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說明:本試卷考試時間90分鐘.滿分120分。所有試題均做在答卷上.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小題,每小題3分,共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A.B.,當非常非常小時,就可以表示物體在t時刻的瞬時速度,該定義應用了極限思想方法C..2.物體從O點出發(fā),沿水平直線運動,取向右的方向為運動的正方向,其v-t 圖象如右圖所示,則物體在最初的4s內( ) A....3.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半圓形軌道槽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槽內壁光滑.質量為m的小物體從槽的左側頂端由靜止開始下滑到右側最高點的過程中,軌道槽始終靜止,則該過程中A.地面對軌道槽的最小壓力為M+m)gB.地面對軌道槽的最大壓力為(M+m)gC.地面對軌道槽的摩擦力D.地面對軌道槽的摩擦力方向先向后向4.A..C.錯誤!未找到引用源。g D.錯誤!未找到引用源。g5.如圖所示為某中學科技小組制作的利用太陽能驅動小車的裝置.當太陽光照射到小車上方的光電板時,光電板中產(chǎn)生的電流經(jīng)電動機帶動小車前進.若質量為m的小車在平直的水泥路上從靜止開始沿直線加速行駛,經(jīng)過時間t前進的距離為s,且速度達到最大值vm.設這一過程中電動機的功率恒為P,小車所受阻力恒為F,那么這段時間內A.小車做勻加速運動B.小車受到的牽引力逐漸增大C.小車受到的合外力所做的功為PtD.小車受到的牽引力做的功為Fs+mv.A、小齒輪B、后輪C是相互關聯(lián)的三個轉動部分,且半徑RA=4RB、RC=8RB,如圖所示.正常騎行時三輪邊緣的向心加速度之比aA∶aB∶aC等于( )A.1∶4∶8 B.4∶1∶4C.1∶4∶32 D.1∶2∶47.如圖所示,A、B兩,θ變化情況是( )A.θ角變大B.θ角變小C.θ角不變D.θ角變小8. 如圖所示,物體A、B通過細繩及輕質彈簧連接在輕滑輪兩側,物體A、B的質量分別為m、m,開始時細繩伸直,用手托著物體A使彈簧處于原長且A與地面的距離為h,物體B靜止在地面上.放手后物體A下落,與地面即將接觸時速度為v,此時物體對地面恰好無壓力,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物體A下落過程中的任意時刻,加速度不會為零B.此時彈簧的彈性勢能等于mgh+mv2C.此時物體B處于狀態(tài)D.此過程中物體A的機械能變化量為mghmv2二、不定項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16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的小題只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有的小題有多個選項符合題意,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或不答的得0分)9.r,周期為T,萬有引力常量為G。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遠地點P處,“神舟”八號的加速度比“天宮”一號大B.根據(jù)題中條件可以計算出地球的質量C.根據(jù)題中條件可以計算出地球對“天宮”一號的引力大小D.要實現(xiàn)“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在遠地點P處對接,“神舟”八號需在靠近P處點火減速10.如圖所示,傾角為30°的斜面體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根不可伸長的輕繩兩端分別系著小球A和物塊B,跨過固定于斜面體頂端的滑輪O(可視為質點).A的質量為m,B的質量為4m.開始時,用手托住A,使OA段繩恰處于水平伸直狀態(tài)(繩中無拉力),OB繩平行于斜面此時B靜止不動.將A由靜止釋放,在其下擺過程中B始終保持靜止.則在繩子到達豎直位置之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塊B受到的摩擦力一直沿著斜面向上B.物塊B受到的摩擦力先減小后增大C.繩子的張力一直增大D.地面對斜面體的摩擦力方向一直水平向右 如圖所示,一粗糙的水平傳送帶以恒定的速度v1沿順時針方向運動,傳送帶的左、右兩端皆有一與傳送帶等高的光滑水平面,一物體以恒定的速度v2沿水平面分別從左、右兩端滑上傳送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從右端滑到左端所須的時間一定大于物體從左端滑到右端的時間B.若v2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san/218471.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