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中存在著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兩種變化形式,以下是高考第化學一輪復習同步訓練,請考生及時練習。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0小題,每小題6分,共60分)
1.下列實驗中,有關儀器的下端必須插入液面以下的是 ()
①制備乙烯時用的溫度計;
②制備氯氣裝置中的分液漏斗;
③制取氨水時氨氣溶于水的導管;
④制備氫氣的簡易裝置中加入稀硫酸用的長頸漏斗;
⑤分餾石油時的溫度計;
⑥制備乙酸乙酯時,將乙酸乙酯蒸氣通入飽和Na2CO3溶液的導管。
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⑥ D.①②③④
2.下列氣體中既能用濃硫酸干燥,又能用堿石灰干燥的是 ()
A.Cl2 B.NH3 C.H2S D.O2
3.下列實驗目的可以達到的是 ()
A.用無水氯化鈣干燥氨氣
B.電解熔融氯化鎂制取金屬鎂
C.濃硫酸與溴化鈉共熱制取溴化氫
D.飽和碳酸鈉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氫
4.(合肥模擬)下圖的實驗裝置用來分離CO2和CO氣體并干燥。圖中a為止水夾,b為分液漏斗的活塞,通過Y形管和止水夾分別接c、d兩球膽,現裝置內的空氣已排盡。為使實驗成功,甲、乙、丙中盛放的溶液分別是 ()
A.NaHCO3飽和溶液、鹽酸、硫酸
飽和溶液、硫酸、飽和溶液
D.18.4 molL-1硫酸、飽和溶液、硫酸
A.用二氧化錳(粉末)與雙氧水制氧氣
B.用鋅粒與稀硫酸制氫氣
C.用亞硫酸鈉與鹽酸制二氧化硫
D.用碳酸鈣(塊狀)與稀硫酸制二氧化碳
6.(海淀模擬)為證明稀硝酸與銅反應產物中氣體為NO,設計如圖實驗(實驗過程中活塞2為打開狀態(tài)),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關閉活塞1,加入稀硝酸至液面a處
B.在裝置左側稍加熱可以加快稀硝酸與銅的反應速率
C.通過開啟或關閉活塞1可以控制反應的進行和停止
D.銅絲卷成螺旋狀,可增大銅絲與硝酸的接觸面積,加快反應速率
7.用飽和FeCl3溶液制取Fe(OH)3膠體,正確的操作是 ()
A.將FeCl3溶液滴入蒸餾水中即可
B.將FeCl3溶液滴入熱水中,得到棕黃色液體即可
C.將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繼續(xù)煮沸至生成紅褐色液體即可
D.將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繼續(xù)煮沸至生成紅褐色沉淀即可
8.下列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中,不能做到隨時控制反應的發(fā)生與停止的是()
9.要組裝一套利用液體和液體反應制備氣體的裝置,現在設計了如下五步操作,正確的順序是 ()
①將蒸餾燒瓶固定在鐵架臺上
②將酒精燈放在鐵架臺上,根據酒精燈確定鐵圈高度,固定好鐵圈,放好石棉網
③用漏斗向蒸餾燒瓶中加入一種液體反應物,再向分液漏斗中加入另一種液體反應物,并將導氣管放入氣體收集裝置中
④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利用固定裝置微熱的方法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⑤在蒸餾燒瓶上裝好分液漏斗,連接好導氣管
A.②①⑤④③B.④①②⑤③
C.①②⑤④③ D.①⑤④②③
10.(能力挑戰(zhàn)題)(株洲模擬)已知:酸式乙二酸鈉與濃硫酸共熱時反應為
HOOCCOONa+H2SO4(濃)NaHSO4+CO2+CO+H2O。
利用該反應所產生的氣體(X)及下列有關儀器裝置進行以下實驗: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對裝置Ⅰ,關閉活塞K2,打開活塞K1,在導管D處能得到純凈而干燥的CO
B.當A選項反應完成后,再關閉活塞K1,打開活塞K2,在導管D處能得到純凈而干燥的CO2
C.利用裝置Ⅰ中D處所得的純凈CO,通過實驗裝置Ⅱ能夠說明CO具有還原性
D.實驗裝置Ⅲ與實驗裝置Ⅱ相比較,能減少CO的污染,能順利完成氧化鐵還原實驗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3小題,共40分)
11.(13分)擬用下圖裝置制取表中的四種干燥純凈的氣體(圖中鐵架臺、鐵夾、加熱及氣體收集裝置已略去,必要時可以加熱;a、b、c、d表示相應儀器中加入的試劑)。
氣體 a b c d H2 稀硝酸 鋅粒 NaOH溶液 濃硫酸 Cl2 濃鹽酸 MnO2 NaOH溶液 濃硫酸 NH3 飽和NH4Cl
溶液 消石灰 H2O 固體
NaOH NO 稀硝酸 銅屑 H2O P2O5 (1)上述方法中可以得到干燥、純凈的氣體是
(2)指出不能用上述方法制取的氣體,并說明理由(可以不填滿)。
①氣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氣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氣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氣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3分)化學實驗室通常用粗鋅和稀硫酸反應制氫氣,因此在制氫廢液中含有大量的硫酸鋅。同時,由于粗鋅中還含有鐵等雜質,使得溶液中混有一定量的硫酸亞鐵,為了充分利用制氫廢液,常用其制備皓礬(ZnSO47H2O)。某;瘜W興趣小組的同學以制氫氣的廢液為原料來制取皓礬。制備皓礬的實驗流程如下圖所示。
已知:開始生成氫氧化物沉淀到沉淀完全的pH范圍分別為Fe(OH)3:2.7~3.7;Fe(OH)2:7.6~9.6;Zn(OH)2:5.7~8.0,試回答下列問題:
(1)加入的試劑①,供選擇使用的有:氨水、NaClO溶液、20%的H2O2、濃硫酸、濃硝酸等,最好選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的試劑②:供選擇使用的有:a.鋅粉、b.ZnO、
c.Zn(OH)2、d.ZnCO3、e.ZnSO4等,可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從晶體1晶體2,該過程的名稱是
(4)在得到皓礬時,向晶體中加入少量酒精洗滌而不用水的原因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4分)(能力挑戰(zhàn)題)該學習小組通過查閱資料發(fā)現用KClO3和濃鹽酸也可以制備氯氣。為此該小組利用下圖裝置在實驗室制取Cl2并探究其有關性質:
(1)裝置A中存在一處錯誤,改正這處錯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寫出裝置A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了除去氯氣中的氯化氫,需要在A、B之間裝置中添加裝置E,裝置E中所盛裝的試劑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為了探究使有色布條褪色的是氯氣還是氯氣與水反應的生成物,需要在整套裝置中添加裝置E,其中加入濃硫酸,裝置E在整套裝置中的添加位置為_________
a.A、B之間 b.B、C之間
c.C、D之間 d.D之后
(4)另外一個化學學習小組就環(huán)境保護方面指出了上述裝置的缺陷,并給出了改進措施。該改進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解析
1.【解析】選A。制備乙烯時用的溫度計是用來測量反應混合物的溫度,以便控制溫度在170℃,故溫度計的水銀球應插在液面以下;制備氫氣的簡易裝置中加入稀硫酸用的長頸漏斗的下管口必須插在液面以下,以防氣體從長頸漏斗逸出。
2.【解析】選D。Cl2和H2S均可被堿石灰吸收,而氨氣可被濃硫酸吸收,氧氣與濃硫酸和堿石灰均不作用,故既能用濃硫酸干燥,又能用堿石灰干燥的是氧氣。
【方法技巧】氣體除雜的四條原則:
(1)不損失主體氣體,即被干燥的氣體不能與干燥劑發(fā)生化學反應;
(2)不引入新的雜質氣體;
(3)在密閉裝置內進行;
(4)先除去易除的雜質氣體。
3.【解析】選B。無水氯化鈣可與氨氣結合形成CaCl28NH3,不能用無水氯化鈣干燥氨氣,故A項不正確;制取金屬鎂時,由于鎂的活潑性很強,故一般用電解熔融的氯化鎂制取,故B項正確;制取溴化氫時,由于溴化氫的還原性較強,能被濃硫酸氧化,故一般選取濃磷酸制取,故C項不正確;飽和碳酸鈉既能和二氧化碳反應也能和氯化氫反應,故D項不正確。
4.【解析】選C。甲中試劑吸收CO2,乙中試劑與甲中吸收CO2后的溶液反應再生成CO2,丙中試劑為氣體干燥劑,故甲、乙、丙中盛放的溶液分別是NaOH溶液、稀硫酸、濃硫酸。
5.【解析】選B。A項,粉末會從孔中漏出,提出試管反應也無法停止;C項,亞硫酸鈉易溶于水,不能控制反應隨時停止;D項,反應生成的微溶性的CaSO4附著在CaCO3的表面,使反應不能繼續(xù),制氣量有限。
6.【解析】選A。先關閉活塞1,由于氣壓增大的緣故加入稀硝酸達不到a處,故該項錯誤。
7.【解析】選C。飽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發(fā)生如下反應FeCl3+3H2OFe(OH)3(膠體)+3HCl,故C項正確。
8.【解析】選A。A項裝置當關閉止水夾時,繼續(xù)反應生成的氣體不能將鹽酸完全排到漏斗中,反應物之間不能分離,反應不會停止,故不是隨時控制反應的發(fā)生與停止的制氣裝置。
【加固訓練】下列氣體發(fā)生裝置,當加入適當的塊狀固體和液體時不具有隨開隨關功能的是 ()
【解析】選D。A、B、C三裝置原理與啟普發(fā)生器相似,均具有隨開隨關功能;而D裝置關閉止水夾后,反應仍持續(xù)進行,無法通過關閉止水夾控制反應的停止。
9.【解題指南】解答本題應注意兩點:
(1)實驗儀器的安裝原則:從下向上,從左向右;
(2)要在儀器安裝完畢,檢驗裝置氣密性以后,再加入液體試劑。
【解析】選A。首先固定酒精燈,根據酒精燈確定鐵圈高度,固定好鐵圈,放好石棉網;把蒸餾燒瓶固定在鐵架臺上,在蒸餾燒瓶上裝好分液漏斗,連接好導氣管,檢查裝置的氣密性;若裝置不漏氣,再加液體反應物開始反應,制取氣體。
10.【解題指南】解答本題的關鍵是:
(1)明確X的成分是CO、CO2、H2O,以及各成分的性質特點;
(2)正確識別裝置圖是否合乎情理。
【解析】選D。對裝置Ⅰ,關閉活塞K2,打開活塞K1,氣體經過氫氧化鈉溶液除去CO2,再經濃硫酸干燥,即能得到純凈而干燥的CO,故A項正確;B項中CO2與氫氧化鈉溶液生成的碳酸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生成CO2,故B項正確;純凈的CO通過實驗裝置Ⅱ,若紅色粉末變?yōu)楹谏虺吻迨宜儨啙?都能夠說明CO具有還原性,故C項正確;實驗裝置Ⅲ氣體不能順利進入硬質玻璃管,故D項不正確。
11.【解析】本題僅考查氣體的發(fā)生、凈化和干燥。實驗室制H2時不能用稀硝酸;氯氣不能用NaOH溶液作為除雜試劑,因為Cl2和NaOH能夠反應;由于氨氣極易溶于水,不能用水作氨氣的除雜試劑;稀硝酸和銅屑反應可生成NO,通過水可除去可能生成的NO2,可用P2O5作吸水劑干燥NO。
答案:(1)NO
(2)①H2 稀硝酸與鋅粒反應得不到H2
②Cl2 反應生成的Cl2被c中的NaOH溶液吸收了
③NH3 反應生成的NH3被c中的H2O吸收了
12.【解析】(1)根據Fe3+、Fe2+、Zn2+沉淀的pH,為了沉淀Fe3+、Fe2+而不沉淀Zn2+,應用H2O2,把Fe2+氧化成Fe3+。
(2)為了促進Fe3+水解應降低H+的濃度,但不能引入雜質離子,所以應加入ZnO或Zn(OH)2或ZnCO3,但不能使用鋅粉,因為是從制H2的廢液中制得皓礬。
(3)由于晶體1不純,所以應采取重結晶的方法。
(4)在洗滌皓礬時,為了減少損失,可用酒精洗滌。
答案:(1)20%的H2O2 將制氫廢液中的Fe2+氧化成Fe3+,同時避免引入新的雜質
(2)b、c、d
(3)重結晶
(4)為了沖洗掉晶體表面的雜質離子;防止晶體溶解,影響產率
【誤區(qū)警示】
(1)在選擇氧化劑和選擇調pH的物質時,未考慮可能引入雜質而隨意選用了雙氧水以及ZnO、Zn(OH)2、ZnCO3以外的其他試劑,如濃硝酸等;
(2)誤認為鋅也可以消耗氫離子,也能調pH,且不引入其他雜質,但是題意已經很明確,粗鋅和稀硫酸反應制氫氣廢液,可見廢液中氫離子濃度較低,不足以和鋅反應。
13.【解析】(1)長頸漏斗未插入液面下,氣體容易逸出。
(2)KClO3和濃鹽酸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氯氣,化學方程式為
KClO3+6HCl====KCl+3Cl2+3H2O
(3)除去氯氣中的氯化氫最好用飽和食鹽水洗氣。
為了探究使有色布條褪色的是氯氣還是氯氣與水反應的生成物,要做對比實驗,其中之一通入的氯氣要干燥,故在B、C之間添加盛有濃硫酸的裝置E。
(4)氯氣有毒,要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尾氣。
答案:(1)長頸漏斗插入液面下
(2)KClO3+6HCl====KCl+3Cl2+3H2O
(3)飽和食鹽水 b
(4)裝置D后面連接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燒杯
高考第化學一輪復習同步訓練及答案解析的所有內容就到這里,化學網希望對考生復習化學有幫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kao/833023.html
相關閱讀:高三學生應該怎樣去更快的進入高考備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