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閩粵聯(lián)合體2019屆高三第三次聯(lián)考生物試題及答案解析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高中學習網

2019屆閩粵聯(lián)合體第三次聯(lián)考高三生物試題


命題:閩粵名校聯(lián)誼試題研究中心組 審核:廣東東莞?表中學
第I卷(選擇題)
一、 單選題:共30題 每題2分 共60分
1、下列有關細胞核的敘述正確的是(  )
A.①②是由DNA和蛋白質組成的鏈狀結構,在細胞周
期中發(fā)生周期性變化
B.③只有2層磷脂分子組成
C.脫氧核苷酸、信使RNA、RNA聚合酶、脫氧核糖核酸等物質必須通過核孔才能進出細胞核
D.⑤是產生核糖體、mRNA和蛋白質的場所
2、 動物與植物在化學組成上十分相近。目前已知的109種化學元素中,動植物體內已發(fā)現(xiàn)60多種,這些元素中,以C、H、O、N含量最多,占總量95%以上,其中C的含量占干重的55.99%。礦質元素的含量較少,約占5%。構成動植物體的化學元素并非都游離存在,絕大部分構成復雜的有機和無機化合物。以上事實可以說明
A.C是構成細胞的最基本的元素 B.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差異性
C.有機物和無機物在細胞中均起重要作用 D.不同生物中各種化合物含量基本相同
3、層粘連蛋白分子是由一條重鏈(A鏈)和兩條輕鏈(B1、
B2鏈)構成的高分子糖蛋白。作為細胞的結構成分,
它含有多個結合位點,對細胞間粘連及細胞的分化等
都有作用。層粘連蛋白分子結構示意圖如下圖,若該
蛋白分子由m個氨基酸構成,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
是(  )
A.該層粘連蛋白分子含有的肽鍵數為m-3
B.該蛋白在細胞識別中具有重要作用
C.癌細胞膜相對正常細胞膜而言表面層粘連蛋白減少
D.該物質的合成只需核糖體即可完成
4.利用兩種類型的肺炎雙球菌進行相關轉化實驗。各組肺炎雙球菌先進行圖示處理,再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注射到不同小鼠體內。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通過E、F對照,能說明轉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質
B.F組可以分離出S型和R型兩種肺炎雙球菌
C.E組可分離出R型肺炎雙球菌
D.能導致小鼠死亡的是A、B、C、D四組
5.有關噬菌體侵染實驗的分析錯誤的是( )
A.選用噬菌體作為材料是由于噬菌體結構簡單,只含有DNA和蛋白質
B.實驗過程中攪拌的目的是使吸咐在細菌上的噬菌體與細菌分離
C.可以用同位素標記法獲得32P和35S同時標記的噬菌體進行實驗
D.該實驗說明了噬菌體的DNA進入大腸桿菌,從而證明DNA是遺傳物質
6.用一個32P標記的噬菌體去侵染含有31P的細菌,最后釋放出100個子代噬菌體,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噬菌體在侵染過程中DNA和蛋白質完全分離
B.標記噬菌體時先用含32P 的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細菌,再用此細菌培養(yǎng)噬菌體
C.釋放出的100個子代噬菌體中,有98個噬菌體的DNA含31P
D.細菌利用自身的脫氧核苷酸和氨基酸為原料,合成子代噬菌體
7.下列有關細菌擬核DNA分子結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含有四種脫氧核苷酸 B.由脫氧核糖和磷酸交替連接構成基本骨架
C.由兩條鏈按反向平行方式盤旋成雙螺旋結構 D.含有兩個游離的磷酸基團
8.DNA熔解溫度(Tm)是使DNA雙螺旋結構解開一半時所需要的溫度,不同種類DNA的Tm值不同。如圖表示的是DNA分子中G+C含量(占全部堿基的比例)與Tm的關系。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一般地說,DNA分子的Tm值與G+C含量呈正相關
B.Tm值相同的DNA分子中G+C數量有可能不同
C.維持 DNA 雙螺旋結構的主要化學鍵有磷酸二酯鍵和氫鍵
D.整個DNA分子中G—C之間的氫鍵數量比A—T之間的多
9.在DNA分子中,堿基A和T通過兩個氫鍵形成堿基對,堿基G和C通過三個氫鍵形成堿基對。有一個DNA分子含1 000個脫氧核苷酸,共有1 200個氫鍵,則該DNA分子中含有胞嘧啶脫氧核苷酸多少個?
A.150個 B.200個 C.300個 D.無法確定
10.將DNA雙鏈均含15N的大腸桿菌放在含有14N的普通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8小時后提取DNA進行分析,得出含15N的DNA占總DNA的比例為1/16,則大腸桿菌的分裂周期是( )
A.1.3小時 B.1.6小時 C.2.0小時 D.4.0小時
11.下圖為真核生物染色體上DNA分子復制過程示意圖,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DNA分子復制過程需要酶的催化,也需要消耗ATP
B. 真核生物的這種復制方式提高了復制效率
C. 這一過程是在細胞分裂間期隨著染色體的復制而完成的
D. 由圖可知該過程是邊解旋邊雙向復制,是多個起點同時開始的
12.某雙鏈DNA分子中含有200個堿基,一條鏈上A∶T∶G∶C=1∶2∶3∶4,則該DNA分子中( )
A.四種含氮堿基A∶T∶G∶C=3∶3∶7∶7
B.連續(xù)復制兩次,需要游離的腺嘌呤脫氧核苷酸120個
C.堿基排列方式共有4100種
D.嘌呤總數大于嘧啶總數
13.DNA復制過程中,DNA分子首先利用細胞提供的能量在物質M的催化作用下打開氫鍵,引物與單鏈結合,物質L將游離的物質P一個個連到引物的一端,當子鏈即將完成復制前,引物將被切去,形成的缺口會被L通過一系列反應來補上。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物質M、L和P分別指解旋酶、DNA聚合酶和核糖核苷酸
B.DNA復制過程中游離的物質P需要特定搬運工具才能到達特定位置
C.物質P共有5種
D.DNA復制n次,子代DNA中不含母鏈的比例是1-21-n
14.下圖是人體某一條染色體上的色盲基因S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基因S片段中,含有成百上千個核糖核苷酸 B.基因S是有遺傳效應的脫氧核苷酸序列
C.基因S控制的性狀在遺傳時,與性別無關聯(lián)D.基因S片段中的4種堿基對隨機排列
15.下列既存在突變基因又屬于伴性遺傳的是( )
A.血友病 果蠅中的白眼性狀 B.白化病 鐮刀型細胞貧血癥
C.鐮刀型細胞貧血癥 貓叫綜合征 D.21三體綜合征 色盲
16.某一基因的起始端插入了兩個堿基對。在插入位點的附近,再發(fā)生下列哪種情況有可能對其指導合成的蛋白質結構影響最小( )
A.置換單個堿基對 B.增加3個堿基對 C.缺失3個堿基對 D.缺失5個堿基對
17.下圖表示染色體結構變異的四種情況,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圖①表示缺失,該變異在顯微鏡下觀察不到
B.圖②表示倒位,該變異一定不會影響生物體性狀的改變
C.圖③表示重復,該變異發(fā)生于兩條同源染色體之間,屬于交叉互換類型的基因重組
D.圖④表示易位,該變異發(fā)生于兩條非同源染色體 之間,導致染色體上基因的數目、排列順序發(fā)生改變
18.下列細胞在其生命活動過程中既有可能發(fā)生基因重組現(xiàn)象,又有可能發(fā)生基因突變的是
A.細菌的增殖過程 B.造血干細胞產生紅細胞的過程
C.精原細胞產生配子的過程 D.受精卵的卵裂過程
19.下列a~h所示的細胞圖中,說明它們各含有幾個染色體組。正確的是( )

A.細胞中含有一個染色體組的是h圖 B.細胞中含有兩個染色體組的是g、e圖
C.細胞中含有三個染色體組的是a、b圖 D.細胞中含有四個染色體組的是f、c圖
20.韭菜的體細胞中含有32條染色體,這32條染色體有8種不同的形態(tài)結構,韭菜是( )
A.二倍體 B.四倍體 C.六倍體 D.八倍體
21.豌豆是二倍體植物,取自然狀態(tài)下的一株高莖豌豆(DD)和一株矮莖豌豆(dd)進行雜交,得到的F1在幼苗期經低溫誘導使其發(fā)生變異并發(fā)育至成熟,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F1進行自交,后代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高莖∶矮莖=35∶1
B.經低溫誘導和秋水仙素誘導豌豆幼苗發(fā)生變異的原理相同
C.F1豌豆經低溫誘導所發(fā)生的變異屬于可遺傳變異,且這種變異可以鏡檢
D.經低溫誘導得到的豌豆含有兩個染色體組
22.下列是無子西瓜培育的過程簡圖,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①過程也可進行低溫誘導處理,與秋水仙素的作用原理不同
B.三倍體植株不育的原因是在減數分裂過程中聯(lián)會發(fā)生紊亂
C.培育得到的無子 西瓜與二倍體有子西瓜相比個大、含糖量高
D.要得到無子西瓜,需每年制種,很麻煩,所以可用無性繁殖進行快速繁殖
23.下列有關生物的遺傳、變異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基因通過表達實現(xiàn)遺傳信息在親子代之間的傳遞,從而保持生物遺傳性狀的穩(wěn)定
B.基因重組、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均屬于可遺傳變異,故它們一定能遺傳給后代
C.基因突變只可以由環(huán)境因素誘發(fā),不可以自發(fā)產生
D.染色體結構變異和數目變異都可以用顯微鏡直接觀察
24.下列有關核酸(DNA、RNA)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可以依據堿基或五碳糖的種類確定核酸的種類
B.遺傳物質是DNA的生物體內一定同時含有RNA
C.口腔上皮細胞經健那綠染色后,呈現(xiàn)藍綠色的結構中兩種核酸都有
D.嘌呤與嘧啶的數目比值一般與RNA特異性有關,與DNA特異性無關
25.生物可遺傳的變異包括基因重組、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以下幾種生物性狀的產生,最可能來源于同一種變異類型的是( )
①果蠅的白眼、谕愣沟狞S色皺粒、綠色圓!、郯吮扼w小黑麥的出現(xiàn)、苋祟惖募t綠色盲、萑祟惖呢埥芯C合征 ⑥人類的囊性纖維病
A.①②④ B.④⑤⑥ C.①④⑥ D.③④⑤
26.下列關于遺傳病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先天性疾病都是遺傳病、诙嗷蜻z傳病在群體中的發(fā)病率比單基因遺傳病高 ③21三體綜合征屬于性染色體遺傳病、苘浌前l(fā)育不全是細胞中一個基因缺陷就可患病、菘咕S生素D佝僂病的遺傳方式大多屬于伴性遺傳、藁蛲蛔兪菃位蜻z傳病的根本原因
A.①②③⑤ B.②④⑤⑥ C.①③④⑥ D.①②④⑤
27.下列關于人類遺傳病的監(jiān)測和預防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禁止近親結婚能降低各種遺傳病的發(fā)病率
B.產前診斷包括羊水檢查、B超檢查、孕婦血細胞檢查以及基因診斷等方法
C.產前診斷能有效地檢測胎兒是否患有某種遺傳病或先天性疾病
D.通過遺傳咨詢可推算出某些遺傳病的發(fā)病率
28.如圖是一種單基因遺傳病在某家系中的遺傳系譜圖,下列描述錯誤的是( )

A.該致病基因為隱性基因,可位于X染色體上的Ⅰ區(qū)段
B.該致病基因為隱性基因,可位于性染色體上的Ⅱ區(qū)段
C.該致病基因為隱性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的概率較小
D.該致病基因一定位于Y染色體的Ⅲ區(qū)段上,因患者都是男性
29.右圖是單基因遺傳病的家系圖,其中I2不含甲病致病基因,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A.甲病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B.乙病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C.Ⅱ5同時攜帶兩種致病基因的概率為0
D.I1與I2再生一個男孩患這兩種病的概率是1/16
30.如圖是某核苷酸的一個片段,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該片段中化合物2有2種 B.該片段中化合物3最多有4種
C.該片段只能在細胞核中產生 D.解旋酶可將2、3之間的化學鍵斷開

二、綜合題:除標注外,每空1分,共4題 ,共40分
3 1.(本題11分)如圖甲是DNA分子局部組成示意圖,圖乙表示DNA分子復制的過程。請回答以下問題:

(1)甲圖中有    種堿基,有    個游離的磷酸基團。從主鏈上看,兩條單鏈的方向    ,從堿基關系看,兩條單鏈    。
(2)DNA分子的    是生物體多樣性和特異性的物質基礎。DNA與基因的關系是     。
(3)乙圖的DNA分子復制過程中除了需要模板和酶外,還需要    等條件,保證DNA分子復制精確無誤的關鍵是    。
(4)若圖乙的該DNA分子含有48 502個堿基對,而子鏈延伸的速度為105個堿基對/分,則此DNA復制約需要30 s,而實際只需約16 s,根據圖分析是因為      ;由圖可知延伸的子鏈緊跟著解旋酶,這說明DNA分子復制是      。
(5 )DNA分子在復制過程中,某位點上的一個正常堿基(設為P)由于誘變變成了尿嘧啶。該DNA連續(xù)復制兩次,得到的4個子代DNA分子相應位點上的堿基對分別為U—A、A—T、G—C、C—G。推測“P”可能是( )
A.胸腺嘧啶 B.腺嘌呤 C.胸腺嘧啶或腺嘌呤 D.胞嘧啶或鳥嘌呤
32.(本題9分)糖原貯積癥為遺傳因素(基因)所引起的糖原代謝障礙,導致糖原大量沉積,主要累及肝、心、腎及肌組織,有低血糖、酮尿及發(fā)育遲緩等表現(xiàn)。經檢測發(fā)現(xiàn)Ⅰ型糖原貯積癥患者的體內葡萄糖-6-磷酸大量積累,糖原的分解過程如圖1所示:

(1)Ⅰ型糖原貯積癥是由缺乏     造成的,題中體現(xiàn)的基因與性狀的關系為:                    。
(2)經檢測發(fā)現(xiàn)Ⅰ型糖原貯積癥患者的血液中酮體(脂肪氧化分解的產物)的含量明顯高于正常人,試解釋其原因:          。(2分)
(3)圖2為某家族有關Ⅰ型糖原貯積癥患病情況的遺傳系譜圖,其中3號不攜帶致病基因,根據遺傳系譜圖回答以下問題(相關基因用A、a表示):

(①該病的遺傳方式為    。6號的基因型為     。
②若8號不患色盲,9號為色盲基因攜帶者,則8號和9號婚配后生育一個表現(xiàn)型正常的男孩的概率為   。
③若人群中Ⅰ型糖原貯積癥的發(fā)病率為1/10 000,則10號和一個表現(xiàn)型正常的女性婚配,后代患Ⅰ型糖原貯積癥的概率為       ,若要確認后代是否患病可以對后代進行    。
33.(本題9分)回答下列關于生物變異的問題:
(1)如圖甲表示鐮刀型細胞貧血癥的發(fā)病機理。圖中①②表示的遺傳信息流動過程分別是①     ;②     ;α鏈堿基組成為     ,纈氨酸的密碼子(之一)為      。

(2)圖乙為基因型AaBB的某動物進行細胞分裂的示意圖。則圖中兩條姐妹染色單體上的基因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2分)
(3)圖丙表示兩種類型的變異。其中屬于基因重組的是    (填序號),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的是    (填序號),從發(fā)生的染色體種類說,兩種變異的主要區(qū)別是      。
34.(本題11分)某校興趣小組的同學對某地區(qū)人類的遺傳病進行調查。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下列關于人類遺傳病及調查方法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不攜帶致病基因的個體一定不會患遺傳病 B.先天性心臟病都是遺傳病
C.調查人類遺傳病時,最好選取群體中發(fā)病率較高的單基因遺傳病,如紅綠色盲、高度近視、哮喘病等
D.通常要進行分組協(xié)作和結果匯總統(tǒng)計
(2)下圖是該小組的同學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的甲病(基因為A、a)、乙病(基因為B、b)的家庭系譜圖,其中Ⅲ-3的父親不含致病基因,請據圖回答:

①控制甲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    染色體上,是    性遺傳;控制乙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    染色體上,是    性遺傳。
②Ⅲ-2的基因型是    ,若Ⅲ-2與正常的男性婚配,后代患病的概率是    。若在妊娠早期對胎兒的細胞進行檢查,可判斷后代是否患這種遺傳病,可采取的措施是     。
③如果Ⅳ-6是男孩,則該男孩同時患甲病和乙病的概率為    ,如果Ⅳ-6是女孩,且為乙病的患者,說明Ⅲ-1在有性生殖產生配子的過程中發(fā)生了    。
④若要了解甲病和乙病的發(fā)病情況,應在人群中    調查并計算發(fā)病率。


參考答案
1.A
2.A
3.D
4.D
【解析】從題圖實驗過程看出,通過E、F對照,能說明轉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質,F組加入了S型菌的DNA,可以分離出S型 和R型兩種肺炎雙球菌,E組加入了S型菌的蛋白質,只能分離出R型肺炎雙球菌。A組經煮沸、D組為R型菌,均不能導致小鼠死亡。
【備注】無
5.C
【解析】噬菌體侵染實驗中需要將32P或35S分別標記噬菌體進行實驗。
【備注】無
6.C
【解析】噬菌體無獨立代謝能力,寄生在細菌體內,利用自身的DNA為模板,以細菌內的物質為原料合成自身的組成成分,來增殖子代噬菌體。只有通過標記寄主,才能實現(xiàn)對病毒的標記,B、D項正確;DNA的復制方式為半保留復制,子代噬菌體的DNA都含有31P,有98個噬菌體不含32P,C項錯誤。
【備注】無
7.D
【解析】細菌擬核DNA分子為雙鏈環(huán)狀,含有四種脫氧核苷酸,由脫氧核糖和磷酸交替連接構成基本骨架,兩條鏈按反向平行方式盤旋成雙螺旋結構,不含游離的磷酸基團。
【備注】無

8.D
【解析】由題圖知,DNA熔解溫度(Tm)與DNA分子中G+C含量呈正相關,堿基對G—C之間氫鍵數量為3,而A—T之間氫鍵數量為2,一般情況下,G—C數目越多,DNA的Tm值就越高;不同的DNA分子中,堿基對總數不同,Tm值相同的DNA分子中G+C數量有可能不同;整個DNA分子中堿基對總數、A—T、G—C比例無法確定,故G、C之間的氫鍵數量與A、T之間氫鍵的數量關系不能確定。
【備注】無

9.B
【解析】設胞嘧啶脫氧核苷酸(C)有X 個,則G有X個,A=T=500-X,根據氫鍵數可知存在如下關系式:3X+2(500-X)=1 200,求得X=200。
【備注】無

10.B
【解析】DNA的復制方式為半保留復制,1個DNA分子復制n次后形成2n個DNA分子,其中2個DNA分子含母鏈DNA。一個含15N的雙鏈DNA分子,在含有14N的普通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n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占總DNA的比例為2/2n,根據2/2n=1/16,解得n=5,即8小時DNA復制了5次,則分裂周期為8/5=1.6(小時)。
【備注】無

11.D
【解析】DNA分子復制需要模板、原料、酶和能量等基本條件,A項正確;真核生物的這種復制方式使復制效率大大提高,B項正確;.DNA分子復制是在細胞有絲分裂間期和減數第一次分裂前的間期,隨著染色體的復制而完成的,C項正確;由圖可知DNA分子的復制是一個邊解旋邊復制的過程,且是多個起點開始,但并不是同時開始的,D項錯誤。
【備注】無

12.A
【解析】該DNA分子的一條鏈上A∶T∶G∶C=1∶2∶3∶4,另一條鏈上A∶T∶G∶C=2∶1∶4∶3,故整個DNA分子中A∶T∶G∶C=3∶3∶7∶7;該DNA分子中A、T各30個,G、C各70個,連續(xù)復制兩次,需要腺嘌呤脫氧核苷酸數為30×(22-1)=90(個);該DN A分子含有100個堿基對,30個A—T堿基對,70個G—C堿基對,堿基排列方式小于4100種;一個DNA分子中嘌呤總數和嘧啶總數相等。
【備注】無

13.D
【解析】根據題意可知,物質M是解旋酶,物質L是DNA聚合酶,物質P是脫氧核苷酸,A項錯誤;DNA復制過程中以脫氧核苷酸為原料,以原DNA分子為模板,以堿基互補配對為原則通過DNA聚合酶將單個游離的脫氧核苷酸連接到已有脫氧核苷酸鏈上,不需特定的搬運工具,B項錯誤;脫氧核苷酸有4種,C項錯誤;DNA復制n次,含母鏈的DNA有2個,不含母鏈的DNA有2n-2個,子代DNA中不含有母鏈的DNA所占比例為1-21-n。
【備注】無

14.B
【解析】組成基因的基本單位是脫氧核苷酸,一個基因含有多個脫氧核苷酸,A項錯誤;基因是指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B項正確;根據題中信息無法判斷基因S控制的性狀與性別是否有關聯(lián),C項錯誤;確定的基因中堿基對的排列順序是確定的,而不是隨機排列的,D項錯誤。
【備注】無

15.A
【解析】白化病、鐮刀型細胞貧血癥都是常染色體遺傳病;血友病、色盲和果蠅中的白眼性狀都是基因突變導致的,又是伴性遺傳;貓叫綜合征、21三體綜合征都是染色體變異引起的遺傳病。
【備注】無

16.D
【解析】某基因的起始端插入兩個堿基對后,在插入位點后的所有密碼子均改變,可能導致合成的蛋白質在插入位點后序列全發(fā)生改變。若此時在附近缺兩個堿基對或增加1個堿基對,即總堿基對的增減數為3n,則可能對將來控制合成的蛋白質影響較小。
【備注】無

17.D
【解析】圖②表示倒位,該變異可能會影響生物體性狀的改變;圖③不屬于交叉互換類型的基因重組。
【備注】無

18.C
【解析】精原細胞產生配子的過程中需進行減數分裂,可能發(fā)生基因突變或基因重組。而造血干細胞產生紅細胞的過程、受精卵的卵裂過程發(fā)生的都是有絲分裂,細菌的增殖過程是二分裂過程,都不可能發(fā)生基因重組。
【備注】無


19.C
【解析】其形態(tài)、大小各不相同的染色體組成一個染色體組,根據同源染色體的數目或等位基因的數目可判斷染色體組數。a、b圖細胞中含有三個染色體組;c、h圖細胞中含有兩個染色體組;d、g圖細胞中含有一個染色體組;e、f圖細胞中含有四個染色體組。
【備注】無

20.B
【解析】韭菜的體細胞中含有32條染色體,有8種不同的形態(tài)結構,那么相同形態(tài)的染色體有32/8=4(條),即同源染色體有4條,則韭菜體細胞中含有4個染色體組,韭菜是四倍體。
【備注】無

21.D
【解析】高莖(DD)與矮莖(dd)雜交,得到的F1為Dd,在幼苗期經低溫誘導使其染色體數目加倍,則F1的基因型為DDdd,當F1自交時,產生雌雄配子各3種:DD∶Dd∶dd=1∶4∶1,然后雌雄配子隨機受精結合,后代矮莖(dddd)所占比例=1/6×1/6=1/36,高莖所占比例為35/36,A正確;低溫誘導和秋水仙素誘導染色體變異的原理相同,都是抑制有絲分裂前期紡錘體的形成,且這種變異是可以鏡檢的,B、C正確;經低溫誘導得到的豌豆中含有四個染色體組,D錯誤。
【備注】無

22.A
【解析】低溫誘導和秋水仙素的作用原理相同,都是抑制有絲分裂前期紡錘體的形成,A錯誤。
【備注】無

23.D
【解析】遺傳信息在親子代之間的傳遞是通過基因的復制來實現(xiàn)的,A錯誤;遺傳物質改變引起的變異屬于可遺傳變異,但體細胞中的可遺傳變異一般不能傳給子代,B錯誤;基因突變既可以由環(huán)境因素誘發(fā),也可以自發(fā)產生,C錯誤;染色體變異是可以用顯微鏡直接觀察到的比較明顯的染色體變化,如染色體結構的變化、染色體數目的增減,D正確。
【備注】無

24.B
25.C
【解析】果蠅的白眼、人類的紅綠色盲和人類的囊性纖維病是由基因突變引起的;豌豆的黃色皺粒、綠色圓粒是基因重組;八倍體小黑麥是染色體數目變異、人類的貓叫綜合征是染色體結構變異,故C正確。
【備注】無

26.B
【解析】先天性疾病不一定是遺傳病,①錯誤;多基因遺傳病發(fā)病率較高,②正確;21三體綜合征屬于常染色體異常遺傳病,③錯誤;軟骨發(fā)育不全屬于顯性遺傳病,一個基因缺陷就可患病,④正確;抗維生素D佝僂病大多是伴性遺傳,⑤正確;基因突變是單基因遺傳病的根本原因,⑥正確。
【備注】無

27.A
【解析】禁止近親結婚能降低隱性遺傳病的發(fā)病率。
【備注】無

28.D
【解析】由5、6、11號的患病情況,可知該病為隱性遺傳病(設致病基因為b),圖中6號表現(xiàn)正常,而11號是患者,則說明該致病基因不可能位于Y染色體上的Ⅲ區(qū)段。由于患者都是男性,因此該隱性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的概率很小;若該隱性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的Ⅰ區(qū)段,則2、4、5、8號的基因型為XBXb,1、3、7、9、11號的基因型為XbY,6號的基因型為XBY,符合題意;若該隱性致病基因位于X、Y染色體上的Ⅱ區(qū)段,則2、4、5、8號的基因型為XBXb,1、3、7、9、11號的基因型為XbYb,6號的基因型為XBYb,符合題意。
【備注 】無

29.D
30.B
【解析】該核苷酸片段可能是脫氧核苷酸鏈,也可能是核糖核苷酸鏈,但一條鏈中2只能有一種,3最多有4種。不論是DNA還是RNA,除了存在于細胞核中,還存在于線粒體、葉綠體中。解旋酶作用的對象是堿基對之間的氫鍵。
【備注】無


31.(1)4  2 反向平行 互補
(2)多樣性和 特異性  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
(3)原料、能量  堿基互補配對
(4)復制是雙向進行的  邊解旋邊復制
(5)D
【解析】(1)由圖看出DNA分子中有A、T、C、G 4種堿基,每一端都有一個游離的磷酸基,兩條鏈的方向相反且平行,堿基遵循互補配對原則。(2)DNA分子具有多樣性和特異性的特點,這也是生物體多樣性和特異性的物質基礎。(3)DNA分子復制需要模板、原料、酶和能量等條件;堿基互補配對原則保證了其復制的精確性。(4)由題意可 知,DNA分子復制具有雙向復制和邊解旋邊復制的特點。(5)根據半保留復制的特點,DNA分子經過兩次復制后,突變鏈形成的兩個DNA分子中含有U—A、A—T堿基對,而另一條正常鏈形成的兩個DNA分子中含有G—C、C—G堿基對,因此替換的可能是G,也可能是C。
【備注】無

32.(1)酶3  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的性狀
(2)患病個體無法將糖原轉化成葡萄糖,要利用脂肪供能,脂肪通過氧化分解產生酮體  (3)①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Aa  ②5/24  ③1/303  基因診斷
【解析】本題考查基因與性狀的關系、基因自由組合定律、人類遺傳病等內容,意在考查考生的識圖能力、分析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1)根據題意可知Ⅰ型糖原貯積癥患者體內的糖原不能轉化為葡萄糖,造成葡萄糖-6-磷酸大量積累,因此是酶3缺乏的結果;題中體現(xiàn)了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的性狀。(2)Ⅰ型糖原貯積癥患者不能將糖原分解為葡萄糖,導致血液中葡萄糖含量過少,供給細胞的葡萄糖不足,因此細胞要利用脂肪供能,脂肪通過氧化分解產生酮體。(3)①根據6號、7號不患病而9號患病,可知該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6號的基因型為Aa。②4號的基因型為1/3AA、2/3Aa,3號的基因型為AA,因此8號的基因型為2/3AAXBY、1/3AaXBY,9號的基因型為aaXBXb,因此8號和9號生育的后代不患Ⅰ型糖原貯積癥的概率為1-1/3×1/2=5/6,不出現(xiàn)患色盲男孩的概率為1/4,因此后代正常的概率為5/24。③10號的基因型為1/3AA、2/3Aa,表現(xiàn)型正常的女性為雜合子的概率為2×1×99/(2×1×99+99×99)=2/101,因此后代患病的概率為2/3×2/101×1/4=1/303,通過對后代進行基因檢測可以判定后代是否患病。
【備注】分析遺傳系譜圖時,應先分析遺傳病的顯隱性,再分析基因的位置(位于常染色體上或性染色體上)。有的遺傳病類型僅從遺傳系譜圖上無法判斷,此時應關注系譜圖外的一些信息,諸如“某個體不含致病基因”、“兩種遺傳病中有一種為伴性遺傳”等。

33.(1)DNA復制  轉錄  CAT  GUA
(2)發(fā)生了交叉互換或基因突變
(3)①、凇、侔l(fā)生在同源染色體之間,②發(fā)生在非同源染色體之間
【解析】(1)鐮刀型細胞貧血癥的根本原因是DNA在復制時,其中的一個堿基對被另一個堿基對所替換。根據DNA一條鏈上的堿基序列是GTA可知,α鏈堿基組成為CAT,所以以α鏈為模板轉錄出來的β鏈堿基組成為GUA,即纈氨酸的密碼子(之一)為GUA。(2)由于該動物的基因型是AaBB,圖示細胞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過程中,正常情況下圖中兩條姐妹染色單體上的基因應相同,出現(xiàn)A和a的原因可能是發(fā)生了基因突變,也可能是四分體時期同源染色體非姐妹染色單體間發(fā)生了交叉互換。(3)從圖中可以看出,①屬于同源染色體間 的交叉互換,所以屬于基因重組。②屬于非同源染色體間的互換,所以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
【備注】無

34.(1)D
(2)①! 顯  X  隱 ②aaXBXB或aaXBXb  1/8  先進行性別檢測,女性表現(xiàn)全部正常;若為男性,再進行基因檢測、1/8  基因突變、茈S機抽樣
【解析】(1)染色體異常也會導致遺傳病的發(fā)生,A錯誤;先天性心臟病不一定都是遺傳病,B錯誤;哮喘病是多基因遺傳病,C錯誤;調查時要分組協(xié)作,并對所調查的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匯總,D正確。(2)①分析遺傳系譜圖可知,甲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乙病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②由Ⅲ-3患乙病,其父母均表現(xiàn)正常,可推知Ⅲ-2的基因型為1/2aaXBXB或1/2aaXBXb。若與正常男子(aaXBY)婚配,后代患病的概率為1/2×1/4=1/8,且后代只有男性患病,故采取的檢測措施是先進行性別檢測,女性全部正常,若為男性,再進行基因檢測。③由題意推知Ⅲ-1的基因型為AaXBY,而Ⅲ-2的基因型為1/2aaXBXb、1/2aaXBXB,二者婚配所生的男孩患甲病的概率為1/2,患乙病的概率為1/2×1/2=1/4,所以同時患甲病、乙病的概率為1/8。Ⅲ-1與Ⅲ-2婚配,只考慮乙病,其后代女孩的基因型為XBXB或XBXb,該女孩患乙病可能是Ⅲ-1在產生配子時發(fā)生基因突變產生了Xb配子。④調查遺傳病時應在人群中隨機抽樣調查并計算發(fā)病率。
【備注】無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san/1144632.html

相關閱讀:2019屆江西省重點中學盟校高三第二次聯(lián)考理科綜合(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