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學生被世界名校錄取,近年來已不算稀奇事,但令多所名校一致給出全額獎學金的“牛人”仍屬鳳毛麟角。不久前,上海中學的牟曉生同時拿到了耶魯、麻省、杜克、斯坦福四所美國名校的錄取通知書,并同時獲得這四所著名大學的全額獎學金。此外,他手上還有北京大學的保送名額。最終,牟曉生選擇了耶魯。被問及求學成功的原因,他的答案很樸實:為興趣而學。
奧數能鍛煉人也會“折磨人”
牟曉生從小對數學就有興趣,并表現出一定的天賦,他父母也有意識地培養(yǎng)他在這方面的能力。在2008年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中,他獲得了滿分金牌(全世界僅有3塊)。小牟說自己也不是常勝將軍。進入奧數“國家隊”后,他曾在一場較重要的比賽中心態(tài)失常,“兵敗滑鐵盧”。“挫折誰都會碰到,關鍵是如何看待它,及時調整心態(tài);如何從失敗中查找弱項,加以彌補。”
國際奧數金牌,或許為他獲得名校青睞增添了重要砝碼。但牟曉生并不贊成全民“奧數熱”,他認為,不能絕對地說誰要不要去學奧數,奧數能在一定程度上鍛煉人的思維,但如果學習者沒有興趣,還把它看得過重,它不僅不會對個人發(fā)展有利,還會變成折磨人的負擔。”
高三時還參加校羽毛球隊訓練
說來不奇怪,牟爸爸的“育兒經”,也以“興趣”為關鍵詞。牟爸爸說,務必要把孩子的快樂和健康成長擺在第一位。其實,牟曉生小時候也和現在的許多孩子一樣,是個“小忙人”:課余時間不僅要參加籃球、足球、羽毛球等體育訓練,還要學奧數、練英文。但牟爸爸有個原則:沒有一項課程是釘死的,都不是非學不可。報什么班,全憑他的喜好。課程安排也可做修改:喜歡的就學下去,不喜歡的隨時可以停。”就在這樣的“修修改改”中,小牟找到了自己最喜歡的兩項:數學和羽毛球。
牟爸爸說,適當參加體育鍛煉,對孩子人格成長很有好處,除了增強體格,他還能從體育當中享受到快樂,通過競技比賽學會團隊合作。牟曉生直到高三還是學校羽毛球隊的隊員,保持每周兩三次的訓練量,還參加了不少比賽。愛唱歌、樂于助人的小牟,還曾被評為上海中學“最受歡迎學生”。
學有余力可適當“預習”專業(yè)書
牟爸爸說,家長除了要讓孩子快樂學習外,有條件的還要試著去引導孩子學習。“其實,孩子若有潛力,在符合他心理和接受程度的成長規(guī)律下,可以讓他學得深入一點,可能效率更高,進步更大。”牟曉生在高中時就開始接觸大學的數學專業(yè)類書籍,并試著動手寫點數學論文。之所以選擇耶魯,也是考慮到“耶魯有雙學位的課程設置,這樣的安排能讓我把數學知識和其他的知識結合起來。”留學專家評論說,牟曉生能被多所名校相中,和他較合理的人生規(guī)劃不無關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san/13532.html
相關閱讀:高三復讀生沖刺名校的五大金牌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