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人文地理部分
☆農業(yè)區(qū)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
1.土地:地形、土壤
2.氣候:光照、熱量、降水、晝夜溫差
3.水源(灌溉水源)
「社會經濟因素」
1.市場
2.交通
3.國家政策
4.勞動力
5.科技:農產品保鮮、冷藏等技術的發(fā)展
6.工業(yè)基礎
☆工業(yè)區(qū)位因素分析:
1.地理位置
2.資源因素:原料、燃料
3.農業(yè)因素
4.交通因素(包括交通便捷程度和信息網絡的通達度):便于物資、人員、信息交流
5.市場因素
6.科技因素
7.勞動力因素:勞動力價格、素質
8.歷史因素
9.政策因素:國家、地區(qū)政策扶持
10*.軍事因素:國防安全需要
11*.個人因素:個人偏好情感 (eg.歸國華僑投資辦廠)
☆城市區(qū)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
1.地形:
a.地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農耕,有利于交通聯(lián)系,節(jié)約建設投資,人口集中;
b.熱帶地區(qū)城市分布在高原上;
c.山區(qū)城市分布在河谷、開闊的低地
2.氣候:中低緯地區(qū)溫暖,沿海地區(qū)濕潤
3.河流:影響當?shù)毓┧徒煌ㄟ\輸
4.資源條件(代表城市:大同、大慶、鞍山、克拉瑪依、英國伯明翰、美國芝加哥、南非約翰內斯堡<金礦>)
「社會經濟因素」
1.交通條件(代表城市:株洲、石家莊、日本筑波)
2.政治因素(代表城市:合肥,美國華盛頓,巴西巴西利亞)
3.軍事因素(代表城市:美國波士頓)
4.宗教因素(代表城市:耶路撒冷)
5.科技因素(代表城市:日本筑波)
6.旅游因素(代表城市:黃山、泰安)
☆交通運輸線路的選線原則:
「自然方面」
1.地形:
a.平坦:對選擇限制少;
b.起伏大:若需開山、筑洞、架橋,工程難度大,若沿等高線延伸,延長里程;
c.河流湍急:不利航運
2.地質:
a.喀斯特地貌:防塌陷、滲漏;
b.地質不穩(wěn)定:加固地基、避開斷層
3.氣候:
a.公路、鐵路:防暴雨、洪澇、凍土、泥石流;
b.水運、航空:防大霧、大風
4.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
「社會經濟方面」
1.人口:盡量多地通過居民點、鐵路車站、碼頭等,使更多人受益。(適用于:地方公路)
2.里程和運營時間:盡量修筑橋梁、隧道,縮短里程,以節(jié)省運營時間;適當照顧沿線重要經濟點。(適用于:國道)
3.其他:盡量遠離重要文物古跡、注意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
☆全面分析地理環(huán)境對區(qū)域發(fā)展的影響:
「地理位置」
1.經緯度位置
2.相對位置
「自然條件」
1.農業(yè)條件:a.地形(類型、土地類型特征<如:以耕地、林地、草原為主等>、土壤)
b.氣候(類型、水熱條件、光照、熱量等)
c.水資源(多年平均徑流總量、河流、湖泊)
d.生物資源(如:氣候類型特征有關的生物、農作物特征)
2.工業(yè)條件:礦產資源(如:海鹽、能源等)
「社會經濟條件」
1.人口(包括:勞動力的素質、質量)
2.交通
3.市場
4.科技
5.歷史:包括:工農業(yè)基礎
6.國家政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kao/916841.html
相關閱讀:2017高考生物復習指導:染色體變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