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觀今年的文綜試卷政治部分,這是一份相當不錯的考卷,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幾個鮮明的特點:
&n
二、關注重大熱點。今年的時政熱點非常多,而這套試卷充分地體現(xiàn)了這一點,不回避熱點問題,真正展現(xiàn)了政治試題的獨特之處。如28題關注農(nóng)業(yè)稅的作用,折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nóng)村”的熱點;29題和30題折射中國傳統(tǒng)文化;31題關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以大家非常關心的歌手叢飛為切入口予以關注在情理之中,也體現(xiàn)了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價值取向;32題隱性切入考查美國的民主政治;33題直接考查“十一五”規(guī)劃,考查國家宏觀調(diào)控也一點都不感到意外;34題、35題通過對人們收入有明顯作用的個人所得稅問題,折射了國家關注民生的政策;38題作為考生最為關注的主觀題將視角放到建設資源節(jié)約型社會、環(huán)境友好型社會這一熱點中的熱點絕對在情理之中;39題的第6、7問關注我國的對外開放政策也在人們的意料之中。
三、貼近現(xiàn)實生活,試題切入點獨特。24題、25題的材料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以其作為考試的切入點考查書本知識非常新穎、親切;26題也是對人們經(jīng)濟生活中的具體問題的理解;38題的設問盡管并不新穎,但是其設問從經(jīng)濟學、哲學角度上直接、全面地考查了這一社會熱點,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39題的第6問沒有從人們習慣的目前我國對外開放的現(xiàn)實來提問,卻把現(xiàn)實與歷史問題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真正體現(xiàn)出文綜考試的綜合性,讓人耳目一新,這也反映了今后文綜考試的方向。
四、關注人文精神。如“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等詩詞,“居安思!钡乃枷胝宫F(xiàn)了我們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閃耀著人文的光輝,給人以美感。
■明年備考指導
通過對2006年高考試題的分析,我們可以進一步思考這對于2007年高考的啟示:
一、夯實雙基,拓展知識,靈活掌握書本知識。夯實基礎知識、基本技能這是迎戰(zhàn)歷年高考的根本,萬變不離其宗。同時知識的掌握既要會、準,又要熟、活。高考中經(jīng)常有些超綱的內(nèi)容或書本上沒有明確講到的,如今年24題的“易貨交易”、25題的“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30題的“矛盾雙方可以相互包含”、35題的“國務院行使最高國家行政權”等,這就要求對知識不要生搬硬套。
二、學習中既要注重知識,又要注重能力和時政。近幾年的高考題都是問題立意和能力立意。問題立意基本就是以時政為切入口。能力立意就是考查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三、全面重視選擇題與非選擇題的訓練。2005年高考選擇題相對簡單,只有28題“煙斗”較難一些;2006年的選擇題有三、四道題有一定難度,不好作答,要想拿到滿分不容易。因此平時的選擇題練習必不可少,尤其要注重對組合題的練習,2005年高考12道選擇題有7道是組合題,今年12道選擇題中有8道,占到了三分之二。
加大對非選擇題的訓練。2005年的非選擇題較難,設問比較活、比較巧,不好作答。而2006年的非選擇題比較簡單,設問比較傳統(tǒng),相對來說好作答。針對高考這兩年的情況,預計明年的選擇題的難度基本維持現(xiàn)狀,而非選擇題難度將會加大。
四、在試題的練習中要避免思維定勢。如30題,很多考生的思維就是想辦法從①、②中排除一個,再想辦法從③、④中排除一個。從而要么選b.②③,要么選d.①④。其實這道題是在講矛盾的統(tǒng)一性,排除①②,選擇c.③④。
五、注意學科間綜合進一步加深。如38題第(2)問答案中的“降低三廢排放,減少環(huán)境污染”,基本就是地理學科的說法。又如39題第(6)問中的“今天中國的開放政策和實踐與近代史上在西方列強堅船利炮逼迫下打開國門有著本質(zhì)的不同。運用政治常識說明這種不同。”這一問法就體現(xiàn)了政治學科與歷史學科的綜合,以前的高考題中沒有這樣的設問,2007年的備考中值得注意。
六、注意學習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如29題很多同學做錯,原因不在于哲學沒有學好,而是中國詩詞掌握得太少或不夠準確造成的。搞不清“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與“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蘊涵的意境,當然也就分不清其所蘊涵的哲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kao/308312.html
相關閱讀:高考英語書面表達:英語寫作中出現(xiàn)的思維定勢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