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復習血紅蛋白的提取與分離實驗同步訓練(含答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考復習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血紅蛋白是高等生物體內(nèi)負責運載氧的一種蛋白質(zhì)(縮寫為HB或HGB)。以下是血紅蛋白的提取與分離實驗同步訓練,請大家認真進行練習。

判斷正誤

(1)利用凝膠色譜法分離蛋白質(zhì)時,相對分子質(zhì)量小的先洗脫出來()。

(2)在電泳過程中,蛋白質(zhì)分子的移動速度,與分子本身的大小和形狀無關,而與所帶電荷的差異有關()。

(3)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中,電泳遷移率完全取決于分子的大小()。

答案 (1) (2) (3)

血紅蛋白提取和分離過程的考查

(廣東理綜,5)以下關于豬血紅蛋白提純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洗滌紅細胞時,使用生理鹽水可防止紅細胞破裂

B.豬成熟紅細胞中缺少細胞器和細胞核,提純時雜蛋白較少

C.血紅蛋白的顏色可用于凝膠色譜法分離過程的監(jiān)測

D.在凝膠色譜法分離過程中,血紅蛋白比分子量較小的雜蛋白移動慢

解析 豬成熟紅細胞中缺少細胞器和細胞核,提純時雜蛋白較少,是提純血紅蛋白的理想材料。提純血紅蛋白分四步:紅細胞的洗滌、血紅蛋白的釋放、分離血紅蛋白溶液、透析,其中洗滌紅細胞時,要用生理鹽水反復洗滌,既要將紅細胞洗滌干凈,又要不破壞紅細胞,然后再用蒸餾水和甲苯使紅細胞破裂,釋放出血紅蛋白。分離提純的血紅蛋白時用凝膠色譜法,是根據(jù)相對分子質(zhì)量的大小來分離蛋白質(zhì),相對分子質(zhì)量大的蛋白質(zhì)移動速度較快;血紅蛋白的顏色可用于觀察紅色區(qū)帶的移動情況,并據(jù)此判斷分離效果。

答案 D

[對點強化]

紅細胞中含有大量的血紅蛋白,我們可以選用豬、牛、羊或其他脊椎動物的血液進行實驗來提取和分離血紅蛋白。下列關于血紅蛋白提取和分離的敘述,錯誤的是()。

A.血紅蛋白提取和分離一般按照樣品處理—粗分離—純化—純度鑒定的順序進行

B.純化過程中要用生理鹽水充分溶脹凝膠來配制凝膠懸浮液

C.粗分離中透析的目的是去除相對分子質(zhì)量較小的雜質(zhì)

D.可經(jīng)SDS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進行純度鑒定

解析 蛋白質(zhì)的提取和分離一般分為四步:樣品處理、粗分離、純化和純度鑒定。提取和分離血紅蛋白時,首先通過洗滌紅細胞、血紅蛋白的釋放、離心等操作收集到血紅蛋白溶液,即樣品處理;再通過透析法除去相對分子質(zhì)量較小的雜質(zhì),即樣品的粗分離;然后通過凝膠色譜法將相對分子質(zhì)量較大的雜蛋白除去,即樣品純化,純化過程中凝膠應用蒸餾水充分溶脹后,配制成凝膠懸浮液,而不是用生理鹽水;最后經(jīng)SDS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進行純度鑒定。

答案 B

?歸納比較

1.分離DNA、PCR技術、分離蛋白質(zhì)的比較

分離DNA PCR技術 分離蛋白質(zhì) 實驗原理 DNA在不同濃度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且不溶于冷酒精 利用DNA熱變性原理體外擴增DNA 依據(jù)相對分子質(zhì)量的大小不同來分離蛋白質(zhì) 實驗過程 選取材料—破碎細胞釋放DNA—除雜—DNA析出與鑒定 變性—復性—延伸 樣品處理—凝膠色譜操作 實驗結果 獲得較純凈的DNA 獲得大量DNA 相對分子質(zhì)量不同的蛋白質(zhì)得以分離 實驗意義 為DNA研究打下基礎 解決了DNA研究中材料不足的問題 為蛋白質(zhì)的研究和利用提供了原材料 2.比較瓊脂糖凝膠電泳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

(1)從載體上看,利用瓊脂糖凝膠作為載體的是瓊脂糖凝膠電泳,利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膠作為載體的是SDS-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

(2)從依據(jù)上看,利用了分子帶電性質(zhì)差異和分子大小的是瓊脂糖凝膠電泳,僅利用了分子大小的是SDS-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

(3)從優(yōu)點上看,瓊脂糖凝膠電泳操作簡單,電泳速度快,樣品不需處理,電泳圖譜清晰,分辨率高,重復性好;SDS-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消除了凈電荷對遷移率的影響,使電泳遷移率完全取決于分子的大小。

血紅蛋白的提取與分離實驗同步訓練的全部內(nèi)容就是這些,希望考生可以通過試題查缺補漏。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kao/569875.html

相關閱讀:高考生物第三輪復習方法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