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題解析:2013梅州二模(物理)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高三 來源: 高中學(xué)習(xí)網(wǎng)


試卷說明:

梅州市2013屆高三總復(fù)習(xí)質(zhì)檢試卷(二)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選對的得4分,選錯或不答的得0分。1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物體的溫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動能越大B.布朗運動是用顯微鏡觀察到的分子的運動C.氣體從外界吸收熱量,其內(nèi)能一定增加D.氣體對外界做功,其內(nèi)能一定減少分子的平均動能越大14.一定質(zhì)量的理想氣體由狀態(tài)A經(jīng)過如圖所示過程變到狀態(tài)B,在此過程中氣體的密度A.一直變大B.一直變小C.先變小后變大D.先變大后變小一定質(zhì)量的理想氣體由狀態(tài)A變化到狀態(tài)B所經(jīng)歷的過程在p-T圖上得到的過程曲線。由圖像可知,當(dāng)壓強變小、溫度升高兩個因素同時存在時,體積只能變大。質(zhì)量一定的理想氣體在體積變大時密度變小。所以選項正確。15.如圖所示,足夠長的光滑金屬導(dǎo)軌固定在豎直平面內(nèi),勻強磁場垂直導(dǎo)軌所在的平面里。金屬棒AC與導(dǎo)軌垂直且接觸良好。現(xiàn)將導(dǎo)軌接上電阻R,導(dǎo)軌和金屬棒的電阻忽略不計,則金屬棒AC由靜止釋放后A.電流方向沿棒由C指向AB.金屬棒所受安培力的最大值與其重力大小相等C.在金屬棒加速下落的過程中,金屬棒減少的重力勢能全部轉(zhuǎn)化為在電阻上產(chǎn)生的熱量D.金屬棒達到穩(wěn)定速度后的下落過程中,金屬棒的機械能守恒.電流方向沿棒由A指向C,速度增加,加速度減少,安培力增加,最終二力平衡,B正確;能量分析為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金屬棒的動能和電阻R上的內(nèi)能,CD錯誤。16.如圖所示,在圓柱體上放一小物塊P,圓柱體繞水平軸O緩慢轉(zhuǎn)動,從A轉(zhuǎn)至B的過程中,物體與圓柱體保持相對靜止,則物塊P受到的力先變小后變大的是A.重力B.支持力C.摩擦力D.合外力緩慢轉(zhuǎn)動物體與圓柱體保持相對靜止二、雙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兩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得6分,只選1個且正確的得3分,有選錯或不答的得0分。17.某電場的電場線分布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a點的電勢高于b的電勢B.c點的電場強度小于d點的電場強度C.若將一正電荷由b點移到a點,電場力做正功D.正電荷在a點的電勢能大于在b點的電勢能18.關(guān)于天然放射現(xiàn)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γ射線不帶電,它是頻率很高的電磁波B.核裂變與核聚變都伴有質(zhì)量虧損C.某原子核經(jīng)過一次α衰變和兩次β衰變后,核內(nèi)中子數(shù)不變D.采用物理或化學(xué)方法可以有效地改變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γ射線不帶電,它是核裂變與核聚變質(zhì)量虧損天然放射現(xiàn)象半衰期采用物理或化學(xué)方法可以有效地改變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19.一矩形線圈,繞垂直于勻強磁場并位于線圈平面內(nèi)的固定軸轉(zhuǎn)動,線圈中的感應(yīng)電動勢e隨時間t的變化如圖所示。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A.t1時刻通過線圈的電流最大B. t1時刻通過線圈的磁通量最大C. t2時刻穿過線圈的磁通量變化率最大D. 每當(dāng)電動勢e變換方向時,通過線圈的磁通量最小穿過線圈的磁通量變化率最大20.已知天宮一號繞地球做圓周運動的半徑為r,周期為T,萬有引力常量為G,由此可求出A.天宮一號的線速度 B.天宮一號所需向心力C.地球的質(zhì)量 D.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可求速度,A正確;質(zhì)量m未知,向心力不可求B錯誤;,可求地球質(zhì)量M,C正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21.如圖所示,起重機將貨物沿豎直方向以速度V1勻速吊起,同時又沿橫梁以速度V2水平勻速向右運動,關(guān)于貨物的運動下列表述正確的是A.貨物的實際運動速度為V1+V2B.貨物的實際運動速度為C.貨物相對地面做曲線運動D.貨物相對地面做直線運動三、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54分。按題目要求作答。解答題應(yīng)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shù)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shù)值和單位。34.(18分)(1)某同學(xué)安裝如圖甲的實驗裝置,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如圖乙是該實驗得到的一條點跡清晰的紙帶,現(xiàn)要取A、B兩點來驗證實驗,已知電火花打點計時器每隔0.02S打一個點。請回答下列問題:①電火花打點計時器的工作電壓是________;②根據(jù)紙帶可以判斷,實驗時紙帶的_______端是和重物相連接(選填“左”或“右”);③若X2=4.80cm,則在紙帶上打下計數(shù)點B時的速度VB=______m/s(計算結(jié)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④若X1數(shù)據(jù)也已測出,則實驗還需測出的物理量為___________________。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220V ②左 1.20 ④AB之間的距離或hAB電火花打點計時器的工作電壓重物相連接;由題意可知,方程還需要知道AB之間的距離hAB(2)用如圖甲所示電路,測定一節(jié)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nèi)阻。電池的內(nèi)阻較小,為了防止在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時造成短路,電路中用一個定值電阻Ro起保護作用。除電池、電流表(量程0~0.6A)、電壓表(量程0~3V)、開關(guān)和導(dǎo)線外,可供使用的實驗器材還有:a.定值電阻(阻值2Ω;額定功率5W);b.定值電阻(阻值10Ω;額定功率10W);c.滑動變阻器(阻值范圍0~15Ω;額定電流2A);d.滑動變阻器(阻值范圍0~100Ω;額定電流1A);①為了準(zhǔn)確地完成實驗,Ro應(yīng)選擇_____Ω的定值電阻,R應(yīng)選擇阻值范圍是_______Ω的滑動變阻器。②圖乙所示的U-I圖上是由實驗測得的7組數(shù)據(jù)標(biāo)出的點,請你完成圖線,并由圖線求出E=_____V,r=______Ω③按照此電路進行實驗,電動勢的測量存在系統(tǒng)誤差,造成該實驗系統(tǒng)誤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測電池的電動勢和內(nèi)阻2; 0~15 圖線如圖所示;1.50(1.48~1.52); 0.5(0.~0.0.6)電壓表的分流Ro=2Ω;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一般比電池內(nèi)阻大幾倍就好了,取0~10能很好地控制電路中的電流和電壓,若取0~100會出現(xiàn)開始幾乎不變最后突然變化的現(xiàn)象,R?阻值范圍0~15Ω;電壓表測得電源電動勢沒問題,電流表測得不是干路電流,所以造成該實驗系統(tǒng)誤差的主要原因是電壓表的分流35.(18分)如圖所示,相距為d的平行金屬板M、N間存在勻強電場和垂直紙面向里、磁感應(yīng)強度為Bo的勻強磁場;在xoy直角坐標(biāo)平面內(nèi),第一象限有沿y軸負(fù)方向場強為E的勻強電場,第四象限有垂直坐標(biāo)平面向里、磁感應(yīng)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一質(zhì)量為m、電量為q的正離子(不計重力)以初速度Vo沿平行于金屬板方向射入兩板間并做勻速直線運動。從P點垂直y軸進入第一象限,經(jīng)過x軸上的A點射出電場,進入磁場。已知離子過A點時的速度方向與x軸成45o角。求:(1)金屬板M、N間的電壓U;(2)離子運動到A點時速度V的大小和由P點運動到A點所需時間t;(3)離子第一次離開第四象限磁場區(qū)域的位置C(圖中未畫出)與坐標(biāo)原點的距離OC。;;www.gkstk.comgkstk解析:解:(1)設(shè)平行金屬板M、N間勻強電場的場強為Eo,則有:---------------------------------------------------------------2分因為離子在金屬板方向射入兩板間并做勻速直線運動有: -----------------------------------------------------------1分解得:金屬板M、N間的電壓-------------------------------------------------------------2分(2)在第一象限的電場中離子做平拋運動,有:----------------------------------------------------------1分故離子運動到A點時的速度:-------------------------------------------------------------1分--------------------------------------------------------------1分-------------------------------------------------------------------1分------------------------------------------------------------------1分解得離子在電場E中運動到A點所需時間:----------------------------------------------------------------------2分(3)在磁場洛倫茲力提供向心力有:------------------------------------------------------------------1分得由幾何知識可得-----------------------------------------1分又因此離子第一次離開第四象限磁場區(qū)域的位置C與坐標(biāo)原點的距離:36.(18分)如圖所示,固定在地面上的光滑軌道AB、CD,均是半徑為R的圓弧。一質(zhì)量為m、上表面長也為R的小車靜止在光滑水平面EF上,小車上表面與軌道AB、CD的末端B、C相切。一質(zhì)量為m的物體(大小不計)從軌道AB的A點由靜止下滑,由末端B滑上小車,小車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向右運動。當(dāng)小車右端與壁CF接觸前的瞬間,物體m恰好滑動到小車右端相對于小車靜止,同時小車與CF相碰后立即停止運動但不粘連,物體則繼續(xù)滑上軌道CD。求:(1)物體滑上軌道CD前的瞬間時速率;(2)水平面EF的長度;(3)當(dāng)物體再從軌道CD滑下并滑上小車后,如果小車與壁BE相碰后速度也立即變?yōu)榱悖詈笪矬wm停在小車上的Q點,則Q點距小車右端多遠?機械能守恒定律動能定理系統(tǒng)動量守恒;;(1)設(shè)物體從A滑至B時速率為Vo,根據(jù)機械能守恒定律有:-------------------------------------------------------------1分物體與小車相互作用過程中,系統(tǒng)動量守恒,設(shè)共同速度為V1,有:解得物體滑上軌道CD前的瞬間時速率:-------------------------------------------------------------1分(2)設(shè)二者之間的摩擦力為f,根據(jù)動能定理有,對物體有:對小車有:(或?qū)ο到y(tǒng)根據(jù)能量守恒定律有:)得-------------------------------------------------------------2分(3)設(shè)物體從CD滑下后與小車達到相對靜止,共同速度為V2,相對小車滑行的距離為S1,小車停后物體做勻減速運動,相對小車滑行距離為S2,根據(jù)動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有:--------------------------------------------------1分對物體根據(jù)動能定理有:解得------------------------------------------------------------------1分則Q點距小車右端距離: 參考答案131415161718192021ABBCBCABBCACBD34.(1)①220V ②左 ③1.20 ④AB之間的距離或hAB(2) ①2; 0~15 ②圖線如圖所示;1.50(1.48~1.52); 0.50(0.名題解析:2013梅州二模(物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san/169741.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