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后期的復習建議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考復習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緊張的高三復習進入4月之后,各學校的第一輪復習基本結束,同學們已經(jīng)比較全面地對教材內(nèi)容進行了復習,對每一個概念、每一條規(guī)律的理解有了較深刻的認識,掃除了高中物理中的一個個的理解障礙。剩下的兩個月的時間里,怎樣更加科學、有效的利用好時間,實現(xiàn)物理學科的突破?下面結合近年來高考物理試題的能力要求及特點,提幾點復習建議和備考策略。
  
  一、抓綱務本,明確考點
    
  《考試大綱》,是高考的唯一依據(jù)?梢哉f,凡是考試說明中未列入的知識點和實驗,不會出現(xiàn)在考題中。考生在閱讀考試說明時,一定要仔細領會其中含義,準確把握重點知識的深淺度。經(jīng)過一輪復習后,我們?nèi)詰撘钥荚嚧缶V和課本這兩個最權威的備考材料作依據(jù),按考綱中知識內(nèi)容表,結合課本逐條搞清楚高考要求,進一步鞏固基礎知識,不留知識死角。
  
  二、科學復習,提高效率
  
  物理高考是以能力立意的,但是知識和能力是不可分割的,一般來說,高考試題對知識和能力的考查是結合起來進行的。一道試題既考查了知識,同時又考查了能力,而且常常是考查了幾種能力。我們不應該把某些知識與某種能力簡單地對應起來。針對高考要求,物理復習內(nèi)容包括理解基礎知識和培養(yǎng)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兩個方面,重點是后者,即運用物理概念、規(guī)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物理復習的核心是全面、深入、準確地理解物理概念、規(guī)律和方法。二輪復習的重點是要深入理解和體會各知識點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建立知識結構,形成知識網(wǎng)絡,使自己具備豐富的、系統(tǒng)的物理知識,逐步體會各知識點的地位、作用、分清主次,理解理論的實質(zhì),這是在一輪知識復習基礎上提高能力的重要一步。
  
  如何高效的提高復習效率,實現(xiàn)物理學科的突破呢?
  
  1.知識成網(wǎng),突出主干
  
  心理學認為,結構化的知識是最優(yōu)化的知識,有利于我們記憶和理解。高考復習的后期一定要注意知識的系統(tǒng)性和結構化、網(wǎng)絡化。如復習力學知識時,要了解受力分析和運動學是整個力學的基礎,而運動定律則將原因(力)和效果(加速度)聯(lián)系起來,為解決力學問題提供了完整的方法;曲線運動和振動部分屬于運動定律的應用;動量和機械能,則從時間和空間的觀念開辟了解決力學問題的另外兩條途徑,提供了求解系統(tǒng)問題、守恒問題等的更為簡便的方法。
  
  (1)編織知識網(wǎng)絡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復習的效率
  
  理科綜合物理高考所考查的知識點共計131個。若要把這些知識點的內(nèi)容準確地“背”下來,確實不太困難,但是背下來也沒有多大實用價值。高中物理的知識特點之一是比較系統(tǒng),尤其是力學、電學部分的知識構成比較完整地知識體系。高考就是考查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體系解決新環(huán)境下的物理問題。知識是能力的基礎。我們的大多數(shù)學生并不缺少知識,而是缺少系統(tǒng)的知識。特別是不會調(diào)動所學的所有的知識解決一個問題。
  
  在最后復習階段,你不妨在每天睡前試著在腦中構造一棵“知識樹”,按照力學、熱學、電磁學、波動光學與原子物理逐一展開,看看你能否順暢地理出頭緒,把握主干與支干、枝葉與枝葉之間的關系。倘使你感到哪些方面變得含混不清,那說明你對某一個知識點或者整個物理框架體系的了解還不夠透徹,那么你下一步復習的重點將變得更加明確。同學們必須將物理知識通過某條線索像穿珍珠那樣把知識結構成網(wǎng),形成知識體系,才能夠比較清楚地了解物理知識的全貌。才可能站得高一些,學會從全局的高度去總攬物理知識。
  
  那么后期復習如何編織知識結構圖?換個角度重新歸納知識的體系,也就是換條線索。一輪復習都是按章節(jié)來建立知識體系的,二輪復習應該打亂知識的章節(jié)條塊,從整個高中物理的角度,用自己的方法編制知識網(wǎng)絡,例如關于力和運動的關系,我們可以用下面的兩個角度來加深理解:
  
  角度一:力的作用效應
  
  ●力的靜力學效應??使物體發(fā)生形變
  
  ●力的動力學效應:
  
  ■力的瞬時作用效應??使物體產(chǎn)生加速度:牛頓運動定律
  
  ■力的空間累積效應??使物體的動能發(fā)生變化:動能定理
  
  ■力的時間累積效應??使物體的動量發(fā)生變化:動量定理
  
  用這三個基本規(guī)律就可以把力和運動狀態(tài)變化的關系從各個側(cè)面概括清楚。
  
  用以上的方法,可以把高中物理中的所有典型運動統(tǒng)一在一起。
  
  角度二:物體的運動決定于受到的合力和初始運動情況:
  
  通過以上的變換角度建立網(wǎng)絡,我們對力和運動的關系一定會有一個新的高度的認識,對知識的理解和融會貫通會有進一步的提高。
  首頁上一頁123下一頁末頁共3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kao/311142.html

相關閱讀:高考一輪復習必須知曉的生物錦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