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市四校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聯(lián)考化學試題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試卷說明:

第一學期期中考高三化學試卷命題人:薛介平本試卷分試題卷和答題卡兩部分。試題卷1至8頁。共10分?荚嚂r間10分鐘。第(共 分)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 Mn:55 Cu:64一、選擇題(本題包括小題,每小題分,共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為實現(xiàn)“綠色奧”,下列環(huán)保建議中你認為可以采納的是①用天然氣代替汽油和柴油作為發(fā)動機燃料 ②開發(fā)生產(chǎn)無汞電池③提倡使用一次性發(fā)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 ④分類回收垃圾⑤開發(fā)利用無磷洗滌劑 A.①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全部3.居室裝修用石材的放射性常用作為標準,Ra元素的居里夫人(Marie Curie)兩度獲得諾貝爾獎。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一個原子中含有138個中子 B.Ra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六周期ⅡA族C.RaCl2的熔點比CaCl2高 D.Ra(OH)2是一種兩性氫氧化物4.下列物質(zhì)提純的方法正確的是 A.除去混在NO2中的NO:將氣體與足量O2混合B.除去混在CO2中的SO2:將氣體依次通過足量酸性KMnO4溶液和濃硫酸C.除去KCl溶液中的K2CO3:加入過量BaCl2溶液后過濾D.除去乙酸中混有的乙醇:加入生石灰后蒸餾.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4 g重水(D2O)中所含質(zhì)子數(shù)為0.2B.4.48 L N2與CO的混合物所含分子數(shù)為0.2C.6.2 g白磷與紅磷的混合物中所含磷原子數(shù)為0.2D.12.5 mL 16 mol?L-1濃硫酸與足量銅反應,轉移電子數(shù)為0.2?L-1的KNO3溶液:H+、Fe2+、Cl-、SO42-B.甲基橙呈紅色的溶液:NH4+、Ba2+、AlO2-、Cl-C.pH=12的溶液:K+、Na+、CH3COO-、Br-D.與鋁反應產(chǎn)生大量氫氣的溶液:Na+、K+、CO32-、NO3-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膠體區(qū)別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質(zhì)特征是分散質(zhì)微粒直徑在1 nm100 nm之間 B.C.金屬陽離子只存在于離子晶體中D.由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價化合物.下列溶液中,微粒濃度關系正確的是 A.含有NH4+、Cl-、H+、OH-離子的溶液中,其離子濃度一定是:c(Cl-)>c(NH4+)>c(H+)>c(OH-)B.pH=8的氨水與氯化銨的混合溶液中:c(Cl-)>c(NH4+)C.0.1mol/L 的Na2S溶液中:c(OH-)=c(H+)+c(HS-)+2c(H2S)D.pH=3的一元酸和pH=11的一元強堿等體積混合后的溶液中:c(OH-)=c(H+)10.在容積一定的密閉容器中,反應2A B(g)+C(g)達到平衡后,升高溫度容器內(nèi)氣體的密度增大,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正反應是吸熱反應,且A不是氣態(tài)B.正反應是放熱反應,且A是氣態(tài)C.其他條件不變,加入少量A,該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D.改變壓強對該平衡的移動無影響二、不定項選擇題:本題包括5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2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或兩個選項符合題意。若正確答案只包括一個選項,多選時,該題得0分;若正確答案包括兩個選項時,只選一個且正確的得2分,選兩個且都正確的得滿分,但只要選錯一個,該小題就得0分。11.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A.鍋爐中沉積的CaSO4可用Na2CO3溶液浸泡后,再將不溶物用稀鹽酸溶解除去B.向沸水中滴加FeCl3飽和溶液制備Fe(OH)3膠體的原理是加熱促進了Fe3+水解C.純水中加入鹽酸或降溫都能使水的離子積減小,電離平衡逆向移動D.反應2A(g) + B(g) = 3C (s) + D(g)在一定條件下能自發(fā)進行,說明該反應的ΔH>012.影片《阿凡達》出現(xiàn)了一種潘多拉星球的宇宙飛船。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表中所列字母分別表示一種元素。選項中的物質(zhì)都是由下表中的元素組成根據(jù)以上信息可推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e和f組成吸收宇航員在宇宙飛船活動艙內(nèi)產(chǎn)生由d和f組成的氣體B.活動艙內(nèi)還要營造一種適合宇航員生存的人工生態(tài)環(huán)境,即充入a和f的常見單質(zhì)C.c和f以原子個數(shù)之比為1∶1組成的化合物可用作宇航員所需f單質(zhì)的來源D.若潘多拉星球上存在b,地球上此元素主要以b形式存在,b比b少一個質(zhì)子1.恒溫恒容下,往一真空密閉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氣體A,發(fā)生如下反應:A(g)B(g)+xC(g)。達平衡后,測得容器內(nèi)的壓強增大了p%,A的平衡轉化率為a%,則下列推斷中正確的是 A.若x=2,則p>a B.若x=3,則p<aC.若x=4,則p= a D.若x= 5,則pa14.下列有關電解質(zhì)溶液中微粒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關系正確的是A在0.1 mol?L-1Na2CO3溶液中:c(OH-)-c(H+)=c(HCO3-)+2c(H2CO3)B在0.1 mol?L-1NaHCO3溶液中:c(Na+)>c(HCO3-)>c(CO32-)>c(H2CO3C向0.2 mol?L-1NaHCO3溶液中加入等體積0.1 mol?L-1NaOH溶液:c(CO32-)> c(HCO3-)> c(OH-)>c(H+)D常溫下,CH3COONa和CH3COOH混合溶液[pH=7, c(Na+)=0.1 mol?L-1]:c(Na+)=c(CH3COO-)>c(CH3COOH)>c(H+)=c(OH-)15.高鐵電池是一種新型可充電電池,電解質(zhì)溶液為KOH,放電時的總反應式為: 3Zn+2K2FeO4+8H2O3Zn(OH)2+2Fe(OH)3+4KOH,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放電時負極反應為:3Zn —6e—+6OH— == 3Zn(OH)2B.放電時OH—向正極移動C.充電時每轉移3 mol電子,陽極有1 mol Fe(OH)3 被還原D.充電時陽極反應式為:3Zn(OH)2+6e— == 3Zn+6OH—第Ⅱ卷(非選擇題,共80分)16.(1分)由軟錳礦(主要成分為MnO2)制備KMnO4的實驗流程可表示如下:(1)反應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反應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2)操作的實驗步驟為 、 可循環(huán)利用的物質(zhì)的化學式為 ;(3)計算用2.5kg含MnO280%的軟錳礦制備,理論上可得KMnO4為 :(4) 取制得的產(chǎn)品6.5g,配成250mL溶液;準確稱取純Na2C2O41.34g配成適量溶液。用上述KMnO4溶液滴定Na2C2O4溶液,恰好反應(氧化產(chǎn)物為CO2,還原產(chǎn)物為Mn2+)時,消耗KMnO4溶液的體積為25.00mL。該KMnO4的純度。.(1分)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在研究由Fe2+制備FeOH)2的過程中,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實驗設計】方法一:按照圖1進行實驗,容器A中的反應開始時,彈簧夾C處于打開狀態(tài),一段時間后,關閉彈簧夾C,容器A中的反應仍在進行。最終在_______容器中觀察到白色沉淀,該實驗中涉及到的化學方程式有: 。方法二:按圖2進行實驗,最終在兩極間的溶液中首先觀察到白色沉淀純水 ②NaCl溶液 ③NaOH溶液 ④四氯化碳 ⑤CuCl2溶液 ⑥乙醇 ⑦Fe棒 ⑧植物油 ⑨碳棒 a為___________,b為___________,c為___________,d為___________。(填序號) 【探究思考】實驗表明上述實驗中出現(xiàn)白色沉淀會轉變?yōu)榛揖G色或綠色,那么如何解釋出現(xiàn)灰綠色或綠色的現(xiàn)象呢?(1)甲同學查閱資料后,得到FeOH)2如下信息:資料名稱 物理性質(zhì)描述化學性質(zhì)描述《化學辭典》,顧翼東編,1989年版P637白色無定形粉末或白色至淡綠色六方晶體與空氣接觸易被氧化,將細粉噴于空氣中,則立即燃燒出火花《大學普通化學(下冊)》傅鷹著P637白色沉淀此沉淀易被氧化成微綠色Fe3(OH)8《普通化學教程》(下冊)P788白色能強烈吸收O2,迅速變成棕色Fe(OH)3。這時作為氧化的中間產(chǎn)物為土綠色,其中含有Fe2+、Fe3+。閱讀該資料后,你對上述實驗中出現(xiàn)灰綠色或綠色的現(xiàn)象的解釋是:__________ ;資料中提及的微綠色Fe3(OH)8,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可寫成__________________。(2)乙同學依據(jù)白色和棕色不可能調(diào)配成綠色或灰綠色的常識,認為綠色可能是形成FeOH)2?nH2O所致。用熱水浴的方式加熱“方法一”中生成的綠色沉淀,觀察到沉淀由綠變白的趨勢。加熱時,“方法一”中彈簧夾C應處于___________(填“打開”或“關閉”)狀態(tài),容器A中的反應須處于___________(填“停止”或“發(fā)生”)狀態(tài)。寫出該實驗中支持乙同學觀點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3)歡迎你參加該研究小組的討論,請?zhí)岢鲆环N在研究由Fe2+制備FeOH)2的過程中,有助于對沉淀由“白”變“綠”的現(xiàn)象進行合理解釋的實驗設計新思路。18.(15分)堿式碳酸銅的成分有多種,其化學式一般可表示為xCu(OH)2?yCuCO3?兹甘示G色,是一種名貴的寶石,其主要成分是Cu(OH)2?CuCO3。某興趣小組為探究制取孔雀石的最佳反應條件,設計了如下實驗:實驗1:將2.0mL 0.50 mol?L—1的Cu(NO3)2溶液、2.0mL 0.50 mol?L1的NaOH溶液和0.25 mol?L1的Na2CO3溶液按表Ⅰ所示體積混合。實驗2:將合適比例的混合物在表Ⅱ所示溫度下反應。實驗記錄如下:表 表編號V (Na2CO3)/ mL沉淀情況編號反應溫度/℃沉淀情況12.8多、藍色140多、藍色22.4多、藍色260少、淺綠色32.0較多、綠色375[來源較多、綠色41.6較少、綠色480較多、綠色(少量褐色)①實驗室制取少許孔雀石,應該采用的條件是 。②80℃時,所制得的孔雀石有少量褐色物質(zhì)的原因是 。實驗小組為測定上述某條件下所制得的堿式碳酸銅樣品組成,利用下圖所示的裝置(夾持儀器省略)進行實驗:步驟1: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將過濾、洗滌并干燥過的樣品置于平直玻璃管中。步驟2:打開活塞K,鼓入空氣,一段時間后關閉,稱量相關裝置的質(zhì)量。步驟3:加熱裝置B直至裝置C中無氣泡產(chǎn)生。步驟4: 。步驟5:稱量相關裝置的質(zhì)量。①裝置A的作用是 ;若無裝置E,則實驗測定的x/y的值將(選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②某同學在實驗過程中采集了如下數(shù)據(jù):A.反應前玻璃管與樣品的質(zhì)量163.8gB.反應后玻璃管中殘留固體質(zhì)量56.0gC.裝置C實驗后增重9.0gD.裝置D實驗后增重8.8g為測定x/y的值,你認為可以選用上述所采集數(shù)據(jù)中的 (寫出所有組合的字母代號)一組即可進行計算,并根據(jù)你的計算結果,寫出該樣品組成的化學式 ;卮鹣铝袉栴}:(1)在空氣中久置,A由無色轉變?yōu)樽厣,其原因?。(2)C分子中有2個含氧官能團,分別為 和 (填官能團名稱)。(3)寫出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C的江蘇省南京市四校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聯(lián)考化學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san/1326757.html

相關閱讀:化學高三一輪復習石油的分餾專題練習(帶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