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復習對策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考復習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1.立足學科,抓實雙基
  
  復習中必須防止把學科間交叉綜合放到過高的高度,用過多的精力去處理別的學科的知識,這會造成事倍功半的結果,正確思路是立足于本學科,看好學科的“門”。新高考強調向“以能力立意”的轉變,不過分強調知識的覆蓋面,但離開基礎知識講能力,就成無本之木,所以復習中要加強對所學知識結構體系的把握能力。
  
  2.重視說理、論證和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
  
  從歷年的高考閱卷中可看到,相當多的考生說理、論證及表達能力較差,缺乏規(guī)范性,遇到說理、論證題更是詞不達意,邏輯混亂,所以考生必須加強這方面能力的訓練與培養(yǎng)。
  
  3.加強現(xiàn)代科學技術和近代物理知識在學習中的滲透
  
  近幾年高考試題中原子物理占分值越來越大。當今科學技術迅速發(fā)展和近代物理領域的深入研究,為高中物理物理教學提供了豐富的材料,學習這些最新科技成果、科技動態(tài),可開拓視野;同時要加強應用性題目的訓練,注重收集有關出現(xiàn)信息題的生活模型和反映高科技脈搏的科技模式。
  
  4.重視實驗,注重原理,強化設計能力
  
  在高考物理復習中,要抓好實驗的復習,要對每一個實驗(包括演示和分組、課后小實驗)都要認真弄懂實驗原理,熟悉實驗器材,掌握實驗方法和步驟,對實驗中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要仔細觀察、認真分析,并能處理實驗中出現(xiàn)的非預見性現(xiàn)象,能準確記錄數(shù)據(jù)、處理數(shù)據(jù),通過真正動手去做實驗,得出正確結論。此外,還要進一步向設計性和開放性實驗靠近,強化自己的實驗設計能力。設計實驗時,首先要明確實驗目的,如果是測定性的,就根據(jù)實驗儀器的功能,找到恰當?shù)奈锢硪?guī)律,把被測的物理量與實驗儀器所能測的物理量聯(lián)系起來,設計方案即可。近年高考中尤以電學設計性實驗為多,主要設計思想有電表的量程選擇,電流表、電壓表的內外接選擇,滑動變阻器的限流、分壓接法選擇,電表的另用(作待測電阻,電流表作電壓表使用)等。
  
  5.注意提高解答聯(lián)系實際的物理題的能力
  
  考生比較習慣較為傳統(tǒng)的、“純理論”特征明顯的“成題”,對與實際聯(lián)系的題目不很適應,即使題目所涉及的物理過程很簡單,答對率也不能令人滿意。常見題目的物理情景多是指明如“質點”、“小車”、“小球”、“彈簧”、“單擺”、“點電荷”等學生熟悉的抽象的物體的“規(guī)范”的運動和變化,遇到具體的實際物體或情景時,缺乏從具體到抽象又到具體的思維能力、洞察事物本質的能力和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不善于在頭腦中把實際過程轉化為熟悉的典型的物理過程;考生認知結構中人文知識與自然科學知識間的斷裂和鴻溝,也是造成困難的重要原因。
  
  所謂“聯(lián)系實際題”其實屬于“新情景題”,在進行這類專題復習時,要著重在思維方法方面入手,抓準關鍵詞,剔除“冗余”信息,弄清題目的情景,捕捉解題所需的包括過程、數(shù)據(jù)等方面的顯性和隱性信息,并將其轉化成自己熟悉的物理模型。
  
  近年來高考試題不少來源于現(xiàn)實生活中的有關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更加真實、全面地再現(xiàn)和模擬現(xiàn)實。試題要求學生的,主要不是對事物的局部或某一側面進行描述,而是注重對事物整體的結構、功能和作用的認識,以及對事物發(fā)展變化過程的分析理解。所涉及的知識,以多樣性、復雜性和綜合性呈現(xiàn)出來,體現(xiàn)了科學知識的應用價值,推動了科學知識的普及,有并于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打破了過去那種建立在理想化模型基礎上強調緊扣課本的命題思想,加強了知識應用的考查。
  
  所以在做好基礎知識復習的基礎上還要多關注社會、觀察自然現(xiàn)象、關心科技動態(tài)、增強環(huán)保意識、聯(lián)系生活實際去拓寬視野,發(fā)揮想象和創(chuàng)新的潛能。聯(lián)系實際的對象包括自然現(xiàn)象、科學實驗中、現(xiàn)代生活中、各種產業(yè)部門中的實際問題。
  
  解決這類問題的關鍵是要善于挖掘出實際問題的本質內涵,進行模型化處理,把不熟悉的問題轉化為熟悉的問題,再注意知識和方法的靈活應用,問題就迎刃而解。因此,我們要認識到,解題的關鍵在于從問題中抽象出模型,模型是連接理論知識和應用的橋梁,背景知識、實驗事實和經(jīng)驗材料是構建模型的基礎,而抽象、等效、假設、類比等則是構建模型的基本方法,學會如何“脫衣脫帽”提取有用信息,轉換成熟悉的物理模型的方法,形成解題思路。
  
  在復習的過程中還應該把教材中的“思考與討論”、“做一做”、“閱讀材料”、課本后的專題以及邊框中的文字敘述等,都要認真的閱讀思考。要經(jīng)常對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形成知識結構、做到融會貫通,才能順暢地解決實際問題。此外,還要關心自然科學發(fā)展的最新成就和成果及其對社會發(fā)展的影響,通常這些內容課本中是沒有的,常出現(xiàn)在報刊、雜志和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中。注意學科知識在現(xiàn)代生活、現(xiàn)代生產和現(xiàn)代科技中的應用,以提高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kao/596793.html

相關閱讀:化學高考復習技巧:記憶十大絕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