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化學網(wǎng)編輯老師精心提供,高考化學第一輪復習重點練習題:無機化合物綜合應用,因此考生及家長請認真閱讀,關注孩子的學習成長。
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若向某無色溶液中加入用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則該溶液中一定含有Ag+
B.可以用淀粉溶液檢驗某食鹽是否為加碘鹽
C.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后產(chǎn)生的氣體不能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色,則該溶液中一定不存在NH
D.向某溶液中加入鹽酸后有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無色無味氣體產(chǎn)生,則該溶液中至少含有CO、HCO中的一種
答案 D
解析 溶液中也可能含有SO,A錯誤;淀粉溶液能檢驗單質碘,但加碘鹽中的碘是以IO形式存在的,B錯誤;當溶液中c(NH)較小時,加入NaOH溶液后還需要加熱才會有NH3產(chǎn)生,C錯誤;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無色無味氣體是CO2,CO、HCO與鹽酸反應均可產(chǎn)生CO2,D正確。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加入過量氨水,有白色沉淀生成,則原溶液中一定有Al3+
B.加入K3[Fe(CN)6]溶液,產(chǎn)生藍色沉淀,則原溶液中一定有Fe3+
C.加入鹽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則原溶液中一定有SO
D.加入NaOH溶液然后加熱,產(chǎn)生能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則原溶液中一定有NH
答案 D
解析 加入過量氨水有白色沉淀生成,則原溶液中可能含有Al3+或Mg2+,故A錯誤;K3[Fe(CN)6]可用于Fe2+的檢驗(產(chǎn)生藍色沉淀),故B錯誤;加入鹽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則原溶液中可能含有SO,也有可能含有Ag+,故C錯誤。
3.有四種無色溶液,它們分別是(NH4)2SO4、NH4Cl、Na2CO3、NaNO3,下列試劑中可以用來鑒別它們的是()
A.BaCl2溶液
B.NaOH溶液
C.Ba(OH)2溶液
D.AgNO3溶液
答案 C
解析 Ba(OH)2溶液滴入(NH4)2SO4溶液中,有刺激性氣味氣體和白色沉淀產(chǎn)生,滴入NH4Cl溶液中有刺激性氣味氣體產(chǎn)生,滴入Na2CO3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滴入NaNO3溶液中無明顯現(xiàn)象。
4.下列除雜試劑的選擇或除雜操作不正確的是()
選項 括號內為雜質 除雜試劑 除雜操作 A Na2O2(Na2O)固體 O2 在純氧氣中加熱 B Na2CO3(NaHCO3) 溶液 CO2 通入過量的CO2 C FeCl3(FeCl2)溶液 Cl2 通入過量的Cl2 D FeSO4(CuSO4)溶液 Fe 加入過量的Fe粉,充分反應后過濾 答案 B
解析 A選項正確,Na2O能與O2反應生成Na2O2;B選項錯誤,Na2CO3能與CO2、H2O反應生成NaHCO3,目標物質被除去;C選項正確,F(xiàn)eCl2與Cl2反應生成FeCl3,可除去雜質;D選項正確,過量的Fe粉與CuSO4反應生成FeSO4、Cu,通過過濾即可除去雜質Cu。
5.為提純下列物質(括號內的物質是雜質),所選用的除雜試劑和分離方法都正確的是()
選項 被提純的物質 除雜試劑 分離方法 A 溴化鈉溶液(NaI) 氯水、CCl4 萃取、分液 B 氯化銨溶液(FeCl3) 氫氧化鈉溶液 過濾 C 二氧化碳(CO) 氧化銅粉末 通過灼熱的CuO粉末 D 乙酸乙酯(乙酸) 乙醇、濃硫酸 加熱 答案 C
解析 A項中將NaBr也除去了并引入新雜質Cl-;B項易引入新雜質Na+,同時NaOH會與NH反應;D項中酯化反應是可逆反應,反應物無法全部轉化成生成物。
6.下列實驗操作或方案正確的是()
A.將Mg(OH)2濁液直接倒入已裝好濾紙的漏斗中過濾,洗滌并收集沉淀
B.將混有HCl的Cl2通入飽和NaHCO3溶液中除去HCl
C.用圖1所示裝置和CCl4提取溴水中的Br2
D.用圖2所示裝置除去乙醇中的苯酚
答案 C
解析 過濾時,應使用玻璃棒引流,A項錯誤;將混有HCl的Cl2通入飽和NaHCO3溶液中會產(chǎn)生雜質CO2,且Cl2也能被NaHCO3溶液吸收,B項錯誤;Br2在CCl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且CCl4和水不互溶,應采取分液的方法分離,C項正確;乙醇和苯酚混溶,不能采取過濾的方法分離,D項錯誤。
7.已知X、Y、Z、W均為中學化學中常見的單質或化合物,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部分產(chǎn)物已略去)。則W、X不可能是()
選項 W X A 鹽酸 Na2CO3溶液 B Cl2 Fe C CO2 Ca(OH)2溶液 D NaOH溶液 AlCl3溶液 答案 B
解析 Na2CO3NaClNaHCO3Na2CO3;
B項,F(xiàn)e無論與過量Cl2,還是少量Cl2反應均生成FeCl3;
C項,Ca(OH)2Ca(HCO3)2CaCO3Ca(OH)2;
D項,AlCl3NaAlO2Al(OH)3AlCl3。
8.(甘肅省蘭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擬)下表所列各組物質中,物質之間通過一步反應不能實現(xiàn)甲??乙??丙轉化的是()
物質
選項 甲 乙 丙 A Si SiO2 H2SiO3 B NO NO2 HNO3 C Na NaCl NaOH D CH2===CH2 CH3CH2OH CH3CHO 答案 A
解析 A項,SiSiO2,SiO2不能和H2O反應生成H2SiO3,錯誤;B項,NONO2HNO3,正確;D項,CH2CH2CH3CH2OHCH3CHO,正確。
9.A、B、C、D均是由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四種氣體單質,E、F均為氣體,且F為紅棕色。有關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反應條件均已略去):
請回答下列問題:
(1)D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應③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Y和E在一定條件下可反應生成B和Z,這是一個具有實際意義的反應,可消除E對環(huán)境的污染,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1 molL-1 X溶液和0.1 molL-1 Y溶液等體積混合,溶液呈________(填酸、堿或中)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離子方程式說明)。
(5)常溫下0.1 molL-1 Y溶液中c(H+)/c(OH-)=110-8,下列敘述正確的是_______(填字母)。
A.該溶液的pH=11
B.該溶液中的溶質電離出的陽離子濃度為0.1 molL-1
C.該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c(H+)與c(OH-)的乘積為110-22
D.pH=3的鹽酸V1 L與0.1 molL-1的Y溶液V2 L混合,若混合溶液的pH=7,則V1V2
E.將題述溶液加水稀釋100倍后,pH為9
答案 (1)H2 (2)3NO2+H2O2H++2NO+NO
(3)4NH3+6NO5N2+6H2O
(4)酸 NH+H2O??NH3H2O+H+ (5)ACD
解析 (1)本題的突破口之一是白煙,是揮發(fā)性酸和氨氣相遇后的現(xiàn)象,由此可推知D是H2,突破口之二是紅棕色氣體,F(xiàn)應為NO2,反推可知E為NO,C為O2,Z為H2O,Y為NH3,X為HCl,G為HNO3。(3)Y和E反應生成B和Z的反應是氧化還原中的歸中反應。(4)兩者恰好完全反應時生成NH4Cl,銨根離子水解而使溶液顯酸性。(5)常溫下Kw=c(H+)c(OH-)=110-14,結合題中信息c(H+)/c(OH-)=110-8,可得c(OH-)=110-3 molL-1,故溶液的pH=11,A正確。根據(jù)NH3H2O??NH+OH-可得由氨水電離出的c(NH)=110-3 molL-1,B錯。由水電離出的c(H+)=c(OH-)=110-11 molL-1,C正確。選項D顯然也正確。選項E,氨水是弱電解質,故加水稀釋100倍后,溶液的pH應大于9。
10.(哈爾濱市第一中學高三第四次模擬)某小組同學為探究H2O2、H2SO3、Br2氧化性強弱,設計如下實驗(夾持儀器已略去,裝置的氣密性已檢驗)。
實驗記錄如下: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Ⅰ 打開活塞a,滴加氯水,關閉活塞a A中溶液變?yōu)榧t棕色 Ⅱ 吹入熱空氣 A中紅棕色明顯變淺;B中有氣泡,產(chǎn)生大量白色沉淀,混合液顏色無明顯變化 Ⅲ 停止吹入空氣,打開活塞b,逐滴加入H2O2溶液 開始時顏色無明顯變化;繼續(xù)滴加H2O2溶液,一段時間后,混合液逐漸變成紅棕色 請回答下列問題:
(1)A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操作Ⅱ吹入熱空氣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裝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C中盛放的藥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實驗操作Ⅲ,混合液逐漸變成紅棕色,其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上述實驗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實驗反思:
①有同學認為實驗操作Ⅱ吹入的熱空氣,會干擾(5)中結論的得出,你認為是否干擾,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實驗操作Ⅲ,開始時顏色無明顯變化的原因是(寫出一條即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Br-+Cl2Br2+2Cl-
(2)吹出單質Br2
(3)吸收尾氣 NaOH溶液
(4)H2O2+2Br-+2H+Br2+2H2O
(5)氧化性:H2O2H2SO3
(6)①不干擾,無論熱空氣是否參加氧化H2SO3,只要觀察到產(chǎn)生白色沉淀的同時有明顯顏色變化,即能證明Br2氧化了H2SO3
②H2SO3有剩余(H2O2濃度小或Br-與H2O2反應慢等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 Ⅰ中原理為Cl2+2Br-Br2+2Cl-,Ⅱ中,吹入熱空氣,把A中生成的Br2吹出進入B裝置,發(fā)生反應:Br2+H2SO3+H2O2HBr+H2SO4
H2SO4+BaCl2BaSO4+2HCl
Ⅲ中原理為H2O2+2Br-+2H+Br2+2H2O
綜合以上分析,可以推斷氧化性H2O2H2SO3。
11.聚合硫酸鐵鋁(PFAS)是一種新型高效水處理劑。利用硫鐵礦燒渣(主要成分為Fe3O4、FeO、SiO2等)為鐵源,粉煤灰(主要成分為Al2O3、Fe2O3、FeO等)為鋁源,制備PFAS的工藝流程如下:
(1)堿溶時,Al2O3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酸溶Ⅱ時,F(xiàn)e3O4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濾渣Ⅰ、濾渣Ⅱ在本流程中能加以利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氧化時應控制溫度不超過57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氧化時若用MnO2代替H2O2,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酸度對絮凝效果和水質有顯著影響。若產(chǎn)品PFAS中殘留硫酸過多,使用時產(chǎn)生的不良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l2O3+2NaOH2NaAlO2+H2O
(2)Fe3O4+8H+2Fe3++Fe2++4H2O
(3)濾渣Ⅰ
(4)溫度過高,H2O2受熱分解
(5)2Fe2++MnO2+4H+2Fe3++Mn2++2H2O
(6)硫酸抑制Al3+和Fe3+水解,降低絮凝效果;水的酸度增大,影響水質
解析 加入NaOH溶液使Al2O3溶解,其方程式為Al2O3+2NaOH2NaAlO2+H2O;通入過量CO2,發(fā)生的反應為CO2+NaAlO2+2H2OAl(OH)3+NaHCO3;再加入H2SO4時,其反應原理為2Al(OH)3+3H2SO4Al2(SO4)3+6H2O,結晶得到Al2(SO4)3晶體。向硫鐵礦燒渣中加入H2SO4,其方程式為FeO+H2SO4FeSO4+H2O,F(xiàn)e3O4+8H+2Fe3++Fe2++4H2O。濾渣Ⅰ中含有Fe2O3、FeO,濾渣Ⅱ中含有SiO2,根據(jù)工藝流程,濾渣Ⅰ可加以利用。H2O2氧化Fe2+時,溫度不能過高,其原因是溫度過高,H2O2會分解。因為Fe3+、Al3+水解均呈酸性,所以產(chǎn)品PFAS中硫酸殘留過多,會抑制Al3+、Fe3+水解,降低絮凝效果,并且酸度過大影響水質。
12.初,霧霾天氣多次肆虐我國中東部地區(qū)。其中,汽車尾氣和燃煤尾氣是造成空氣污染的原因之一。
(1)汽車尾氣凈化的主要原理為2NO(g)+2CO(g)2CO2(g)+N2(g)。在密閉容器中發(fā)生該反應時,c(CO2)隨溫度(T)、催化劑的表面積(S)和時間(t)的變化曲線,如下圖所示。
據(jù)此判斷:
①該反應的______0(填或)。
②在T1溫度下,0~2 s內的平均反應速率v(N2)=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當固體催化劑的質量一定時,增大其表面積可提高化學反應速率。若催化劑的表面積S1
④若該反應在絕熱、恒容的密閉體系中進行,下列示意圖正確且能說明反應在進行到t1時刻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2)直接排放煤燃燒產(chǎn)生的煙氣會引起嚴重的環(huán)境問題。
①煤燃燒產(chǎn)生的煙氣含氮的氧化物,用CH4催化還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例如:CH4(g)+2NO2(g)N2(g)+CO2(g)+2H2O(g) H=-867.0 kJmol-1
2NO2(g)??N2O4(g) H=-56.9 kJmol-1
寫出CH4催化還原N2O4(g)生成N2和H2O(g)的熱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將燃煤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回收利用,可達到低碳排放的目的。下圖是通過人工光合作用,以CO2和H2O為原料制備HCOOH和O2的原理示意圖。電極a、b表面發(fā)生的電極反應式分別為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 ②0.05 molL-1s-1
③
④bd
(2)①CH4(g)+N2O4(g)N2(g)+2H2O(g)+CO2(g) H=-810.1 kJmol-1
②2H2O-4e-O2+4H+
2CO2+4e-+4H+2HCOOH
解析 (1)①根據(jù)圖示T1T2,溫度升高,CO2濃度減小,平衡左移,正反應為放熱反應,0。②v(N2)=v(CO2)==0.05 molL-1s-1。
③增大催化劑表面積,平衡不移動,CO2濃度仍為0.2 molL-1,但達到平衡所用時間短。
④因為容器絕熱、恒容,該反應為放熱反應,在反應過程中溫度升高,平衡左移,K減小,b項正確;在反應過程中,NO的質量減小,達到平衡時,保持不變,d項正確。
(2)①CH4(g)+2NO2(g)N2(g)+CO2(g)+2H2O(g)
H=-867.0 kJmol-1
N2O4(g)??2NO2(g) H=+56.9 kJmol-1
上述兩式相加:
CH4(g)+N2O4(g)N2(g)+CO2(g)+2H2O(g) H=-810.1 kJmol-1
②a為負極,電極反應式為2H2O-4e-O2b為正極,電極反應式為2CO2+4e-+4H+2HCOOH。
關于高考化學第一輪復習重點練習題:無機化合物綜合應用就介紹完了,更多信息請關注化學網(wǎng)高考頻道!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kao/699823.html
相關閱讀:一位高考學霸總結的高效復習方法,太有用了!看完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