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版】2013-2014學年高二下學期第三次月考 物理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高三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試卷說明:

2013-2014學年度下學期第三次月考高二物理試題【新課標】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每小題至少有一個選項正確,把正確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nèi))1.從某高處釋放一粒小石子,經(jīng)過1 s從同一地點再釋放另一粒小石子,則在它們落地之前,兩粒石子間的距離將(  )A.保持不變 B.不斷增大 C.不斷減小 D.有時增大,有時減小2.關(guān)于平衡狀態(tài),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〢.當物體速度等于零時,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B.運動的物體一定不是處于平衡狀態(tài)C.若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保持不變,則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D.當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時,一定不受外力作用3.質(zhì)點做直線運動的位移s與時間t的關(guān)系為s=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國際單位制單位),則該質(zhì)點( 。〢.第1 s內(nèi)的位移是5 m B.前2 s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6 m/sC.任意相鄰的1 s內(nèi)位移差都是1 m D.任意1 s內(nèi)的速度增量都是2 m/s4.物體以速度v勻速通過直線上的A、B兩點,所用時間為t.現(xiàn)在物體從A點由靜止出發(fā),先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為a1),到某一最大速度Vm后立即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加速度大小為a2),至B點速度恰好減為0,所用時間仍為t,則物體的( 。〢.vm只能為2v,與a1、a2的大小無關(guān) B.vm可為許多值,與a1、a2的大小有關(guān)C.a(chǎn)1、a2須是一定的 D.a(chǎn)1、a2必須滿足=5.在地質(zhì)、地震、勘探、氣象和地球物理等領域的研究中,需要精確的重力加速度g值,g值可由實驗精確測定,以銣原子鐘或其他手段測時間,能將g值測得很準.具體做法是:將真空長直管沿豎直方向放置,自其中O點豎直向上拋出小球,小球又落至原處O點的時間為T2,在小球運動過程中經(jīng)過比O點高H的P點,小球離開P點后又回到P點所用的時間為T1,測得T1、T2和H,可求得g等于( 。〢. B. C. D.6.如圖所示,小球作細繩系住放在傾角為θ的光滑斜面上,當繩子從水平方向逐漸向上偏移時,細繩上的拉力將( )A、逐漸增大 B、逐漸減小 C、先增大,后減小 D、先減小,后增大7.如圖所示,物體靜止于光滑水平面M上,力F作用于物體O點,現(xiàn)要使物體沿著OO′方向做勻加速運動(F和OO′都在M平面內(nèi)),那么必須同時再加一個力F1,這個力的最小值為( ) A . B. C. D. 8.如圖所示,傳送皮帶的水平部分AB是繃緊的.當皮帶不動時,滑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開始下滑,通過AB所用的時間為t1,從B端飛出時速度為v1.若皮帶逆時針方向轉(zhuǎn)動時,滑塊同樣從斜面頂端由靜止開始下滑,通過AB所用的時間為t2,從B端飛出時的速度為v2,則t1和t2、v1和v2相比較,可能的情況是( 。〢.t1=t2 B.t2>t1 C.v1=v2 D.v1>v29.一物塊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著水平方向做勻速運動,則拉力F與摩擦力f的合力方向( )A.可能向上偏右 B.可能向上偏左 C.一定向上 D.無法確定10.如圖所示,質(zhì)量分別為mA和mB的物體A、B用細繩連接后跨過滑輪,A靜止在傾角為45°的斜面上.已知mA=2mB,不計滑輪摩擦,現(xiàn)將斜面傾角由45°增大到50°,系統(tǒng)保持靜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〢.細繩對A的拉力將增大 B.A對斜面的壓力將減小C.A受到的靜摩擦力不變 D.A受到的合力不變11.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的木塊在置于水平面上的木板上滑行,木板靜止,木塊與木板、木板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μ,木板質(zhì)量為3m,則木板所受桌面給的摩擦力大小為( )A.μmg B.2μmg C.3μmg D.4μmg12.如圖所示,傾角為θ的斜面體C置于水平面上,B置于斜面上,通過細繩跨過光滑的定滑輪與A相連接,連接B的一段細繩與斜面平行,A、B、C都處于靜止狀態(tài).則( 。 A.B受到C的摩擦力一定不為零B.C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一定不為零C.水平面對C的支持力與B、C的總重力大小相等D.若將細繩剪斷,B物體依然靜止在斜面上,水平面對C的摩擦力為零二.填空題:13.(6分)在“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中,PO為橡皮筋,OA、OB為帶有繩套的兩細繩。①對下列操作和實驗現(xiàn)象的敘述正確的是 A.兩細繩的夾角要盡可能地大B.必須測出兩細繩的長度,以便畫出力的圖示C.有可能兩彈簧測力計的拉力都比橡皮筋的拉力大D.換用一根彈簧測力計后只需把橡皮筋拉伸到相同長度即可②在某次實驗中,用兩彈簧秤拉繩使橡皮筋的一端拉伸到O點,在保持O點位置不變的情況下,下列操作可能實現(xiàn)的有 A.保持OA、OB兩細線的方向不變,改變兩彈簧秤拉力的大小B.保持OA的方向及A彈簧秤的示數(shù)不變,改變B彈簧秤的拉力大小及方向C.保持彈簧秤A的示數(shù)不變,使彈簧秤B的示數(shù)減小D.保持OB細線的方向不變,使彈簧秤A的示數(shù)減小14.(10分)橡皮筋也像彈簧一樣,在彈性限度內(nèi)伸長量x與彈力F成正比,即F=kx,k的值與橡皮筋未受到拉力時的長度L、橫截面積S有關(guān),理論與實際都表明,其中Y是一個由材料決定的常數(shù),材料力學上稱之為楊氏模量。(1)在國際單位中,楊氏模量Y的單位應該是 A.N B.m C.N/m D.Pa(2)在一段橫截面積是圓形的橡皮筋,應用如圖15(甲)所示的實驗裝置可以測量出它的楊氏模量Y的值,首先利用毫米刻度尺測得橡皮筋的長度L=20.00cm,利用測量工具a測得橡皮筋未受到拉力時的直徑D=4.000mm,那么測量工具a應該是___ _。 (3)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就可以測出這種橡皮筋的Y值,下面的表格是橡皮筋受到的拉力F與伸長量x的實驗記錄。處理數(shù)據(jù)時,可在圖(乙)中作出F-x的圖像,由圖像可求得該橡皮筋的勁度系數(shù)k=______N/m。(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拉力F(N)510152025伸長量x(cm )1.63.24.86.48 (4)這種橡皮筋的楊氏模量Y=______。(保留一位有效數(shù)字)三.計算題(本題共3小題,共36分,解答時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驟,有數(shù)值計算的要注明單位)15.(12分)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的物體C放在水平木板AB上,當以mg/2的水平力作用于C物體時,恰可使C在木板上勻速運動,現(xiàn)將木板的B端抬高,當AB與水平面成450角時,求木板所受的摩擦力的大?(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 16.(10分)一物體以一定的初速度從一光滑斜面底端A點上滑,最高可滑至C點,B是AC的中點,如圖所示,已知物塊從A至B所需時間t0,問它從B經(jīng)C再回到B,需要的時間 多少?17.(14分)如圖所示,在傾角為θ的光滑斜面上,勁度系數(shù)分別為k1、k2的兩個輕彈簧沿斜面懸掛著,兩彈簧之間有一質(zhì)量為m1的重物,最下端掛一質(zhì)量為m2的重物,現(xiàn)用力F沿斜面向上緩慢推動m2,當兩彈簧的總長等于兩彈簧原長之和時,試求:(1)m1、m2各上移的距離.(2)推力F的大小答案15.(12分) 16.(10分)17.(14分)!第2頁 共16頁學優(yōu)高考網(wǎng)!FθOMO’θFfv0m木塊POABBAF450CBCA【新課標版】2013-2014學年高二下學期第三次月考 物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san/228367.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