旁通,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呢。而有的題目,如語文、英語閱讀,你先把有可能很難解答出來,再跳出具體框框,從整體上考慮文章的主旨、中心思想以及作者態(tài)度、寫作思路等大的問題,萬變不離其宗,部分無論怎么寫都是統(tǒng)率在主旨之下的,“登泰山而小魯”,其他問題很有可能都成了小問題,一目了然呢。

  考場如戰(zhàn)場,要重視,但絕不能過分在意,否則日日夜夜沉迷于題海戰(zhàn)術,既耗精力,又耗時間,而且效率不高。要跳出高考的重重迷霧,抓住得高分的本質(zhì)目的,對自身能力、情緒、適時調(diào)整,支配好時間、距離目標的差距、最擅長的學習方法等進行全盤分析,尋找最有利于得高分的復習安排和技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kao/173515.html

相關閱讀:名師診斷高考不良答題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