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沈陽二中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高中學習網


試卷說明:

沈命題人: 審校人:說明:1.測試時間:90分鐘 總分:100分 2.客觀題涂在答題紙上,主觀題答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上 H 1 C 12 0 16 Na 23 Mg 24 S 32 Cl 35.5 K 39Ca 40 Cu 64 Fe 56 Zn 65 Ba l37第I卷(題,共50分)有效“減碳”的手段之一是節(jié)能。下列制氫方法最節(jié)能的A.電解水:2H2O2H2↑+O2↑ B.常溫下鈉與水反應制氫:2Na+2H2O=2NaOH+H2↑C.催化分解水制氫:2H2O2H2↑+O2↑D.天然氣制氫:CH4+H2OCO+3H2,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18g水中含有H—O鍵個數(shù)約為6.02×1023B、39g C2H2和苯的混合物含碳原子數(shù)約為3×6.02×1023 C、1.0 L 1mol/L氨水中,NH3?H2O的分子數(shù)為6.02×1023D、20g重水(D2O)中含有的中子數(shù)為8×6.02×10233.下列判斷錯誤的是A.沸點:NH3>PH3>AsH3 B.熔點:Si3N4>NaCl>SiI4C.酸性:HClO4>H2SO4>H3PO4 D.堿性:NaOH>Mg(OH)2>Al(OH)3選項實驗操作現(xiàn)象解釋或結論A過量的Fe粉中加入稀HNO3,充分反應后,滴入KSCN溶液溶液呈紅色稀HNO3將Fe氧化為Fe3+B某鉀鹽溶于鹽酸,產生無色無味氣體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出現(xiàn)該鉀鹽是CAl箔插入稀HNO3中無現(xiàn)象Al箔表面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D用玻璃棒蘸取濃氨水點到紅色石蕊試紙上試紙變藍色濃氨水呈堿性.已知A、B、C、X均為中學化學常見物質,一定條件下它們有如右圖所示轉化關系(其它產物已略去),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若A為AlCl3,則X可能為KOH溶液 B.若X為O2,A可能是S等C.若X可能為O2,則C可能為NO D.A也有可能是Na6.下列陳述Ⅰ、Ⅱ正確并且有因果關系的是(  )選項陳述Ⅰ陳述ⅡASO2有漂白性SO2可使溴水褪色BSiO2有導電性SiO2可用于制備光導纖維C濃硫酸有強氧化性濃硫酸可用于干燥H2和CODFe3+有氧化性FeCl3溶液可用于回收廢舊電路板中的銅A.裝置①可用于收集C2H4、HCl、SO2等氣體B.裝置②可用于干燥、收集氯化氫,并吸收多余的氯化氫C.裝置③可用于吸收NH3、SO2、HCl等氣體,并防止倒吸D.裝置④可用于檢查該裝置的氣密性8.將一定量鋅與100mL 18.5mol/L H2SO4充分反應后,鋅完全溶解,同時生成氣體A 33.6L(標況)。將反應后的溶液稀釋至1L,測得溶液的pH=1,則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A.氣體A為SO2和H2的混合物 B.氣體A中SO2和H2的體積比為4∶1C.反應中共消耗Zn 97.5g D.反應中共轉移電子3mol9.二氧化硅(SiO2)又稱硅石,是制備硅及其化合物的重要原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SiO2既能與HF反應,又能與NaOH反應,屬于兩性氧化物B.瑪瑙和紅寶石的主要成分都是SiO2,SiO2和Si都是制造的材料C.高溫下SiO2能與Na2CO3反應放出CO2,說明的酸性強于D.Na2SiO310.銻(Sb)在自然界一般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我國銻的蘊藏量為世界第一。從硫化物中提取單質銻一般是先在高溫下將硫化物轉化為氧化物,再用碳還原:①2Sb2S3 + 3O2 + 6FeSb4O6 + 6FeS ②Sb4O6 + 6C4Sb + 6CO↑ 關于反應①、②的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①②中的氧化劑分別是Sb2S3、Sb4O6B.反應①中每生成3 mol FeS時,共轉移 mol電子 C.反應②說明高溫下C的還原性比Sb強 D.每生成4mol Sb時,反應①與反應②中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4∶3二、選擇題(每小題只有1個選項是正確的,每小題3分 共30分)11、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環(huán)境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7的溶液中:Al3+、K+、SO、HCOB、能使石蕊溶液變藍的溶液中:S、SO、AlO2、Na+C、加入鋁粉能放出氫氣的溶液中:CO、H+、I、NOD、由水電離出的[OH]=1×10mol/L的溶液中:Fe2+、NH4+、ClO、Cl12.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NH4HSO4溶液至剛好沉淀完全:Ba2+ + OH- + H+ + SO42- = BaSO4↓+ H2OB.將過量NaOH溶液滴入同濃度Ca(HCO3)2溶液:Ca2++ 2HCO3—+2OH—=CaCO3↓+ 2H2O + CO32—C.醋酸溶液和硫酸反應:a2++SO42-= CaSO4↓D.向酸性FeSO4溶液中加H2O2溶液: 2Fe2+ + 2H2O2 + 4H+ ==2Fe3+ + 4H2O 13.某氣體X可能含有Cl2、HBr、CO2中的一種或幾種,已知X通入AgNO3溶液時產生淡黃色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若將X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卻不見沉淀產生。對于氣體X的成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一定含有HBr,可能含有CO2B.一定不含CO2C.一定不含Cl2和CO2D.可能含有CO2和Cl2. Cu2S與一定濃度的HNO3反應,生成Cu(NO3)2、CuSO4、NO2、NO和H2O,當NO2和NO的時,實際參加反應的Cu2S與HNO3的物質的量之比為A.17 B.1 C.1 D.2915. 將一定量的Na—Al合金置于水中,合金完全溶解,得到20 mL pH=14的溶液,然后用1 mol/L鹽酸滴定至沉淀量最大時,消耗40 mL鹽酸,則原合金中Na的物質的量是 A.0.01 mol ? B.0.02 mol ? ? ?C.0.03 mol ? ? ? D.0.04 mol16.有關下列圖像說法正確的是A.由圖1可知合成氨反應為自發(fā)反應,加入適當?shù)拇呋瘎,E和△H都減小 B.圖2表示向含有H+、Mg2+、Al3+、NH4+中加入NaOH溶液與產生沉淀質量的變化C.圖3表示合成氨反應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改變起始物n(H2)對此反應平衡的影響。可知反應物N2的轉化率最高的是b點;T1>T2,K2> K1(T1和T2表示溫度,K1、K2表示對應溫度下平衡常數(shù))D.圖4表示25℃,用0.1 mol?L-1鹽酸滴定20 mL 0.1 mol?L-1的pH的變化(g)+O2(g) 2SO3(g) △H = -96.6 KJ?mol- 1)恒溫恒容條件下, ΔH=-297 KJ?mol-1B 由Ⅱ到Ⅲ的過程放出的熱量為98.3KJC恒溫恒容KJD 將Ⅲ中的混合氣體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消耗NaOH的物質的量為 2mol18.醫(yī)院里用HgCl2的稀溶液作手術刀的消毒劑。HgCl2熔融時不導電,熔點低。HgS難溶于水和稀的強堿,卻易溶于飽和的NaCl溶液。關于HgCl2的描述合理的是(  )A.是難溶的共價化合物 B.是離子化合物 C.是一種強電解質D.是一種弱電解質 A.鋅和鹽酸生成氫氣B.亞硫酸鈉和濃硫酸生成二氧化硫 C.碳酸鈣和鹽酸生成二氧化碳 D.濃氨水和燒堿制取氨氣20.將5.6 g Fe投入濃硝酸溶液,產生紅棕色氣體A,把所得溶液減壓蒸干,得到20g Fe(NO3)2和Fe(NO3)3的混合物,將該固體在高溫下加熱,得到紅褐色的Fe2O3和氣體B,A、B氣體混合通入足量水中,在標準狀況下剩余氣體的為A.2240mL B.4480mL C.3360mL D.1120mL(題,共50分)21.(12分)已知下列物質的氧化性:KMnO4>Cl2>Fe3+>I2。某小組用圖所示裝置進行驗(夾持儀器已略去,氣密性已檢驗):I.打開彈簧夾,打開活塞a,滴加濃鹽酸。II.當B和C中的溶液變?yōu)樯珪r,夾緊彈簧夾。III.……試回答下列問題:()A中產生氯氣的方程式()濕潤的淀粉—KI試紙變藍的()II結束時分液漏斗C中溶液必須滿足:寫出檢驗B中是否有Fe2+的離子方程式: 。活塞在100mLFeI2溶液中通入2.24LCl2(標準狀況),溶液中有的I-被氧化成單質I2, 則原FeI2溶液中FeI2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22. (17分).NO會破壞臭氧層?茖W家研究利用催化技術將尾氣中的NO和CO轉變成CO2和N2,化學方程式如下:2NO+2CO 2CO2+N2。研究表明:在使用等質量催化劑時,增大催化劑比表面積可提高反應速率。(I)為了驗證溫度、催化劑比表面積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規(guī)律,某同學設計了三組實驗編號T/℃NO初始濃度mol?L-1CO初始濃度mol?L-1催化劑的比表面積??g-12801.2×10-35.8×10-382① ④⑤124(3)350②③124表格中①= ② ⑤ 設計實驗、的目的是 。(II)2NO+2CO 2CO2+N2分別在三種不同實驗條件下進行,它們的起始濃度均為。反應物的濃度隨時間的變化如下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②平衡時的轉化率為_________;實驗③平衡時的濃度為____________;與①比較,③僅改變一種反應條件。所改變的條件和判斷的理由是: ③______; (3) 下列描述中能說明上述反應已達平衡的是__________ A. c(NO) = 2 c(N2) B. v (CO2)正 = 2 v (N2)逆 C. 容器內氣體密度不隨時間而變化 D 容器內氣體壓強不隨時間而變化下列措施可增加N2產率的是 A.升高溫度 B.增加CO的量C.充入He,使體系總壓強增大 D.再充入CO和實驗①再充入CO和 (序號1、2分別表示第一、二次平衡的相關數(shù)據(jù). Q:反應放出的熱量;P:壓強;ρ:混合氣體的密度;M:混合氣體的摩爾質量) A.2> B..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san/1124010.html

相關閱讀:廣東省揭陽一中、潮州金山中學屆高三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 Word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