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jīng)常能見到這類報道:表面看來很積極向上的考生會被一次模擬考試徹底打垮,無法參加高考;本來很聽話踏實的學生竟然和老師發(fā)生沖突。這些看似“離奇”的高三事件背后有著同樣的誘因——“焦慮”情緒。那么,如何克服這種高考前焦慮呢?
焦慮是高三考生很常見的情緒體驗,它不僅會表現(xiàn)為“焦急、不安”的狀態(tài),還有很多不易察覺的表現(xiàn)方式。
表現(xiàn)一:努力學習型
“一模”臨近,有些考生會自然地緊張起來,變得愛學習,自覺地減少休息和娛樂,經(jīng)常獨自趴在寫字臺上寫寫劃劃,很長時間都不停止。老師和父母能從他們的眼神中看到些許壓力和緊張。這是焦慮情緒較常見的表現(xiàn)形式,但父母往往理解為“孩子自己知道努力了”,反而忽略了背后的焦慮情緒。
解決方法:接受“焦慮”的存在
心理學講的克服焦慮,指的是能帶著焦慮生活,絕不意味著要戒除焦慮。因為焦慮是我們內心重要的“信號燈”,它除了增加心理壓力以外,還有一個很積極的作用:它讓我們最終認識到什么才是對自己最有價值的,并幫助我們找到挽回的辦法。在高三,無論對于考生還是父母來說,“接受焦慮的存在”是比“消滅焦慮”更正確的決定。
表現(xiàn)二:張口必提“我能行”
一些考生在“一模”之前不但沒有特別努力地學習,反而比以前更輕松自在了。當父母問到學習情況時,考生會信心滿滿地說:“放心吧,我能行,高考肯定沒問題!”父母此時會很擔心,總覺得孩子沒有進入備考狀態(tài)。其實,引起這種“反!毙袨榈脑蚝芸赡苁强忌鷥刃牡慕箲]。
解決方法:焦慮是用來面對的
有些考生在“一!迸R近時能夠感覺到內心的緊張和焦慮,但為了讓自己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盡量忽視這些不安焦躁的情緒;還有一些考生選擇逃避和放棄。要知道,無論壓抑還是逃避都無助于問題的解決,只會引發(fā)新的焦慮。一定要找到焦慮的源頭,才能更有效地規(guī)劃接下來的時間,越早面對這些對考生越有利。
表現(xiàn)三:“儀式化”行為
曾經(jīng)有這樣一個男生,升入高三后多了一個習慣:隨身攜帶一根桃木棍,說是可以保佑平安。這說明他的信心不足,需要借助外力才能應付現(xiàn)狀。
解決方法:重新找到安全感
改善這種狀態(tài)最好的辦法就是重新找到安全感。在現(xiàn)在這個階段,不要盲目地找各種練習題,可以找一個自己相信的人,可以是老師、父母或有能力幫助你的人,一起分析自己的現(xiàn)狀:在6科中哪個學科是弱項,哪些科目有提升空間,該做什么類型的題目。弄清這些之后,考生會平靜很多。
表現(xiàn)四:睡覺時多夢
夢到在考場上突然失去記憶,曾經(jīng)很熟悉的東西怎么也想不起來;發(fā)現(xiàn)考卷上的題都是自己沒學過的;發(fā)給自己的卷子是白紙;考場上的其他人都很從容,只有自己很緊張;在完全陌生的環(huán)境中不知所措、喘不過氣來;趕不上飛機、火車;因為做錯了簡單的題目而被老師和父母責備。
解決方法:學會放松
放松并不是浪費時間,而是為了更好地投入學習。閉上眼睛做幾次深呼吸,想象自己吸入的是清新的空氣和能量,呼出的是心里的壓力和負擔,或者是做做運動,都可以有效地緩解焦慮。
如果考生出現(xiàn)了以上幾種典型的焦慮行為,父母一定要有所警覺,快速識別。發(fā)現(xiàn)考生有焦慮情緒后,很多父母過分緊張,直接去找孩子談話,希望孩子能克服焦慮,這是不可取的。父母更不能憑表面行為批評孩子,那會使孩子喪失表達焦慮的機會,承受更多心理壓力。此時,父母的冷靜和理解對孩子是最重要的。
以上就是“如何克服高考前焦慮?”的詳細內容,由小編整理。要克服考前焦慮,高三學生需保持一顆平常心,從心理上放低對自己的要求,想清楚未來到底要做什么,找到自己的目標,給自己制訂一個可以實現(xiàn)的計劃,不強求事事都做得完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kao/727081.html
相關閱讀:高三一線名師點評分析福建省高考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