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期末一模聯(lián)考物理新題精選分類解析 專題11 靜電場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試卷說明:

十、靜電場1.(湖北省荊門市2012-2013學年度高三元月調(diào)考)如圖所示,在某電場中畫出了三條電場線,C點是A、B連線的中點。已知A點的電勢為φA=30V,B點的電勢為φB=-10V,則C點的電勢A.φC=10V B.φC>10V C.φC<10V D.上述選項都不正確答案:C解析:由于AC之間的電場線比CB之間的電場線密,相等距離之間的電勢差較大,所以φC<10V,選項C正確。2.(2013江西省景德鎮(zhèn)二模)均勻帶電的球殼在球外空間產(chǎn)生的電場等效于電荷集中于球心處產(chǎn)生的電場.如圖所示,在半球面AB上均勻分布正電荷,總電荷量為q,球面半徑為R,CD為通過半球頂點與球心O的軸線,在軸線上有M、N兩點,OM=ON=2R.已知M點的場強大小為E,則N點的場強大小為A.-E B.  C.-E D.+E 3.(2013江蘇省無錫市期末)如圖,足夠大的光滑絕緣水平面上有三個帶電質(zhì)點,A和C圍繞B做勻速圓周運動,B恰能保持靜止,其中A、C和B的距離分別是L1,和L2.不計三質(zhì)點間的萬有引力,則A和C的比荷(電量與質(zhì)量之比)之比應是 A. B. C. D.答案:C解析:根據(jù)B恰能保持靜止可得:k= k.。A做勻速圓周運動,k- k=mAω2 L1,C做勻速圓周運動, k - k= mCω2 L2,聯(lián)立解得A和C的比荷(電量與質(zhì)量之比)之比應是,選項C正確。.(2013江蘇省無錫市期末)右圖是一對無限長的帶有等量異種電荷的平行導線(電荷均勻分布)周圍的等勢面局部分布示意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B點的場強大小大于C點的場強大小 B. A.B、C處的電場強度均與OV等勢面垂直 C.正試探電荷從B運動到A,電場力做負功 D.負試探電荷從B運動到C,電勢能將增加答案:AC解析:B點的場強大小大于C點的場強大小,A.B、C處的電場強度均不與OV等勢面垂直,選項A正確B錯誤;正試探電荷從B運動到A,電場力做負功,負試探電荷從B運動到C,電勢能將減小,選項C正確D錯誤。(2013山東德州期末聯(lián)考).如圖所示,真空中M、N處放置兩等量異號點電荷,a、b、c,表示電場中的3條等勢線,b是M、N連線的中垂線,交M、N于O點,a、c關于b對稱.點d、e、f、g是以O為圓心的圓與a、c的交點,已知一帶正電的試探電荷從d點移動到e點時,試探電荷的電勢能增加,則以下判斷正確的是A.M點處放置的是正電荷B.d點的電勢低于f點的電勢C.d點的場強與f點的場強相同D.將帶正電的試探電荷沿直線由d點移動到f點,電勢能先增大后減小6(2013山東淄博期末).一帶正電的檢驗電荷,僅在電場力作用下沿x軸從向運動,其速度v隨位置x變化的圖象如圖所示.和處,圖線切線的斜率絕對值相等且最大.則在軸上A.和兩處,電場強度相同B.和兩處,電場強度最大C.=0處電勢最高D.從運動到過程中,電荷的電勢能逐漸增大答案:BC解析:和兩處,電場強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電場強度最大,選項A錯誤B正確。根據(jù)帶電粒子在電場中運動,其動能和電勢能之和保持不變,=0處電勢最高,選項C正確;從運動到過程中,電荷速度逐漸增大,電勢能逐漸減小,選項D錯誤。 (2013北京房山區(qū)期末) A、B是一條電場線上的兩個點,一帶正電的粒子僅在電場力作用下以一定的初速度從A點沿電場線運動到B點,其v-t圖象如圖甲所示.則這電場的電場線分布可能是下圖中的 答案:D解析:根據(jù)v-t圖象,帶電粒子的加速度逐漸增大,速度逐漸減小,選項D正確。(2013北京石景山期末).如圖7所示,AC、BD為圓的兩條互相垂直的直徑,圓心為O,半徑為R.電荷量均為Q的正、負點電荷放在圓周上,它們的位置關于AC對稱,+Q與O點的連線和oc間夾角為60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O點的場強大小為,方向由O指向D B.O點的場強大小為,方向由O指向DC. A、C兩點的電勢關系是D.電荷量為q的正電荷在A點的電勢能大于在C點的電勢能 9(2013北京海淀期末).如圖3所示,兩塊相互靠近彼此絕緣的平行金屬板組成平行板電容器,極板Ⅳ與靜電計金屬球相連,極板M和靜電計的外殼均接地。用靜電計測量平行板電容器兩極板間的電勢差U。在兩板相距為d時,給電容器充電,靜電計指針張開一定角度。在整個實驗過程中,保持電容器的帶電量Q不變,下面的操作中將使靜電計指針張角變小的是 ( ) A.僅將M板向下平移 B.僅將M板向左平移 C.僅在M、N之間插入云母板(介電常數(shù)大于1) D.僅在M、N之間插入金屬板,且不和M、N接觸答案:CD解析:僅將M板向下平移或向左平移,電容器針對面積減小,電容減小,由C=Q/U,靜電計指針張角變大,選項AB錯誤。僅在M、N之間插入云母板(介電常數(shù)大于1),電容增大,由C=Q/U,靜電計指針張角變小,僅在M、N之間插入金屬板,且不和M、N接觸,相當于電容器極板之間距離減小,電場強度不變,由U=Ed可知,電壓減小,靜電計指針張角變小,選項D正確。某同學設計了一種靜電除塵裝置,如圖1所示,其中有一長為L、寬為b、高為d的矩形通道,其前、后面板為絕緣材料,上、下面板為金屬材料。圖2是裝置的截面圖,上、下兩板與電壓恒定為U的高壓直流電源相連。帶負電的塵埃被吸入矩形通道的水平速度為v0,當碰到下板后其所帶電荷被中和,同時被收集。將被收集塵埃的數(shù)量與進入矩形通道塵埃的數(shù)量的比值,稱為除塵率。不計塵埃的重力及塵埃之間的相互作用。要增大除塵率,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只增大電壓UB.只增大長度LC.只增大高度dD.只增大塵埃被吸入水平速度v011.2.(6分)(2013北京朝陽區(qū)期末)用兩根長度均為L的絕緣細線各系一個小球,并懸掛于同一點。已知兩小球質(zhì)量均為m,當它們帶上等量同種電荷時,兩細線與豎直方向的夾角均為θ,如圖所示。若已知靜電力常量為k,重力加速度為g。求:(1)小球所受拉力的大小;(2)小球所帶的電荷量。(14分)(2013上海市普陀區(qū)期末)如圖所示,可視為質(zhì)點的物塊A、B、C放在傾角為37O、長L=2m的固定斜面上,物塊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5。A與B緊靠在一起,C緊靠在固定擋板上。物塊的質(zhì)量分別為mA=0.8kg、mB=0.4kg。其中A不帶電,B、C的帶電量分別為qB=+4×10-5C、qC=+2×10-5C,且保持不變。開始時三個物塊均能保持靜止,且與斜面間均無摩擦力作用,F(xiàn)給A施加一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F,使A在斜面上作加速度大小為a=2.5m/s2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經(jīng)過時間t0物體A、B分離并且力F變?yōu)楹懔Γ擜運動到斜面頂端時撤去力F。(如果選定兩點電荷在相距無窮遠處的電勢能為0,則相距為r時,兩點電荷具有的電勢能可表示為)。求:(1)未施加力F時物塊B、C間的距離。(2)t0時間內(nèi)A上滑的距離。(3)t0時間內(nèi)庫侖力做的功。解:(1)未加F前A、B、C處于靜止狀態(tài)時,設B、C間距離為L1,則C對B的庫侖斥力 以A、B為研究對象,由平衡條件得 聯(lián)立解得 L1=1.0m (5分)(2)給A施加力F后, A、B沿斜面向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C對B的庫侖斥力逐漸減小,A、B之間的彈力也逐漸減小。經(jīng)過時間t0,設B、C間距離變?yōu)長2,A、B兩者間彈力減小到零,兩者分離,力F變?yōu)楹懔Αt此刻C對B的庫侖斥力為 ① 以B為研究對象,由牛頓第二定律有 ② 聯(lián)立①②解得 L2=1.2m (5分) (3)設t0時間內(nèi)庫侖力做的功為W0,由功能關系有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 (4分)37?oCBAN??Mbav0v0bdL圖1圖2BARDCNMO+++++++2013年高考期末一模聯(lián)考物理新題精選分類解析 專題11 靜電場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san/167186.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