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高考,卸下考生的心理包袱?2017年高考即將開戰(zhàn),磨槍擦刀沖刺高考,在這考前兩周的時間里,考生需要調(diào)整好心態(tài),良好的心態(tài)有助于高考水平的發(fā)揮,如何讓學生在關鍵時期內(nèi)盡快調(diào)整狀態(tài)?在這里小編為大家分享了考生調(diào)整狀態(tài)的方法及技巧。
癥狀一:過于緊張焦慮
部分同學在談到學習時,表情顯得不是那么很自信。之前,平時覺得一些很簡單的題目,現(xiàn)在有時候面對類似的題目居然不會做了,貌似突然增加了“難度”,心里會逐漸緊張起來,腦中也會出現(xiàn)一片空白。當兩三次遇到相同情況時,心里會越來越不自信,甚至會對自身能力產(chǎn)生懷疑,于是就開始自責、心虛并產(chǎn)生生理反應,如胸悶、呼吸急促等現(xiàn)象。
處方:每年高考前,學生普遍會產(chǎn)生緊張焦慮情緒。最好的辦法就是別把它太當回事情。學生對于以前做過的題目,當再次遇到時,或許會因為麻痹大意,或許是人的身心正處于極度疲勞時期而出現(xiàn)的短期空白,或許是身心過度緊張所致。無論如何,這些都是短時間的,有可能是幾秒鐘時間人的意識會立即恢復過來,學生不要太過在意。如果真的出現(xiàn)空白期,要學會自我調(diào)整,冷靜思考,相信并不是你沒有這個能力,而是你暫時沒想到罷了。逐步審題,繼續(xù)做正在做的事情。
癥狀二:好高騖遠
大部分高三學生,就平時學習所能考取的院校和心目中理想的大學是否有距離?他們普遍反映是以目前的學習成績所能考取的院校與心目中理想的院校存在一定的落差,且都表現(xiàn)得有些悲觀。
處方:學生考取的院校,除極個別的超常發(fā)揮或超低水平發(fā)揮失常外,絕大多數(shù)是在自身能力所能達到的范圍之內(nèi),一般考生的高考成績都會在模擬考分數(shù)的基礎上略有上下波動,這都是屬于正常發(fā)揮。而學生產(chǎn)生的悲觀情緒,主要是不能達到心目中的愿望,造成落差產(chǎn)生的心態(tài)變化。對于這種因落差引起的悲觀情緒,最主要的還是學生要正視自我。學習成績靠的是平時積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相信只要平時扎實積累,勤奮上進,一定會取得較好的成績。如果不能正視自我,一味的好高騖遠,那么,失敗在所難免。因此,學生在高考之前,最好是順其自然,告訴自己只要能考出自己平時的成績就已經(jīng)是成功一半了。
癥狀三:家長嘮叨
被采訪的學生們都承認面對高考,遇到過來自家長的不小壓力。一位學生對記者說,上次沒在模擬考上考出理想成績,我的父母就覺得我學習不用心,當天晚上就跟我談什么以后事業(yè)啊,人生啊,要是考不上好院校,以后的日子怎么過啊之類的,弄得我現(xiàn)在壓力特別大,總感覺自己要是不考出個好成績來就對不起父母。
點擊查看:
高考前心理輔導的方法處方:中國人,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夙愿,這也是天下父母的一片苦心。但是對于孩子的一次小小挫折,就覺得是孩子辜負了他們的苦心,則未免有些多余。凡事需量力而行,自己的孩子能取得多大成就,就在于孩子自身上,過多的苦口婆心,不知不覺中會增添孩子的無形壓力,就像是一雙眼睛時時在盯著,有時候往往會事與愿違。當孩子遇到挫折時,最好的辦法是以一種鼓勵的姿態(tài)去迎接,比如與他或她看看電影、出去游玩放松放松,或者是送點小禮物之類的,營造一種歡快、輕松的家庭環(huán)境,賞識、鼓勵孩子,給他最需要的自信心。
以上就是“如何應對高考,卸下考生的心理包袱?”的介紹,僅供參考。同時小編也提醒高三生在平時緊張學習的時候,要改善飲食習慣,注意營養(yǎng)搭配,可以多喝些酸棗仁湯之類的具有緩解疲勞、凝神作用的食物。同時要多加強鍛煉,增強抵抗力。良好的身心健康是參加高考的本錢。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kao/753732.html
相關閱讀:高考文綜復習怎樣進行背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