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男性的性染色體不可能來自( 。〢.外祖母 B.外祖父C.祖母 D.祖父2. A.延長光照刺激可直接通過體液調節(jié)提高產蛋率 B.雞的產蛋率與體內的雌激素水平密切相關 C.雞的產蛋行為受神經調節(jié)和體液調節(jié)共同作用 D.雞的產蛋行為受遺傳因素和環(huán)境因素共同影響3. 根據(jù)所學知識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注:為不透光的錫箔帽和套) A.若探究胚芽鞘感光部位,應設置④⑤進行對照B.若探究植物產生向光性的外因,應設置②③進行對照C.若探究植物產生向光性的內因,應設置①⑥進行對照D.圖中彎曲生長的是①③⑤ 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a是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是由下丘腦分泌的B. c激下丘腦分泌的,e表示水的重吸收過程C.d表示胰島素.通過促進葡萄糖的利用和轉化降低血糖濃度D. 信息分子參與的a、c、d調節(jié)過程均在饋調節(jié).下列關于人類遺傳病的敘述,錯誤的是①一個家族僅一代人中出現(xiàn)過的疾病不是遺傳病②一個家族幾代人中都出現(xiàn)過的疾病是遺傳、蹟y帶遺傳病基因的個體會患遺傳、懿粩y帶遺傳病基因的個體不會患遺傳病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6. 刺激某一個神經元引起后一個神經元興奮。當給予某種藥物后,再刺激同一個神經元,發(fā)現(xiàn)短時間內神經沖動的傳遞被阻斷,但檢測到突觸間隙中神經遞質的量與給予藥物之前相同。該藥物作用的原理可能是 ( )A.抑制神經遞質水解酶的活性 B.抑制了突觸后膜的選擇透過性 C.與該遞質的化學結構類似 D.抑制了突觸前膜遞質的釋放 7. 分析圖所示的遺傳系譜圖,苯丙酮尿癥、尿黑酸尿病、血友病的基因分別用p、a、h表示。一號和二號家庭均攜帶對方家庭出現(xiàn)的遺傳病基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個體Ⅱ3體內的致病基因就是尿黑酸尿病基因B.Ⅰ3個體涉及上述三種性狀的基因型是PpAaXHXhC.Ⅱ3如懷孕生育一個女孩,健康的概率是1,男孩健康的概率是D.若Ⅱ1和Ⅱ4結婚,則子女正常試題分析:苯丙酮尿癥8. 下圖是某一DNA片段,下列關于該圖的敘述,正確的是( )A.若圖中ACT決定一個氨基酸,則ACT可稱為一個密碼子B.限制性核酸內切酶和DNA連接酶都可作用于處C.連接處的酶為RNA聚合酶D.DNA復制過程解旋酶作用處 實驗室內有一群基因突變的老鼠,這些老鼠只要按時喂食并且不讓它們運動,它們就能維持正常,當它們進食后,它們的血糖濃度會輕微上升,然后下降至一個恒定狀態(tài);然而只要讓老鼠運動或禁食一餐,它們的血糖濃度就會迅速下降,進而昏迷。這些突變老鼠出現(xiàn)上述狀況的原因最可能是( )A.胰島B細胞受損 B.C.無法將血糖合成肝糖 D.體內細胞缺乏胰高血糖素的受體. 下列與遺傳變異有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A.三倍體西瓜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是因為秋水仙素抑制紡錘體的形成B.XY型生物體細胞中的X和Y染色體在細胞增殖過程中會發(fā)生聯(lián)會現(xiàn)象C.基因突變、基因重組都能夠豐富種群的基因庫并改變基因頻率D.利用八倍體小黑麥的花藥經離體培養(yǎng)得到的植株是高度不育的單倍體1. 某生物小組種植的純種高莖豌豆,自然狀態(tài)下卻出現(xiàn)了矮莖后代。小組成員有的認為是基因突變的結果,有的認為是環(huán)境引起的。為檢驗是何種原因導致矮莖豌豆出現(xiàn),該小組成員設計了如下幾種實驗方案,其中最佳方案是( )B.將矮莖種子在良好的環(huán)境條件下種植(讓它們自交),再觀察后代的性狀表現(xiàn) C.將得到的矮莖豌豆與純合高莖豌豆雜交,觀察后代的性狀表現(xiàn) D.以上方案都不合理12. 科研人員在野兔中發(fā)現(xiàn)了一種使毛色為褐色的基因(T)位于x染色體上。已知沒有x染色體的胚胎是致死的。如果褐色的雌兔(染色體組成為:XO)與正;疑(t)雄兔交配,預期子代中褐色兔所占比例和雌雄之比分別為( )A.3/4與1:1 B.2/3與2:1 C.1/2與1:2 D.1/3與1:l13. 用兩個圓形南瓜做雜交實驗,子一代均為扁盤狀南瓜。子一代自交,子二代出現(xiàn)扁盤狀、圓形和長形三種南瓜,三者的比例為9:6:1,現(xiàn)對一扁盤狀南瓜做測交,則其子代中扁盤狀、圓形和長形三種南瓜的比例不可能為( )A.1:0:0 B.1:1:0 C.1:0:l D.1:2:114. 一個隨機交配的足夠大的種群中,某一相對性狀中顯性性狀表現(xiàn)型的頻率是0.36,則該種群( )A.顯性基因的頻率大于隱性基因的頻率B.隨機交配將會導致種群基因頻率改變C.繁殖一代后,雜合子的基因型頻率為0.32D.基因頻率若發(fā)生變化,說明新物種已經產生15. 右圖簡要概括了真核細胞中基因指導蛋白質合成過程中相關物質間的關系。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圖中①表示基因,主要位于染色體上B.圖中②表示轉錄,該過程中堿基配對方式與DNA復制過程中有所不同C.圖中③表示翻譯,該過程離不開④D.圖中④中的密碼子決定其攜帶的氨基酸的種類圖中②表示以DNA為模板生成RNA,是轉錄,因為RNA有特有堿基U,故該過程中堿基配對16. 關于物種形成與生物進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自然選擇會使不同種群的基因頻率有所差別 B.同一種群的雌雄個體之間可以相互交配并產生后代,同一物種的雌雄個體之間不能相互交配并產生后代 C.隔離是形成新物種的必要條件,也是生物進化的必要條件 D.一個種群中,一對相對性狀的各種基因型頻率的不斷改變說明物種在不斷進化17.下圖為利用純合高稈(D)抗。‥)小麥和純合矮稈(d)染。╡)小麥快速培育純合優(yōu)良小麥品種矮稈抗病小麥(ddEE)的示意圖,有關此圖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圖中進行①過程的主要目的是讓控制不同優(yōu)良性狀的基因組合到一起B(yǎng).②過程為減數(shù)分裂C.實施③過程依據(jù)的主要生物學原理是植物細胞全能性D.④過程的實施中通常用一定濃度的秋水仙素處理萌發(fā)的種子或幼苗18. 下圖表示用AAbb和aaBB兩個品種的某種農作物培育出AABB品種的過程,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基因重組可發(fā)生在圖中的①②③④步驟B.經步驟⑥(人工誘變)處理獲得的品種基因型不一定是AABBC.①和②所采用的方法分別是雜交和測交D.若該植物是兩年生植物(第一年秋冬季播種,第二年春夏季開花、結果),則通過“①—④一⑤”途徑獲得基因型為AABB的植株至少需要3年聯(lián)系19. 糧食問題是當今舉世矚目的迫切問題之一。改善農作物的遺傳性狀、提高糧食產量是科學工作者不斷努力的目標,如圖是遺傳育種的一些途徑。下列有關分析,不正確的是( )A. 若要在較短時間內獲得圖示新品種小麥,可選圖中E→F→G的育種方法B. H→I、 J→K都必需用到與G過程相同的技術操作C. C→D和H→I過程都可以克服遠緣雜交不親和的障礙D. 圖中的遺傳育種途徑,A→B所表示的方法具有典型的不定向性20.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馬和驢雜交的后代騾是二倍體,一群騾是一個種群B.六倍體普通小麥的花藥離體培養(yǎng)后,長成的植株的細胞中含三個染色體組,是三倍體C.單倍體幼苗經秋水仙素處理后得到的植株,不一定是純合的二倍體D.二倍體番茄和二倍體馬鈴薯體細胞融合后形成的雜種植株含兩個染色體組【解析】21. 小麥幼苗發(fā)生基因突變導致葉綠體不能合成,從而會形成白化苗,F(xiàn)有一小麥的綠色幼苗種群,經檢測全為雜合子,讓其自由傳粉,統(tǒng)計后代綠色幼苗和白化苗的比例。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該基因突變屬于隱性突變B.后代中白化基因的頻率會降低C.小麥白化苗的產生說明形成了新物種D.雜合子自由傳粉兩代,F(xiàn)2中綠色幼苗:白化苗=8:122. 如圖為果蠅某一條染色體上的幾個基因示意圖,從中得到的正確結論是( )A.R基因中的全部脫氧核苷酸序列都能編碼蛋白質B.基因R、S、N互為非等位基因C.果蠅的每個基因都是由成百上千個核糖核苷酸組成的D.每個基因中只要有一個堿基對的替換,就會引起生物性狀的改變23.下圖表示某種小鼠的進化過程,X、Y、Z表示物種形成的基本環(huán)節(jié)。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小鼠原種與小鼠新種可組成一個種群B.X表示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其為進化提供原材料C.Y使該種群的基因頻率發(fā)生定向改變,決定了進化的方向D.Z表示地理隔離,能阻斷種群間基因的交流,導致新物種產生【解析】試題分析:一個種群是由同一物種個體組成,故A錯。X表示基因突變、染色體變異和24. 下列有關格里菲思的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實驗中涉及的S型細菌和R型縮菌可通過觀察培養(yǎng)基上的菌落來區(qū)分B.該實驗證明了DNA是轉化因子C.轉化形成的S型細菌的轉錄是在細胞質中進行的D.R型細菌被轉化的這種現(xiàn)象屬于基因重組25. 假設一對等位基因A和a的基因頻率為A=0.9,a=0.1,若環(huán)境的選擇作用使A的基因頻率下降,下列對后代中基因型頻率的變化規(guī)律的分析錯誤的是( )A.當A的基因頻率為0.6時,Aa的基因型頻率最大 B.aa的基因型頻率上升C.Aa的基因型頻率先上升后下降 D.AA的基因型頻率下降的基因頻率為A=0.9,a=0.1,這時Aa的基因型頻率最小,為0.18,隨著A的基因頻率下降,26. 若用15N標記的胸腺嘧啶處理活的洋蔥根尖,1h后洗去游離15N標記的胸腺嘧啶,幾小時后檢測放射性;若用15N標記的尿嘧啶處理另一同樣的材料,1h后洗去游離的15N標記的尿嘧啶,幾小時后檢測放射性。其結果是 ) A.二者所有細胞都能檢測到放射性 B.二者都只有部分細胞能檢測到放射性 C.前者只有部分細胞能檢測到放射性,后者所有細胞都能檢測到放射性 D.前者所有細胞都能檢測到放射性,后者只有部分細胞能檢測到放射性A.種子的萌發(fā)只受赤霉素的調節(jié) B.6—甲基嘌呤可抑制α—淀粉酶的產生C.脫落酸作用機理是促進mRNA的合成 D.對α—淀粉酶的合成,脫落酸與赤霉素表現(xiàn)為協(xié)同作用28. 下圖曲線顯示一個處于安靜狀態(tài)的人在不同氣溫中,流經皮膚血管的血液相對流量。據(jù)此判斷,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在CD段皮膚血管收【解析版】河南省鄭州市第十二中學2013-2014學年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 Word版含解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san/230254.html
相關閱讀: