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離混合物一些結構類似、理化性質也相似的化合物組成的混合物,一般應用化學方法分離很困難,但應用色譜法分離,有時可得到滿意的結果。
2、精制提純化合物有機化合物中含有少量結構類似的雜質,不易除去,可利用色譜法分離以除去雜質,得到純品。
3、鑒定化合物在條件完全一致的情況,純碎的化合物在薄層色譜或紙色譜中都呈現(xiàn)一定的移動距離,稱比移值(Rf值),所以利用色譜法可以鑒定化合物的純度或確定兩種性質相似的化合物是否為同一物質。但影響比移值的因素很多,如薄層的厚度,吸附劑顆粒的大小,酸堿性,活性等級,外界溫度和展開劑純度、組成、揮發(fā)性等。所以,要獲得重現(xiàn)的比移值就比較困難。為此,在測定某一試樣時,最好用已知樣品進行對照。
4、觀察一些化學反應是否完成,可以利用薄層色譜或紙色譜觀察原料色點的逐步消失,以證明反應完成與否。
吸附色譜主要是以氧化鋁、硅膠等為吸附劑,將一些物質自溶液中吸附到它的表面上,而后用溶劑洗脫或展開,利用不同化合物受到吸附劑的不同吸附作用,和它們在溶劑中不同的溶解度,也就是利用不同化合物在吸附劑上和溶液之間分布情況的不同而得到分離。吸附色譜分離可采用柱色譜和薄層色譜兩種方式。
柱色譜常用的有吸附色譜和分配色譜兩種。吸附色譜常用氧化鋁和硅膠為吸附劑。分配色譜以硅膠、硅藻土和纖維素為支持劑,以吸收較大量的液體作為固定相。吸附柱色譜通常在玻璃管中填入表面積很大經(jīng)過活化的多孔性或粉狀固體吸附劑。當待分離的混合物溶液流過吸附柱時,各種成分同時被吸附在柱的上端。當洗脫劑流下時,由于不同化合物吸附能力不同,往下洗脫的速度也不同,于是形成了不同層次,即溶質在柱中自上而下按對吸附劑的親和力大小分別形成若干色帶,再用溶劑洗脫時,已經(jīng)分開的溶質可以從柱上分別洗出收集;或將柱吸干,擠出后按色帶分割開,再用溶劑將各色帶中的溶質萃取出來
薄層色譜又叫薄板層析,是色譜法中的一種,是快速分離和定性分析少量物質的一種很重要的實驗技術,屬固-液吸附色譜,它兼?zhèn)淞酥V和紙色譜的優(yōu)點,一方面適用于少量樣品(幾到幾微克,甚至0.01微克)的分離;另一方面在制作薄層板時,把吸附層加厚加大,又可用來精制樣品,此法特別適用于揮發(fā)性較小或較高溫度易發(fā)生變化而不能用氣相色譜分析的物質。此外,薄層色譜法還可用來跟蹤有機反應及進行柱色譜之前的一種“預試”。
來源:京翰教育中心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kao/293846.html
相關閱讀:高考沖刺化學復習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