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高考只有近一個月時間了。沖刺階段,如何更有效地復習迎考,是眾多考生和家長關心的問題。著名教師根據(jù)多年的教學經驗,為廣大考生提出考前復習建議。
物理:從量變到質變
1.力學復習注重方法的理解和應用,形成方法體系。
力學復習要注意理解掌握動力學方法、能量方法、動量方法,這三種方法構成了高考研究物理問題的主要思路。拿到一個問題,是從動力學角度研究,還是從能量轉化與守恒及功能關系入手,還是從動量及動量守恒的角度來分析,這不僅需要準確判斷,更需要正確理解和運用。
動力學強調的是力和運動的關系,不同的運動有不同特點的受力,如勻速圓周運動,始終指向圓心,大小不變的力作用;不同的受力再結合運動的初始條件,就有不同的運動,如粒子垂直勻強電場方向進入電場,在電場力作用下,做類似于重力場中的平拋運動。
能量強調一個過程中能和能之間的轉化,如以一定初速度沖上粗糙斜面,則動能減小,一部分轉化為重力勢能,一部分轉化為內能;同時還要強調每一種能量轉化都會對應有力做功,如上例中的物體動能減少多少,取決于合力對它做了多少功,減少的動能中有多少轉化為重力勢能,取決于克服重力做了多少功,內能的產生多少,取決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動量強調一個過程中系統(tǒng)的動量轉化與守恒,像碰撞過程、類似于子彈打木塊的過程等等;還有動量定理,在涉及力的時間作用效果時,可以考慮使用。
2.電學復習注意概念的準確理解和力學方法的遷移,與實際聯(lián)系,形成知識體系。
電學中的概念比較多,比較難,如電場強度、電勢、電勢差、電容、磁感應強度、感應電動勢、感應電流等,準確理解這些概念是電學復習的重點,這就需要特別重視這些概念的生成與定義。
另外在電學研究中,涉及比較多的力學的研究方法,所以考查電學或者復習電學,用到力學的方法時,一定要多琢磨、多比較,以求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加深對力學方法在電學的遷移使用和理解。
電學復習中,要特別關注物理與實際聯(lián)系問題的解決與研究。這里面有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考查,即看到實際問題,將它與已有的物理模型相聯(lián)系,或者能抓住主要因素,建立物理模型?疾橹羞包括審題能力的考查,這些需要在平常訓練中掌握。
3.實驗復習,不同的實驗復習側重點不同。比如描繪小燈泡的伏安特性曲線,強調的就是實驗電路的連接(包括分壓電路、電壓電流表的量程選擇、電流表的內外接問題),另外就是最后曲線的畫出;機械能守恒實驗,主要考查實驗數(shù)據(jù)的處理、誤差的分析;而利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實驗,則考查比較全面,有原理為什么能利用它測重力加速度,操作如何測擺長、如何測周期,數(shù)據(jù)處理做圖像、求斜率、計算重力加速度,誤差分析實驗過程中的一些操作會帶來怎樣的誤差等。最好的實驗復習是邊復習邊動手操作,理解更深。
4.非主干知識注意形成知識體系。
非主干知識考查,能力要求不高,但由于涉及知識點較多,理解基礎上的記憶很重要,所以形成一定的體系或線索是有必要的。如光學,可以從光學的發(fā)展歷史將所有知識串起來;原子物理,可以從原子模型的建立過程去研究,原子核物理可以從放射性物質發(fā)現(xiàn)、到核子(質子、中子)發(fā)現(xiàn),再到核能利用去研究。
5.關注書本。這一點是很多人易忽視的,在這些年的高考試卷中,可看到有很多基本知識、基本概念的考查,學生們會出問題,這是由于基礎知識不牢固,或者復習時只關注做題,沒有靜下心來好好理解這些概念?磿鼙容^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尤其是電學3-1、3-2的內容,包括電場、磁場、電路、電磁感應、交流電;力學3-4的振動和波;熱學、光學、原子物理也是如此。
另外也有很多高考題就是出自書本,一個演示實驗、一幅插圖、一個討論、一道習題等,所以這也提供了看書的方法:除了看重要概念、規(guī)律的建立過程外,還要關注書中演示實驗、插圖等。
6.找錯改錯。
一輪復習做了很多題,二輪復習還會做很多題,要想做題,永遠也做不完,因此在必要的練題之余,更要做的事情就是不斷改錯,將錯題好好再分析、再研究,或者將以前練習中做錯的題、對自己有特別啟發(fā)的題,拿出來再研究,物理學科的很多知識理解、領悟,是來自于對錯誤的解決之中。
7.建立模型、形成知識網(wǎng)絡、方法體系。
從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到,說到一些例子時,腦子里立即有這個例子的情景,這些就是模型的建立。做了那么多題,哪些題屬于哪種類型,是需要歸納的,其中最好的方法就是建立一些經典的物理模型,比如子彈打木塊、繩拉著球在豎直面內轉動等。通過對這些模型的分析,我們能抓住高考物理考查的基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kao/276802.html
相關閱讀:高考理綜成功復習方法:方法引路 回歸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