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8小題,每小題4分,共32分)
1.(上海高考化學,6)設nA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NA)的數(shù)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1 ol硫酸鉀中陰離子所帶電荷數(shù)為nA
B.乙烯和環(huán)丙烷 (C3H6)組成的28 g混合氣體中含有3nA個氫原子
C.標準狀況下,22.4 L氯氣與足量氫氧化鈉溶液反應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nA
D.將0.1 ol氯化鐵溶于1 L水中,所得溶液含有0.1nA個Fe3+
解析 A中一個SO2-4帶2個單位的負電荷,1 ol為2nA;B中乙烯和環(huán)丙烷的最簡式相同,28 g混合氣體中含4nA個氫原子,B錯誤;Cl2和NaOH反應時發(fā)生自身,C正確;Fe3+在水溶液中水解,D錯誤。
答案 C
2.NA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10 L質量分數(shù)為98%的H2SO4,用水稀釋至100 L,H2SO4的質量分數(shù)為9.8%
B.在H2O2+Cl2===2HCl+O2反應中,每生成32 g氧氣,則轉移2NA個電子
C.標準狀況下,分子數(shù)為NA的CO、C2H4混合氣體體積約為22.4 L,質量為28 g
D.一定溫度下,1 L 0.50 ol?L-1NH4Cl溶液與2 L 0.25 ol?L-1NH4Cl的溶液含NH+4的物質的量不同
解析 A項中硫酸稀釋后其密度也大于1 g?L-1,因此稀釋后100 L H2SO4的質量分數(shù)大于9.8%;B項反應中每個氧原子的化合價升高了1價,則每生成32 g氧氣,轉移2NA個電子;C項中CO和C2H4的相對分子質量相等,故無論兩者的比例如何,標準狀況下的22.4 L氣體都為1 ol,質量為28 g;D項中NH4Cl溶液濃度不同,水解程度不同,因此兩種溶液盡管物質的量相同,但所含的NH+4物質的量不同。
答案 A
3.(2010?上海,7)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等物質的量的N2和CO所含分子數(shù)均為NA
B.1.7 g H2O2中含有的電子數(shù)為0.9NA
C.1 ol Na2O2固體中含離子總數(shù)為4NA
D.標準狀況下,2.24 L戊烷所含分子數(shù)為0.1NA
解析 “等物質的量”并不一定是1 ol,故A錯誤;B中所含電子物質的量為1.7 g34 g?ol-1×18=0.9 ol,故B正確;1 ol Na2O2中所含的離子總數(shù)為3NA,其中包括2 ol Na+和1 ol O2-2,故C錯誤;標準狀況下,戊烷是液體,故D錯。
答案 B
4.(2014?株洲模擬)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①在標準狀況下,0.2 ol任何物質的體積均為4.48 L
②當1 ol氣體的體積為22.4 L時,它一定處于標準狀況下
③標準狀況下,1 L HCl和1 L H2O的物質的量相同
④標準狀況下,1 g H2和14 g N2的體積相同
⑤28 g CO的體積為22.4 L
⑥同溫同壓下,氣體的密度與氣體的相對分子質量成正比
A.①②③④ B.②③⑥ C.⑤⑥ D.④⑥
解析、馘e在不是任何物質,只能是氣體。②結論太片面,1 ol氣體在溫度和壓強符合一定關系時,也能使體積占有22.4 L。③錯在標準狀況下水不是氣體。⑤錯在沒有標明標準狀況。
答案 D
5.某非金屬單質A和氧氣發(fā)生化合反應生成B。B為氣體,其體積是反應掉氧氣體積的2倍(同溫、同壓)。以下對B的分子組成的推測一定正確的是( )。
A.有1個氧原子 B.有2個氧原子
C.有1個A原子 D.有2個A原子
解析 B和氧氣均為氣體,同溫同壓下其體積比等于物質的量之比,因消耗的O2與生成的B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據(jù)此可設化學方程式為A+aO2===2aB,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1個B分子中含有1個氧原子。
答案 A
6.(2010?安徽理綜,13)將0.01 ol下列物質分別加入100 L蒸餾水中,恢復至室溫,所得溶液中陰離子濃度的大小順序是(溶液體積變化忽略不計)( )。
①Na2O2 ②Na2O、跱a2CO3 ④NaCl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據(jù)化學方程式或者原子守恒可知,0.01 ol Na2O2和Na2O分別與H2O反應都生成0.02 ol NaOH,因此①、②中陰離子濃度相等;又由于Na2CO3溶液中CO2-3發(fā)生水解:CO2-3+H2O??HCO-3+OH-,故陰離子的物質的量增大,大于0.01 ol,而④中Cl-的物質的量不變,為0.01 ol,因此四種溶液中陰離子濃度的大小順序是:①=②>③>④。
答案 C
7.(2010?海南,4)把V L含有gSO4和K2SO4的混合溶液分成兩等份,一份加入含a ol NaOH的溶液,恰好使鎂離子完全沉淀為氫氧化鎂;另一份加入含b ol的BaCl2溶液,恰好使硫酸根離子完全沉淀為硫酸鋇。則原混合溶液中鉀離子的濃度為( )。
A.b-aV ol?L-1 B.2b-aV ol?L-1
C.2?b-a?V ol?L-1 D.2?2b-a?V ol?L-1
解析 先求出原溶液中的c(g2+)=a/V ol?L-1,再求出原溶液中的c(SO2-4)=2b/V ol?L-1;根據(jù)電荷守恒原理最后求出c(K+)=2?2b-a?V ol?L-1。
答案 D
8.下圖是某學校實驗室從化學試劑商店買回的硫酸試劑標簽上的部分內容。據(jù)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硫酸 化學純?CP??500 L?品名:硫酸化學式H2SO4相對分子質量:98密度:1.84 g?c-3質量分數(shù):98%
A.該硫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9.2 ol?L-1
B.1 ol Zn與足量的該硫酸反應產生2 g氫氣
C.配制200 L 4.6 ol?L-1的稀硫酸需取該硫酸50 L
D.等質量的水與該硫酸混合所得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大于9.2 ol?L-1
解析 由c=1 000ρw可算出該硫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18.4 ol?L-1;該硫酸是濃硫酸,和Zn反應不生成H2;由稀釋定律,可得出所用硫酸體積為50 L;等質量的硫酸和水,硫酸的密度大,硫酸的體積遠小于水,兩者等質量混合后,硫酸的濃度小于原濃度的一半,D不正確。
答案 C
二、非(共4小題,28分)
9.(8分)(2014?沈陽模擬)在一定溫度下,某飽和氫氧化鈉溶液體積為V L,溶液密度為d g?c-3,質量分數(shù)為w,物質的量濃度為c ol?L-1,溶液中含氫氧化鈉的質量為 g。
(1)用w來表示該溫度下氫氧化鈉的溶解度(S)為________。
(2)用、V表示溶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c)為__________。
(3)用w、d表示溶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c)為____________。
(4)用c、d表示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w為__________。
解析 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與物質的量濃度之間的相互換算,一定要通過溶液密度這個橋梁來進行。
答案 (1)S=w1-w×100 g (2)c=25V ol?L-1
(3)c=25dw ol?L-1 (4)w=4cd%
10.(6分)臭氧層是地球生命的保護神,臭氧比氧氣具有更強的氧化性。實驗室可將氧氣通過高壓放電管來制取臭氧:3O2=====放電2O3。
(1)若在上述反應中有30%的氧氣轉化為臭氧,所得混合氣的平均摩爾質量為________g?ol-1(保留一位小數(shù))。
(2)將8 L氧氣通過放電管后,恢復到原狀況,得到氣體6.5 L,其中臭氧為________L。
(3)實驗室將氧氣和臭氧的混合氣體0.896 L(標準狀況)通入盛有20.0 g銅粉的反應器中,充分加熱后,粉末的質量變?yōu)?1.6 g。則原混合氣體中臭氧的體積分數(shù)為________。
解析 (1)設原有氧氣的物質的量為x ol,已知有30%的氧氣轉化為臭氧,由反應3O2=====放電2O3知,發(fā)生反應的O2的物質的量為0.3x ol,生成O3的物質的量為0.2x ol,故反應后氣體的總物質的量為0.9x ol,則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為=?O2??n?O2?+?O3??n?O3?n?O2?+n?O3?
=0.7 ol×32 g?ol-1+0.2 ol×48 g?ol-10.7 ol+0.2 ol
=35.6 g?ol-1。
(2)設反應的O2的體積為a L,則生成O3的體積為23a L,由差量法得
3O2=====放電2O3 Δ
3 2 1
a 23a 1.5 L
a-23a=8 L-6.5 L
a=4.5 L,臭氧體積為3 L。
(3)本題應分情況討論:
①假設O2和O3完全反應,則O2和O3的質量即為銅粉增加的質量,總=1.6 g,n總=V總V=0.896 L22.4 L?ol-1=0.04 ol,則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總n總=1.6 g0.04 ol=40 g?ol-1,=1n1+2n2n1+n2知
40 g?ol-1=32 g?ol-1?n?O2?+48 g?ol-1?n?O3?n?O2?+n?O3?
求得n?O2?n?O3?=11
故臭氧體積分數(shù)為50%或0.5;
②假設銅完全反應,O2或O3剩余,設生成CuO b g
Cu ?→ CuO
63.5 79.5
20 g b g
63.520 g=79.5b g求得b=25>21.6
故假設錯誤。
答案 (1)35.6 (2)3 (3)0.5或50%
11.(8分)實驗室配制500 L 0.5 ol?L-1的NaCl溶液,有如下操作步驟:
①把稱量的NaCl晶體放入小燒杯中,加適量蒸餾水溶解。
②把①所得溶液小心轉入500 L容量瓶中。
③繼續(xù)向容量瓶中加蒸餾水至液面距刻度1~2 c處,改用膠頭滴管小心滴加蒸餾水至溶液凹液面底部與刻度線相切。
④用少量蒸餾水洗滌燒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滌的液體都小心轉入容量瓶,并輕輕搖勻。
⑤將容量瓶塞塞緊,充分搖勻。
請?zhí)顚懴铝锌瞻祝?br>(1)操作步驟的正確順序為________(填序號)。
(2)本實驗用到的基本實驗儀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學觀察液面的情況如上圖所示,這對所配溶液濃度將有何影響?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
(4)若出現(xiàn)如下情況,對所配溶液濃度將有何影響?
沒有進行操作步驟④________;加蒸餾水時不慎超過了刻度: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
(5)若實驗過程中出現(xiàn)如下情況應如何處理?
加蒸餾水時不慎超過了刻度:________;向容量瓶中轉移溶液時(操作步驟②)溶液流到容量瓶外面:________。
解析 (2)為防止儀器的遺漏,可根據(jù)步驟進行選取。
(3)根據(jù)c=nV,V偏小,c偏高。
(5)加蒸餾水超過刻度,V偏大,c偏低,這種情況下配制的溶液濃度不是0.5 ol?L-1,因此要重配。
答案 (1)①②④③⑤ (2)500 L容量瓶、托盤天平、燒杯、膠頭滴管、玻璃棒 (3)偏高 (4)偏低 偏低 (5)重配 重配
12.(6分)標準狀況下336 L的NH3溶于1 L水中,所得溶液的質量分數(shù)為________,若該溶液的密度為a g?c-3,則物質的量濃度為________。將上述氨水全部轉化為NH4Cl,所需4 ol?L-1的鹽酸的體積為________。
解析 氨水的質量分數(shù)
w=336 L22.4 L?ol-1×17 g?ol-1336 L22.4 L?ol-1×17 g?ol-1+1 000 g×100%=20.32%。
氨水的物質的量濃度
c(NH3)=1 000 L?L-1×a g?L-1×20.32%17 g?ol-1
=11.95a ol?L-1。
NH3+HCl===NH4Cl
n(NH3)=336 L22.4 L?ol-1=15 ol,
n(HCl)=15 ol,
V(HCl)=n?HCl?c?HCl?=15 ol4 ol?L-1=3.75 L。
答案 20.32% 11.95a ol?L-1 3.75 L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san/126053.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