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優(yōu)秀考生談高三備考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考復習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作者:徐文靜(原復旦附中學生,現(xiàn)為復旦大學中文系新生)

  原來,傳說中占據(jù)著高中學習最重要的地位的高三時光也是流逝最快的,讓我來不及抓住,不過回頭看看,也讓我莞爾一笑。

  高三的第一學期,是銜接和過渡。我這樣度過:及時找到自己的學習弱點,抓住老師上課的要點,然后查漏補缺。期間給自己信心,相信自己可以做到,不必拘泥和別人的比較———我是我,有自己的目標,只管走。爾后,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對自己有了一定的了 解,此時就可以開始有自己的學習進程了。

  了解你的就是自己,你盡可以按照自己的實際水平開始學習。老師的話大多是針對各位學生,不特別有代表性,因此可以采取單獨找老師的方法,會有一定幫助,但是也不要把老師當作依賴。

  相信選擇文科的同學,大都不是酷愛文科,就是理科不好。自然,數(shù)學學習就相當重要了。數(shù)學不錯的話,將是文科學生的優(yōu)勢了。當然也不必苛求自己能做多難的題目,做完了多少本參考書籍,關鍵就是你懂了沒有。高三基本上數(shù)學我就用了兩本輔導書籍,上下學期各一本。(雖然買了很多,但是我知道只有這兩本適合我。)一般教高三的老師會比較有經(jīng)驗,所以千萬不要輕易放過。

  我是加歷史的,就談談歷史吧。開始時,我的歷史并不怎么好,不過我自己心里很清楚,那是因為我沒有花時間背誦,而將時間放在了數(shù)學和英語上面。因此那時我并不擔心,我相信自己只要背了就會好。于是在下學期,我開始攻歷史。起初見效頗快,讓我很有滿足感,但是過后會有一個瓶頸,讓我覺得努力沒有回報。切記堅持,因為歷史記憶就是反復的過程。理解也是很重要的,理解了知識點,自然就無須太多背誦,而且讓你覺得輕松。歷史不難,熟悉大事年表、重點,加上自己的理解,應該可以了。當然,必要的輔導書籍不可少。老師推薦的一定要看,畢竟老師更熟悉高考,有經(jīng)驗得多。看得多了,記得多了,還怕考試時不能發(fā)揮?

  說到語文,大家都學了10多年了,應該都清楚:這不是一門急性學科,不像理科那樣,努力學習立即見效,成績上升快,但并不代表語文很難提高。語文靠積淀。有積就會有淀嘛。我們盡可以抽空,在平常比較空閑的時間段,例如睡覺前、中午休息時,看看名著小說、思想類文集,或者中國古典詩詞,以擴充自己的眼界,不至于寫作時覺得沒話講,舉例時手虛腦空。語文并沒有必要做一定習題,把閱讀當作是飯后消遣就可以了。再就是臨陣磨槍,背名言詩詞,掌握一些作文獨特吸引人的結構等。技巧和基本功同樣可以讓你拿到滿意的分數(shù)。

  文科綜合相對比理科綜合簡單得多,我認為是基本沒有什么必要花去大量時間復習的。只要上課認真一些,考前大致看看就行,因為更重要的依然是你的整體綜合素質。

  高考還有一點極為重要,就是你的心理素質。放平常心去面對,不慌忙,盡自己的能力讓自己安定一些,考試輕松一點。比如進考場可向老師問好,得到一定的心理暗示;盡量讓自己在舒服點的環(huán)境中進行考試等等。另外,切記不可把自己平時最好的那門功課落下,因為栽在自己平時最擅長的科目上的例子太多了。復習末期,應該時間均等分配,注意休息,和高考的時鐘保持一致。

  高三,充其量也就是高中生涯的1/3,中學的1/6,因此,到底將走到怎樣的大門口,和我們以往的“歷史”是相關的。不得不承認,高三如果學好,可以彌補以前的不足,一個聰明的腦袋加一股刻苦的沖勁,足以讓你達到目標。但請千萬記得,學習不是單為了高考,否則你就是徹底的工具———你是被高考拖著,還是自己主動出擊呢?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kao/178182.html

相關閱讀:高考歷史串講16:二戰(zhàn)后的世界政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