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政和一中、周寧一中屆高三第四次聯考(政治)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高中學習網
試卷說明:

政和一中、周寧一中高三第四次聯考政治試卷( 滿分300分 完卷時間 150分鐘 )第I卷 選擇題 (共144分) 12.22命題人:文綜備課組 本卷共36小題,每小題4分,滿分14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答案填涂于答題卡中。25. 某商品在9月至2月的價格走勢如圖所示,對該圖理解正確的是( )①價格處于C點時,該商品的生產者可能會擴大生產規(guī)模②價格處于D點時,該商品的生產者可能會擴大生產規(guī)模③價格從C點到D點,該商品的互補品需求量會減少④價格從B點到C點,該商品的替代品需求量會增加A.B.C.D.27.,我國對外承包工程業(yè)務完成營業(yè)額1166億美元,同比增長12.7%;同時,多地變“招商引資”為“招商選資”,引進了一批科技含量高、產業(yè)關聯度強的企業(yè),推動了當地經濟發(fā)展。這表明我國與跨國公司聯合經營,努力實現利益最大化我國積極創(chuàng)新利用外資方式,優(yōu)化利用外資結構我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原則,排除經濟全球化風險我國實施“走出去”戰(zhàn)略,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A. B. C. D.28.網絡日益成為反腐利器,—批腐敗官員紛紛因網絡舉報落馬,同時也出現了諸如虛假爆料等情況。但總的來說,網絡反腐的積極作用還是得到了普遍肯定。下列對網絡反腐認識正確的是( )A.公民參與網絡反腐要處理好權利和義務的關系 B.網絡反腐已成為我國懲治腐敗的主要渠道C.看待網絡反腐這種新生事物要抓住主要矛盾 D.網絡反腐是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重要形式29. PM2.5被寫入我國《環(huán)境空氣質量標準》,經歷了“從民眾感知灰霾困擾,到微博呼吁推動,再到《環(huán)境空氣質量標準》向全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的過程。這是一次國家環(huán)保政策與公眾民意的良性互動,表明( )①政府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②政府堅持民主決策科學決策③政府是為了樹立政府威信④人民真正成為社會的主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0.新世紀以來,中國同周邊國家貿易額由1000多億美元增至1.3萬億美元,已成為眾多周邊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場、重要投資來源地。從國際關系視角來看,這表明A.合作已成為我國與周邊國家關系的主要內容B.合作是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客觀要求C.我國不斷深化與周邊國家的友好合作D.我國與周邊國家不存在競爭①對于展現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具有獨特的作用 ②其實質在于保護民族生存和發(fā)展的精神血脈③根本在于發(fā)掘其經濟價值,推動經濟社會發(fā)展 ④應堅持保護為主、合理利用、傳承發(fā)展的方針①②B.①④C.①②④D.②③④33.有一幅對聯,上聯是: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聯是:天心閣,閣中鴿,鴿飛閣不飛。這形象地說明了靜止( )①就是絕對的不運動 ②與運動相互依存③是運動的普遍狀態(tài) ④相對于一定的參照系,事物的空間位置相對不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4. 中國科學院3月25日發(fā)布消息說,該院遺傳與發(fā)育生物學研究所一個科研團隊首次完成了小麥A基因組的測序和草圖繪制。幾乎所有的特征都已經被發(fā)現,但是理解它們之間的聯系則需要進行真正的努力,從而用一種不同的方法測量這一基因組。這表明( )①在實踐的基礎上人們能把握事物的終極真理 ②人們對真理的探索是個反復、波浪式前進的過程 ③人的意識能夠正確反映客觀存在 ④真理是一個由不正確到正確的逐漸發(fā)展過程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35.中國式過馬路,是部分中國人集體闖紅燈現象,即湊夠一撮人就可以走,和紅綠燈無關。斑馬線存在與否,。A.②④ B.③④ C .②③ D. ①②36.1月31日發(fā)布的“中央一號文件”,圍繞創(chuàng)新農業(yè)經營體制機制主題,重點部署了加快建設現代農業(yè)、深化農村經營體制改革、推進城鄉(xiāng)公共服務等三大任務。創(chuàng)新農業(yè)經營體制機制,應該( ) A.實現生產力的自我發(fā)展和自我完善 B.消除政治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的矛盾 C.發(fā)揮人民群眾主體作用和首創(chuàng)精神 D.遵循生產關系要適應經濟基礎的規(guī)律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題和選考題兩部分。第37—39題為必考題,每個試題考生都必須作答。 第40 ~42為選考題,考生根據要求選擇作答。【必修部分】39.“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在物質文化生活日益豐富的今天,這一古訓仍有其現實意義。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圖1 2008 ~中國與世界GDP增長率變化情況表1中國與世界資源主要指標對比(2010年數據)指 標中國人均中國占世界平均水平耕地面積(畝/人)1.3725%水資源量(立方米/人)2310.440%能源生產量(千克標準煤/人)221462%(1)上述圖表反映了什么經濟信息?(5分)有人認為,我國經濟發(fā)展了,浪費一點,就是多消費一些,也是擴大內需。聯系材料一,運用經濟生活知識,談談你對這一觀點的認識。(8分)材料二 當下,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希望吃得精、吃得好,吃得有品味。紀錄片 《舌尖上的中國》展示了中國各地各民族各具特色的優(yōu)秀美食文化。該片不僅刺激了人們的味蕾,還引起了觀眾感情上的共鳴,勾起了無數華人拳拳游子心和深深故鄉(xiāng)情。該片播出后,受到了廣泛贊譽。(2)運用文化生活的有關知識,分析說明《舌尖上的中國》受到廣泛贊譽的原因。(9分)材料三 時下,提起美食,人們除了對《舌尖上的中國》的贊譽,更多的是對“舌尖上的浪費”的擔憂。1月,北京市一家民間公益組織推行了一項公益活動 ——“光盤行動”,倡議市民在飯店就餐后打包剩飯、“光盤”離開,形成人人節(jié)約的良好風氣。(3)運用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辯證關系的知識,說明推行“光盤行動”的合理性。(8分)材料四 由于存在能源利用率偏低、粗放式經濟發(fā)展和產業(yè)結構不合理等因素,我國能源需求過快增長,資源環(huán)境壓力加大,形勢非常嚴峻。加強資源節(jié)約是我國現階段建設生態(tài)文明必須著力抓好的一項戰(zhàn)略任務,既關系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也關系中華民族的生存發(fā)展。因此在國務院能源十二五規(guī)劃中強調要加快構建節(jié)能型國家和節(jié)約型社會。(4)結合材料,運用政治生活中政府的相關知識,說明怎樣加快構建節(jié)能型國家和節(jié)約型社會。(12分)【選考部分】42.(10分) 思想政治 A 《國家與國際組織常識》在國際舞臺上,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亞太組合組織、歐盟等國際組織充當著日益重要的角色。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問題上,中國政府主張發(fā)揮聯合國的主導作用,加強國際合作,推動全球氣候問題的解決。(1)請問聯合國是什么性質的組織?(4分)(2)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問題上,中國政府為什么主張發(fā)揮聯合國的主導作用?(6分)政治參考答案選擇題25-30 BBC AAC 30-36 ACC DDC39(1)經濟信息:圖1反映08-11年我國GDP平穩(wěn)較快增長,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能耗較高(2分);表1反映了我國人均資源相對匱乏,與世界平均水平差距較大。(2分)因此我國要加強能源資源的節(jié)約。(1分)認識:①消費對生產具有反作用,消費能夠拉動經濟增長,促進生產發(fā)展;(3分)②反對消費與擴大內需并不矛盾,我國人均資源匱乏,必須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節(jié)約資源,提高資源利用效率;(3分)③我們要做理智的消費者,踐行正確的消費原則,厲行節(jié)約,反對浪費。(2分)(2)①中華美食文化能夠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增強人的精神力量,受到觀眾廣泛贊譽。(3分)②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各具特色的飲食文化引起人們共鳴。(3分)③大眾傳媒是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中華美食文化通過電視、網絡等傳媒的傳播滿足了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3分)(若從傳統(tǒng)文化的民族性、大眾文化等角度作答,也可酌情給分)(3)①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浪費現象要求我們推行光盤行動,形成人人節(jié)約的良好風氣;②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正確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發(fā)展起積極的推動作用,倡導光盤行動能夠促使人們厲行節(jié)約,促進經濟社會健康發(fā)展。(各4分)(4)①履行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公共服務職能,綜合運用經濟、法律和行政手段,促進資源的有效利用,在全社會形成節(jié)約資源和保護環(huán)境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5分)②堅持對人民負責原則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從源頭上扭轉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趨勢,為人民創(chuàng)造良好環(huán)境;(4分)③堅持依法行政,健全法規(guī),科學民主決策,依法推動產業(yè)轉型升級。(3分)gkstk42(1)聯合國是世界性、政府間、綜合性的國際組織。(答出兩個亦可)(4分)(2)聯合國在維護世界和平、推動共同發(fā)展、促進人類文明等方面發(fā)揮著作用。聯合國是實踐多邊主義的最佳場所,是集體應對各種威脅和挑戰(zhàn)的有效平臺。中國尊重聯合國的權威地位,維護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支持聯合國開展的有利于世界和平與發(fā)展的工作。福建省政和一中、周寧一中屆高三第四次聯考(政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san/1272163.html

相關閱讀:甘肅會寧第一中學屆高三文綜政治一模試卷(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