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徐州宿遷2019屆高三第三次模擬生物試題(WORD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高中學習網

徐州市、宿遷市2019屆高三第三次調研考試生 物 試 題

463715352593653

(滿分120分,考試時間100分鐘)
注意事項:
考生答題前務必將自己的學校、姓名、班級、考號寫在答題紙的密封線內。答選擇題時,將題號下的答案選項字母涂黑;答非選擇題時,將每題答案寫在答題紙上對應題目的答案空格里,答案寫在試卷上無效?荚嚱Y束后,將答題卡交回。
第Ⅰ卷 選擇題(共55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部分包括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
1.下列關于組成生物體元素和化合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A.組成生物體的元素中,氧在細胞鮮重中最多,也是最基本的元素
B.生物體內的糖類絕大多數是葡萄糖、脫氧核糖、果糖、乳糖等單糖
C.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是細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機物
D.核酸的基本組成單位是脫氧核苷酸,是多數生物的遺傳物質
2.下圖表示某個體中細胞經歷的各個階段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a過程表示細胞增殖,不同細胞的細胞周期可能不同
B.b過程表示細胞分化,根本原因是不同細胞表達的基因不同
C.c過程可能與該個體的飲食、生活習慣、情緒狀態(tài)有關
D.d過程中不同細胞的衰老、凋亡速度相同
3.胃蛋白酶是胃中唯一的蛋白水解酶,下列關于該酶的說法正確的是
A.該酶的主要作用是為化學反應提供活化能
B.該酶離開胃進入小腸后將失去催化作用
C.該酶具有高效性主要是因為它在胃內可以多次發(fā)揮作用
D.動物細胞培養(yǎng)常用該酶處理組織將細胞分散開來
⒋下圖表示利用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獲得雜種植物白菜—甘藍的過程,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①過程表示利用酶解法去除細胞壁獲得原生質體的過程
B.②過程常用聚乙二醇誘導原生質體融合
C.③過程中高爾基體活動旺盛
D.最終獲得的雜種植物體細胞內含19條染色體
⒌右圖為某同學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實驗后畫的模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圖中的②和⑤及兩者間的細胞質組成原生質層
B.在用顯微鏡實際觀察時,結構③不容易看到
C.整個實驗過程中需要始終保持細胞的活性
D.該細胞正在發(fā)生滲透失水
⒍下列關于成熟植物細胞的敘述正確的是
A.最外層的細胞壁是細胞系統(tǒng)的邊界
B.線粒體能為細胞滲透吸水提供能量
C.細胞核是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
D.是高度分化的細胞,沒有全能性
⒎下列有關實驗操作敘述正確的是
A.檢測生物組織中還原糖、脂肪和蛋白質時實驗材料顏色需要淺一些
B.使用顯微鏡時,先用低倍鏡觀察,再使用高倍鏡并調節(jié)粗準焦螺旋
C.通過模擬實驗探究膜的透性時,主要是模擬膜的主動運輸方式
D.用斐林試劑來模擬尿糖檢測時,不需要設置對照實驗
⒏下圖甲、乙表示水稻兩個品種,A、a和B、b表示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①~⑧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種的過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①②操作簡便,但培育周期長
B.②和⑦的變異都發(fā)生在有絲分裂間期
C.③過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藥離體培養(yǎng)
D.⑤與⑧過程的育種原理不相同
⒐下列關于孟德爾雜交實驗的敘述,錯誤的是
A.豌豆在自然狀態(tài)下不會產生雜交現象
B.孟德爾的假設是建立在測交實驗的基礎上
C.孟德爾發(fā)現遺傳定律運用了假說─演繹法
D.孟德爾提出生物的性狀是由成對的遺傳因子控制
⒑關于探究吲哚丁酸(IBA)促進月季插條生根最適濃度的實驗中,錯誤的是
A.實驗用的月季枝條最好是生長旺盛的一年生枝條
B.要將月季枝條上的葉和芽全部去掉以保證無關變量相同
C.在處理月季插條時,用低濃度的IBA浸泡插條基部
D.實驗結果中可能存在促進生根效果相似的兩種不同濃度
⒒同種動物的三個種群,初始個體數依次為26、260和2600,并存在地理隔離。A、a是等位基因,下圖①②③分別表示以上三個種群A基因頻率的變化,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A.種群越小基因的喪失對該基因頻率的影響越大
B.②在125代時aa個體約占總數的25%
C.150代后3個種群之間可能出現生殖隔離
D.自然選擇使A基因頻率發(fā)生定向改變

⒓赫爾希和蔡斯做了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此實驗證明了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B.用含有充足有機物的完全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T2噬菌體
C.用同位素32P標記的一組實驗中,上清液中放射性較強
D.細菌裂解釋放的噬菌體中,含32P的物質是DNA
⒔右圖表示基因型為aaBbCc的某動物細胞分裂示意圖,據此可確認該細胞
A.發(fā)生過基因突變 B.將形成四種配子
C.是次級精母細胞 D.沒有同源染色體
⒕以下幾種生物性狀的產生,屬于同種變異類型的是
①果蠅的白眼 ②豌豆的黃色皺粒、綠色圓粒 ③八倍體小黑麥
④人類的色盲 ⑤玉米的高莖皺粒 ⑥人類的鐮刀型細胞貧血癥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⒖下列有關生物技術實踐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制果酒時如密封不嚴,可能會導致酵母菌數量和CO2釋放量增加
B.制腐乳時,食鹽、花椒、生姜、酒等材料均有防腐殺菌作用
C.提取DNA時,豬紅細胞和菜花均可作為實驗材料
D.制固定化酵母細胞時,先要用蒸餾水活化干酵母
⒗給實驗鼠靜脈注射不同劑量的胰島素,測得血糖的補充速率和消耗速率如下圖所示。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A.圖中a表示血糖消耗速率,b表示血糖補充速率
B.隨著曲線a的下降,非糖物質向葡萄糖轉化的速率加快
C.曲線b的上升是胰島素作用于肝臟、肌肉等細胞的結果
D.當胰島素濃度為40μU/mL時,血糖較長時間內會維持穩(wěn)定
⒘羅非魚是雜食性魚類,某實驗基地水庫中放養(yǎng)了一批羅非魚。其監(jiān)測數據顯示,a~e段這種羅非魚的種群數量發(fā)生了明顯波動,調查發(fā)現有人在該水庫中放生了大型肉食性魚(FNE),一段時間后,羅非魚種群數量達到了相對穩(wěn)定狀態(tài)(見圖),據圖推測,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羅非魚種群在a~b段呈“J”形增長
B.FNE最可能在c點對應的時間進入水庫
C.在捕食壓力下,羅非魚種群的環(huán)境容納量接近K2
D.出現水華現象時,毒藻產生的藻毒素會在FNE體內富集

⒙下列關于植物激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A.乙烯能促進果實的發(fā)育,脫落酸能防止果實脫落
B.在培育無子番茄過程中,生長素改變了細胞染色體的數目
C.具頂端優(yōu)勢的枝條,其側芽因生長素濃度過低而生長較慢
D.植物體內激素的合成受光照、溫度、水等環(huán)境因子的影響
⒚CAV-16病毒常引起兒童手足口病和其他并發(fā)癥。下列人體對該病毒免疫的敘述,正確的是
A.T細胞經CAV-16刺激后增殖、分化為漿細胞,產生抗體
B.CAV-16侵入人體后,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對其不起作用
C.患兒體內的CAV-16需通過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共同作用才能徹底清除
D.患兒痊愈后,若再次感染,相應的記憶細胞會迅速產生抗體消滅該病毒
⒛某生態(tài)養(yǎng)殖大棚內,水草叢中棲息著螃蟹,水面上有浮床,其間栽培的某種綠葉蔬菜在水面上方,黃瓜藤枝枝蔓蔓。同時大棚里還栽種了一種特殊辣椒,能起到驅蟲的作用。下列有關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能量主要來自于綠色植物所固定的太陽能
B.特殊辣椒的驅蟲作用依賴于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信息傳遞
C.浮床遮光能抑制浮游藻類的生長繁殖,可防止水華發(fā)生
D.螃蟹、蔬菜、黃瓜組成了生物群落,并體現了群落的垂直結構
二、多項選擇題:本部分共5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不止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全選對者得3分,其他情況不得分。
21.右圖表示人體內某些代謝過程,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①過程發(fā)生在核糖體上,水中的H只來自于氨基
B.②過程需要氧的參與并發(fā)生在線粒體中
C.在缺氧的情況下,③過程中不會有ATP的產生
D.M物質是丙酮酸,④過程發(fā)生在細胞質基質中
22.洋蔥是實驗中常用的生物材料,下列與洋蔥有關的實驗敘述中正確的是
A.觀察洋蔥染色體形態(tài)和數目選用無色洋蔥鱗片葉表皮,并用龍膽紫染色
B.洋蔥根尖分生區(qū)細胞難以發(fā)生質壁分離與其細胞壁的伸縮性較大有關
C.在提取和分離洋蔥葉綠體色素實驗中,使用無水乙醇分離色素
D.在觀察洋蔥細胞的減數分裂實驗中,常選用洋蔥花藥為實驗材料
23.為了比較不同清潔劑的抗菌效果,某學生用a、b兩種清潔劑在廚房的灶臺和水槽處進行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組別 處理位置 清潔劑種類 數據X 使用清潔劑后的菌落數
1 灶臺 a 160 2
2 水槽 a 240 4
3 灶臺 b 145 28
4 水槽 b 250 60
A.表中X表示使用清潔劑前的菌落數 B.分析時應1與3,2與4進行比較
C.清潔劑a的清潔效果明顯好于b D.測試前要用清水徹底擦洗水槽和灶臺
24.春天日照逐漸變長,多數野生鳥類進入繁殖期。調節(jié)鳥類繁殖活動的圖解如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光是野生鳥類進行繁殖活動的重要環(huán)境因子
B.鳥類的繁殖活動中體液調節(jié)起主導作用
C.只能在鳥的性腺處檢測到B物質的存在
D.在下丘腦和垂體上都存在物質C作用的受體
25.右圖所示為某原核細胞內的生理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示表明原核細胞內的轉錄和翻譯可同時進行
B.圖示表明兩個核糖體同時開始合成兩條多肽鏈
C.圖中核糖體上的堿基配對方式有G—C、A—U
D.圖示過程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等相關酶

第Ⅱ卷 非選擇題(共65分)
三、非選擇題:本部分包括8題,共65分。
26.(8分)下圖中A~E是從幾種生物細胞中分離出來的五種細胞器,①~④是從這些細胞器中分離出來的四種有機物。請回答下列問題:

⑴同時具有A、B、C、D、E這五種細胞器的生物是 ▲ 。
⑵光合作用過程中物質①主要吸收 ▲ ,蛋白質的合成過程中物質②的作用是 ▲ 。
⑶物質④的名稱是 ▲ ,一分子該物質徹底水解需要 ▲ 個水分子,產生 ▲ 種氨基酸。
⑷細胞器A中生成的③作用是 ▲ ,細胞器C中生成③的場所是 ▲ 。
27.(8分)下圖1為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的兩組裝置,圖2表示酵母菌種群數量動態(tài)變化的曲線。請回答下列問題:

⑴若想獲取酵母細胞內的胞內酶,要先去除 ▲ ,再用 ▲ 方法使酶釋放出來。
⑵圖1裝置中,錐形瓶C、E內的溶液是 ▲ ;在對實驗結果和結論進行預測時,若出現 ▲ 現象,則說明酵母細胞只能進行有氧呼吸。
⑶分析圖2曲線,可以看出酵母菌種群的最大環(huán)境容納量是 ▲ ;從第6天后種群的數量開始下降,其原因是 ▲ 。
⑷酵母細胞多采用包埋法固定,常用的包埋材料是 ▲ ,凝膠珠是在 ▲ 溶液中形成的。
28.(8分)為了提高設施農業(yè)的經濟效益,科研人員對溫室栽種的作物進行了相關研究。表中數據為在密閉實驗裝置內,給予不同光照強度時所測到的該作物氧氣釋放量;圖1表示該作物相對光合速率(即不同葉齡時的凈光合速率與B點時的比值)與葉齡的關系,A點表示幼葉成折疊狀,B點表示葉片充分展開;圖2中曲線1、2分別表示作物在適宜的光照強度下不同溫度時的實際光合量和凈光合量。請回答:


⑴綠色植物釋放02的同時還產生 ▲ 用于暗反應; 由表可知,在光照強度為4klux時,該作物光合作用的實際產氧量為 ▲ uL/cm2葉面•min。
⑵圖1中AB段相對光合速率上升,從光反應角度分析原因是 ▲ ,CD段相對光合速率明顯下降的原因是 ▲ 。
⑶由圖2分析,假如植物生活在12小時光照,12小時黑暗的環(huán)境中,則在環(huán)境溫度高于約 ▲ 時該植物就不能正常生長,原因是 ▲ 。
⑷根據以上研究結果,該溫室作物白天生長的最佳環(huán)境條件是 ▲ 。
29.(9分)某種鳥的羽色受兩對相互獨立的等位基因控制;駻控制藍色物質的合成,基因B控制黃色物質的合成,aabb個體顯白色,其遺傳機理如圖1所示。圖2為這種鳥一個家系的羽色遺傳系譜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⑴2號產生的精子基因型為 ▲ ,3號基因型為 ▲ , 6號基因型為 ▲ 。
⑵5號為純合子的概率為 ▲ ;5號與6號交配,后代出現黃色羽毛的概率為 ▲ 。
⑶若8號為白色羽毛,則5號與6號再次交配,其子代可能的表現型及比例為 ▲ 。
⑷圖1表明的基因對生物性狀控制的方式是 ▲ 。
30.(7分)下圖1表示縮手反射的反射弧,圖2、圖3分別表示圖1虛線框內局部結構放大示意圖。請回答相關問題:

⑴圖1中表示效應器的是 ▲ (填字母),由 ▲ 組成。圖2中組成突觸的結構包括
▲ (填字母)。
⑵圖3中,表示興奮部位的是 ▲ (填字母),該興奮狀態(tài)的形成是Na+ 內流的結果,其進入膜內的方式是 ▲ (協助擴散/主動運輸)。
⑶興奮在圖2所示處只能單向傳遞的原因是 ▲ 。
⑷ 某同學取指血進行化驗,當針刺破手指時并未縮手。這說明縮手反射的神經中樞雖在脊髓,但還會受 ▲ 控制。
31.(9分)紅樹林廣泛分布于我國東南沿海的潮間帶,是海岸的天然防護林,還是多種貝類、甲殼類、魚類及鳥類棲息繁殖的場所。薇甘菊是多年生藤本植物,能攀爬樹冠迅速生長,繁殖能力強。某科研小組對薇甘菊入侵紅樹林的有關狀況進行研究,選取未受入侵的紅樹林群落、輕度入侵的“紅樹林—薇甘菊”群落、重度入侵的薇甘菊為主的群落和無植被覆蓋的光灘(分別編號為A、B、C、D)進行實驗,結果如下表。該小組還研究了紅樹林植被的碳轉移途徑,如下圖。請作答。

⑴由上表結果可知,該實驗的名稱是 ▲ ;可得出的結論是:一:凋落物碳儲量隨薇甘菊入侵強度的增加而增加;二: ▲ 。
⑵薇甘菊與紅樹之間的關系是 ▲ 。從光灘上開始的群落演替屬于 ▲ 演替。
⑶據右圖分析,能量從第一營養(yǎng)級到第二營養(yǎng)級的傳遞效率為 ▲ 途徑⑤是指 ▲ ,一年內植被碳儲量的凈增加量是 ▲ 。
⑷紅樹林是海岸的天然防護林,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 ▲ 價值。

32.(8分)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種偶蹄動物傳染病,目前常用接種弱毒疫苗的方法預防。疫苗的主要成分是該病毒的一種結構蛋白VPI。科學家嘗試利用轉基因番茄來生產口蹄疫疫苗,過程如下圖1所示。圖2表示目的基因與pZHZ1質粒構建重組質粒的過程,E、F、G、H分別為A、B、C、D四種不同限制酶的酶切位點。請據圖回答。

⑴口蹄疫病毒的遺傳物質為RNA,要獲得VPI基因可通過 ▲ 方法獲得。
⑵如圖2所示,若限制酶A、B切割出的末端完全不同,那么用這種雙酶切的方法構建重組質粒的優(yōu)點是 ▲ 。
⑶已知質粒pZHZ1的長度為3.7kb,(1kb=1000對堿基)其中EF區(qū)域長度為0.2kb,GE區(qū)域長度為0.8kb,FH區(qū)域長度為0.5kb。現分別用限制酶C、D切割重組質粒pZHZ2樣品,結果被酶C切割成1.6kb和3.1kb兩個片段,被酶D切割成1.2kb和3.5kb兩個片段。據酶切結果判斷VPI基因大小為 ▲kb,并將目的基因內部的酶C、酶D切割位點用相應的字母標注在答案紙的對應位置 ▲ 。
⑷過程⑥的培養(yǎng)基中除了加入各種必需營養(yǎng)物質和 ▲ 等激素外,還需要添加 ▲ 篩選出含有重組質粒的葉片小段。
⑸獲得表達VPI蛋白的番茄植株以后,需要進行免疫效力的測定。具體方法是:將轉基因番茄葉片提取液注射到豚鼠體內,每半個月注射一次,三次后檢測豚鼠血液內產生的 ▲ 的數量。
33.(8分)要獲得遺傳特性單一的枯草桿菌菌種,一般必須對原有的菌種進行擴大培養(yǎng)、并利用純化技術得到單菌落的菌種。請回答以下問題:
⑴獲得純凈枯草桿菌的關鍵是 ▲ ,為此,必須對培養(yǎng)皿、接種用具和培養(yǎng)基進行嚴格滅菌。在接種或倒平板操作時,除了在超凈臺上進行操作并對實驗者的衣著、手和實驗空間進行嚴格清潔和消毒外,還必須 ▲ ,以防止空氣中的雜菌污染。
⑵右圖是純化枯草桿菌的方法,該純化分離方法的名稱是 ▲ 。
⑶枯草桿菌可以產生α-淀粉酶,以下是利用誘變育種方法培育獲得產生較
多淀粉酶菌株的主要實驗步驟。(原理:菌株生長過程中可釋放淀粉酶分
解培養(yǎng)基中的淀粉,在菌落周圍形成透明圈。)
第一步:將枯草桿菌接種到液體培養(yǎng)基上進行擴大培養(yǎng)。
第二步:將枯草桿菌分成A、B兩組, ▲ 。
第三步:制備多個含淀粉的固體培養(yǎng)基。
第四步:將A、B組分別稀釋后,分別在含淀粉的固體培養(yǎng)基上利用 ▲ 法分離,適宜條件下培養(yǎng)得到單菌落。
第五步:觀察A、B組各菌落周圍的 ▲ 。
實驗結果預期:據誘發(fā)突變率低的特點,預期 ▲ ;
據誘發(fā)突變不定向性的特點,預期 ▲ 。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CDBDD 6—10:CABBB 11—15:BDDCC 16—20:CBDCD
21.AC 22.BD 23.ABC 24.BC 25.AC
二、簡答題
26.(8分)(1)低等植物 (2)紅光、藍紫光 識別密碼子并運載特定的氨基酸
(3)五肽 4 3
(4)作為生命活動的直接能源物質 囊狀結構薄膜(基粒)
27.(8分) (1)細胞壁 吸水脹破法
(2)澄清的石灰水(溴麝香草酚藍溶液) 錐形瓶C石灰水變渾濁,錐形瓶E石灰水不變渾濁(錐形瓶C變黃,錐形瓶E不變色)
(3)1000萬個/mL 由于營養(yǎng)物質減少,有害物質增加,種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4)海藻酸鈉 CaCL2
28.(8分) ⑴ [H] 和ATP 0.4 ⑵幼葉展開,葉面積增大,光合色素含量增多
葉片衰老,葉綠素含量減少,相關酶活性降低
⑶35℃ 此時凈光合量與呼吸量相等,大于35℃則凈光合量小于呼吸量植物不能正常生長
⑷光強為10klux、室溫為25℃(2分)
29. (9分)(1)AB、Aa、aB、ab aaBb aaBB或aaBb
(2)1/3 2/9 (2分)(3)藍色:黃色:綠色:白色=1:1:1:1(2分)
⑷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體的性狀。
30.(7分) ⑴B 運動神經末稍及它所支配的肌肉 a、b、c
⑵h 協助擴散 ⑶神經遞質只存在于突觸前膜的突觸小泡中,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作用于突觸后膜。
⑷大腦皮層(高級神經中樞)
31.(9分)(1)探究薇甘菊入侵(程度)對紅樹林生態(tài)系統(tǒng)(或群落)碳儲量的影響
植被、土壤碳儲量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碳儲量隨薇甘菊入侵強度的增加而減少(2分)
(2)競爭 次生(3)6.7% 微生物分解作用 10.8噸/公頃(4)間接
32.(8分) ⑴逆轉錄 ⑵保證了目的基因和質粒的定向連接
⑶1.2kb (2分)
⑷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 卡那霉素 ⑸口蹄疫病毒抗體
33.(8分)(1)防止外來雜菌的侵入 在酒精燈火焰旁操作(2)平板劃線法
(3)A 組用誘變劑處理,B組不處理(作對照)
稀釋涂布法 透明圈大小
A組多數菌落周圍的透明圈與B組差異不顯著
A組有少數菌落周圍的透明圈比B組明顯小,有少數比B組明顯大(或A組透明圈大小不一,B組較一致)

463715352593653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san/1297184.html

相關閱讀:廣東省惠州市2018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理綜生物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