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19屆高中畢業(yè)生3月統(tǒng)一檢測理綜生物(WORD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高中學習網

2019 年云南省第一次高中畢業(yè)生復習統(tǒng)一檢測理科綜合 生物試題 2019.3.22



試卷分第I 卷(選擇題〉和第II 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第I 卷1 至5 頁, 第II 卷6
至16 頁?荚嚱Y束后, 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囚。滿分300 分, 考試用時150 分鐘。
第I 卷(選擇題, 共126 分)
注意事項:
1. 答題前, 考生務必用黑色碳素筆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座位號在答題
卡上填寫清楚, 并認真核準條形碼上的準考證號、姓名、考場號、座位號及科目,
在規(guī)定的位置貼好條形碼。
2. 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 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
用橡皮擦擦干凈后, 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答在試卷上的答案無效。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 H-1 C-12
本卷共21 小題, 每小題6 分, 共126 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3 小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 關于淀粉、蛋白質和核酸的敘述, 正確的是
A. 都含C、H、0、N四種元素  B. 都是由單體聚合而成的多聚體
C. 合成過程都需要模板     D. 都具有功能的多樣性
2. 在研究溫度對發(fā)菜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響時, 得到右圖所示的實驗結果。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A. 發(fā)菜無葉綠體, 但可進行光合作用
B.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有[H]的產生和消耗
C. 25℃后發(fā)菜制造的氧氣量逐漸下降
D. 45°C 時, C02 固定和C 3 還原仍能進行
3.右圖表示發(fā)生在常染色體上的變化, 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 該變異能通過顯微鏡觀察到
B. 該變異發(fā)生在兩條非同源染色體之間
C. 該過程導致的變異屬于基因重組
D. 該變異導致染色體上基因的排列順序發(fā)生改變
4. 關于內環(huán)境及穩(wěn)態(tài)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細胞外液約占人體體液組成的2/3
B. 一個細胞直接生活的內環(huán)境可能不止一個
C. 抽搐反應是內環(huán)境成分穩(wěn)態(tài)失調所引起的
D. 當外界環(huán)境變化過于劇烈時, 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可能遭到破壞
5. 下列過程能雙向進行的是
A. 植物生長素的極性運輸
B. 能量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流動
C. 反射活動中, 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
D. HIV 病毒的遺傳信息在DNA 和RNA 之間的流動
6. 下列實驗未用到模型方法的是
A. 制作真核細胞的三維結構
B. 制作DNA 雙螺旋結構
C. 探究酵母菌種群數量變化規(guī)律
D. 探究酵母菌細跑呼吸的方式

29.(11分)
某課外活動小組用淀粉酶探究pH對酶活性的影響,得到下圖所示的實驗結果。請回答
相關問題:

(l)酶活性是指    ,該實驗的自變量是    ,以    作為檢測因變量的指標。
(2)上圖所示的實驗結果與預期不符,于是活動小組又進行   。ㄦ(zhèn)“對照”、“對比”
或“重復”)實驗,得到與上圖無顯著差異的結果。查閱資料后發(fā)現,鹽酸能催化淀粉
 水解。因此推測,該實驗中淀粉可能是在    和    的作用下分解的。pH
為3條件下的酶活性   。ㄌ“小于”、“等于”或“大于”)pH為9條件下的酶
活性,原因是    
(3)在常溫、常壓下,與鹽酸相比,淀粉酶降低反應活化能的作用更顯著,判斷依據
是    
30.(9分)
良好合理的飲食習慣是人體健康的保障。請回答下列問題:
(l)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人們在膳食選擇中,應重視各類食物的合理搭配,
從而保證    氨基酸的種類和含量。蛋白質含量豐富的熟食較生食更易消化,原
因是高溫使蛋白質分子的空間結構變得    ,容易被蛋白酶水解。
(2)正常人飯后,血液中明顯增多的激素有    和    ,前者能促進胰腺分泌
消化液,后者可降低血糖濃度。若攝取糖類過多而體力活動過少,就會導致體內多余
的糖類    ,造成肥胖。
(3)若所吃食物過咸,會引起細胞外液滲透壓   。ㄌ“升高”或“降低”),刺激下
丘腦中的滲透壓感受器興奮,使    產生渴覺。
(4)某些人群的免疫系統(tǒng)對高蛋白食物過于敏感,會引起    ,該種免疫系統(tǒng)功能的
異常具有明顯的    和個體差異,這類人群在飲食中應避免高蛋白膳食。
3 1.(9分)
從“群體”的視角來觀察和研究生命系統(tǒng),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請回答下列問題:
(l)為控制有害動物,人們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誘劑,誘殺害蟲的雄性個體,破壞害蟲種
群正常的    ,從而使害蟲的種群密度明顯降低,該技術屬于   。ㄌ“化
學防治”、“生物防治”或“機械防治”)?刂葡x害可以幫助人們合理地調整生態(tài)系統(tǒng)
的    ,使能量持續(xù)高效地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
(2)大熊貓棲息地遭到破壞后,由于    ,大熊貓種群的K值會變小!   ∧
提高環(huán)境容納量,是保護大熊貓的根本措施。
(3)提高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一方面要控制對生態(tài)系統(tǒng)干擾的程度,適度利用生態(tài)系統(tǒng),
不應超過生態(tài)系統(tǒng)的   。涣硪环矫,對人類利用強度較大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應實施
相應的    和    投入,保證生態(tài)系統(tǒng)內部結構與功能的協(xié)調。
32.(10分)
控制某種安哥拉兔長毛(HL)和短毛(HS)的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雄兔中HL對
HS為顯性,雌兔中HS對HL為顯性。請分析回答相關問題:
(l)長毛和短毛在安哥拉兔群的雄兔和雌兔中,顯隱性關系剛好相反,但該相對性狀的遺
傳不屬于伴性遺傳,為什么?
(2)基因型為HLHS的雄兔的表現型是    ,F有一只長毛雌兔,所生的一窩后代中
雌兔全為短毛,則子代雌兔的基因型為    ,為什么?
(3)現用多對基因型雜合的親本雜交,F1長毛兔與短毛兔的比例為    

39.【生物—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15分)
請回答相關問題:
(l)離體的植物組織和細胞,對營養(yǎng)、環(huán)境等條件的要求相對特殊,需要配制適宜的培養(yǎng)
基。常用的一種培養(yǎng)基是    ,其制備過程為:配制    →配制培養(yǎng)基→
滅菌。
(2)材料的選擇與培養(yǎng)基的組成是誘導花粉植株的主要影響因素。
①一般來說,花粉處于    期的花藥培養(yǎng)成功率最高。選擇花藥時,一般要通過
來確定其中的花粉是否處于適宜的發(fā)育期。
②培養(yǎng)基中生長素與細胞分裂素用量比值適中時,能促進    的形成。
(3)用消毒后的花蕾剝離花藥時,要盡量不損傷花藥,否則接種后容易從    產生愈
傷組織。
(4)一般經過20一30d培養(yǎng)后,會發(fā)現花藥開裂,長出愈傷組織或形成胚狀體。將愈傷組
織及時轉移到    上,以便獲得再生植株。在花藥培養(yǎng)中,特別是通過愈傷組織
形成的花粉植株,常會發(fā)生    變化。因此還需要對培養(yǎng)出來的植株作進一步的
鑒定和篩選。
40.【生物—選修3:現代生物科技專題】(15分)
治療性克隆是將患者健康體細胞的細胞核,移植到受體卵母細胞中構建成重組細胞,體
外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分離出胚胎干細胞,經定向分化形成特定的組織器官,用于治療。
(l)應選處于    期的卵母細胞作為受體。且對受體細胞作去核處理,目的是    
(2)體外培養(yǎng)時,首先應保證重組細胞處于    的環(huán)境,當重組細胞達到    
期時,可從其內細胞團中分離胚胎干細胞。
(3)若克隆過程需進行基因改造,核心步驟是構建    ,將其導入動物細胞的最有效
方法是    
(4)胚胎干細胞在功能上具有發(fā)育的    ,在體外經定向誘導分化,培育出人造組織
器官,解決目前臨床上供體器官不足和器官移植后    的問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san/1302750.html

相關閱讀:江蘇省南通如東縣徐州豐縣2019屆高三10月聯(lián)考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