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十三大市2012-2013學年第一學期高三語文期末試卷分類匯編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高中學習網


試卷說明:

江蘇省十大市2012-2013學年第一學期高三語文期末試卷分類匯編 文言文閱讀專題常州市二、文言文閱讀(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題。義田記錢公輔范文正公,蘇人也。平生好施與,擇其親而貧、疏而賢者,咸施之。方貴顯時,置負郭常稔之田千畝,號曰“義田”,以養(yǎng)濟群族之人。日有食,歲有衣,嫁娶兇葬皆有贍。擇族之長而賢者主其計,而時共出納焉。日食,人一升;歲衣,人一縑;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娶婦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數,葬幼者十千。族之聚者九十口,歲入給稻八百斛,以其所入,給其所聚,沛然有余而無窮。屏而家居俟代者與焉,仕而居官者罷莫給。此其大較也。初,公之未貴顯也,嘗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為西帥,及參大政,于是始有祿賜之入,而終其志。公既歿,后世子孫修其業(yè),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雖位充祿厚,而貧終其身。歿之日,身無以為斂,子無以為喪。惟以施貧活族之義,遺其子而已。昔晏平仲敝車羸馬,桓子曰:“是隱君之賜也!标套釉唬骸白猿贾F,父之族,無不乘車者;母之族,無不足于衣食者;妻之族,無凍餒者;齊國之士,待臣而舉火者三百余人。如此,而為隱君之賜乎?彰君之賜乎?”于是齊侯以晏子之觴而觴桓子。予嘗愛晏子好仁,齊侯知賢,而桓子服義也;又愛晏子之仁有等級,而言有次第也。先父族,次母族,次妻族,而后及其疏遠之賢。孟子曰:“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标套訛榻。今觀文正公之義田,賢于平仲。其規(guī)模遠舉,又疑過之。嗚呼!世之都三公位,享萬鍾祿,其邸第之雄,車輿之飾,聲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不得其門者,豈少也哉?況于施賢乎!其下為卿,為大夫,為士,廩稍之充,奉養(yǎng)之厚,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操壺瓢為溝中瘠者,又豈少哉?況于他人乎!是皆公之罪人也。公之忠義滿朝廷,事業(yè)滿邊隅,功名滿天下,后世必有史官書之者,予可無錄也。獨高其義,因以遺于世云。5.對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置負郭常稔之田千畝 稔:熟悉B.嫁娶兇葬皆有贍 贍:供給C.而力未逮者二十年 逮:達到D.彰君之賜乎 彰:使……顯著6.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現作者“高其義”的一組是(3分)①擇族之長而賢者主其計②沛然有余而無窮③惟以施貧活族之義,遺其子而已④其規(guī)模遠舉,又疑過之⑤是皆公之罪人也⑥事業(yè)滿邊隅,功名滿天下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④⑤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義田對族人的日食歲衣、婚喪嫁娶、家居或居官都有分門別類的養(yǎng)濟之法,體現出范文正公設置義田悉心盡力,慎重其事。B.范文正公對設置義田早有此志,貴顯后方得以施行,他去世后,子孫們能夠承其志把義田辦下去,仁義之行得到發(fā)揚光大。C.文章第四段寫大小官吏多據高位得厚祿,卻供一人享受,不施予同族和族外人,反襯出范文正公自奉簡樸以供養(yǎng)他人的高義。D.范文正公雖身居高位,卻以祿賜之入置義田千畝養(yǎng)濟群族,實踐了他“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主張。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擇其親而貧、疏而賢者,咸施之。(2)又愛晏子之仁有等級,而言有次第也。(3)而族之人,操壺瓢為溝中瘠者,又豈少哉?5.A(3分)(“稔”在這里指莊稼成熟)6.D(3分)7.A(3分)(文中說“仕而居官者罷莫給”)8.(1)選擇那些關系親近而貧窮、關系疏遠而賢能的人,都予以幫助。(句意基本正確通順2分,“施”1分)(2)又仰慕晏子的仁德有親疏層次之分,而言辭有井然的次序。(句意基本正確通順2分,“愛”1分)(3)本族的親人,拿著破碗討飯成為溝中的餓殍的,難道少嗎?(句意通順1分,“操壺瓢”“溝中瘠”意思對各1分,反問語氣1分)參考譯文:范文正公,蘇州人。平時樂于用錢財幫助別人,選擇那些關系親近而貧窮、關系疏遠而賢能的人,都予以幫助。當他貴重顯達之時,購置近城保收的良田一千畝,稱作“義田”,用來養(yǎng)育救濟本家族的人們。使他們天天有飯吃,年年有衣穿,嫁女、娶妻、生病、喪葬都有供給。選擇家族中年長輩高而且賢德的人主管帳目,經?傆嬍杖牒椭С。每天的飯,一人供給一升米;每年的衣服,每人分給一匹細絹;嫁閨女的發(fā)給五十千錢,閨女改嫁的發(fā)給三十千錢;娶兒媳婦的發(fā)給三十千錢,再娶的發(fā)給十五千錢;喪葬發(fā)給的費用和閨女再嫁的數目相同,孩子的喪事發(fā)錢十千。族人聚居的九十多口,義田每年收入供分配用的稻子八百斛,用它所收入的糧食,來供應在這里的聚居的族人,充裕有余而無枯竭之時。退居在家等待職務的人予以供給,出仕為官的人則停止供給。這就是它的大致情況。當初,范公還未貴重顯達時,就曾有過這種愿望,而無力實現長達二十年之久。后來做了西部邊境的統(tǒng)帥,又入朝參與主持朝政,從此才開始有了俸祿賞賜的收入,而終于實現了自己的志愿。他去世之后,后代的子孫修明他的事業(yè),繼承他的志向,和他在世的時候一樣。他雖地位高俸祿多,卻終生過著清貧的生活。逝世的時候,甚至沒有錢財裝殮,子女們也沒有錢財為他舉辦像樣的喪事。他只是把救濟貧寒養(yǎng)活親族的道義,留傳給子女罷了。古時候晏平仲乘破車、駕瘦馬。陳桓子說:“這是隱瞞君主的賞賜啊!标套踊卮鹫f:“自從我顯貴以后,父系的親族,沒有不坐車的人;母系的親族,沒有衣食不足的人;妻子的親族,沒有挨餓受凍的;齊國的士子,等待我的接濟而點火做飯的有三百多人。象這樣,是隱瞞君主的賞賜呢?還是彰明君主的賞賜呢?”于是齊君使用晏子的酒杯罰桓子飲酒。我仰慕晏子好行仁德,齊君了解賢者,而桓子能認錯服義。又仰慕晏子的仁德有親疏層次之分,而言辭有井然的次序:先說父系親族,后說母系親族,再說妻子的親族,最后才提到關系疏遠的賢者。孟子說:“由愛自己的親人而施仁德于民眾,由對民眾仁德而愛惜世間萬物。”晏子的作為接近于這一點啊,F在從范文正公的購置義田這件事來看,是比晏平仲還要賢明啊。他施行的規(guī)模的久遠和全面,恐怕是要超過晏子的。!當今世上那些身居三公職位,享受萬鐘祿米的人,他們宅第的雄偉,車駕的華麗,歌妓的眾多,妻兒的富有,僅是為滿足自己一個人的私欲而已。本族的親人不能登門的,難道還少嗎?何況說幫助疏遠的賢者呢?地位在他們以下的是卿,是大夫,是士,祿米的充裕,享用的豐富,也僅是為滿足自己一個人的私欲而已。本族的親人,拿著破碗討飯成為溝中的餓殍的,難道少嗎?何況對于其它的人呢?這些人都是范文正公的罪人!范文正公的忠義譽滿朝廷,業(yè)跡流布邊境,功名傳遍天下,后代一定會有史官記載的,我可以不用贅述了。唯獨敬仰推崇他的道義,因而記敘“義田”之事以留贈世人。連云港市二、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題。張?字子綱,廣陵人,游學京都,舉茂才,大將軍何進,司空荀爽辟為掾,皆稱疾不就,避難江東,孫策創(chuàng)業(yè),遂委質焉。表為正議校尉,?與張昭井與參謀。后呂布襲取徐州,因為之牧,不欲令?與策從事。追舉茂才,移書發(fā)遣?,?心惡布,恥為之屈。策亦重惜?,欲以自輔,不遣,曰:“海產明珠,所在為寶。楚雖有才,晉實用之。英偉君子,所游見珍,何必本州哉?”從討丹楊,策身臨行陳,?諫曰:“夫主將,三軍之所系命也,主公不宜輕脫,自敵小寇,愿麾下重天授之姿,無令國內上下危懼! 建安四年,策遣?奉章至許宮,留為侍御史。曹公聞策薨,欲因喪伐吳。?諫,以為乘人之喪,既非古義,若其不克,成讎棄好,不如因而厚之。曹公欲令?輔權內附,出?為會稽東部都尉。 初,瑯琊趙昱為廣陵太守,察?孝廉,昱后為笮融所殺,?甚傷憤,而力不能討。昱門戶絕滅,及?在東部,遣主簿至瑯琊設祭,并求親戚為之后,以書屬瑯琊相臧宣,宣以趙宗中五歲男奉昱祀,權聞而嘉之。及討江夏,以東部少事,命?居守,避領所職。權以?有鎮(zhèn)守之勞,欲論功加賞。?厚自挹損,不敢蒙寵,權不奪其志。每從容侍燕,微言密指,常有以規(guī)諷。初,權于群臣多呼其字,惟呼張昭曰張公,?曰東部,所以重二人也。 后,權以?為長史,從征合肥。合肥城久不拔,?進計曰:“古之圍城,開其一面,以疑眾心。今圍之甚密,攻之又急,誠懼并命戮力。死戰(zhàn)之寇,固難卒拔,及救未至,可少寬之,以觀其變!弊h者不同。會救騎至,數至圍下,馳騁挑戰(zhàn)。權率輕騎將往突敵,?諫曰:“此乃偏將之任,非主將之宜也。”權納?言而止。明年將復出軍,?又諫曰:“今麾下值困厄之際,有扶危之功,宜廣開播殖,任賢使能,務崇寬惠,順天命以行誅,可不勞而定也!庇谑撬熘共恍。 ?建計宜出都秣陵,權從之。令還吳迎家,道病卒。臨危,授予靖留箋于權,以“從善如登,從惡如崩”殷殷。卒時年六十。權省書流涕。 (《三國志?吳書》,有刪節(jié))5.對下列句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孫策創(chuàng)業(yè),遂委質焉 委質:呈獻禮物B.權不奪其志 奪:強行改變C.誠懼并命戮力 戮力:合力D.權省書流涕 省:反思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現張?敢于進諫的一組是( )(3分) ①以為乘人之喪,既非古義②?厚自挹損,不敢蒙寵 ③此乃偏將之任,非主將之宜也 ④宜廣開播殖,任賢使能 ⑤遣主簿至瑯琊設祭,并求親戚為之后 ⑥以“從善如登,從惡如崩”殷殷 A.12④ B.①③④ C.②⑤⑥ D.35⑥7.下面對原文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張?才華出眾,大將軍、司空都征召他做屬吏,但他都以身體有病推辭不接受。但是后來避難江東時,在孫策的禮遇下,出山擔任正議校尉,和 B.在曹操想趁孫策去世謀取江東時,張?以大義勸諫曹操,而曹操也接受了他的建議,并讓張?出任會稽東部都尉,后來孫權就以“東部”稱呼張?。C.趙昱被笮融滅門,張?派人祭奠,還托付瑯江蘇省十三大市2012-2013學年第一學期高三語文期末試卷分類匯編:文言文閱讀專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san/152643.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