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一中2013—2014學年上學期第二次階段考試(期中)高三物理試卷(普通班)(考試時間:120分鐘;滿分:100分)一、單項選擇題(每題分,共3分)4. 小船在200m寬的河中橫渡,水流速度是4m/s,船在靜水中的速度是2 m/s,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小船渡河的最短時間是50s B小船的最短渡河位移是200mC小船以最短位移渡河時,此時船頭指向與河岸成300角D小船的最短渡河位移是400m5. 質(zhì)量為5kg的小車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若它在2s內(nèi)從靜止開始速度增加到4m/s,則在這一段時間里外力對小車做功的平均功率是() A.40W B.20W C.10W D.5W6.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如圖2所示,已知M>m,第一次用水平力F由左向右推M,物體間的作用力為N1,第二次用同樣大小的水力F由右向左推m,物體間的作用力為N2,則[ ] A.N1>N2 B.N1=N2 C.N1<N2 D.無法確定7. 如圖所示,為一皮帶傳動裝置,右輪半徑為r,a為它邊緣上一點;左側是一輪軸,大輪半徑為4r,小輪半徑為2r,b點在小輪上,到小輪中心的距離為rc點和d點分別位于小輪和大輪的邊緣上。若傳動過程中皮帶不打滑,則:( ) ①a點和b點的線速度大小 ②a點和b點的角速度大小 ③a點和c點的線速度大小 ④a點和b點的向心加速度大小A.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②④ 8.如圖所示,物體B的上表面水平,當A、B相對靜止沿斜面勻速下滑時,斜面保持靜止不動,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有( )A.物體B的上表面一定是粗糙的B.物體B、C都只受4個力作用C.物體C受水平面的摩擦力方向一定水平向右D.水平面對物體C的支持力小于三物體的重力大小之和9. 如圖所示,兩根等長的繩子AB和BC吊一重物靜止,兩根繩子與水平方向夾角均為60°.現(xiàn)保持繩子AB與水平方向的夾角不變,將繩子BC逐漸緩慢地變化到沿水平方向,在這一過程中,繩子BC的拉力變化情況是A.增大 B.先減小后增大C.減小 D.先增大后減小10.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的小球....11. 如圖所示,在斜面頂端a處以速度va水平拋出一小球,經(jīng)過時間ta恰好落在斜面底端P處;今在P點正上方與a等高的b處以速度vb水平拋出另一小球,經(jīng)過時間tb恰好落在斜面的中點處.若不計空氣阻力,下列關系式正確的是A.va=vb B.va=vbC.ta=tb D.ta=tb12.如圖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的小車,通過定滑輪用繩子吊起一個物體,若小車和被吊的物體在同一時刻速度分別為v1和v2,繩子對物體的拉力為T,物體所受重力為G,則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做勻速運動,且v1=v2 B.物體做加速運動,且v2>v1C.物體做加速運動,且T>G D.物體做勻速運動,且T=G二、實驗題(每空2分,共20分)13.(1)在“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中.,下面列出的措施中,不利于改進本實驗結果的是( )A.橡皮條彈性要好,拉到O點時拉力適當大些B.兩個分力F1和F2間的夾角要盡量大些C.拉橡皮條時,橡皮條、細繩和彈簧測力計平行貼近木板面D.拉橡皮條的繩要細,而且要稍長一些(2)在“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中,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A點,另一端被兩個彈簧秤拉到O點,如圖甲所示.兩彈簧秤讀數(shù)分別為F1和F2,細繩方向分別與OA直線延長線的夾角為α1和α2,如圖乙所示.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O點位置不變,合力不變 B.用平行四邊形定則求得的合力F一定沿OA直線方向C.若不改變O和α1,F(xiàn)1增大,F(xiàn)2必減小 D.合力必大于F1或F2(3)在本實驗中,如果將細繩也換成橡皮筋,那么實驗結果是否會發(fā)生變化?答:___________.(選填“變”或“不變”)14.一個實驗小組在“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系”的實驗中,使用兩條不同的輕質(zhì)彈簧a和b,得到彈力與彈簧長度關系的圖象如圖所示.下列表述正確的是A.a(chǎn)的原長比b的長B.a(chǎn)的勁度系數(shù)比b的大C.a(chǎn)的勁度系數(shù)比b的小D.測得的彈力與彈簧的長度成正比(2)在“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系”的實驗中如圖甲所示,彈簧一端固定在傳感器上,傳感器與電腦相連.當對彈簧施加變化的作用力(拉力或壓力)時,在電腦上得到了彈簧形變量與彈簧產(chǎn)生的彈力的關系圖象,如圖乙所示.則下列判斷的是? A.彈簧產(chǎn)生的彈力和彈簧的長度成正比B.彈力變化量與對應的彈簧長度的變化量成正比C.該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是200 N/mD.該彈簧受到反向壓力時,勁度系數(shù)不變15. 在“探究”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系的實驗中,小車及車中砝碼的質(zhì)量用M表示,盤及盤中砝碼的質(zhì)量用m表示,小車的加速度可由小車后拖動的紙 帶由打點計時器打的點計算出.當M與的大小關系滿足時,才可以認為繩對小車的拉力大小等于盤和盤中砝碼的重力.如圖B為甲同學根據(jù)測量數(shù)據(jù)作出的—F圖象,說明實驗存在的問題.乙、丙同學用同一裝置做實驗,畫出了各自得到的F圖象如圖C所示,兩個同學做實驗時的哪一個物理量取值不同 .A、B、C、D、E為計數(shù)點,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間有四個點未畫出。,________ m/s,并計算紙帶所對應小車的加速度a= m/s2(本題結果均要求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請將答案轉(zhuǎn)填到答題卷上)清流一中2013—2014學年上學期第二次階段考試高三物理試卷 答題卷(考試時間:120分鐘;滿分:100分)單項選擇題(每題3分,共36分)123456789101112二、實驗題(每空2分,共20分)13.(1)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3)___________(選填“變”或“不變”)14.三、計算題(5個小題,共44分,寫出必要的解題步驟和文字說明)17.(6分)舉重運動員在地面上能舉起120kg的重物,而在運動著的升降機中卻只能舉起100kg的重物,求升降機運動的加速度.若在以2.5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的升降機中,此運動員能舉起質(zhì)量多大的重物?(g取10m/s2)18.(8分)汽車發(fā)動機額定功率為60 kW,汽車質(zhì)量為5.0×1kg,汽車在水平路面行駛時,受到的阻力大小是車重的0.1倍,試求:(1)汽車保持額定功率從靜止出發(fā)后能達到的最大速度是多少?(2)若汽車從靜止開始,以0.5 m/s2的加速度勻加速運動,則這一加速度能維持多長時間?21.(12分)如圖所示,光滑水平面AB與豎直平面內(nèi)半圓形導軌在B點銜接,導軌半徑為R.一個質(zhì)量為m的物靜止在A處壓縮彈簧,在彈力作用下獲得向右的初速度,當它經(jīng)過B點進入導軌瞬間對導軌的壓力為其重力的7倍,之后向上運動恰能完成半圓周運動到達C點.求:⑴ 彈簧對物塊的彈力做的功;⑵ 物塊從B至C克服阻力做的功;⑶ 物塊離開C點后落回水平面時的動能是多大?一、單項選擇題(每題3分,共36分)123456CCBDBC789101112CBBABC二、實驗題(每空2分,共18分)13.(1)____B_______ (2)_____A______ (3)_____不變______14.120kg的重物,則運動員能發(fā)揮的向上的最大支撐力F=m1g=120×10N=1200N,在運動著的升降機中只能舉起100kg的重物,可見該重物超重了,升降機應具有向上的加速度當升降機以2.5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時,重物失重.對于重物,17.由此可得汽車速度達到最大時,a=0,=12 m/s所以,汽車達到最大速度之前已經(jīng)歷了兩個過程:勻加速和變加速,勻加速過程能維持到汽車功率增加到P額的時刻,設勻加速能達到最大速度為v,則此時方法一 得 方法:對月球繞地球作圓周運動,由得 方法:在地面重力近似等于萬有引力,由得 則撤去外力時的速度為v=撤去外力后對物體受力分析如圖所示:由牛頓第二定律 mgsinθ+f=ma2又因為 N=mgcosθ f=uN解得 a2=8.4m/s2 因為s1+s2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san/224088.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