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中作文占的分數是非常大的,也就是說作文分數的多少是直接影響高考語文成績的,所以在高考最后的階段,同學們一定要重視語文作文的寫作方法,小編收集整理了一些高考作文常見的主題,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
在作文學習的問題上,很多孩子會走向極端,這兩個極端就像是地球的兩級,相隔甚遠卻都不適于居住。一個極端是孩子們覺得作文成績是很難提高的,只能靠“積累”,靠閱讀來提高語感,他們嘗試的提高作文的方法都不具備可操作性,所以干脆自暴自棄,聽之任之;另一個極端是有些學生會進行機械性地“美文”的背誦,背文章,記詞句,而不是學方法,找技巧。他們會套用部分詞句,但是面對審題立意要求高的文題時,卻根本找不到合適的角度去立意。
比如 2014年全國新課標1卷 《山羊過獨木橋》作文題目如下:
學校開運動會,最后一個項目是“山羊過獨木橋”,規(guī)則是學生從獨木橋兩邊同時上橋,在橋中間時兩人相遇會有一個人下橋一個人通過,但在這個項目的預賽時,有一對同學在橋中間抱住轉身,雙雙通過,裁判認為這樣做有爭議。根據此材料寫一篇不少800字的文章。
根據第二種方法備考的孩子,面對這道題目會無所適從。因為這道題目不像某些題目那樣清晰明確地指出立意的要素(如2013江西卷)而是需要學生通過自己對材料的理解,理清材料中各要素間的關系,加以判斷和分析,找到立意點。
上述過程,就是審題立意的過程。我們的文章跑題、偏題,或者寫作時不知道如何下手,或者寫到中途無法進行下去,都是審題立意階段有所欠缺的結果。
如果你的文章有上述問題,不知道如何入手,那么請從審題立意開始,進行科學化地作文備考訓練。高考作文的閱卷過程不似客觀題那樣具備唯一答案,看似“看機緣、憑運氣”,事實上并非如此。高考作文不是天馬行空地文學創(chuàng)作,而是中國最重要的一場選拔性考試中分值最高的一道題(高考總分的8%)一定程度上,說其能夠決定人生命運也不為夸張。作為一門科學化地考試,高考作文題目具備明確的命題類型、命題要求和閱卷標準。截至2014年全國各省均已實現高考作文網上閱卷,通過“多人閱卷”和“兩位老師閱卷分數相差過大再次閱卷”等規(guī)則來使閱卷者個人偏好對成績的影響降到最低。
所以,如果你之前對作文喪失信心了,請再次尋回你的希望。寫好作文不是一件“靠天吃飯”“碰運氣”的事,通過科學系統(tǒng)地訓練,你可以通過老師已經摸索到的規(guī)律,找到最快的提高分數的途徑。
這些方法包括什么呢?
第一個方法,學習多類型作文題目的審題立意的不同技巧。
高考作文題目分為命題作文、話題作文和材料作文三類,后者又可以再度劃分。這三者相比較,材料作文審題立意難度最大,話題作文立意角度最廣,每種題目在審題立意時的切入角度和需要把握的要素是不一樣的。這些內容咱們日后會撰文進行說明,在此不做贅述。
第二個方法,就是學習高考作文的常見主題。
作文主題是什么?即一道題目最主流的立意角度,不唯一。
如2012年北京卷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老計一個人工作在大山深處,負責巡視鐵路,防止落石、滑坡、倒樹危及行車安全,每天要獨自行走二十多公里,每當列車經過,老計都會莊重地向疾馳而過的列車舉手致敬。此時,列車也鳴響汽笛,汽笛聲在深山中久久回響……
大山深處的獨自巡視,莊重的巡禮,久久回響的汽笛……,這一個個場景帶給你怎樣的感受和思考?
請在材料含義范圍之內,自定角度,自擬題目,自選文體(詩歌除外),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這道題目,考生可以從“敬業(yè)”“責任心”“堅持”“平凡與偉大”等角度入手,這幾個角度,就是這道題目的主題。
什么叫常見主題呢?就是某個時間段內, 全國范圍內多省的試卷中,重復出現的作文主題。這種重復一般是跨年,跨省,A省2008年的作文主題,可能出現在B省2010年,C省2013年的作文中。
如果我們能把這些最常見的主題總結,根據常見主題去積累素材,或依據其中的關鍵字去審題立意,往往能在作文審題立意的備考中取得較大的進步。
為什么高考作文形式多變,但是主題具備相對重復性呢?因為高考作文是一種時代社會價值觀的考察。
時至今日,高考作文承載的使命不僅僅是考察學生的寫作能力,更是一種思維能力的考察,最重要的,它是一塊“試金石”,選拔出那些符合時代價值觀的孩子,進入高等學府進行深造,以更好地服務和改造當今社會。
翻看恢復高考以來歷年的高考作文,不管是1987年的《談理論對實踐的指導意義》中反映的改革開放后出現的社會問題,還是1991年《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1998年《戰(zhàn)勝脆弱》反映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變革下出現的一些社會情況對人的思想觀念的變化要求。都有著鮮明的時代烙印。
1999年,《假如記憶可以移植》幻想類的題目出現,開始進入當時領導人所要求的“樹立全民族的創(chuàng)新意識,建立國家的創(chuàng)新體系”這個大的框架中。在這篇作文里,孩子們可以寫故事,談利弊,但是絕不能離開正確的價值取向。進入2000年,社會愈發(fā)強化學生的綜合能力和道德品質,“誠信”“堅持”“感恩”這樣的題目屢見不鮮,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顯示出強悍的生命力。
這種高考作文題目的生命力,體現在一個固定的歷史時期內,能夠充分體現社會主流價值觀的題目會反復出現。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高考作文常見主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kao/450914.html
相關閱讀:數學2016屆高考復習空間向量及其運算專題訓練(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