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綜大題沖關必備策略 基礎要熟練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考復習 來源: 高中學習網

  高考是考生之間知識和能力的競爭,也是解題策略與技巧的競爭。大題(非選擇題)占據(jù)文綜試題的“半壁江山”,這一部分最容易拉分,即大題(非選擇題)得分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總分,因此很多考生將非選擇題視為“攔路虎”。怎樣才能做到答題要點清晰明了,避免少失分、爭取多得分呢?下面從政史地三科談一下大題沖關的技巧。

  

  一、政治篇

結合多年教學實踐經驗,在研究近幾年高考文綜政治大題得分技巧的基礎上,筆者認為,要沖關高考文綜政治大題,考生要做到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必須過好基礎關,即要熟練掌握政治學科的基礎知識,對課本中的知識要做到細、熟、通。

其次,要過好能力關,即要在平時的訓練中提高自己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描述和闡釋事物的能力、論證和探究問題的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最后,要過好技巧關,即根據(jù)政治非選擇題相應的設問類型,采用相應的解題方法。

1.體現(xiàn)、說明類大題沖關

解答體現(xiàn)、說明類試題可分四步。第一步“定”,即確定所要運用的觀點、原理。第二步“分”,即對觀點、原理進行分解。第三步“篩”,即篩選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第四步“聯(lián)”,即把保留的觀點、原理與相應材料進行有機結合。

2. 原因類大題沖關

解答此類試題要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我們不僅要解釋某種現(xiàn)象產生的原因,還要說明其影響和意義。對于原因類試題的解答,可以分為三步。第一步,分析其必然性,即分析這樣做的重要現(xiàn)實意義。第二步,分析為什么要(能)這樣做。分析時一定要緊扣題意且聯(lián)系教材知識,分析得越充分越全面越好,同時還要分析能夠這樣做的條件和社會環(huán)境。第三步,聯(lián)系政治生活、經濟生活、文化生活、生活與哲學等相關知識,結合材料進行分析。當然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除了回答“這樣說”“這樣做”的依據(jù)、意義(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之外,有時還需要回答不這樣做的危害。

3.措施類大題沖關

解答措施類試題,首先要讀懂設問,確定答題范圍;其次要明確措施的實施者,有幾個措施實施者答案就有幾個角度;最后將材料信息和教材知識結合起來作答。

4.意義類大題沖關

解答意義類試題 高中生物,第一步,要明確需要回答的是某一種意義(經濟、政治、文化、哲學),還是全部意義。第二步,要根據(jù)設問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為下一步作準備。第三步,作答,一般要遵循從小到大、從近到遠、從點到面的原則:從小到大即先回答對個人的意義,再回答對集體的意義,最后回答對國家的意義;從近到遠即先回答目前(眼前)的意義,再回答長遠的意義;從點到面即由一個方面擴散到多個方面、由一個層次發(fā)展到多個層次。

5. 啟示類大題沖關

針對啟示類試題的特點,我們可采取如下步驟作答。第一步,讀設問和背景材料,明確設問的指向和規(guī)定性,即設問要求回答哪方面的啟示。第二步,從材料和設問的關鍵信息中分析我們?yōu)槭裁匆@樣做。這是解答好啟示類試題的關鍵。第三步,緊承第二步,分析我們應怎樣做。這是解答好啟示類試題的落腳點。

6. 評價類大題沖關

此類題可按照“判斷表態(tài)(是什么)”—“闡述道理(為什么)”—“明確做法(怎么辦)”這一解題思路來作答。

第一步,判斷表態(tài),即對題目中的事或觀點作出是好還是壞、是對還是錯的評價。第二步,闡述道理,即說明做這件事或持這種觀點的依據(jù)、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以及不做這件事、不持這種觀點的危害性。第三步,明確做法,即說明黨、國家、公民、企業(yè)、消費者等應怎樣做或采取哪些具體措施來解決問題。

[1]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kao/65733.html

相關閱讀:高考地理:提高八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