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編輯老師整理的2016年高考化學第一輪復習重點練習題:常見金屬元素,希望對您高考復習有所幫助.
1.(2016北京理綜,7)下列金屬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層能保護內層金屬不被空氣氧化的是()
A.K B.Na C.Fe D.Al
答案 D
解析 金屬鋁在空氣中表面會形成一層致密的氧化膜保護層,防止內層的金屬進一步被氧化,D正確。K、Na、Fe表面形成的氧化膜比較疏松,不能保護內層金屬,A、B、C錯誤。
2.下列有關碳酸鈉在化學實驗中的作用敘述錯誤的是()
A.用碳酸鈉溶液制備少量燒堿
B.用飽和碳酸鈉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氣體
C.用飽和碳酸鈉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醇和乙酸
D.用熱的碳酸鈉溶液洗滌銀鏡反應前試管內壁的油污
答案 B
解析 A項,Na2CO3+Ca(OH)2CaCO3+2NaOH;B項,應選用飽和NaHCO3溶液;C項,飽和Na2CO3溶液可溶解乙醇,中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D項,CO+H2O??HCO+OH-,加熱促進水解,堿性增強,油污水解程度增大。
3.(2016西安二模)下列各組中的兩種物質相互反應時,無論哪種過量,都可以用同一個離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①碳酸鈉溶液與鹽酸 ②偏鋁酸鈉溶液與鹽酸 ③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 ④硝酸銀溶液和氨水 ⑤氯化鋁與氨水 ⑥碳酸氫鈉溶液與澄清石灰水
A.③⑤ B.①③⑥
C.僅有⑤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①鹽酸過量生成NaCl、H2O和CO2,鹽酸不足生成NaHCO3和NaCl。②鹽酸過量生成AlCl3和NaCl,鹽酸不足生成Al(OH)3和NaCl。③CO2不足生成Na2CO3和H2O,CO2過量生成NaHCO3。④氨水不足生成AgOH和NH4NO3,氨水過量生成銀氨溶液。⑥Ca(OH)2不足生成Na2CO3、CaCO3和H2O,Ca(OH)2過量生成CaCO3、NaOH和H2O。
4.某同學對Na2O2和CO2反應后的所得固體進行研究。下列實驗方案中不能測得固體中Na2CO3的質量分數(shù)的是()
A.取a g混合物與足量的稀鹽酸充分反應,將反應后的固體加熱蒸干、灼燒得到b g固體
B.取a g混合物與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應,逸出氣體用堿石灰吸收,增重b g
C.取a g混合物與足量的BaCl2溶液充分反應,過濾、洗滌、烘干得到b g固體
D.取a g混合物與足量的水反應,加熱,使氣體完全逸出,冷卻至室溫測得氣體體積為V L(標況)
答案 B
解析 A項,因為灼燒后,b g固體為總的NaCl的質量,所以列方程組可求得Na2CO3的質量,正確;B項,b g為CO2和帶出水蒸氣的質量,無法求得Na2CO3的質量,錯誤;C項,b g為BaCO3的質量,由此求得Na2CO3的質量,正確;D項,V L為O2的體積,由此求得Na2O2的量,進一步求Na2CO3的質量,正確。
5.(2016昆明二模)下列反應所得溶液中,一定只含一種溶質的是()
A.向鐵粉中加入稀硝酸
B.向燒堿溶液中通入CO2氣體
C.向稀鹽酸中滴入少量的NaAlO2溶液
D.向MgSO4、H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過量的Ba(OH)2溶液
答案 D
解析 A項,溶質可以為Fe(NO3)2、Fe(NO3)3或其混合物;B項,溶質為Na2CO3、NaHCO3或其混合物;C項,溶質為AlCl3和NaCl;D項,沉淀為Mg(OH)2和BaSO4,所以溶質只為Ba(OH)2。
6.(2016上海,15)右圖是模擬侯氏制堿法制取NaHCO3的部分裝置。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A.a通入CO2,然后b通入NH3,c中放堿石灰
B.b通入NH3,然后a通入CO2,c中放堿石灰
C.a通入NH3,然后b通入CO2,c中放蘸稀硫酸的脫脂棉
D.b通入CO2,然后a通入NH3,c中放蘸稀硫酸的脫脂棉
答案 C
解析 侯氏制堿法的原理是向飽和的NaCl溶液中先通入NH3,然后通入CO2,利用生成的碳酸氫鈉溶解度小而析出。由于NH3在水中的溶解度大所以先通NH3,但為了防倒吸,所以a通入NH3,然后b通入CO2,考慮NH3的尾氣處理所以選擇放蘸稀硫酸的脫脂棉,即C選項。
7.(2016上海,17)用FeCl3溶液腐蝕印刷電路板上的銅,所得溶液中加入鐵粉。對加入鐵粉充分反應后的溶液分析合理的是()
A.若無固體剩余,則溶液中一定有Fe3+
B.若有固體存在,則溶液中一定有Fe2+
C.若溶液中有Cu2+,則一定沒有固體析出
D.若溶液中有Fe2+,則一定有Cu析出
答案 B
解析 本題考查鐵及其化合物的性質。FeCl3溶液腐蝕印刷電路板上銅的反應為2FeCl3+Cu2FeCl2+CuCl2,所得的溶液中存在FeCl2和CuCl2,還可能有過量的FeCl3溶液,加入鐵粉充分反應后,A項若無固體剩余,說明原溶液中含有Fe3+,反應后不一定還含有;B項中不管固體是鐵粉還是銅粉,溶液中一定含有Fe2+;C項中若溶液中有Cu2+,可以有部分銅固體析出;D項若溶液中有Fe2+,不一定有Cu析出。
8.將質量為W1 g的鈉、鋁混合物投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反應,金屬沒有剩余,溶液澄清,共收集到標準狀況下的氣體V1 L。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濃度為a molL-1的鹽酸,過程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又逐漸溶解,當沉淀恰好消失時所加鹽酸體積為V2 L,測得溶液中含鹽酸鹽溶質共W2 g。下列所列關系式中正確的是()
A.35.5a=(W2-W1)V2
B.n(Na)+3n(Al)= mol
C.n(Al) mol
D.aV2
答案 B
解析 反應原理為
2Na+2H2O===2NaOH+H2
2Al+2NaOH+2H2O===2NaAlO2+3H2
NaOH+HClNaCl+H2O
NaAlO2+HCl+H2OAl(OH)3+NaCl
Al(OH)3+3HClAlCl3+3H2O。
根據(jù)金屬失去電子的物質的量等于放出氫原子的物質的量可以判斷B正確;根據(jù)最后生成的溶質為AlCl3、NaCl,由Cl-守恒可以判斷D項錯誤;
A項,應改為35.5V2 a=W2-W1;
C項,根據(jù)題意,Al的物質的量應小于Na的物質的量,即n(Al) mol。
(注: mol為當n(Al)=n(Na)時,Al或Na的物質的量)。
9.向Na2CO3、NaHCO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鹽酸,生成氣體的量隨鹽酸加入量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則下列離子組在對應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a點對應的溶液中:Na+、OH-、SO、NO
B.b點對應的溶液中:Al3+、Fe3+、MnO、Cl-
C.c點對應的溶液中:Na+、Ca2+、NO、Cl-
D.d點對應的溶液中:F-、NO、Fe+2、Ag+
答案 C
解析 A項,a點存在HCO,OH-不能大量共存;B項,b點正好生成NaHCO3溶液,Al3+、Fe3+不能大量共存;D項,d點含有大量的Cl-,Ag+不能大量共存。
10.CuO和Fe2O3的混合物m g,向其中加入1 molL-1的HNO3溶液200 mL恰好完全反應,若將m g該混合物用足量CO還原,充分反應后剩余固體質量為()
A.(m-3.2) g B.(2m-3.2) g
C.(m-1.6) g D.(2m-1.6) g
答案 C
解析 n(O)=n(NO)=0.1 mol,所以充分反應后剩余固體質量為(m-1.6) g。
11.鐵是人體中必需微量元素中含量最多的,體內缺失會引起貧血。含F(xiàn)eO離子的鹽具有強氧化性,能殺菌消毒,如高鐵酸鉀是一種新型、高效的消毒劑及綠色凈水劑。鐵及其化合物之間的相互轉化可用下式表示:
Fe2+Fe3+FeO
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Fe與過量稀硫酸反應可以制取FeSO4。若用反應所得的酸性溶液實現(xiàn)上述①的轉化,要求產(chǎn)物純凈?蛇x用的試劑是________(填序號)。
a.Cl2 b.Fe c.HNO3 d.H2O2
(2)上述轉化得到的硫酸鐵可用于電化浸出黃銅礦精礦工藝。精礦在陽極浸出的反應比較復雜,其中有一主要反應:CuFeS2+4Fe3+Cu2++5Fe2++2S,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填序號)。
a.反應中,所有鐵元素均被還原
b.從物質的組成來看,黃銅礦屬于復鹽
c.反應中,CuFeS2既作氧化劑又作還原劑
d.當轉移1 mol電子時,有46 g CuFeS2參加反應
(3)下列是工業(yè)制取高鐵酸鉀的一種方法,請在方框內填上合適的微粒符號并配平該離子方程式:
__Fe3++__+__Cl2—__FeO+__Cl-+__
答案 (1)d
(2)d
(3)2Fe3++8H2O+3Cl22FeO+6Cl-+16H+
解析 (1)H2O2氧化Fe2+不引入雜質離子
2Fe2++H2O2+2H+2Fe3++2H2O
a項,CuFeS2中的Fe化合價沒有發(fā)生變化。b項,黃銅礦在溶液中不能電離出Cu2+、Fe2+、S2-。c項,CuFeS2只作還原劑。
12.合金是建造航空母艦的主體材料。如:航母艦體可由合金鋼制造;航母升降機可由鋁合金制造;航母螺旋槳主要用銅合金制造。
(1)下列事實可用作比較Al和Fe金屬性強弱依據(jù)的是________。
A.Al的導電性、導熱性比Fe更好
B.Al(OH)3可溶于NaOH溶液,F(xiàn)e(OH)3不溶于NaOH溶液
C.相同質量的Al片和Fe片,投入到等濃度的稀硫酸溶液中,Al片產(chǎn)生氫氣更多
D.在野外利用鋁熱劑焊接鐵軌
(2)航母在海洋中行駛時,艦體發(fā)生的電化學腐蝕類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正極發(fā)生的電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a g CuAl合金樣品用酸完全溶解后,加入過量NaOH,過濾、洗滌、烘干、燃燒得a g固體,則合金中Cu的質量分數(shù)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lMg合金焊接前用NaOH溶液處理鋁表面Al2O3膜,其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取適量AlMg合金樣品置于燒杯中,加入20 mL 1 molL-1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應。下列敘述正確的是________。
A.Mg作負極,Al作正極
B.該反應速率比純鋁與NaOH溶液的反應速率快
C.若把NaOH中的H換成D(D為重氫),生成的氫氣中D與H物質的量之比為1∶2
D.若加入的是20 mL 1 molL-1的鹽酸,則放出的氫氣的物質的量減少
答案 (1)D
(2)吸氧腐蝕 O2+2H2O+4e-4OH-
(3)0.80
(4)Al2O3+2NaOH2NaAlO2+H2O
(5)BD
解析 (1)D項,鋁熱反應可以證明Al的還原性大于Fe,從而證明金屬性AlFe。
(2)航母在海洋中發(fā)生吸氧腐蝕,正極反應式為O2+2H2O+4e-4OH-。
(3)反應過程為
Cu(OH)2CuO
所以Cu的質量分數(shù)為
w(Cu)==0.80。
(4)Al2O3溶于NaOH溶液,化學方程式為
Al2O3+2NaOH2NaAlO2+H2O。
(5)A項,NaOH溶液作介質時,Mg作正極,Al作負極;
B項,形成原電池,反應速率加快;
C項,2Al+2NaOH+2H2O2NaAlO2+3H2,水作氧化劑;
D項,2Al + 2NaOH+2H2O2NaAlO2+3H2
0.02 mol 0.02 mol 0.03 mol
由題可知,鹽酸不足,故
2HCl ~ H2
0.02 mol 0.01 mol
所以放出H2的物質的量減少。
13.甲學生對Cl2與FeCl2和KSCN混合溶液的反應進行實驗探究。
操作 現(xiàn)象 Ⅰ.A中溶液變?yōu)檠t色 Ⅱ.稍后,溶液由紅色變?yōu)辄S色 (1)B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中溶液變?yōu)檠t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了探究現(xiàn)象Ⅱ的原因,甲同學進行如下實驗。
①取A中黃色溶液于試管中,加入NaOH溶液,有紅褐色沉淀生成,則溶液中一定存在________。
②取A中黃色溶液于試管中,加入過量的KSCN溶液,最終得到紅色溶液。
甲同學的實驗證明產(chǎn)生現(xiàn)象Ⅱ的原因是SCN-與Cl2發(fā)生了反應。
(4)甲同學猜想SCN-可能被Cl2氧化了,他又進行了如下研究。
資料顯示:SCN-的電子式為
①甲同學認為SCN-中碳元素沒有被氧化,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取A中黃色溶液于試管中,加入用鹽酸酸化的BaCl2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由此證明SCN-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
③通過實驗證明了SCN-中氮元素轉化為NO,他的實驗方案是__________。
④若SCN-與Cl2反應生成1 mol CO2,則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是________ mol。
答案 (1)Cl2+2OH-Cl-+ClO-+H2O
(2)Fe2+被Cl2氧化生成Fe3+,F(xiàn)e3+與SCN-反應生成血紅色的Fe(SCN)3,所以溶液變血紅色
(3)①Fe3+
(4)①SCN-中的碳元素是最高價態(tài)+4價
②硫元素
③取足量銅粉于試管中,并加入少量A中黃色溶液和一定量的鹽酸,加熱,觀察到試管上方有紅棕色氣體生成,證明A中存在NO,故SCN-中氮元素被氧化成NO
④16
解析 (1)Cl2和NaOH反應生成NaCl、NaClO和H2O。
(2)2Fe2++Cl22Fe3++2Cl-
Fe3+與SCN-反應生成血紅色溶液。
(3)①加入NaOH生成紅褐色沉淀,證明一定有Fe3+,而紅色變?yōu)辄S色的原因只能是Cl2把SCN-氧化,根據(jù)SCN-的電子式,C呈+4價,N呈-3價,S呈-2價。
②根據(jù)產(chǎn)生白色沉淀現(xiàn)象,證明S元素被氧化成SO。
③證明NO存在,可以利用其在酸性條件下的強氧化性。
④SCN-+8Cl2+9H2OSO+NO+CO2+18H++16Cl-
所以生成1 mol CO2時,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16 mol。
14.我國化工專家侯德榜勇于創(chuàng)新,改進氨堿法設計了聯(lián)合制堿法,為世界制堿工業(yè)作出了突出貢獻。請完成下列問題:
(1)聯(lián)合制堿法制得的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
(2)氨堿法和聯(lián)合制堿法是兩大重要的工業(yè)制堿法,下列選項中,不正確的是________。
選項 方法
內容 氨堿法 聯(lián)合制堿法 A 原料 食鹽、氨氣、生石灰 食鹽、氨氣、二氧化碳 B 可能的副產(chǎn)物 氯化鈣 氯化銨 C 循環(huán)物質 氨氣、二氧化碳 氯化鈉 D 評價 原料易得;設備復雜;能耗高 原料利用率高;廢棄物少 某實驗小組,利用下列裝置模擬聯(lián)合制堿法。
(3)取上述儀器連接裝置,順序為(a)接()、()接();(b)接();
檢驗氣密性后裝入藥品,應該先讓__________________(填上述字母)裝置先發(fā)生反應,直到產(chǎn)生的氣體不能再在C中溶解時,再通入另一裝置中產(chǎn)生的氣體。
(4)C中用球形干燥管而不用直導管,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中應選用的液體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中廣口瓶內產(chǎn)生固體的總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產(chǎn)品純堿中含有碳酸氫鈉。如果用加熱分解的方法測定純堿中碳酸氫鈉的質量分數(shù),純堿中碳酸氫鈉的質量分數(shù)可表示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明你的表達式中所用的有關符號的含義)。
答案 (1)Na2CO3
(2)AC
(3)f e d c B
(4)防倒吸 飽和NaHCO3溶液
(5)CO2+NH3+NaCl+H2ONaHCO3+NH4Cl
(6)w(NaHCO3)=(m1為樣品質量,m2為加熱后產(chǎn)品的質量)
解析 (1)聯(lián)合制堿法制得的堿為純堿。
(2)A項,氨堿法原料有:食鹽、石灰石(經(jīng)煅燒生成生石灰和CO2)、氨氣,聯(lián)合制堿法原料有:食鹽、氨氣和CO2,錯誤;C項,氨堿法循環(huán)物質:NH3和CO2,聯(lián)合制堿法循環(huán)物質:NaCl、CO2,錯誤。
(3)聯(lián)合制堿法應先通NH3,再通CO2,所以應使B裝置先發(fā)生反應。
(4)NH3極易溶于水,應防止倒吸,應選用飽和NaHCO3溶液除去CO2中的HCl。
(5)CO2+NH3+NaCl+H2ONaHCO3+NH4Cl。
(6)設樣品質量為m1 g,加熱后固體質量為m2 g
2NaHCO3Na2CO3+H2O+CO2 m
168 62
x m1-m2
x==
所以NaHCO3的質量分數(shù)為
w(NaHCO3)=。
2016年高考化學第一輪復習重點練習題:常見金屬元素是由編輯老師整理的高考復習相關信息,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更多信息查找請關注化學網(wǎng)高考頻道!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kao/382812.html
相關閱讀:高考英語單項填空分類詳解(形容詞與副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