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臨場發(fā)揮經驗談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考復習 來源: 高中學習網

項嘉,女,河南鄭州人。參加2000年高考,在語文考試中作文部分取得了滿分,現就讀于北京大學2000級國際關系學院。性格外向。開朗;顫。愛好寫作,課余時經常參加體育活動。尤其擅長游泳.也喜歡聽音樂。座右銘:沒有付出就沒有收獲。

近幾年高考作文只有一篇大作文,為60分,占整個語文卷面總分值的40%,可謂是“最出活”的部分。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寫出一篇上乘佳作呢?在這里,我想就此談一些自己的心得體會。

就我個人而言,我習慣于在試卷發(fā)下來時先看作文的題目及要求,然后將其擱置一邊。轉而去做前面的基礎知識和閱讀部分,這樣可以給自己以較多的時間來回憶與這個作文題目有關的材料,同時,也使自己的心里有一個底。而且,在做題過程中,某道題,某句話也許會突然給自己以靈感,拓寬思路。

在寫高考作文時,最重要的一點當然是審題。有很多同學都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為了節(jié)省時間,匆匆看了一下題目要求就動筆寫起來,寫著寫著才發(fā)現自己對題目的理解有誤,而再想改正已經來不及了,只好硬著頭皮寫下去,結果可想而知。因此,對這一環(huán)節(jié)絕對不能掉以輕心。2000年的高考作文是給材料作文,但其與以往的給材料作文不同的是,這一次的作文不規(guī)定作文體裁,寫作范圍很寬,這樣,考生便可以充分發(fā)揮個人的寫怍優(yōu)勢,而不必拘泥于議論文這一種寫作形式。我剛看到這一題目時。一時無所適從。不知從何寫起。這篇文章看起來似乎可說的東西很多,可真的提筆去寫。往往是寫不了幾行就不知如何繼續(xù)下去,腦子里好像一下子涌現出了很多想法,而一下子又好像都消失得無影無蹤,一片空白。

當時這種狀況使我感覺到十分緊張和一種無形的壓力。面對這種情況,我迫使自己冷靜下來,再一次仔細地研讀所給材料和寫作要求,并決定寫自己比較擅長的議論文。文體一旦確定,心里便有了底,我便圍繞材料完全放開自己的思路,并及時用簡練的語言記下腦中各種一閃而過、轉瞬即逝的想法,凡是我所能想到的,與材料有關的觀點、例證。不論遠近深淺我都記錄下來,然后,再對這些材料進行分析,找出我所需要的文章立意。高考作文的寫作比較特殊,它的直接目的就是為了獲得高分,你的惟一讀者就是閱卷老師,因此,我在尋找立意、篩選材料時首要考慮的就是哪些東西可以更好地吸引閱卷老師的注意。作文的立意構思可以說是整篇文章的“靈魂”,“靈魂”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到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所以,我的文章立意就要力爭做到“力避俗,力求新,不走險”。要在我想到的所有觀點中選取一個相對較為新穎,而又不會使自己無話可說的立意。當立意最終確定后我才箅是松了一口氣,準備正式開始寫作了。以上這一整套的程序看起來繁亂復雜,但又必不可少,而且,在實際應用時,由于考場時間有限,必須在較短的時間里完成這一系列工作,理出一條清晰的思路。這與平時的訓練密不可分。

進入正式行文階段,碰到的第一問題就是擬題。題目的擬定應使閱卷老師一眼就看出你所要談論的內容,或者擬一個新穎的題目,使老師一看到題目便有一種迫不及待想要盡快讀下去的想法,因此,我在擬題上花費了一定的時間。

題目擬好之后。便要開始寫正文了。俗話說“萬事開頭難”,一個好的開頭也就意味著這篇文章成功了一半。好的開頭要引人注意,一下子抓住讀者的心。開始時,我想了幾個開頭,可都覺得過于平淡,不能夠引起閱卷老師的閱讀興趣,所以自己就著急起來。反而更加想不出好的開頭。這時我便強迫自己閉上眼睛,調整呼吸,平穩(wěn)心態(tài),告訴自己不要急,慢慢來。心情平穩(wěn)過后,我決定引用原材料作我文章的開頭。這時,我想到,一篇文章的開頭宜短不宜長,冗長的開頭會使整篇文章顯得頭重腳輕,使文章結構布局顯得極不合理。因此,我盡量用簡短明了的語言簡單引用了所給材料,并提了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來弓l起下面的分析。正文的寫作當然要緊扣立意、圍繞題目展開。由于我選擇的是議論文,在論證我的觀點的同時還列舉了一些適當的例子使我的論點更有說服力。另外,在寫作過程中,尤為要注意的是寫作的語言。寫作語言是文章的血肉,是文章思想的“外衣”,是表現文章“靈魂”的手段,語言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一篇文章的可讀性。一篇耐人尋味的好文章,它的語言也必須具有美感,使人讀起來瑯瑯上口。所以我在寫這篇作文時盡量運用一些鮮活的語言,生動

的詞匯,靈活的句式,使我的文章看起來更加充滿生氣。我在文章中大量運用了排比句式,既顯示了文章的氣勢,使其具有震撼力,同時也可使其讀起來易于上口。在運用各種修辭手法的同時。要注意力戒套話。閱卷老師一天之內要評判成百上千份卷子,一味空洞的說教并不會給老師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必然不會得到高分,而只有生動的語言和豐富的內容才能吸引老師。考場作文畢竟不同于平時作文,沒有很多的時間去仔細推敲琢磨,因此。我們可以在平時注意積累一些優(yōu)美的詞匯,并適時地運用到我們的考場作文中去。整篇文章的論證部分我可以說是一氣呵成,從而使自己有較充裕的時間來構思我的結尾部分。

俗話說:“編筐編簍,全在收口”。一篇佳作,光有好的開頭和論證是不夠的,只有配上一個令人回味的結尾才能使整個行文顯得順利流暢。而且,老師也多次告誡我們,閱卷老師在閱讀一篇考場作文時重點考查這篇文章的開頭結尾部分,從而形成一個總體印象?梢,一個好的結尾就顯得更加重要。我摒棄了一般議論文空洞的口號式結尾方法,而是在文章的最后提出了一個讓人深思的問題,使文章所蘊含的內容顯得更加豐富,論證更加深刻。至此,一篇考場作文便完成了 高三。

高考作文的臨場發(fā)揮除了要以良好的寫作功底、豐富的語言為基礎外,更重要的是要具備一個平穩(wěn)的心態(tài)。不要以為是高考的考場就緊張萬分,那樣不利于理出一個清晰的思路,更談不上寫出一篇好的考場作文。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就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這樣才能做到在考場上保持一個正常的心態(tài)。

以上是我在經歷了高考作文寫作之后的一點體會,希望能給今后參加高考的師弟師妹們一些幫助。其中的一些方法也許并不適合所有的人,愿每個人都能找到一種適合自己的方法,祝大家在考場上取得成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kao/47135.html

相關閱讀:高考沖刺之規(guī)劃篇 高考復習步入“黃金時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