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已經(jīng)結束,作為準高三生的同學們都應該做什么準備呢?請看新東方在線高考網(wǎng)小編整理的《高考備考:高考狀元分享高考文綜學習方法》,供同學們參考。
“真正的天才總是少數(shù)。我能成功,在于勤奮與方法!
“高考復習時間很緊張,但利用好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到了高三下學期,對文科生而言,文綜是最有可能取得重大突破的科目。”
高考戰(zhàn)場,一分之差,結果就可能失之千里。在接下去三個多月的時間里,文科考生該著眼于哪一步?本期讓我們一同分享2007年泉州高考文科狀元曾蔚萍同學的文綜復習心得。
本期主講:曾蔚萍,泉州五中2007屆畢業(yè)生,當年泉州高考文科狀元、福建省高考文科第10名;現(xiàn)為北大經(jīng)濟學院大一學生。
【方法綜合】
背書記要點,看書看全面
有人覺得文綜需要背誦的東西很多,要考出好成績來一定要下大工夫去背。我并不是很贊同這個觀點。文綜三科的內(nèi)容確實多,單單地理一科,初中和高中的課本加起來就有9本。這么多內(nèi)容,不背是不行的;但要靠背誦過關的話,早該從高一開始而不是等到高三。
我的方法是記要點。做過高考練習的同學都知道,高考是按點得分的。一道大題的標準答案通常只有幾個要點,答出要點就有分,答不出哪怕寫再多也沒分。而要點通常都是很簡潔、干凈,課本上的一大段內(nèi)容可能只需要一個詞或一句話就能概括,一個詞一句話就是要點。
很多同學不放心,大段大段地背課文,而且還要求自己背的與課本內(nèi)容一字不差。這么做,既難以記住又占用大腦空間。
掌握要點之后,還要學會詮釋,用自己掌握的學科的語言去展開。有的同學是不知道怎么組織語言,怎么展開來寫,就把死記硬背的課本內(nèi)容套進去,其實可能是他對課本內(nèi)容還不夠熟悉。這時候不妨多看看書。
在復習文綜三科時,我花在看書的時間遠多于背書。說句玩笑話,當別的同學背得天昏地暗時,我倒是像看小說一樣將課本看得津津有味,連注釋、圖說這些邊邊角角都不放過。
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當別人辛苦背完半本書時,我可能已經(jīng)輕松看完整本書了。看完了,合上書本,花上十幾分鐘在腦子里過一下自己剛才看到的內(nèi)容,然后再去做題,把看到的知識結合題目作答,大腦中的印象會更深刻。
另外,平時看書看熟了,在回答大題尤其是主觀題時,自然而然會用學科語言展開答題,也不用擔心會出現(xiàn)寫完要點不知如何展開的情況。
每周一練
保持“手感”
高考四門考試中,文綜是最能拉分的一門。畢竟文綜三科不像語、數(shù)、英是從高一就練起,它是等到高三才開始三合一大綜合,大家適應這門考試的時間都不長,都處在同一起跑線上,在這方面奪分的可能性也最大。
有的同學平時單獨做三科中的某一科像歷史、地理什么的都挺強的,但一到三合一練習就不行了。這種情況,我也有過。說到底,就是還不適應。要適應的話,有個既笨又土但很有實效的方法:加大練習。
我記得從總復習開始,我們每周六下午都要進行一次文綜考試,成績還是其次的,關鍵是練手,熟悉這門科目的考試感覺。到高考結束時,一位老師就和我開玩笑:“做了幾套文綜卷,有沒有100套?”后來想一想,即使沒做滿100套,也相差無幾了。
做得多了,有些規(guī)律也就摸索出來。像大家都挺頭疼的文綜大綜合題,其實題目里都會隱藏著線索,做題的時候先要找出這條線索,才能把握答題的方向。比如線索是農(nóng)業(yè),那就調(diào)出史、地、政三科有關農(nóng)業(yè)的知識再做題。
再如做題順序、做題時間,這些都是在平時的考試、練習中琢磨出來的。去年考文綜時,就有同學說做到最后,一看沒時間了,看到大綜合題就亂了陣腳。如果平時就找到適合自己的做題順序,給自己定出做選擇題、單科大題、最后一題等各用多少時間的話,高考時就可以保證所有的題目都能在一定的時間內(nèi)完成。
做題:總結3∶1
掌握方法與技巧
歸納總結,這是學好所有科目的“通行證”,對文綜史、地、政三科來講,也不例外。從高三起,我就在這方面下工夫,把平時練習、考試中遇到的自己不會做的錯題,老師講評時提到的重要題目、典型題目、類型題、小專題等,都記在專門的“摘錄本”上。這個“工作”一直堅持到高考前夕,前后共記了兩大本。
題目不一定要做非常多,但做完題后一定要總結、歸納,在時間安排上,做題、總結按3∶1比例安排,這是我一直堅持的方法。而且做完總結后,你會發(fā)現(xiàn)各個科目的脈絡、題型變得一目了然。
比如歷史,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題型有原因類、意義類等。原因類的題目,你需要分清直接原因、間接原因、導火線等。意義類的題目,則需要全面考慮,比如對當時的生產(chǎn)力、社會經(jīng)濟、政治、外交、教育以及國內(nèi)外各階級有何意義。歸納全了,考試時思路清晰,也不用擔心漏了要點。
套一句俗語“濃縮就是精華”,做摘錄本相當于把高三以來的一大疊卷子濃縮在一個小本子里。平時做好摘錄,到最后復習階段就很輕松了,不用翻卷子、課本,只要翻翻摘錄本就可輕松地找到各類專題、典型題的解題方法與技巧。
說白了,做摘錄雖然麻煩點,但這個過程是你整理知識系統(tǒng)的過程,在做摘錄的同時你也在復習中;而且自己整理的東西印象比較深刻,有助于記憶。首頁上一頁12下一頁末頁共2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kao/912394.html
相關閱讀:高三期末考是分水嶺 如何兼顧高考備考與期末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