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90分鐘 分值:100分命題人:劉朝陽 審題人:楊紅衛(wèi) 冷夏軍考生注意:1. 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100分。2.答題前,考生務必在將自己的準考證號、姓名填寫在答題卡上?忌J真核對答題卡上粘貼的條形碼的“準考證號、姓名、考試欄目”與考生本人準考證號、姓名是否一致。3.第Ⅰ卷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第Ⅱ卷用0.5mm黑色簽字筆在答題卡上書寫作答,在試題卷上作答,答案無效。第Ⅰ卷選擇題(共5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讀世界局部地區(qū)示意圖,完成l~3題。1.流經字母A附近海域洋流的名稱為A.北大西洋暖流B.阿拉斯加暖流C.加利福尼亞寒流D.加那利寒流2.影響B(tài)地區(qū)降水均勻的主要因素是終年受A.信風的影響B(tài).季風的影響 C.西風的影響 D.副極地低氣壓帶的影響3.河流c與萊茵河水文特征不同之處在于A.水流速度快 B.含沙量大 C.徑流季節(jié)變化大 D.有凌汛讀世界某地區(qū)局部圖,完成4~6題。4.圖中河流R、S、T段水量由大到小的排列順序為A.R>S>T B.R> S=TC.S>T>R D.T>S>RD.受赤道低壓和信風交替控制讀世界某地區(qū)局部圖,完成7~9題。7.圖中字母A地區(qū)氣候類型為A.溫帶大陸性氣候 B熱帶沙漠氣候C.熱帶草原氣候 D.地中海氣候8.圖中字母A、B所處同一緯度,但氣候類型不同,其根本原因是A.附近洋流不同 B地形不同C.大氣環(huán)流不同 D.植被不同9.當圖中河流進入汛期時,下列各地地理現象正確的是A.開普敦進入多雨的季節(jié) B.澳大利亞的牧場進入剪羊毛的高峰C.北印度洋的洋流順時針方向運動 D.奧地利進入滑雪旺季讀世界某局部地區(qū)示意圖,完成10~12題。10.圖中水域A與水域B存在的相同之處A.鹽度大致相同B.溫度大致相同C .A與B均是北側鹽度較低D.均屬于印度洋流域11.字母C處發(fā)展農業(yè)的自然條件優(yōu)勢為A.雨熱同期B.有充足的灌溉水源C.歷史悠久D.精耕細作12.字母D處的農業(yè)發(fā)展方向為A.綠洲農業(yè)B.畜牧業(yè)C.水稻種植業(yè)D.商品谷物農業(yè) (第10~12題圖)讀世界某地區(qū)局部圖,完成13~15題。13.圖中字母A、B兩地洋流的性質分別為A.暖流、暖流 B.寒流、寒流 C.寒流、暖流 D.暖流、寒流14.字母C處氣候的特征為A.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溫多雨B.冬季高溫少雨、夏季低溫多雨C.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干燥D.全年溫和多雨15.字母D處山脈東西兩側自然現象有所不同,表現為A.降水東側大于西側B.溫度東側高于西側C.東側為熱帶雨林氣候,西側為熱帶草原氣候 (第13~15題圖)D.東側為水稻種植業(yè),西側為混合農業(yè)右圖中心為北極點,大圓代表50。緯線圈,圖中數字表示經度度數,P、Q之間和M、N之間為陸地,讀據圖回答16~17題。16.關于P、Q.M、N四地自然環(huán)境的敘述,正確的是A.M、N兩地的氣候類型相同B.P、Q兩地的植被類型不同C.P地氣候特點是終年溫和濕潤D.N地所屬的自然帶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17.若P點日出時恰好Q點日落,則此時A.南極大陸附近海域鹽度為一年中較高時期B.北印度洋海域自西向東航行的船只逆風逆水C.淮河進入汛期D.廣州晝夜平分讀等高線地形圖(下圖),完成第18題。18.如果該圖位于印度東北部地區(qū),降水最多的地形部位可能為A.A處 B.B處 C.C處 D.D處讀北半球某陸地局部圖,圖中X、Y為等高線(等高距為100米),L為河流,對角線為經線。據此回答19~20題。19.若X數值為500米,沿圖中經線的地形剖面圖是20.圖中河流L的流向為A.從東流向西 B.從西南流向東北C.以西流向東 D.從東北流向西南21.右圖中四地所在大洲排序正確的是A.①南美洲、②非洲、③北美洲、④亞洲B.①非洲、②南美洲、③大洋洲、④歐洲C.①南美洲、②大洋洲、③亞洲、④歐洲D.①非洲、②大洋洲、③北美洲、④亞洲22.圖中四地所在國家所瀕臨的海洋,排序正確的是A.①大西洋、②印度洋、③泰國灣、④地中海B.①印度洋、②太平洋、③北冰洋、④波羅的海C.①印度洋、②太平洋、③地中海、④北海D.①大西洋、②太平洋、③阿拉伯海、④波羅的海讀下圖,完成23~24題。23.距海岸200千米范圍內陸地面積占大洲總面積比例最大和人口占大洲總人口比例最小的洲分別是A.歐洲和非洲 B.歐洲和南美洲 C.大洋洲和非洲 D.亞洲和北美洲24.造成上述兩個比例差異的主要原因是A.海陸分布與交通 B.自然條件與歷史C.經濟水平與交通 D.白然條件與經濟水平25.下圖是“世界局部地區(qū)氣候類型分布圖”,下列因素中,與①沿岸氣候類型分布特征的形成無關的是A.地形 B.洋流C.副熱帶高氣壓和信風 D.氣壓帶的季節(jié)移動第Ⅱ卷 非選擇題(共50分)二、綜合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50分)26.某校地理研究性學習小組,利用2011年暑假對我國西南某地區(qū)進行了野外綜合考察。下圖是他們考察地區(qū)的等高線(單位:米)地形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20分)(1)圖中C處有一石碑“X河源”。請在圖中畫出發(fā)源于該處的小河。該小組同學發(fā)現,圖示區(qū)域內該河的上游段和下游段水流較急,而中游囂水流緩慢,你是否能解釋其中的原因。(6分)(2)該小組的幾位同學在山上玩起了“躲貓貓”游戲,其中一位同學站在C處、另一位同學站在E處,如果不考慮樹木等物體的影響,請問站在D處昀同學能否看到上述兩位同學?為什么?(4分)(3)該小組的兩位同學分別畫了DE、GH -線的剖面圖,出現了圖示右側①②兩種情況,你認為正確反映GH剖面的是 (2分)。請在圖中畫出DE、GH線的交點。(4分)(4)兩位同學分別在A、B兩地測量當地的溫度,你認為兩地之間的溫差約為多少?為什么?(6分)2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8分)材料一:地球表面是由眾多大陸、島嶼與海洋組成的,世界上海陸面積比例是三分陸七分海,全球全為七大洲四大洋。材料二:各大陸的面積與平均海拔高度關系示意圖。(圖1)材料三:某海域海底形培面圖(圖2)。材料四:兩大洲地剖面圖(圖3)。(1)圖1中X大陸是 。(3分)(2)圖2中代號E相應的海底地形名稱是 。(3分)(3)圖3中兩幅剖面圖對應的大洲分別是:甲 、乙 (填對應的圖1中字母),兩大洲地形特征的共同特點是 。(12分)28.讀下列四幅圖,回答下列問題。(12分)(1)四幅圖中完全位于西半球的兩圖是 ,位于兩大洲之間、有溝通兩大洋的重要海峽分布的兩圖是 。(4分)(2)四幅圖中有地中海氣候分布的是 ,同時進入雨季的兩圖是 。(4分)(3)四幅圖中有重要漁場分布的是 ,該漁場名稱是 。(4分)2014屆第五次模擬考試地理答案一、選擇題(本卷共25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二、非選題(共50分)2014屆高三第五次模擬考試地理試卷湖南省益陽市箴言中學2014屆高三上學期第五次模擬考試試題 地理 含解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san/142043.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