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學年度第一學期江蘇省南通第一中學高三期中考試化學試題第一卷(選擇題 共48分)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H-1 C-12 O-16 Na-23 Mg-24 P-31 S-32 K-39 Ca-40 Fe-56 Cu-64 Si- N-14一、選擇題(本題包括8小題,每題3分,共2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2007年3月22日是第十五屆“世界水日”。我國紀念“世界水日”和開展“中國水周”活動的宣傳主題為“水利發(fā)展與和諧社會”。下列有關活動不符合這一主題的是A.大力提倡全民節(jié)約用水,加強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堅持達標排放B.大力推廣使用純凈水代替自來水作生活用水,以保障用水安全C.加快產(chǎn)業(yè)結(jié)構(gòu)調(diào)整,建立水資源節(jié)約型、環(huán)保型的國民經(jīng)濟體系D.加強工業(yè)用水凈化系統(tǒng)工程的改造,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KI溶液;(b)淀粉溶液;(c)NaOH溶液;(d)稀H2SO4溶液;(e)氯水。發(fā)現(xiàn)溶液顏色按如下順序變化:①無色→②棕黃色→③藍色→④無色→⑤藍色。依據(jù)溶液顏色的變化,加入以上藥品的順序是 ( )A.a(chǎn)→e→b→c→d B.a(chǎn)→b→e→c→d C.b→e→a→d→c D.a(chǎn)→d→b→e→c3.下列有關物質(zhì)分類的說法正確的是A.O2和O3、H2和D2、HO和HO都互為同素異形體B.、、都屬于C.煤、石油和天然氣都屬于化石能源D.CH2Cl2、CH4O、C2H4O2一定是純凈物.分類方法在化學學科的發(fā)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類標準合理的是 ①根據(jù)酸分子中含有的氫原子個數(shù)將酸分為一元酸、二元酸等 ②根據(jù)反應中是否有電予的轉(zhuǎn)移將化學反應分為氧化還原反應和非氧化還原反應 ③根據(jù)分散系是否具有丁達爾現(xiàn)象將分散系分為溶液、膠體和濁液 ④根據(jù)反應中的熱效應將化學化學反應分為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將足量CO2通入KOH和Ca(OH)2混合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質(zhì)的量和通入CO2體積(V)的關系正確的是( )8.氮化鋁(AlN)具有耐高溫、抗沖擊、導熱性好等優(yōu)良性質(zhì),被廣泛應用于電子工業(yè)、陶瓷工業(yè)等領域。在一定條件下,氮化鋁可通過如下反應合成: Al2O3 + N2 + 3C 2AlN + 3CO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在氮化鋁的合成反應中,N2是還原劑,Al2O3氧化劑B.上述反應中每生成2 mol AlN,N2得到3 mol電子C.氮化鋁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3D.氮化鋁晶體屬于分子晶體二、選擇題(本題包括8小題,每小題3分,共2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或兩個選項符合題)9.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約為6.02×1023mol-1。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A.32g含有少量臭氧的氧氣中,共含有氧原子1.204×1024B.在標準狀況下,2.24L中所子數(shù)約為6.×1023C.12.5 mL 16 mol/L濃硫酸與足量銅反應,數(shù)為6.02×1022D..7g鋁與足量反應轉(zhuǎn)移的電子數(shù)為.806×102310.下列各組離子可能大量共存的是A.pH=1的溶液中:Fe2+、Al3+、HCO、MnOB.能與金屬鋁反應放出氫氣的溶液:K+、NO、Cl-、NHC.含有大量OH-的無色溶液中:Na+、Cu2+、AlO、SiOD.常溫下水電離出的c(H+)?c(OH-)=10-20的溶液中:Na+、C1-、S2-、SO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的是A.3溶液中加入過量的Ba(OH)2溶液:2HCO3-2OH- = BaCO3↓+2H2O+CO32 -B.向Ba(OH)2溶液中滴加NH4HSO4溶液至剛好沉淀完全:Ba2++2OH-+NH+H++SO42—=BaSO4↓+NH3?H2O+ H2OC.H2O2 +2H+=2Fe3++2H2OD.向次氯酸鈉溶液中通入量SO2氣體:ClO-+ SO2+ H2O =ClO+ HSO3—12.下列有關化學事實或現(xiàn)象的解釋正確的是A.合金潮濕的空氣中形成原電池,故其耐腐蝕性都較差B.升高溫度反應速率加快,原因是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增加C.氯化鈉溶于水也有化學過程,因為離子鍵發(fā)生了斷裂D.鋁的金屬性較強,所以鋁制容器在空氣中容易被腐蝕.20℃時a和b飽和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是a<bC.30℃時a和b飽和溶液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a>bD.x點表示的a和b溶液都是飽和溶液14.并根據(jù)以上實驗畫出下列5種圖象(縱坐標為沉淀物質(zhì)的量,橫坐標為溶液中加入物質(zhì)的量)實驗與圖象對立關系正確的是:( )A.(1)和(a) B.(2)和(b) C.(3)和(e) D.(4)和(c) 1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ⅡA族B.向洗滌液中滴加碳酸鈉溶液可檢驗沉淀是否洗滌干凈C.在氯化氫熱氣流中干燥晶體的目的是加快干燥速度D.步驟⑤也可以采用電解該晶體水溶液的方法16.鎂鐵混合物4.9g,溶解在過量某濃度的稀硝酸中,完全反應得到標況下氣體2.24L(假設氣體全為NO),則向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燒堿,則可生成沉淀的量是A.10gB.8gC.6gD.12g第二卷(非選擇題 共72分)三、(本題包括2小題,共2分)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化學實驗在化學學習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1)下列關于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有 。(2)下列實驗沒有錯誤的是 。(3)下圖為常見儀器的部分結(jié)構(gòu)(有的儀器被放大) A圖中液面所示溶液的體積為 mL,用上述四種儀器中的某種測量一液體的體積,平視時讀數(shù)為mL,仰視時讀數(shù)為mL,若>N,則所使用的儀器是 (填字母標號)。粗鹽經(jīng)提純后得到NaCl溶液再經(jīng)蒸發(fā)、結(jié)晶、烘干得精鹽。蒸發(fā)操作中使用到的瓷質(zhì)儀器的名稱為____________________。該同學將所得精鹽配成溶液,用于另一實驗。實驗中需要用80mL,1mol/L的NaCl溶液,配制過程中用托盤天平稱取的精鹽質(zhì)量為_________g用于定容的儀器的規(guī)格和名稱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分)我國化工專家侯德榜的“侯氏制堿法”曾為世界制堿工業(yè)做出了突出貢獻。他以NaCl、NH3、CO2等為原料先制得NaHCO3,進而生產(chǎn)出純堿。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H3+CO2+H2O NH4HCO3 ; NH4HCO3+NaCl NaHCO3↓+NH4Cl ;2NaHCO3 Na2CO3+CO2↑+H2O 碳酸氫銨與飽和食鹽水反應,能析出碳酸氫鈉晶體的原因是 (填標號)。碳酸氫鈉難溶于水 碳酸氫鈉受熱易分解碳酸氫鈉的溶解度相對較小,所以在溶液中首先結(jié)晶析出某探究活動小組根據(jù)上述制堿原理,進行碳酸氫鈉的制備實驗,同學們按各自設計的方案實驗。① 一位同學將二氧化碳氣體通入含氨的飽和食鹽水中制備碳酸氫鈉,實驗裝置如下圖所示(圖中夾持、固定用的儀器未畫出)。試回答下列有關問題:(Ⅰ)乙裝置中的試劑是 ;()丁裝置中稀硫酸的作用是 ()實驗結(jié)束后,分離出NaHCO3 晶體的操作是 (填分離操作的名稱)。 另一位同學用圖中戊裝置(其它裝置未畫出)進行實驗。(Ⅰ)實驗時,須先從 管通入 氣體,再從 管中通入 氣體()有同學建議在戊裝置的b管下端連接己裝置,理由是 ;(3)請你再寫出一種實驗室制取少量碳酸氫鈉的方法: 。四、(本題包括2小題,共2分)19.(8分)已知單質(zhì)鐵溶于—定濃度的硝酸溶液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aFe+bNO3—+cH+=dFe2++fFe3++gNO↑+hN2O↑+kH2O(化學計量數(shù)a~k均為正整數(shù));卮鹣铝袉栴}: (1)根據(jù)反應中氮、氫、氧三種元素的原子個數(shù)守恒,可得c、g、h的關系式是(用—個代數(shù)式表示。下同) 。 (2)根據(jù)反應中離子的電荷守恒,可得b、c、d、f的關系式是 。 (3)根據(jù)反應中電子轉(zhuǎn)移的總數(shù)相等,可得d、f、g、h的關系式是 。 (4)若a=12,且鐵和稀硝酸恰好完全反應,則b的取值范圍是 ;c的取值范圍是 。20.(12分)下圖是部分常見元素的單質(zhì)及其化合物的轉(zhuǎn)化關系圖(有關反應的條件及生成的部分產(chǎn)物已略去)。已知:E為紅色固體;反應②是化工生產(chǎn)中的重要反應;B、C、D、H是單質(zhì);B、C、D、F、G、H常溫下是氣態(tài); F、P 和H的水溶液均具有漂白作用;N是一種常見的氮肥;化合物G分子構(gòu)型為三角錐形,化合物M由兩種元素組成,分子內(nèi)共有58個電子。⑴⑵F的式 G的水溶液中,最多的陽離子是 。⑶寫出與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G與H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⑷在實驗室中,向飽和H水溶液中加入CaCO3粉末,充分反應后過濾,可制得濃度較大的P的水溶液。使用化學平衡移動原理加以解釋 。五、(本題包括小題,共1分)XX′n (n = 1,3,5,7;且非金屬性X′>X)。鹵素互化物大多為強氧化劑。回答下列問題:(1)鹵素互化物中,沸點最低的應是 (寫分子式,下同)。(2)若n = 7,則最可能生成的鹵素互化物應為 。(3)某鹵素互化物與水的反應為 ClFn + H2O → HClO3 + Cl2 +O2 + HF,若ClFn與H2O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3∶5,則n的值為 。22.(12分)2007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德國科學家格哈德?埃特爾,以表彰他在表面化學研究領域作出的開拓性貢獻。⑴某;瘜W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在技術(shù)人員的指導下,按下列流程探究不同催化劑對NH3還原NO反應的催化性能。若控制其他實驗條件均相同,在催化反應器中裝載不同的催化劑,將經(jīng)催化反應后的混合氣體通過滴有酚酞的稀硫酸溶液(溶液的體積、濃度均相同)。為比較不同催化劑的催化性能,需要測量并記錄的數(shù)據(jù)是⑵在汽車的排氣管上安裝“催化轉(zhuǎn)化器”(用鉑、鈀合金作催化劑),它的作用是使CO、NO反應生成可參與大氣生態(tài)環(huán)境循環(huán)的無毒氣體,并促使烴類充分燃燒。 、賹懗鯟O與N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是_________。②用CH4催化還原NOx也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CH4(g)+4NO2(g) 4NO(g)+CO2(g)+2H2O(g)ΔH1=-574 kJ?mol-1CH4(g)+4NO(g) 2N2(g)+CO2(g2007-2008學年度第一學期江蘇省南通第一中學高三化學期中考試卷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san/123399.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